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

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

大漢,

“無恥啊,他是真無恥啊。”

劉邦依靠在軟榻上,一條腿支在榻邊,一條腿耷拉着。

“這三國,真是讓乃公大開眼界!”

“前面剛出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我漢家的千古丞相。”

“後面就緊隨一個把發過的誓當屁放的千古無二烏龜蛋!”

“人才!”

劉邦開心的鼓掌叫好。

你看看乃公家的丞相!

你再看看這曹家篡位賊的丞相!

好!彩!

“不對吧,本宮記得,好像有個誰跟某個誰以鴻溝爲界啊?”

“然後某個誰一轉身,就被有個誰從身後給來了一刀。”

端莊的呂雉伸手拿起眼前案桌上,擺在漆盤上的一塊栗子糕。

一邊疑惑着,一邊向身後的劉盈問道:

“盈兒,你可記得這捅刀者是誰來着?”

劉盈笑的非常難看。

忍不住擡手用袖口擦着額頭上的冷汗。

阿母,伱和阿父過不去不要牽扯孩兒啊!

要不還是尋個理由離開這吧?

“你說就說,嚇唬盈兒幹嘛!他那麼短壽就是被給你嚇的!”

一旁的呂雉氣得捶着胸口嚥下栗子糕,剛想反駁,餘光瞥到身後一臉難過實則思考怎麼溜走的劉盈。

又把話嚥了回去。

劉邦看着那一臉憋屈的呂雉,心中暗笑。

乃公這就是挾劉盈以令呂雉!

“再者說,朕那是講和!”

“一非盟約,二非誓言!”

“講和嗎,後來我不想和了,有問題嗎?沒問題!”

“項籍他個莽夫腦子不轉彎關乃公何事?”

劉邦一甩袍袖,得意的笑了笑。

無恥……

呂雉瞪了他一眼,暗罵一句。

……

大漢·文帝時期

看着天幕裡的司馬懿,

劉恆皺了皺眉,隨即嘆口氣。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

“靠禮儀法律來震懾人民不敢亂紀,已經讓忠信之義成如履薄冰之勢了。”

“這司馬懿居然還狠狠踩上一腳!”

“唉……”

“這天下人心怕是再也不能迴歸質樸了。”

劉恆嘆息着人心的放縱。

他明白,作爲上位者一旦毀掉一些信條。

這信條就再也立不起來了。

哪怕後世立起來了,也只是似是而非罷了。

一旁的劉啓擡頭看了看劉恆。

他很想問些什麼,

例如,

那一大串話是什麼意思?

爲什麼人心再不能迴歸質樸?

但又低頭看了看剛抄了一篇半的《左傳》

又把嘴閉上了。

這話,誰愛問誰問去吧!

我不問了!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深吸一口氣。

他現在有種不詳的預感。

自古中原混亂,胡人就坐大。

等中原平復,胡人就虎視眈眈。

隨後就漢胡之爭!

這從周公旦執政時就開始如此往復了。

雖然對天幕上曹叡的“秦皇漢武之志”不屑一顧。

但他的確掌握實權,平復遼東、威震北胡。

但這司馬懿的一套背信棄義逆謀反叛,勢必會讓朝政不穩。

吳、漢也不會坐失良機。

三者再次相互牽制,彼此糾纏,共戰不休。

劉徹想到這裡忍不住站起身來回踱步。

霍去病看着突然站起身的劉徹,呆愣一下。

一旁的衛子夫連忙豎指於嘴前,作勢噤聲。

劉徹渾然不知。

只是皺着眉頭來回走動。

太長了,時間太長了。

胡人在幹什麼?

他們中間會不會出現一個雄主?

漢國窩在益州出不來。

吳國一直也沒出合肥。

魏國基本是被篡定了。

但凡胡人出現個冒頓般的人物。

劉徹的眉頭皺的越來越深。

算了!

司馬家就司馬家吧!

只要能一統天下、修養生息、據胡馬於中原之外。 朕……

劉徹於大殿內站定,揹負雙手,擡頭望天。

也認了!

……

漢末·靈帝時期

劉宏咳嗽一陣。

“咳咳,這司馬懿多大了。”

一旁的趙忠低着頭回答道:

“陛下,此子今剛三歲。”

劉宏臉色一窒。

三歲……

這……太小了。

沒懲罰的理由啊……

“咳咳……讓繡衣使者重點觀察此子。”

“但有異動…咳咳!”

“除了他!”

這也不至於吧?

趙忠感覺陛下現在有點偏執。但也不敢多說什麼。

應答下後,傳令去了。

……

【公元251年,司馬懿病死,子司馬師繼懿擅政。】

【司馬師爲人沉着堅強,有雄才大略。少流美譽,雅有風采。】

【司馬懿能成功政變,就是因爲有司馬師手下的三千死士支持。】

【司馬懿死後司馬師接管了軍政勢力,獨攬朝廷大權。】

【公元252年,司馬師升爲大將軍。】

【十月,孫權病逝,享年七十一歲,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於蔣陵。】

【孫權的前半生堪稱英明神武,雖然兵事受阻,但其民生與政治都是數一數二的。】

【也免不了晚年昏庸,因立太子一事導致二宮之爭,最後讓陸遜氣憤而死。】

【但其一生大力開拓海上事業並且開拓江南,也因此在歷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皺了皺眉。

大?

這是個什麼諡號?

他想大過誰?

高祖嗎?

……

漢末·獻帝時期

曹操忍不住笑出聲。

真的,實在是忍不住。

“這東吳的臣子屬實有趣。”

“大。”

“嗯,江東是夠大的!”

隨即又嘆口氣。

“他要是我兒子多好。”

“年輕倉促即位,父兄接二連三離去,外有狼內有虎,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弱冠繼位,卻將其江東之地變爲地跨揚、荊、交三州,帶甲數十萬的勢力。”

“比起其窮兵黷武的兄長,其更能識人,更擅長政事,更得人心。”

“壽命也長,能熬死司馬懿。”

“就是兵事差了點。”

“但敢於用人,又敢親征。”

“唉……”

……

季漢,

看着被一筆帶過的孫權,

劉備嘆口氣。

“其實想想,也不能罵他背信棄義,畢竟他也不是什麼漢室宗親,爲什麼要匡扶漢室,跟備做盟友呢?”

“而且備也總是推脫荊州不還嘛,雖然是有不得已之苦衷,但也更不怪得孫權背信棄義了。”

諸葛亮笑着看着劉備在那念念叨叨:

“雖然打仗水平不行,但畢竟是弱冠之年繼位,管的是江東百姓的經濟和民生,這些地方本來就不用打嗎,所以缺少帶兵打仗的經驗。”

“曹丕不也都跟孫權一樣打仗不行嘛,況且人孫權也是小兒輩裡最勇敢的了。”

“即使打仗不行,他還是堅持御駕親征嘛,生子當如孫仲謀啊……”

張飛:小兒輩?大哥你倆不是同輩嗎?他是你姐夫啊!

……

東吳,

“砰!”

“天幕!我就知道你對朕有意見!”

“你連多說一句爲什麼都不願意!”

孫權憤怒的亂砸一通。

半晌後,又突然一笑。

“原來朕能活這麼久?”

“那不如……”

孫權想着天幕裡魏蜀兩國的發展,心裡有了計較。

坐等曹魏有變!

然後聯合劉禪小兒攻打魏國!

平分魏國後再伐蜀!

哼!朕打劉禪,那不是手到擒來!

шωш●тt kдn●¢〇

寫着寫着,把孫權忘了!

(本章完)

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119.第115章 《出師表》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619章 斫棺戮屍!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548章 于謙之死天下冤之!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283.晚八沒更。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407章 宋高宗微微出手就能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510章 奉天靖難!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
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119.第115章 《出師表》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619章 斫棺戮屍!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548章 于謙之死天下冤之!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283.晚八沒更。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407章 宋高宗微微出手就能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510章 奉天靖難!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