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對劉啓講解道:

“如果大臣們不敢拿主意,皇帝自己又沒有主意。”

“大家都不作爲,這會導致國勢衰弱,任人欺凌。”

“這是皇權過於集中的缺點。”

劉啓已經開始暈頭轉向了,他雙手扶額,低頭看着腳下,語氣困惑道:

“可是不加強皇權,後宮干政、宦官奪政、權臣篡位等事情,終究還是會出現的!”

“走不通……都走不通!”

“沒路可走!”

劉恆靜靜的聽着。

席地而坐的人不動不晃,像一顆根深蒂固的參天大樹。

鬱鬱蔥蔥的大樹投下一片遮陽的樹蔭。

“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

劉啓擡起被自己抓得蓬頭散發的腦袋。

劉恆淡淡道:

“做好一位皇帝、一名天子該做的事情就夠了。”

“其他的事,都是吳牛喘月。”

“杞人憂天。”

……

【相對於后妃、皇族、太監、權臣和佞臣。】

【朋黨是最難難處理的問題。】

【所謂朋黨,用通俗的話講,就是山頭、圈子。】

【大臣跟皇帝沒法單打獨鬥。但是,當這些大臣分成山頭團結起來之後,同一個山頭的大臣們相互通風報信,協調行動,一起騙皇上,皇帝就很難應付了。】

【而且兩個山頭的大臣相互掐,皇帝也不容易管。】

【乾隆即位之初,朝中就出現了朋黨的苗頭。】

……

天幕上。

高大幽深的宮殿內。

在青色層迭的藻井中,威嚴的金色龍首探出。

它注視着穹蓋下兩人。

兩名身穿朝服,頂戴花翎的老臣跪在金磚鋪地的大殿上。

兩人都斜眼看向對方。

而接受跪拜的皇帝則看着他們,臉上帶着微笑。

一言不發。

……

【即位之初,乾隆沒有自己的執政班底,都是父親留下來的舊臣,由四位輔政大臣莊親王胤祿、果親王胤禮、大學士張廷玉和鄂爾泰等任總理事務王大臣。】

【他急召回正前往浙江視察海塘工程的老師朱軾,任命他爲協辦總理事務大臣。】

【在諸多大臣中,乾隆唯對朱軾抱有深厚的感情,也最信任朱軾。】

【但朱軾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去世了。】

【乾隆二年(1737)爲了政治平穩過渡,乾隆開始重用鄂爾泰和張廷玉。】

【鄂爾泰、張廷玉是雍正皇帝生前最信任的大臣,甚至在遺詔中讚揚他們是“不世出之名臣”,並要求將二人“配享太廟”。】

【此時鄂爾泰、張廷玉秉政,“門下士互相推奉,漸至分朋引類,陰爲角鬥”,形成了鄂、張朋黨。】

【滿洲官員大多依附鄂爾泰,而漢人官員則多投靠張廷玉。】

【但由於乾隆以滿洲爲本位的思想較之康熙皇帝、雍正皇帝更加濃厚,因此,鄂黨要稍占上風。】

【可實際上鄂、張黨爭都在乾隆皇帝的操控之下,誠如他自己所說:“朕臨御以來,用人之權從不旁落。試問數年中,因二臣之薦而用者爲何人?因二臣之劾而退者爲何人?”】

【乾隆五年(1740),他公開宣示,揭露了滿漢大臣分別依附鄂、張二人的事實,並警告鄂、張朋黨:“鄂爾泰、張廷玉乃皇考與朕久用之好大臣,衆人當成全之,使之完名全節,永受國恩,豈不甚善?若必欲依附逢迎,日積月累,實所以陷害之也。”】

……

大明·嘉靖時期

朱厚熜開始有點欣賞這小子了。

不爲其他。

“真狂啊……”

也是真有自信!

他眯眼看着天幕裡乾隆的意思。

朕知道你們在幹什麼、想幹什麼。

但朕依然放縱你們。

因爲朕知道,你們一定翻不了天。

朕在,天就塌不了。

而從另一種角度看,乾隆又在警告他們。

朕容許你們在一定範圍內玩這種抱團遊戲。

但你們不能過分。

過分了,是要捱打的。

“一鬆一弛,一緊一放。”

“讓大臣心上總懸着一把利刃。”

朱厚熜腦中的一層薄翳突然被捅開。

“一把劍,其刃似出未出之際纔是最可怕、最有威懾力的。”

自己對大臣的方式有些太粗糙了。

朱厚熜眼中精光一閃。

朕應該展示一下肌肉了。

……

【乾隆六年(1741)十二月,左都御史劉統勳上奏稱,張廷玉曆事三朝,皇上對他的厚恩眷顧可謂極盛。】

【但現在外面傳聞“桐城張、姚兩姓,佔卻半部縉紳”,他們家族的勢力已經太大了,請求在三年之內停止張家親屬升官。】

【這個奏章得到乾隆的批准。】

【張廷玉見勢不妙,請求解除自己管理吏部的權力,但被拒絕。】

【第二年,張廷玉欲將伯爵之位轉給兒子張若靄承襲,結果乾隆以“我朝文臣無封公、侯、伯之例。大學士張廷玉伯爵,系格外加恩”的理由,剝奪了他的爵位世襲。】

【而同時,左副都御史仲永檀與鄂爾泰長子鄂容安串通泄露密奏內容,仲永檀被逮捕下獄,鄂容安被革職,並牽連到了鄂爾泰,他的所有加級、紀錄,俱着銷去,降二級,從寬留任。】

【鄂黨、張黨,一滿一漢,在乾隆的調控下一直勢均力敵,雙峰並峙。】

【乾隆十年(1745),鄂爾泰得病死了。】

【乾隆提拔出身於滿洲鑲黃旗、開國功臣遏必隆的孫子、一等公訥親接替鄂爾泰爲領班軍機大臣。】

【鄂爾泰死後,乾隆一直在觀察張廷玉,想抓他的小辮子處理一下。】

【但張廷玉一直遵守臣道,乾隆沒有動手理由和機會。】

【一直到乾隆十三年。】

……

天幕上。

天穹在頃刻之間便完全黯淡下來。

哨風帶着潮溼的雨意,涼涼的撲懷而來。

濃淡不一的雲團壓得低低的,無章法無次序地互相擠壓着。

在陽光下,河道兩邊十分明豔輝耀的青翠一下子變成黛綠。

濃郁鬱碧幽幽山巒像被墨玉瀑布般覆蓋。

御艦上的黃龍大纛沒有往日明亮,愈發神秘幽暗。

船舷邊繞舟迴廊上,一色站的宮女、太監。

暖閣內。

瀰漫着濃烈的藥香,隱雜着幾縷嫋嫋幽幽寂寞升空的檀香氣息。

乾隆坐在牀榻邊上,看着牀上的女子。

黑髮散在大紅色的荷鴦繡枕面上。

一雙美麗的翦水瞳眸盯着皇帝。

她眉宇微蹙,脂玉似的臉上沒有一絲血色,喉頭吞嚥着,卻說不出什麼。

“別急,安心靜養……我…我就在你身邊……哪也不去……”

聲音已經哽咽,乾隆垂淚給她掩着被角。

女子努力凝視着,眼中的神采漸漸消失。

最終,隱於眼瞼。

乾隆看着她,顫着伸手試她鼻息。

一概杳然。

隨即便是眼前一黑。

……

【乾隆十三年(1748)三月十一。】

【在南巡路上,三十七歲的富察皇后去世。】

……

大清·雍正時期

弘曆認爲自己一定是看錯了,聽差了。

他突然感覺自己身在虛空縹緲之中。

暖閣、椅案、几榻、都好似在輕煙微靄中旋轉漂浮起來。

最後一幕,是阿瑪焦急奔來且高呼的聲音。

“弘曆!弘曆!太醫!快叫太醫!”

……

大清·乾隆時期

暖閣中一片寂靜。

永琰頭都不敢擡。

在這裡,最大的禁忌就是孝賢皇后。

對誰大不敬,哪怕是對皇帝本身大不敬,那位都能網開一面。

最起碼不會立刻要你命。

但若是有一舉一動,隻言片語對孝賢皇后大不敬。

誰都救不了你。

乾隆則一直低着頭。

一枚鹿尾毛緣邊的小荷包,靜靜躺在他的掌心中。

……

【富察皇后比乾隆小一歲,出生在滿洲鑲黃旗,曾祖父哈什屯是清朝的開國功臣,順治時任內大臣、議政大臣。】

【祖父米思翰是康熙皇帝的議政大臣和戶部尚書。】

【父親李榮保是蒙古察哈爾總管,富察氏不僅出身高貴,還賢良淑德,深明大義。】

【雍正五年(1727)七月,十六歲的富察氏被雍正選中,做了弘曆的嫡福晉,也就是正妻。】

【當乾隆他忙着處理政務的時候,富察皇后把後宮管理得井井有條。】

【當乾隆遇到什麼不順利,情緒煩躁的時候,富察皇后就如同一朵解語花一樣,馬上能感受他情緒的變化,輕聲細語地陪皇帝聊天,讓乾隆的情緒很快得到調整。】

【當乾隆工作累了想放鬆一下的時候,富察皇后又能展現自己特別活潑開朗的一面,陪着他玩,兩個人在承德的圍場上縱馬奔弛,富察皇后和乾隆可以瘋玩上一整天。】

……

{精神上的契合纔是夫妻生活裡最重要的。}

{富察皇后就非常善於理解乾隆的精神世界。}

{有一年秋天,乾隆帶着她在避暑山莊打獵,無意間和富察皇后聊起來,說當年祖宗們在關外之時,艱難創業,衣服袖子上,用鹿尾巴絨毛緣個邊就算很好的裝飾了。}

{皇帝順口說了這麼幾句話,富察皇后卻記在心裡。回到北京後特意讓人找來鹿尾絨毛,親手做了一個鹿尾毛緣邊的小荷包送給乾隆。}

{乾隆非常喜歡這個荷包,終生把它帶在身邊。}

{哼……男人的詭計罷了!}

{樓上的一看就沒對象。}

{所以在帝制社會說這個很可笑,但乾隆確實真愛富察。}

{侍候乾隆的老太監注意到,皇后死後,乾隆的精神狀態變得有點不正常,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無目的活動”增多。}

{就是走到某張桌子前,卻想不起來自己到這是想幹什麼。}

{工作沒什麼效率,剛剛說過的話,馬上忘得一乾二淨。每天不停地發火,衝誰都發火,情緒特別惡劣。}

{也就在這個時期,乾隆做了很多詩。}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產量最高的詩人,一生作了四萬三千多首詩。}

{但與其說是詩,不如說是分行的日記。}

{但在這四萬多首“日記”當中,有一百多首詩,寫得非常好,情真意切。}

{這一百多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悼念富察皇后的。貼其中一首。}

{恩情廿二載,內治十三年。

忽作春風夢,偏於旅岸邊。

聖慈深憶孝,宮壼盡欽賢。

忍誦關睢什,朱琴已斷絃。}

……

大明。

朱元璋不由自主的握住馬皇后的手。

在這一點上,他能夠理解乾隆。

那種不但相濡以沫,且靈魂契合的感覺,是永遠難以忘懷的。

……

大唐。

李世民懷抱着長孫皇后。

靜靜感受着懷中人的存在。

乾隆十三年。

這將是一場大變故。

皇帝,最會遷怒於人。

……

大漢。

尷尬。

煩死了!

劉邦一動都不敢動。

真煩死了!你們一定要感情這麼豐富嗎?

呂雉面色如常。

不抱希望,就沒有失望。

身邊這個狗東西是什麼模樣她已經瞭解透透的了。

兩人的靈魂契合沒有,但政治契合是堪稱一體。

罷了,就這樣吧。

……

【雍正八年,富察皇后生下了皇子永璉,這是乾隆的第一個嫡子,因此深得乾隆疼愛。】

【乾隆元年(1736)七月,乾隆皇帝秘密選定嫡長子永璉爲皇儲。親筆寫下諭旨,效仿雍正把它鎖進一個錦盒裡,然後,召集總理事務王大臣與九卿等人宣佈已秘密立儲,令總理事務王大臣親眼看着宮裡的總管太監,把這個錦盒放在幹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面。】

【但是沒有想到,乾隆三年(1738)十月,九歲的永璉病死了。乾隆和富察皇后非常難過。】

【他下令取出藏在“正大光明”匾後面錦盒裡的諭旨,按照皇太子的規格爲永璉舉辦了喪禮。】

【乾隆十一年(1746)四月,富察皇后又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叫永琮。乾隆又把接班人的希望寄託在永琮的身上。】

【乾隆十二年大年三十,年僅兩歲的永琮出了天花,夭折了。】

【接連兩次喪子,對乾隆和富察皇后無疑是莫大的打擊】

……

大宋·真宗時期

劉娥看到這裡突然有一絲難過。

他們好歹有過屬於自己的孩子。

而且……真愛……

劉娥對這兩個字有些嗤之以鼻。

富察皇后的兩個孩子都夭折了,但乾隆還有其他的孩子。

他不會理解皇后內心真正的痛苦的。

……

武周。

武則天抱着孩子,突然垂下淚來。

所以天幕裡沒有述說,但她能理解富察皇后心裡的悲痛。

十月懷胎下來的孩子,說沒就沒了。

但她與富察又不一樣。

她心中有屬於自己的信念。

不是攀附大樹的菟絲花。

……

【乾隆十三年(1748)正月,乾隆要開始他即位之後的第一次東巡,這個日程表是頭一年六月份就確定了的。】

【而就在這時,欽天監的官員向乾隆陳奏:“客星見離宮,佔屬中宮有眚。”】

【“客星”就是一顆不常見的星星。】

【“離宮”,是天上名爲離宮的六顆星。】

【欽天監的意思是,一顆忽明忽暗的所謂“客星”突然出現在離宮六星之中,這預示中宮皇后將有災禍。】

【乾隆看了這個彙報,有點害怕了。】

【於是,他把皇后也帶上了,一是避禍,二是讓皇后也散散心。】

【二月,下了泰山,回到濟南,富察皇后得了風寒開始持續發燒。】

【在濟南待了好幾天也沒好,乾隆想讓皇后在濟南養好病再走,但是富察皇后說,你和文武百官都在這陪着我,會給地方上增加負擔啊。還是回北京,回去再好好調治吧。】

【乾隆一聽,也在理,就只好啓程北返了。】

【三月十一日晚上,富察皇后終究沒熬到回京之時。】

……

{至此,乾隆一生都再也沒有進過濟南城。

“四度濟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春三月昔分偏劇,十七年過恨未平。”}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看了一眼,突然道:

“如果一百首都是這種程度,那我信其餘的四萬首都是垃圾了。”

楊玉環狠狠瞪了他一眼。

寫得多真摯!多樸實!

太宗皇帝還是打的輕了!

……

{他將自己和富察皇后結婚時居住的幹西二所進行了大改造,命名爲“重華宮”。}

{令人按照自己與富察皇后一起生活時的原貌,佈置重華宮。}

{而每年富察皇后的忌辰,乾隆都要到這裡憑弔,在椅子上,一坐就是半天。}

{這種做法一直堅持到退位。}

{也因爲心裡一直放不下富察皇后,所以他與新皇后烏拉那拉氏的關係一直不好。}

{乾隆自己也寫詩分析過。}

{獨旦歌來三忌周,心懷歲月信如流。

豈必新琴終不及,究輸舊劍久相投。}

{有一說一,確實算情種。}

……

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242.今晚八點無更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27章 帝國雙璧!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582章 始!武!玄!洪!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第11章 打賞獎勵。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598章 台州戰鴛鴦陣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339章 天不假年。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732章 文字獄197.第192章 宇文贇:主打一個叛逆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780章 天京事變!
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242.今晚八點無更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27章 帝國雙璧!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582章 始!武!玄!洪!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第11章 打賞獎勵。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598章 台州戰鴛鴦陣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339章 天不假年。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732章 文字獄197.第192章 宇文贇:主打一個叛逆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780章 天京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