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

第240章 貞觀之路。

天幕上。

顯德殿前庭。

一身圓領袍的李世民揹負雙手,看着眼前的衆兵將朗聲道:

“戎狄入侵,自古有之。”

“這些不值得憂慮,值得我們憂慮的是邊境稍稍安寧下來,君主就沉湎於遊樂之中,忘記了軍備。”

“所以等到敵人捲土重來時就難以招架了。”

“而今,朕不讓你們去鑿池塘、建宮苑,只令你們專門練習弓矢。”

“平常無事之時,朕就是你們的老師。”

“突厥來侵之時,朕就是伱們的將帥。”

“朕這麼做,就是希望天下百姓能夠得到少許的安寧!”

……

【公元626年九月二十二日,李世民率領所有禁軍步騎將領在顯德殿前庭日夜學習射箭,他親自主持考試,中靶次數多者,就賞賜弓箭、刀槍、布帛,同時給予他們的將領上等考績。】

……

顯德殿內。

衆臣正在勸阻皇帝。

“陛下,宮禁殿庭之間,操弓挾矢,甚非體面,萬一有狂夫竊發,所繫非輕啊。”

李世民坐在大位上一言不發。

待羣臣紛紛安定不語後,緩聲道:

“王者視四海如一家。”

“封域之內,皆朕赤子。”

“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衛之士亦加猜忌乎!”

……

大漢·文帝時期

“封域之內,皆朕赤子。”

劉恆慢慢唸叨着這句話。

天下的百姓都是我的子民……

好大的氣魄!

一般來說,不戰而求和則主動權在對方手裡。

戰勝以後求和則主動權在我方手裡。

要致人而不致於人,要使主動權操在我方手中。

因爲以戰勝的威勢,可以堅固對方求和之心。

而對方的求和也可以使我方有時間整修武備。

這是抵禦外敵策略最好策略。

但不得已而求和時,則是以財物換取時間。

這期間,帝王需忍耐恥辱富國強兵。

如此才能一雪前恥。

而從李世民的這段話裡,他感受到了這股決心!

……

大宋·仁宗時期

趙禎仰望天幕感慨道:

“此話一出,天下兵將都感激唐太宗的信任,誓死追隨。”

“不過數年,就個個武藝精熟,悍不畏死,成爲精銳之師。”

“這都是唐太宗教訓、鼓舞的功勞。”

“天下雖然已經安定,但如果忘記了戰備,那就危險了。”

話音一落,文彥博出列躬身道:

“作爲君主不可一日不重視武備,此言有理。”

“但朝堂並不是練習騎射的地方,君主也並不是教練騎射的老師。”

“三代之時的狩獵也是分時候的,未聞日事練習的。”

“天下澤宮洛水,各有其地,未聞將其引集殿庭以爲方便的。”

“廣廈細旃,是爲了讓君主接近有德之人,不是用來操練侍衛以爲不疑的。”

“況且,舜以教化而感有苗,櫜弓藏箭可以靖天下。”

“君主所應當重視的,首先在於增加文德,對於武功不必那樣在意。”

殿內衆大臣紛紛點頭稱讚,深以爲然。

只留武將一臉鐵青,趙禎神色尷尬。

……

【十月,頡利可汗送來三千匹馬、一萬頭羊。】

【李世民不受,只希望突厥放還掠奪的中國人口。】

【公元627年正月初一,大唐改元貞觀。】

……

天幕上。

紅色的大唐疆域圖突地射出千萬道霞光瑞彩!

萬丈霞光四射!照天徹底!

騰雲映成五彩,奇麗無儔!

金龍金鳳自霞光中誕生,盤旋於大唐疆域上。

剎那間。

五色霞光又由大而小。

化作霞光瀲灩的四個大字。

『貞觀之治』!

……

大漢·武帝時期

被倉猝間的眼前奇亮,閃到金芒眩彩,耀眼生花的劉徹揉了揉眼睛。

“……好大的陣勢!”

……

天幕上。

顯德殿內。

《秦王破陣樂》氣勢雄渾,感天動地。

羣臣都不由被這首樂舞所打動。

歌舞方罷,李世民笑道:

“這首曲子是民間自創,雖然是戰歌,沒有文德頌歌那樣雍容,但功業是由此成就的,不能忘本。”

殿內一位大臣當即奏道:

“陛下以神武平海內,文德頌歌豈能比得上這樣的氣勢!” 李世民笑了笑道:

“文德和武功,各隨其時,封卿說文不及武,這話還是有點過了。”

大臣點頭稱是。

李世民看了一圈大殿衆臣,隨即笑道:

“古往今來,多少帝王敗在能得天下而不能治天下。”

“如今突厥虎視眈眈,大唐百廢待興。”

“諸卿,大亂之後,其難治乎?”

……

【李世民是在戎馬生涯中闖蕩出來的。】

【按他自己的話來講,他從前是不讀書的,喜歡寶馬、良弓和鷹犬。】

【可是,當上皇帝后尤其是從突厥手裡買來珍惜的發展時間後,就不能這樣了,還必須學習,尋找治國的經驗教訓。】

【於是,李世民引起話題,天下大亂之後,恐怕治理起來不會很快就見成效的,那應該用王道還是霸道?】

【兩種路線,王道爲仁政,以懷柔治理天下。】

【霸道強調法律鎮壓,用強力統治天下。】

【這兩種路線,核心問題是國家與百姓的關係問題。】

……

【其中魏徵主張仁政,在魏徵看來,如果天下長久安定,民衆則驕逸,不容易教化。】

【但戰亂之後,百姓經歷了愁苦,則比較溫馴聽話。這就如同飢者思食物,渴者思飲水,道理是一樣的。】

【但封德彝對魏徵的看法並不十分認同,他反駁自三代以來,人心越來越向奸佞訛詐發展。】

【因此,秦朝用嚴酷的律令,漢朝則是王霸道相雜用,這些都是人心不穩造成的結果。】

【所以他主張施行嚴刑峻法,加強統治的力度。】

【最後,李世民採納了魏徵的意見,並據此制定自己的治國方略。】

……

季漢·懷帝時期

諸葛亮看向劉禪,和藹道:

“陛下認爲應該用王道還是霸道?”

劉禪皺着眉頭,這題超綱了。

“嗯……用仁政吧?”

諸葛亮繼續問道:

“爲何?”

劉禪磕絆道:

“因爲……因爲以前的皇帝是…是這樣做的。”

諸葛亮搖搖頭。

劉禪捏着衣角。

“那……霸道?”

諸葛亮依然搖頭。

劉禪徹底迷茫了。

“還請相父教朕。”

Wωω★ ttκā n★ ¢ o

諸葛亮搖着羽扇道:

“用仁政沒錯,但不是說以前的君王用仁政有效,後人就要用仁政。”

“而是要易代而治。”

諸葛亮望着天幕,清風吹動鬢角白髮。

“王道,霸道。”

“二者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要看世事的具體時間和狀況。”

“而此時的唐朝正是需要用王道來安撫天下臣民,而不是用霸道來武力鎮壓。”

“百姓之所以作亂是爲時勢所逼。”

“如果不是沒有生存的機會,誰會不放着好好的日子不過去當盜賊呢?”

“所以,李唐雖是靠武功奪得了天下大權,此時採取魏徵所提倡的王道是對的。”

“與民休息,制定合理的政策讓百姓安居樂業。”

“如果一味的用重刑重律,不僅不能止盜,反而會使得人心不穩,社會動亂。”

“秦朝就是最好的例子。”

……

大秦。

“阿嚏!”

嬴政掩住口鼻打了個噴嚏。

寡人得風寒了?

揉了揉鼻子,並沒有感覺哪裡不舒服的嬴政看着天幕。

“貞觀之治……王道……”

看來大亂之後施以仁政是對的。

就是不知這貞觀之治是哪種程度的“治”

太康之治還是元嘉之治?

……

【在確定好路線後,李世民開始正式擔任治主的角色。】

【而爲了更好的警惕自己不忘初心,李世民建立了兩個開創了貞觀之治,並且一直延續到帝制末尾的制度。】

……

天幕上。

身着圓領袍,頭戴黑襆頭。

靠着憑几的李世民,認真的看着貼在牆上的那一張張黑字文書,一臉肅穆。

……

【正月初五,唐太宗李世民下制,令今後中書省、門下省以及三品以上官入閣商議國家大事,都要有諫官跟隨,遇有不當之處,諫官立刻進諫。】

【而這兩個制度,就是諫官制度與封駁制度。】

……

說個冷知識,唐朝的諫言成功率是百分之六十八。

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339章 天不假年。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44章 新始祖王莽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9章 斷電了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761章 《廣州和約》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790章 洋務運動
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339章 天不假年。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44章 新始祖王莽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9章 斷電了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761章 《廣州和約》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790章 洋務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