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劉恆的功績

第21章 劉恆的功績

【公元前177年,漢高祖之孫,劉肥之子,濟北王劉興居叛亂,開啓了漢朝同室相戈的序幕。】

【漢文帝派兵鎮壓,叛軍一觸即潰,劉興居被俘自殺。】

【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劉長叛亂,被罷王位,發配蜀郡。途中,劉長絕食而死。】

【公元前168年,廢除進出關要出示證件的法令。】

【公元前167年,廢除肉刑,改爲處以笞刑和杖刑。】

【同年,免去所有田租,三十稅一成爲定製。】

【公元前158年,開放原來歸屬國家的所有山林川澤,准許私人開採礦產,利用和開發漁鹽資源。】

【公元前157年,劉恆崩於未央宮,葬於霸陵。諡號“文”,廟號太宗!】

【劉恆在位24年,一切的車騎服御之物都沒有增添。】

【並且屢次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寶。】

【平時的穿戴也都是粗糙的布衣做的衣服。】

【臨終前下令:“霸陵山川因其故,勿有所改”因此,霸陵並沒有修建高大顯眼的封土。】

【他也是第一個因爲注重民生而要求自己的陵墓一切從簡,不蓋封土的皇帝。】

【而漢文帝勵精圖治的行爲,寬仁節儉的美德,愛民重農的思想,也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

【將“文”這個諡號從禮法中拉到了傲視羣“諡”的地步,後世歷代有抱負的皇帝無不想死後留下“文”的美諡。】

……

大漢,

坐在上首的劉邦若有所思,身邊的呂雉面無表情,下首的劉盈面含欣慰。

“下令,詔代王入長安!”

聽到這條詔令後,呂雉臉色瞬間變得十分難看,而一衆大臣則是心思百轉。

根據天幕的信息得知,皇后因爲太子放棄上朝後執掌大權,而太子死後就出現了什麼諸呂之亂。

一個個粘上毛比猴都精的羣臣瞬間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一定是皇后將家族成員安排在了朝堂上,甚至官職不低人員不少。

不然也用不上“諸”“亂”兩字。

那麼問題來了,朝堂上的官位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

多少個諸呂上位,就要有多少大臣下位。

誰又敢保證是自己“自願”的呢?

一羣老陰比心裡都是想法,但誰都沒動。

因爲有人會動。

“陛下,臣有事奏!”

太子太傅叔孫通突然站了出來。

劉邦看着叔孫通跳了出來,立馬搭上話。

“太傅有何事要稟?”

一旁的呂雉則是眯着雙眼看着這一幕。

叔孫通雙膝跪地,叩首而道:

“臣有負陛下所託,不能好好教導太子,使太子大權旁落受盡苦楚,臣倍感痛心!”

“臣無面目見陛下,請辭太子太傅一職!做一田舍翁!”

“請陛下恩准!”

劉盈一聽,一陣驚慌,剛要起身出列就被一人死死抓住衣袖!

回頭一看,竟是陳平。

就在這一愣神之際,

本來還在上首的劉邦已經匆匆下階扶起叔孫通。

雙手拉住叔孫通的手,眼眶含淚道:

“太傅何必自賤!是我這個當父親的沒有教導好太子,朕與太子聚少離多,本應時時關懷,卻一切都交給了皇后打理,皇后事務繁忙還要教導太子,真是十分辛苦!但這一切都是朕的過錯!與卿無關!”

隨後看着大臣們高聲說道:

“朕與皇后決定閉門思過!”

“朝堂事物暫交丞相打理!”

大臣們剛要開口,劉邦卻一揮手道:

“不必多言!朕意已決!繼續看天幕吧!”

說罷坐回上首,叔孫通坐回原位。

除了呂雉面沉如水,劉盈懵懵懂懂外。

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

……

【文帝不但在民生上建樹頗多,在面對匈奴上,也建立了有效的防禦性措施。】

【當時匈奴雖然與大漢約定和親政策,但他們並不信守和親的盟約,屢次侵犯邊境,漢軍一旦聚集,匈奴就撤身離開。而當時漢朝內百廢待興,根本無力出軍長擊匈奴。】

【時任太子家令的晁錯上書漢文帝實行“募民實邊”的策略。】

【在邊地建立城邑,招募內地人民遷徙邊地,一面種田,一面防備匈奴。】

【將每個城邑都遷徙千戶以上,而所有的百姓將由朝堂免費發放給他們農具、衣服、糧食,一直到他們能自給自足爲止。】

【而遷往邊地的老百姓,則是按照軍伍的編制組織起來。平時進行訓練,有事則可應敵。】 【並且明確表示,凡是抵抗匈奴侵擾,奪回被匈奴掠奪的財富者,由官府照價賞賜其一半財富。漢文帝採納了這個策略。】

【並且漢文帝還在邊地建立起36所馬苑,將他們分佈在北部和西部,用官奴婢3萬人,養馬30萬匹。】

【同時在民間,獎勵百姓養馬,以滿足邊防對馬匹的需求。】

【這些措施改變了單一輪換屯戍的制度,不但可以有利的開發邊郡,加強抗擊匈奴的防禦力量。而且不影響百姓們的休養和生息,讓漢朝的社會經濟迅速地恢復和發展。】

【這也爲後來的漢武帝徹底解決匈奴打下了基礎。】

……

大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着天幕上的文字,劉邦止不住的開懷大笑!

入你娘!終於讓乃公等到有用的消息了!

“蕭何!你看看這政策怎麼樣?咱們現在能不能用它?”

興奮的劉邦直接跑到蕭何的案桌旁坐下,指着天幕興奮的問道。

而蕭何也在默默計算着。

“陛下,此策可行,但需要改一下。”

蕭何沉吟一陣,從而開口說道。

“改?改什麼?”

劉邦納悶,這政策多好啊?還改什麼?

面對劉邦的疑惑,蕭何不緊不慢的說道。

“陛下,恆…代…文帝之所以能如此安排是因爲此前的政策已經讓百姓恢復了一點元氣。”

“但我們如今的情況可是很差的。”

劉邦聽的有些急躁。

“你就說怎麼辦吧!你可是蕭何啊!”

蕭何無奈的看了一眼又要耍無賴的劉邦。

“陛下,遷徙千戶暫時是不可能的,不說故土難離,百姓飢寒。咱們也沒那麼多的百姓可以往邊地遷徙。”

劉邦坐在地上,雙手往後一支,兩腿一叉。“那你說怎麼辦?”

“陛下,先降稅賦,讓百姓吃飽。五年後再行募民實邊的政策。”

“但此時,可以先讓戍邊的屯兵‘得財富之半’”

“陛下不可學秦皇啊。”

劉邦聽完,站起身拍拍屁股就走。

“不就是五年嗎,十年都行!乃公不急!”

“正好再看看那個武帝又是哪個兒孫!”

“哈哈哈哈!不錯!我大漢文武俱全!哈哈哈哈!”

……

大漢·文帝時期

“武帝?武帝會是誰呢?”

劉恆看着天幕思索着。

腦子裡突然閃過太子掄起棋盤的樣子。

“難道是啓兒?”

聽到劉恆帶有期望的話,竇漪房腦子裡閃過劉啓看着某個寵愛的姬妾傻笑的樣子。

“不可能。”

……

大漢·景帝時期

“武帝,武帝會是誰呢?”

劉啓看着天幕思索着。

“會不會是徹兒?”

趴在劉啓懷裡的王皇后面帶期望的說道。

劉啓想了想年僅七歲就開始上房揭瓦的劉徹。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劉啓頓時否定了。

“從阿父繼位開始到現在才30年,就算是徹兒繼位及冠,也不過五十年。”

“五十年,哪有那麼多錢財來支持徹兒蕩除匈奴。”

“估計要到了徹兒的兒子那纔有可能。”

劉啓的估算非常符合常理,王皇后也覺得十分有道理,不由得嘆了口氣。

徹兒能安穩的當上太子,再安穩的當上皇帝就可以了。

還是不要想太多了。

漢文帝也屬於是皇帝裡面的偶像級皇帝了。

(本章完)

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557章 河套之亂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71章 廁所政變!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146.第142章 祖逖!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9章 斷電了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514章 李景隆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7章 秦二世胡亥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14章 劉邦的功績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773章 太平天國!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
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557章 河套之亂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71章 廁所政變!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146.第142章 祖逖!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9章 斷電了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514章 李景隆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7章 秦二世胡亥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14章 劉邦的功績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773章 太平天國!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