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

天幕上。

乾隆穩坐於皇位上。

望着滿朝文武意氣風發道:

“準部、回部已定!”

“大清已安枕無憂矣。”

“自今日起!”

“天下始之以武,終之以文!”

……

【乾隆二十四年(1759),大小和卓之亂被平定以後,乾隆頒下《御製平定回部告成太學碑文》】

【在這篇由皇帝親自擬定的碑文中,記錄了他平定準噶爾和大小和卓叛亂的偉大功勳。】

【而同時,也提出下一步的治國方略。】

【“始之以武、終之以文”】

……

西晉·明帝時期

司馬紹撓了撓腦殼。

“多明顯啊。”

這八個字的政治含義都快砸人臉上了。

所謂文治……

其核心說明白了就是爲全國臣民確立一套“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是的,這一招最開始且最熟的。

是我大晉噠!

而乾隆的意思也很明確了。

“清朝疆土上的不安因素已經被武力結束了。”

“接下來就要對思想方面的不安因素動手了。”

……

【平定準噶爾是乾隆大興文字獄的一個階段性新起點。】

【自清朝入關統治中國後,其基本思路就是“分而治之”。】

【真正的滿洲八旗能打仗的就是那麼幾萬人,要統治數億人口、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大國,首先就必須處理好第一大民族漢族和第二大民族蒙古族的關係。】

【其原則也可以很簡要地總結爲八個字。】

【“聯蒙制漢、以漢制蒙”】

……

{這是可以說的嗎?}

{只要能看到,那就說明可以說。要是看不到,那就是不能說。}

{……有道理……但這是句廢話啊!}

{原來如此啊!滿蒙聯盟是清朝統治的根基,所以喀爾喀蒙古要叛亂的消息才能讓乾隆皇帝嚇得親自寫信道歉!}

{對,所以清朝皇帝對待蒙古族人和漢族人,在戰略上必須要分開。}

{你看康熙消滅噶爾丹之前就對漢族知識分子和顏悅色,雍正一開始對準噶爾用兵就放鬆追繳積欠,乾隆在消滅準噶爾之前也是一樣。}

{清朝的“文字獄”高潮是在準噶爾汗國徹底滅亡之後纔到來,這正是這種戰略思路的體現。}

{而且跟康熙朝、雍正朝那種針對個案嚴厲打擊的方式不一樣,乾隆二十二年(1757)到四十九年(1784)的文字獄是一個系統工程。}

{乾隆用其縝密的思維、酷烈的手段,建立了專門服務於清朝專制統治的思想管控體制。}

{所以乾隆這人就很難評。}

{你不能否認他對於中國疆土的貢獻,因爲你否認了就是否認了自古以來,外境勢力巴不得你否認呢。}

{但華夏風華也正式在他手裡開始絕跡,很多東西從這開始就決定了我們只能去棒子和腳盆雞那裡去找。}

……

大隋。

楊堅大體明白了清朝統治者的想法。

“既想要這片物寶天華,又想要自己凌駕這片土地上的人不肯融入。”

“自尋死路。”

獨孤伽羅也明白了。

“難怪……”

“難怪雍正塑造的大清天命這麼虛浮……”

楊堅聞言沉思了一瞬,隨即想通了獨孤伽羅話裡的意思。

“是啊,雍正看到了後果,他想在文化上和意識上的達到正統的結合。”

“但他又做不到像魏孝文帝那樣全面漢化。”

“所以,他塑造的大清天命很容易就被推翻了。”

“而乾隆……要正統就好了。”

“天命……不重要。”

……

【乾隆二十四年(1759),也就是徹底平定南疆的這一年。】

【乾隆下令成立《通鑑輯覽》編修館,編訂一部符合清朝意識形態的新的中國通史。】

【以首席軍機大臣傅恆、軍機大臣來保、內閣大學士尹繼善和劉統勳四人爲總裁。】

【設副總裁七人、提調官十五人、收掌官五人、纂修官十二人、校對官十人、總校官十二人,寫成的書稿隨時上呈皇帝批閱。】

【而對於編修此書的目的,乾隆在其撰寫的序言中說,康熙之前就有《御批通鑑綱目》作爲對歷史研究的最高指示,但只是提綱,沒有對舊有的史書進行修訂,所以乾隆才編了這套書。】

【對從黃帝以來直到明末,共計四千五百五十九年的歷史,按照“大公至正”的標準進行編寫,以此爲天下萬世君臣學習的典範。】

【乾隆三十三年(1768),全書完成,以《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的名義頒行天下。】

【要求天下士人認真學習,歷史研究必須以此爲準繩。】

【而這套書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強調臣民對君主的絕對忠誠,並論證清廷入主中原的合法性。】

【乾隆從“天下一家”和“大一統”的角度重建“正統觀”,重新論證了歷代少數民族政權的合法性。】

【依靠《春秋》等傳統經典中爲自己尋找依據說:“夷狄而中華,則中華之;中華而夷狄,則夷狄之。此亦《春秋》之法,司馬光、朱子所爲亟亟也。”】

【強調“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家之天下也”,誰建立了“大一統”的政權,誰的政策措施有利於百姓的生活,誰就是自然的“正統”。】

【通過這部書的廣泛傳播,清朝首次佔據了“道統”的制高點,有效地宣傳了自己統治的合法性。】

……

大唐。

李世民揹負雙手,仰天長嘆一聲。

“天縱奇才啊……”

“乾隆在處理滿人身份認同關係上,發明了一個雙軌並行的思路。”

李承乾的境界還沒達到能摸“天命”的時候,他只能向父親詢問道:

“天下人之天下……這很有道理啊?”

李世民微微低頭看向他,看了好一會兒才輕嘆道:

“乾隆在承天受命這一環節的論證,其實是彰顯弘揚了另外一套天命邏輯。”

“那就是對於“天”的獨特解釋。”

“即天命是強勢權力的體現。”

“是扶助有勢力的大國或大君纔是繼承“天命”的表現。”

李承幹一開始還沒反過味兒來。

但他看到阿父那意味深長的目光,自己又重複思索後。

頓時一片毛骨悚然!

清帝的意思就是,清朝雖屬於關外崛起的新型帝國,完全不同於漢唐明這類興起於中國內地的王朝,卻照樣具備誕生聖王的能力!

其取得政權的方式正大光明!

換句話說,他把大清的天命理念轉換成了儒家天命觀。

以儒家天命觀來論證大清正統性!

你想否認大清正統?

可以。

你先否了儒家正統!

你想否了儒家正統?

可以。

你先否了歷朝歷代!

否不了?

那我大清就是順天應命的正統!

……

大明·洪熙時期

朱高熾顫着嘴皮子,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後世子弟一直在說乾隆多厲害。

其實他並沒有太在意。

說實話,武功是挺厲害,財賦稅收什麼的也不錯。

但這些都是基於雍正改革的功勞。

平衡權術確實也爐火純青。

但會這一手也不是說就鳳毛麟角了。

可是這一套連招出來。

朱高熾明白了。

因爲乾隆所做的就是他爹想做卻沒做到。

重塑正統!

這個正統不是一國一代的正統。

是真真正正!

一如始皇帝、漢高祖那般將“大一統”印在這片土地上的正統性!

“他將清朝的正統接續上宋朝理學道統之一面。”

“同時又繼承元朝有關大一統的思想與遺產。”

朱高熾的胖臉上是朱瞻基從未見的肅穆。

“只有把宋元兩朝的特點全部吸收進正統建構的體系,才堪稱合璧。”

“因爲宋元從統治風格上各有利弊。”

“宋朝發明理學大義,奠定了儒學在意識形態領域至高無上的地位,卻因疆域狹小,難成一統之局,只能憑藉排斥異族維繫正統之位。”

“元朝雖然實現了疆域大一統,卻因德性未臻圓滿而早早敗亡。”

“他恰恰是汲取了兩朝統治之長而避其所短。”

朱瞻基嚥了口吐沫,乾澀道:

“這是……好事吧?”

朱高熾肅穆的表情維持不住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惶恐與無力。

他垂着頭,嘆聲唸叨着:

“是好事……是好事……”

“前提是……他的出發點不是以滿治漢。”

朱高熾又擡起頭看向天幕。

看向那條與華夏衣冠截然不同的辮子,呢喃道:

“不是滿漢有別。”

朱高熾似乎透過天幕看到了乾隆。

他正高高在上的俯視大清。

眼神中只有一道情緒。

朕要大清,億萬斯年!

……

【編書期間,清朝還在西南邊跟緬甸打了一仗。】

【起因是緬甸方面不斷侵略騷擾雲南地區。】

【戰爭持續了五年,清軍屢戰屢敗、死傷慘重,乾隆連續斬殺了好幾員前線大將,又派出自己最信任的小舅子、首席軍機大臣傅恆到一線指揮,也未能扭轉局面。】

【傅恆也在前線染病,返回北京後不久就病死了。】

【但緬甸方面更無法承受長期戰爭帶來的損失,最後還是主動求和。】

【乾隆三十四年(1769),雙方達成和平協議,雲南邊境恢復了安寧。】

……

大明。

朱元璋現在不關心南邊的邊疆問題了。

他現在就想知道乾隆又幹了什麼!

對於乾隆他判定錯了。

這人狠辣程度比雍正厲害多了!

雍正是面狠手慈。

乾隆纔是真的狠!

他要絕根啊!

朱元璋面沉如水、一言不發。

你想滿套漢皮?

老子不把遼東掘地三尺就不姓朱!

……

【乾隆三十八年(1773),編完新版中國通史、掀起了十幾個文字獄大案的皇帝依然不滿足於目前的“文治”力度。】

……

天幕上。

乾隆慢悠悠在殿內踱着步子。

對着眼前的幾位大臣幽幽道:

“朕在位期間,要在武功文治上給子孫留點產業。”

“武功上聖祖已經開創了基業,朕也把聖祖創的基業扎得更瓷實些。”

“文治上,朕是太平皇帝、開創之主。”

“理所當然要做得更好點。”

“所以,朕想修一部前所未有的大書。”

“把現在皇史裡的秘藏書全編進去,同時徵集海內民間所藏圖書一齊編入。”

乾隆站定窗前,看向窗外。

“朕要它,比《永樂大典》還壯觀!”

一位大臣叩首出聲問道:

“太平盛世國富民殷,當用孔孟正道導人向化。”

“卻不知此書陛下意爲何名?”

乾隆沉思一瞬,輕聲道:

“經、史、子、集,全收無遺。”

“就叫它四庫全書吧。”

……

【這一年,乾隆下令編纂《四庫全書》,要將全天下所有的書都蒐集起來,編一部中國歷史上規模最爲宏大的叢書。】

【爲此,他在收集圖書的諭旨中特別強調,文字忌諱問題將會被寬容,不會追究進呈者的責任。】

【收集圖書的命令頒佈下去,地方上很快就送上來一萬多冊圖書。】

【乾隆親自翻閱,看了很久,卻發現這些圖書竟然沒有一字一句觸犯“文字禁忌”】

……

大宋·真宗時期

趙恆撇了撇嘴。

“鉤直餌鹹的。”

“誰真信你的話你死的快!”

編書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以編書爲理由,也趁機對全天下流傳的各種圖書做一個摸底,搞清楚到底有哪些是有問題的。

你說文字有問題不會追究進呈者的責任。

但誰也不想真的呈上來一本有政治問題的圖書,給自己找麻煩。

劉娥思考明白,惆悵道:

“乾隆不會這麼輕易放棄的。”

“又一場焚書浩劫要開始了。”

……

【乾隆下旨指責各地官員,收集了這麼多書,豈有“竟無一違礙字跡之理”?】

【他要求各地加緊搜查,“如有不應存留之書,即速交出”,否則“承辦之督撫等亦難辭咎”】

……

{這就把話頭挑明瞭?我還以爲能再拉扯一會兒呢。}

{本來就是爲了編書的同時禁燬各種反動書籍的目標,現在目標沒達成能不急嗎。}

{唉,編書運動的面紗被撕下,變成了赤裸裸的查辦禁書運動了。}

……

【乾隆三十九年(1774)十月,廣東方面率先報告,從一戶人家裡搜出來屈大均的幾本違禁圖書,經過審理,要求將案犯斬首。】

【這也是之前文字獄的一貫處理方式。】

【但乾隆這次特別寬大,在諭旨中說:違禁的書籍當然要堅決銷燬,但案犯可以不用追究刑事責任。】

【然後昭告天下,連被搜出來的都不處罰,主動上交的就更不必擔心了。】

【在乾隆的督促和鼓勵下,不斷有違禁圖書被查找了出來。】

【而這一年,它也是人類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年份,也就是公元1776年。】

……

天幕上。

一名外國人正在低頭鼓搗着什麼。

一系列由鋼鐵組成的複雜結構在轟鳴與水汽中自主運動着。

……

【在這一年,英國人瓦特改良了高效率的蒸汽機,工業革命在英國爆發。】

……

清朝前的一種皇帝俱都目瞪口呆。

而早已見過這一面的李世民則臉色越發深沉。

……

一名外國人正在伏案狂書。

……

【亞當·斯密出版了《國富論》,爲市場經濟和自由貿易奠定了理論基礎,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偉大的新時代。】

【而此時,中國有史以來最聰明的皇帝和他手下的官僚精英們。】

【則正在關注如何繼續查抄更多的違禁書籍,以禁錮全體中國人的頭腦,以使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完全符合滿洲專制統治的需要。】

【截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僅江西一省就查出八千多部違禁圖書,並送到北京銷燬。】

【但查抄的“成果”仍然不能讓乾隆滿意,當四十多年皇帝的乾隆早就明白,單靠寬大仁慈和督促並不能解決問題。】

【所以在“鼓勵寬容”的方式發揮完作用以後,恐怖和殘暴的手段開始登場。】

【乾隆四十二年(1777),當工業革命的浪潮開始席捲英國的時候。】

【乾隆皇帝也將他的文字獄推向了最高潮。】

……

想說點什麼,卻又不知道說什麼。

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556章 成化犁廷!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619章 斫棺戮屍!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第751章 茶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
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556章 成化犁廷!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619章 斫棺戮屍!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第751章 茶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