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

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

【捐納。順康時已經施行,但是屬於臨時性,雍正以後遂成常例,每遇財政支絀,捐納即成爲應急的慣用手段,其捐納所得,亦作爲戶部的一筆經常性收入。】

【捐納範圍也開始不斷擴大。每年國家由此收入多至一千四百餘萬兩。】

【乾隆十五年(1754)一年的捐納銀達到五百五十六萬五千六百三十五兩,約佔當時戶部全年收入(一千四百二十四萬八千八百六十九兩)的39.06%】

【商人報效主要是鹽商,報效之例始於雍正,凡遇軍需、河工、災賑,政府鼓勵鹽商報效,作了財政的一項輔助收入。】

【如兩淮鹽商即以捐輸報效爲名,向政府提供鉅額款項,其中僅軍需一項,自乾隆十三年至六十年(1795),大的捐輸即有八次之多,總計銀一千三百一十萬兩。】

……

大宋·哲宗時期

趙煦看着天幕,喉嚨不自覺的上下移動了一下。

好多錢!

這……

前來稟報端王“謀逆伏誅”的司馬光一眼就看出皇帝心動了。

確實,這沒法不心動。

但是……

“陛下,捐納的開辦雖一時能起到彌補財政虧空,應急軍需的作用。”

“但市儈之流通過捐納得官,更會加強苛刻扣百姓!”

“這是加劇吏治的敗壞和貪污的盛行。”

“此舉對於清朝來說,無異於飲鴆止渴。”

司馬光雖白髮蒼蒼,但眼神一如年輕時倔強,他看着趙煦拱手沉聲道:

“至於所謂鹽商的報效,雖一時獻出鉅款,使清朝可以暫解燃眉之急。”

“但鹽商若以此緣由拖欠稅款,在經濟上仍是得不償失。”

趙煦看着擔了罵名的司馬光,嘆聲道:

“言之有理。”

“可是……朕還能怎麼做呢?”

“飲鴆止渴,也是解渴了啊。”

司馬光低着頭,聽着風吹竹林聲,他再次想起當初的範公與王安石……

“推行新法。”

司馬光擡起頭,看着趙煦。

他的眼中再次燃起那早已熄滅的星星之火。

“這次,由老臣來。”

趙煦明白了。

“朕曉得了。”

皇帝按桌起身,行禮道:

“朕與公,共奉息壤之盟!”

司馬光連忙上前一把托住,顫着嘴脣,一時說不出話來。

趙煦反按住司馬光的手臂,鄭重道:

“朕,必不叫新法……”

“人亡政息!”

司馬光順着鼻頭髮酸,眼淚流下。

悲泣着。

……

天幕上。

清新淡雅的暖閣內。

雖已雪染華髮,但越發精神矍鑠的乾隆慈祥的看着跪倒在地的大臣。

“和珅啊,朕觀你家的豐紳殷德眉目清秀、聰明伶俐。”

“就指爲十公主額駙,並賞戴雙眼花翎,待公主長大成人後,擇日下嫁。”

官員一臉喜不自禁的叩首:

“奴才!謝主隆恩!”

“萬歲爺對我兒的厚愛,真是讓奴才粉身碎骨亦難以報答!”

乾隆捻着手裡珠串,笑道:

“要什麼粉身碎骨啊。”

“和珅啊,自從你掌管內務府之後,皇室財政有所好轉,朕對你一直很信任。”

“現在兼任你爲戶部尚書,你就好好的有所作爲,爲朕分憂罷了。”

和珅眸光一閃,再叩首高聲道:

“奴才當殫思竭慮!爲萬歲分憂!”

……

【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出巡。】

【他與身邊一位騎馬隨行的新任侍衛聊起天來。】

【因爲年輕人語言流利而得體,態度恭敬又從容。乾隆開始對他感興趣了,便問起他的功名出身。】

【年輕人說自己十八歲那年曾參加鄉試,沒能中舉。】

【乾隆問尋當年的卷子還能記得幾句?】

【年輕人於是邊走邊背,把八年前的卷子從頭到尾全背了下來。】

【這位年輕人就是和珅,正紅旗人,鈕祜祿氏,字致齋,生員出身。】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二十七歲的和珅被任命爲戶部右侍郎,成爲二品大員。】

【三月,又成爲軍機大臣,四月,兼內務府總理大臣,賞戴一品朝冠。】

【從此之後,他一直穩穩地高居政治最高層,從男爵到公爵,從戶部右侍郎到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保,其拔擢之快,任事之繁,總攬之巨,有清一代絕無僅有。】

……

{什麼叫坐火箭?這就叫坐火箭!}

{所以說,溜鬚拍馬纔是進步階梯。}

{哈……和珅的進身之階可不是溜鬚拍馬,乾隆還沒傻到李隆基那種地步。}

……

李隆基:……

“說乾隆就說乾隆!”

……

{和珅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經史典籍無不涉獵,文字功夫出衆,並且武功騎射基礎也相當不錯。}

{琴棋書畫無所不通,乾隆一朝以詩而聞名。}

{史書載這位美男子“行止輕儇,不矜鹹儀,言語便給,喜歡詼諧,然性機敏,過目輒能記誦”。}

{長得好看,說話好聽,還善解人意,凡事從不用皇帝廢話。}

{辦事幹練,嘉慶也不得不承認他“精明敏捷”,能夠遊刃有餘地應付各種突發事件。}

{凡遇繁難政務,乾隆常常派和珅去處理,和珅以其機敏果斷屢獲褒獎。}

{主編《四庫全書》《大清一統志》《三通》等大型叢書,《紅樓夢》能流行於世,據說他的功勞尤大。}

{精通多種語言,所以和珅實際上充任了當時的外交部長,曾多次負責接待朝鮮、英國等國的使臣。}

{英使馬戛爾尼曾評論和珅說,和珅在談判中“保持了他尊嚴的身份”,“態度和藹可親,對問題的認識尖銳深刻,不愧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

{就僅這些才能,已經足以使乾隆離不開他了。}

{更何況和珅還有另一項爲皇帝所急需的天賦,理財。}

{和珅可真的是乾隆的財神爺啊。}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看得有點心癢癢。

“這是個全才啊……”

不死讀書、興趣廣泛、注重人際溝通技巧、還會理財!

“這種人物是皇帝最喜歡的。”

小劉據卻在一旁補上了一句。

“也是國之大惡!”

“曾大父曾批言,五味令人口爽,五音令人耳聾,五色令人目盲。”

“天子爲天下之源,萬物之樞。”

“源穢樞腐,禍貽大矣!”

衛子夫聽着這一段話心驚膽戰,而劉徹則神色複雜。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一邊氣着,一邊看着天幕裡不復年輕時意氣風發的乾隆,嘆氣道:

“越是曾那麼酣暢淋漓品嚐過年少快樂的人,越是難以抵受晚年的凋零之苦。”

“年輕時的腦子,如同鏡子一樣清晰,讀書過目不忘,理事絲絲入扣。”

“能從腦海中的過往經典史書、祖訓遺訓、大臣奏議中勾調出全部資料,加以迅速整合、對比、加工、提煉,在第一時間得出準確而高明的結論。”

李隆基出神唸叨着。

他其實是最能理解乾隆的人。

“但到了晚年,這面鏡子已經霧濛濛一片,照什麼東西只能顯出個似是而非的輪廓。”

“過去頭腦中堆積如山的資料,如今已經丟失了索引,如同一個散亂的倉庫,想尋找點什麼,只能深一腳淺一腳地艱難跋涉。”

“就算偶爾巧合,找到一兩件東西,更多的時候,則是費盡力氣,耗盡時間。”

“仍然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李隆基垂下頭,看着桌上的美食,苦笑道:

“以前,自己可以燭照上下古今,縱橫萬里。”

“老了,就只能記得三五天之內的奏章和一些特別重大的事件。”

“這時,突然碰到一個一如年輕時的自己……”

楊玉環還沒老,不能理解老過的李隆基是什麼心態。

但不管是什麼心態。

她對皇帝的話一律不信。

……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和珅出任內務府大臣。在此之前,這個負責皇室財政的機構經常是入不敷出。】

【而他就任之後不久,就面貌一新,不但彌補了以前的赤字,還出現了盈餘。】

【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加派他充任崇文門稅務監督,在他的經營下,這個稅關收入一下子躍居全國三十多個稅關的前幾位。】

【兩炮打響,乾隆對和珅愈加刮目,所謂“晚年依毗益篤”。】

【所有與財政有關的部門漸漸都劃歸和珅一人把持,他先後任戶部侍郎、戶部尚書、管理戶部三庫、內務府大臣。】

【金山銀海中長大的皇帝本性慷慨,手筆很大,眼光又高,凡事精益求精,登峰造極,日常支出比康雍兩朝成倍增長。】

【但祖制規定,皇帝的個人開支不得加重百姓負擔,所以皇帝的種種費用的來源並非國庫,必須由內務府自籌,而內務府的財源實在有限。】

【爲了開闢財源,乾隆曾派內務府官員到恰克圖採買俄羅斯皮貨,販到內地轉賣,想大賺一筆。但由於內務府官員無能,獲利無多,部分皮毛無法高價變賣,只能攤派到各處織造,使皇帝大爲生氣。】

【除此之外,乾隆還允許內務府對商人發放高利貸,出售部分特許商品的經營權,以牟取暴利。】

【但是由於缺乏理財高手,雖然擁有權錢交易的最大便利,內務府的收入還是增加得很慢。】

【晚年乾隆對財富的渴求越來越熾,也越來越感缺錢之苦。】

【而在乾隆眼裡,和珅簡直就是個財神爺,總是能出人意料地製造出新的財源。】

【議罪銀製度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由和珅策劃出來的。】

……

天幕上。

穿着一身黑考綢馬褂,和珅站在鑲了銅葉的大櫃前。

地上、桌上、椅子上,堆了一高高的都是文卷、書籍。

一個個標着黃籤。

他手裡翻着書籍,搖了搖頭後又放到桌上,從櫃裡又取出一本。

突然,他雙目睜大,嘴角上揚。

……

【和珅知道要增加收入,硬性的方面無法動,一動就是動國體,只能到那些有彈性的收入中去尋找。】

【然後他在財政條目中看到“罰銀”二字。】

【罰銀,又叫罰俸,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這樣的一種制度。】

【而清朝在入關之前,就也有罰銀的政策。】

【指的是犯有過失的官員,一般都有連帶俸祿的罰款。】

【這是懲罰輕微過錯的常用手段,處分有明確的規定,根據罪責大小,分爲七個等級,有罰俸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一年、兩年。】

【而對官員的扣罰俸祿,當然是由戶部執行,罰沒的款項由戶部封存,上繳國庫。】

【由此,和珅覺得,罰銀製度可以擴大化,也就是可以用更多的銀兩,來抵更大的過失,這樣一來,銀兩就會成倍增加。】

【而爲了避免“以銀抵罪”的嫌疑。】

【規定臣子犯罪,不管是掌實權的督撫、布政司等地方高級官吏。】

【還是有油水的鹽政、織造和內務府官員,甚至是富裕的鹽商、行商、參商,如果能夠“自行認罪”,先交一筆錢,就能抵罪。】

【和珅將這個構思命名爲“議罪銀”。】

……

大秦。

嬴政迷茫了。

他迷茫的看着眼前四人。

果不其然。

四人也迷茫的看向嬴政。

五人達成一定上的共識……

天幕裡講的是人話嗎?

但凡腦子正常的人都不可能同意這麼離譜的提案!

大明白話講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這些銀子終究是百姓買單。

蕭何抿了抿嘴角,輕聲道:

“如果官員犯有輕微罪行或重大赤字,可以用議罪銀罰款來償還罪行。”

“那麼爲了解決乾隆私人金庫的難處,不少官員會主動索要賠償和安家錢。”

“議罪銀直接承認了貪污的正確性……”

馮去疾撫須長嘆道:

“結果就是貪官貪的越多,交的議罪銀就越多,交的議罪銀越多,促使貪官貪的更多。”

“吏治徹底腐化。”

“乾隆啊……唉……”

清朝衰敗始於乾隆啊。

和珅這個人,踩在了乾隆吹起的風口上。

……

【繳納議罪銀的流程,先在軍機處內設立“密記處”,具體實施議罪的細節由密記處負責,收繳來的款項由內務府保存,供皇室之用。】

【和珅將奏章,遞交乾隆。】

【乾隆覺得這是增收的好辦法,只不過羣臣是否會非議‘以銀抵罪’?】

【和珅安慰道:這與以銀抵罪性質決然不同,議罪銀只對準輕罪,而且自行認罪的官員,這既可以給他們警醒,又可以給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況且罰銀製度自古有之,沒有什麼違逾之處。】

【將銀子直接交內務府,也表明此事無關國體,羣臣不必議論。】

【乾隆樂了。】

【他批准將議罪銀製度化,並且將罰銀的範圍大大擴展,從財政虧空之類的重大錯誤到在奏摺中寫錯幾個字,都可以一罰了之。】

【乾隆四十五年(1780)前,清朝處於盛世頂峰。】

【國勢穩定,政治清明,官員體系效率極高。】

【然而,自乾隆四十五年開始,大清政局就已經滄海桑田,不復當年模樣。】

……

大清·康熙時期

“朕樂你祖宗!!!”

康熙氣的差點把手裡的金蓮扔了出去。

罰俸的決定權在吏部!

款項由戶部承追!

銀兩也交給國庫!

過程是公開透明的!

而議罪銀呢?

並非國家定製,故可以繞開吏部戶部,由軍機處負責!

不納入國家財政,而是歸入皇帝的小金庫!

並且過程及數額都可以不公開!

最重要的是……

康熙一屁股坐在龍椅上。

無力扶額。

“此舉一開,蠅蚋之附聚焉……”

……

大清·雍正時期

“擡來!擡來!”

雍正急躁的在地上來回踱步,雙手不停緊握放開。

“議罪銀?議罪銀!好一個議罪銀!”

“你個老而不死是爲賊的混賬!”

“枉費朕的一片苦心!”

“混賬!混賬啊!!”

雍正緊緊盯着幹清宮的大門,惡狠狠道:

“多去幾個人!上車輦!”

“朕要立刻馬上見到這個逆子!”

“快!!!”

……

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第28章 封狼居胥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第777章 湘軍!湘軍!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379章 國富 民窮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
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第28章 封狼居胥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第777章 湘軍!湘軍!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379章 國富 民窮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