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

大漢·景帝時期

劉啓輕哼一聲。

“說他天真吧,還知道爭奪皇位。”

“說他聰敏吧,卻還想出這麼個昏招。”

“兄終弟及…愚不可及!”

當自己是宋國嗎?

宋國那也是溯源到商朝纔有的兄終弟及的傳統啊。

……

大唐·高祖時期

“兄弟之親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兄弟之間的爭位不免常有。”

李淵看着未來跟自己‘父慈子孝’的李世民,心情複雜的說道:

“兄終弟及是無法抵擋住權力私有欲、獨佔欲的。”

“只有根據嫡、長這些先賦的或天定的條件,把皇位繼承資格最大限度地限制在一個人身上,才能確立起比較明確的、可操作性的標準。”

“纔可能杜絕其他皇子的非分之想,較好地避免諸子爭立、骨肉相殘的局面。”

“這是朕的想法。”

李世民明白,後來的他也是這麼做的。

李建成則看着天幕,一動不動。

……

大宋

趙匡胤心中一股壓抑不住的邪火再次升起!

“兄終弟及個屁!”

“最後落個絕嗣的下場!”

“不如給他們殺光以絕後患!”

渾身破爛的趙匡義頓時面如紫色。

……

天幕上。

耳邊兩側垂髮結環的蒙古幼童,正端坐於桌前。

身前,一名寬袍戴冠的儒生正手持《論語》講解經意。

隨着儒生的講解,幼童臉上漸漸浮現孺慕之色。

……

【元仁宗幼年,其母答己聘名士李孟爲輔導】

【爲他講論古先帝王得失成敗,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義,還有治天下之經法】

【在這種薰陶影響下,元仁宗雅愛文學,崇尚儒術】

【即位以後,即拜李孟爲中書平章政事,大力對武宗朝的弊政進行整頓。】

【武宗死後的第三天,當時爲皇太子的元仁宗就下令將尚書省諸宰執以“變亂舊章,流毒百姓”的罪名處死】

【又召忽必烈一朝諳知政務有聲望的漢人老臣等同議庶務。】

【並且先後採取了幾方面措施】

【停止營建武宗時的中都,還中都所佔民田,罷五臺行工部,停止五臺山營建佛寺者】

【並從李孟之請,“凡營繕悉罷之”】

……

大秦

嬴政臭着一張臉看着天幕。

都不用多想,猜都能猜到他們是拿誰舉例!

好事沒有大秦,破事一摸一個準!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現在春秋擺在面前了。

……

大漢

劉邦捻着須尾感嘆一聲。

“幸好有恆兒與詢兒啊。”

“不然乃公這大漢就要砸劉徹那混小子手裡了!”

“打仗也就算了,腦袋被豬拱了?還求個鬼的仙!”

……

大漢·靈帝時期

劉宏回想了一下。

大興土木這事還輪不到朕當例子。

前面有始皇帝,後面有隋煬帝。

我算什麼小東西。

……

大隋

楊堅再次黑了臉。

“真是恥辱!”

“朕就該宰了他!”

獨孤伽羅抱着幼世民,聞言眼神一沉。

若是世民登基後,有人拿舊事扯出事端又該如何?

她看向熟睡的嬰孩。

再次背上弒兄之名?

讓天下再次處於非議?

她看了眼罵罵咧咧的楊堅。

緊了緊雙臂。

還有李家……

都是麻煩!

需要清除!

……

【面對財政岌岌可危的狀況,元仁宗裁省中書省之冗司,裁撤大量吃閒飯的冗員】

【廢除武宗朝“坐大”的各類僧侶,退出大量良田】

【將武宗時已發各處的鈔本及至大銅錢,截日封貯,民間行使者,赴行用庫倒換。忽必烈時期的中統鈔照舊行用。】

【同時唯纔是舉,不再像武宗那樣唯蒙古人、欽察人是用,而是不拘一格,重用有才華者,無論其出身的種族或宗教信仰。】

【因崇拜唐太宗,命人將《貞觀政要》翻譯爲蒙古文,還命人翻譯了《資治通鑑》等,分發給諸王、貴族、大臣學習】

【公元1314年,經中書省提議,元仁宗封孔子第五十三代孫世襲爲衍聖公。】

【又規定以周敦頤、二程、張載、邵雍、司馬光、朱熹、張栻、呂祖謙和許衡從祀孔廟。】

【後來,又封孟子後人爲邾國公。】

……

{來了,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

{只要王朝還需要儒生當官,孔府就都能得到當朝皇帝的禮遇,所以是誰當皇帝對孔府來說都無所謂。因此孔聖人提倡的“忠”,孔家人從來不當回事。}

{衍聖公這個職位是宋代纔出現,離孔子的春秋時代隔了這麼多年,這個衍聖公是不是真正的孔子後人誰知道啊。}

{孔子的後代不是在孔融那一代斷了嗎?還是說我記錯了?確實瞭解的不太多,有沒有懂的大佬來科普一下?}

{七十五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

……

大漢·武帝時期

衛子夫都驚呆了。

這罵的好髒啊!

劉徹倒是不在意。

從未聽聞過孔伯魚之學能勝過子貢。

儒家傳承又不講究“嫡長子”

不過……

劉徹還是嫌惡的甩甩衣袖。

看來得尋個由頭,將儒與孔家分割開來了。

不然,後果就是宋朝諸帝謂於宋太祖。

憑白拖入泥潭。

……

曹魏·(魏國統一時間線)

曹操捋着鬍鬚面不改色。

殺都殺了,還能怎樣啊?

不過相對比與這個孔家,孔融的確不辱孔家之名。

據理力爭,不畏生死。

至於這孔家……

曹操略有幾分猜測。

有個操作叫做旁支附會。

按史載,三國以後就是五胡亂華,那這期間有大把操作時間。

有個旁支扯虎皮做大旗也不是什麼難事。

而且,天幕也講了,衍聖公這個封號是宋朝纔出現的。

那在此之前的孔家也只是世族而已。

那五代時期說不準又換了一次呢。

“託聖人之名,行苟且之事!”

“有辱斯文!”

曹操在那盤邏輯,劉備這可是忍不了!

“一羣辱沒祖宗的東西!”

……

大宋·哲宗時期

正在奔波處理趙佶一脈的司馬光只感覺天都塌了!

“我…我……”

對於儒生來講,從祀孔廟是莫大榮耀,甚至比入太廟更高一籌。

但他絕不想用這種方式進去!

“噗!”

羞惱激動間,一口老血噴出。

伏案倒下,暈死過去。

……

【公元1313年十一月,元仁宗以行科舉詔頒佈天下】

【每三年開試一次,分鄉試、會試、殿試三道。】

【公元1314年十二月,任命李孟爲中書平章政事,一力主持重開科舉事宜。】

【公元1315年二月,元朝開國以來第一次科舉考試終於開始】

【從至元以來屢議屢格的科舉制度始正式舉行。】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進士分左右榜,蒙古、色目爲右榜,漢人、南人爲左榜。】

【考試的科目和出身的待遇,也有難易厚薄的不同。】

【例如蒙古、色目每試二場,只考經問及策。】

【漢人、南人則試三場,除試經及策外,並試古賦、詔、誥、章、表等。】

【且,凡蒙古人由科舉出身的,授從六品官,色目、漢人則遞降一級。】

……

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745章 “儒家聖君”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777章 湘軍!湘軍!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9章 斷電了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第71章 廁所政變!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689章 平定三藩第44章 新始祖王莽146.第142章 祖逖!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
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745章 “儒家聖君”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777章 湘軍!湘軍!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9章 斷電了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第71章 廁所政變!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689章 平定三藩第44章 新始祖王莽146.第142章 祖逖!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