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新朝·長安城

未央宮內,

王莽和一衆大臣們看着天幕人都傻了。

“早說!早說!你爲什麼不早說!”

騰!

王莽猛的站起身!指着天幕悲憤莫名!

“陛下!陛下!”

此時殿外的一個內侍慌忙走進來,撲通一下跪倒在大殿上磕磕絆絆的說道:

“大…大司馬與嚴將軍在…在殿外求見!”

話音剛落!一卷竹簡從上首直接襲來!

“砰!”

“嘩啦啦!”

竹捲上的緱繩在重摔之下瞬間斷裂,長條竹簡七零八落四散滿地。

憤怒的咆哮聲響徹在宣室殿內。

“王邑!他還有臉來見朕!身爲大司馬居然臨陣脫逃!將他拉下去!砍了!腰斬!五馬分屍!”

王莽暴跳如雷,

內侍也不敢細問究竟是腰斬還是五馬分屍,嚴將軍是不是也同等待遇,連忙爬起向殿外退去。

……

大明,

“光武帝這運氣真是太好了!”

看着那無法理解、不可思議的戰鬥,朱元璋也忘了二鳳是是誰的事。

“特乃乃滴!咱咋就碰不到這好事!”

“有這本事!打陳友諒哪還用那麼費勁!”

朱元璋想起自己出生入死的那些年,突然一股酸意涌上心頭。

“行了,天下你都得了,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馬皇后看着朱元璋翻了個白眼。

但朱元璋並沒有看到,只是用手扶着額頭。

馬皇后看着用手扶着額頭同時也擋住臉目的朱元璋,不知道這人怎麼突然這麼安靜?不是應該跟自己逗嘴嗎?

直到她看到有幾滴眼淚從朱元璋的下巴上滴落。

“重八!你怎麼了?是哪裡不舒服?”

意識到朱元璋哭了,馬皇后一下子慌了,連忙握住朱元璋的手,關切的詢問着。

不再遮擋掩蓋自己的情緒,朱元璋雙手反握住馬皇后的手,哭的涕淚橫流,聲音顫抖。

“妹子……咱…咱就是覺得…如果咱有光武帝那幾分運氣……打陳友諒時…你…你也不用上戰場…揹着…揹着咱逃命!萬一…萬一當時你有個三長兩短…你讓咱可咋活啊!”

往事歷歷在目,朱元璋難以自持的哭泣着。

聽到朱元璋的話,馬皇后環抱住他一臉柔和道:

“你這人,盡說傻話!你在戰場上拼命,我不跟你我去哪?”

“再者說了,如今事情都已經過去了。標兒都大婚了!等孫子出生,咱們就和和美美的共享天倫之樂,你不是說還要教導孫兒嗎?那你這是打算教他哭鼻子嗎?”

朱元璋聽着馬皇后的話止住哭意,聽到最後一抹鼻子掙開馬皇后的懷抱。

“咱這叫情難自禁!叫真性情!什麼哭鼻子!真難聽!”

馬皇后一看,這是過勁兒了,放下雙手從而打趣道:

“對,以後你就教孫兒‘真性情’!”

“你…你個婦人…!”

朱元璋老臉一紅有點羞惱。

“婦人?婦人怎麼了?!”

馬皇后可不慣着,鳳眼一豎直接反問道!

“婦人…夫人餓了吧?要不咱用膳吧!”

朱元璋從善如流,然後一揮手衝殿外大聲道:

“來人啊!傳膳!”

“別鬧!這才申時,吃的哪門子飯!”

馬皇后白了一眼插科打諢的朱元璋。

“朕是皇帝!你是皇后!咱們愛幾時用膳就幾時用膳!”

朱元璋牛眼一瞪反駁着,然後也不知是想到什麼,忿忿不平道:

“當乞丐的時候是沒辦法!不能想吃就吃。這當了皇帝還不能想吃就吃!那咱這皇帝不白當了!”

“來人啊!傳膳!”

……

【昆陽之戰後,劉秀名震天下!】

【而劉秀的出頭也讓劉縯更加被綠林軍所忌憚。】

【隨後劉玄下詔,命諸將集會宛城。】

……

天幕中,一隊人馬正在疾馳着。

一身絳甲的劉秀騎着駿馬趕回到宛城。

就在城門口看到了自家大哥正在等着自己。

“哈哈哈哈!文叔!你這一次可是天下皆知了!”

“王莽這回可是寢食難安了!”

劉縯一把抱住劉秀高興的大笑着。

而劉秀卻眉頭緊鎖。

“大哥,我聽舅舅說劉玄與王匡等人對你心懷惡意?但舅舅沒有細說,大哥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聽到劉秀的問話,劉縯的表情略有不屑。

“走,咱們邊走邊說。”

劉縯摟住劉秀的肩膀,一邊走一邊語氣譏諷的說道。

“劉玄那小子,前天讓我去商量進攻父城之事。”

“我一進去,他也不提攻打父城之事,只說想看看我的佩劍。”

劉縯冷笑一聲。

“後來我才知道,他是想讓我自己把劍遞上去,然後趁勢就給我按個造反的名頭!”

“嘿嘿!不過他沒想到,我直接把劍交給了內侍,讓內侍轉遞上去!呵,咱家以前怎麼說也是書香門第啊!這點禮儀還不懂嗎?哈哈哈哈!你沒看見!那小子的臉當時就綠了!哈哈哈哈!”

劉縯拍着劉秀的肩膀大笑着。

“後來呢?他就這麼算了?”

劉秀卻沒有笑意,皺眉側頭看着大笑的劉縯追問着。

“後來……”

劉縯的面色不太好看。

“我把劍遞上去後,劉玄只誇‘好劍’,然後申屠建突然跳出來說自己有塊玉佩獻上!”

劉秀一聽站住不動,驚訝道

“玉佩?高祖當年參加鴻門宴的時候范增就曾舉玉佩暗示項羽!申屠建學范增?!那劉玄豈不是?!”

“是啊,那小兒學誰不好,學霸王?不知道霸王早死嗎?哈哈哈哈!不過他這是拿我當高祖了!”

前面還不屑一顧,說道高祖劉縯又大笑起來。

劉秀的臉上卻無絲毫笑意,抿着嘴脣囑咐道:

“大哥,我覺得事情不太對勁,你還是要小心一點他們!實在不妙…就掛印而去!”

劉縯一聽哈哈大笑:

“你小子!就是想太多!他們一直這個德行!想動手卻又不敢!沒有你我兄弟二人,他們還想打敗新軍?做夢!所以,放心吧文叔!”

劉秀嘆了口氣,又說道:

“李秩最近跟劉玄他們走的很近,這不是個好事,大哥你要多加小心。”

“李秩與你我共同舉義!是鐵打的兄弟!文叔你不要太過多慮了。放心!大哥心裡有數!”

“走!大哥給接風洗塵!”

不待劉秀多言,劉縯直接拉着劉秀向府邸走去。

……

大漢,

“伯升是個好孩子,就是傻了點。”

劉邦看着天幕長嘆一聲。

“此時還不走,那就再也走不了了。”

“這孩子怕是活不成了。”

蕭何面帶不解,扭頭看向身側的劉邦。 “陛下這話何意?劉縯雖略有自負但他說也有道理,此時綠林軍唯有他兄弟二人能攻城略地。”

“若是除掉了劉縯,劉秀也不會束手待斃。”

“這一下失去了左膀右臂,綠林軍不會失智如此吧?”

面對蕭何的疑惑,劉邦曬然一笑。

“蕭何啊,你的優點就是目光長遠宏大!有大局觀!但也是因爲如此,你對人心的揣摩也是偏向於顧全大局。”

看着蕭何沉思的模樣,劉邦提示道:

“還記得當年我落草爲寇的時候嗎?”

蕭何一愣,不知道劉邦爲何提及此事。

“當初我在芒碭山落草爲寇時,沛縣縣令跟你說他也要起義,讓你去芒蕩山迎我入城。”

聽到此事蕭何恍然大悟。

看着蕭何豁然開朗的樣子,劉邦笑了笑,用手指了指他說道:

“看來你明白了,當初要不是乃公多了個心眼兒,你我二人早死在沛縣縣令刀下了,哪還能有今日?”

“你能看出當時秦國已經是土崩瓦解之勢,你認爲其他的地方起義之人先殺當地縣令,沛縣縣令就會害怕的跟我們一同起義。”

“但是你忘了,他是秦朝的官員,他享受着秦朝的利益,利益矇蔽了他的思維,你看到的是土崩瓦解,他看到的是疥癬之疾。”

劉邦向後一仰放鬆着身體,看着天幕喃喃說道:

“趙高,項羽,綠林軍,劉縯,都是如此。”

“一個想着眼前的利益,一個自恃自負。”

“看不清自己,看不清他人。”

“相比之下,文叔卻是頭腦清醒。”

“頭腦不清,是成不了大事的。”

……

曹魏·厲公時期

“昭兒,知道爲什麼當初明帝總是派我去擋諸葛亮出祁山嗎?”

頭髮花白,一臉褶皺的司馬懿窩軟榻裡。

看着天幕向身邊垂手恭立的司馬昭問道。

“父親,孩兒不知。”

“因爲,你爹有自知之明。”

司馬懿追憶起往事。

“我不是諸葛亮的對手,這是事實,那時候真槍真刀的上陣硬拼,曹軍確實不是蜀軍的對手。”

“但打仗拼的不只是眼前的得失,還有身後的國力和人心的對抗。”

“諸葛亮是不世奇才,但就算他再厲害也無法算好一切,無法讓蜀國以一洲之力鯨吞天下!”

“那他還六出祁山,這豈是明人所爲?”

司馬昭不明白對方爲什麼這麼堅持。

“呵,當然不是。他啊……是個傻子……”

窩在軟榻裡的司馬懿,聲音細若蚊吶。

“他是個名垂千古的傻子,我不一樣。”

“我是個聰明人。”

“會是一個遺臭萬年的聰明人。”

“但遺臭萬年又如何?我成功了。等我死了,也看不到後人罵我。就算掘我墳我也不會氣的跳出來。”

“名垂千古又如何?他失敗了……”

“這世界也不會再有第二個諸葛亮了……”

……

【劉縯認爲劉玄等人需要仰仗他攻城略地,所以不敢害他。而劉秀也認爲劉玄應該懂得制衡之術,用劉縯牽制王匡等人。】

【但事實證明他倆都錯了。】

【再把劉秀派去攻打父城之後,劉玄等人開始對劉縯下手了。】

【當時劉縯的手下有一位“勇冠三軍”的戰將叫劉稷,跟劉縯劉秀是同宗,也屬於舂陵侯一脈。】

【當時劉玄被綠林軍一行人立爲皇帝時,他就發表過不滿,說“本起兵圖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爲者邪?”】

【大概意思就是,一開始舉事起義的是劉縯他們兄弟二人,有他劉玄屁事?今天立他劉玄當皇帝老子不服。】

【知道劉稷的心有不忿,綠林軍的王匡和劉玄決定從他開始入手。】

【劉玄先是派人下令封他爲抗威將軍,而劉稷也不負他們所望,公開拒絕接受詔令。】

【在劉稷拒絕的那一刻,跟隨詔書而來的數千綠林將士將劉稷緝拿,押送到劉玄那裡,要將他斬首示衆。】

……

天幕上,晴空朗日。

一身勁裝的劉縯正在府邸的練武場上演練兵器。

突然一位身着戰甲的將軍急匆匆的來到劉縯面前。

“大哥,不好了!”

“李秩?出什麼事了?”

劉縯放下手中的長槊,看着眼前的李秩連忙詢問。

“陛下封劉稷抗命將軍,劉稷抗旨不遵,被陛下緝拿下去要斬首示衆!”

劉縯一愣,然後面色遊移不定。

最後拿起放在一旁的佩劍對李秩說道:

“走!帶我去見陛下!”

看到劉縯隨李秩去見劉玄,西漢初期的一衆皇帝都不由暗自嘆息。

你這一去,定不得生還啊。

……

【劉縯得知後,快馬加鞭趕到劉玄面前想爲劉稷求情。】

【他以爲劉玄這次也會軟下去。】

【但他沒想到,在朱鮪和已經投靠劉玄的李軼的勸說下,劉玄這回是真的下了殺心。】

【劉縯一來到劉玄面前,劉玄朱鮪二人就已意圖謀反的罪名拿下了劉縯,並且在當天就將他與劉稷一同斬首。】

【就這樣,劉縯非常草率的死了。】

…………

大漢·武帝時期

“一對蠢貨!蠢的令人窒息!蠢得令人髮指!”

“一個光明正大抗旨不遵!一個明知有詐還往裡鑽!愚不可及!”

劉徹看着劉縯身死不由憤怒的拍着案桌。

看着劉徹那暴躁的模樣,他身旁的衛青微微側目,霍去病一臉詫異,衛子夫一臉平靜。

‘阿姐,陛下這是?’

衛青身體微微後仰,對另一邊的衛子夫使着眼色。

‘不用管他,一會就好了。’

衛子夫微微搖頭,回以眼色。

……

南宋·高宗時期

潭國公府·中庭

韓世忠穿着一身素袍挽着道髻。

坐在石墩上愣愣的看着天幕上的一切。

端在脣邊的酒久久飲不下去。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呢?”

“哈哈!哈哈哈哈!”

韓世忠仰天大笑,笑得前仰後合,笑的眼淚直流。

шшш ⊕тtkan ⊕℃ O

“嶽鵬舉!你不是第一個被莫須有的人啊!”

隨後將酒杯裡的酒一飲而盡!

“偌大的大宋!居然容不下你!”

“這幫人!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樣子!一個樣子!”

“鵬舉,我潑韓五救不了你!救不了你……”

寂靜的庭院內,一聲聲的啜泣聲響起。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晴天大霹靂!這個月全勤沒了!!!

我才發現!4號那天我發的是兩千字!

啪!

一千塊沒了!

沒有了!!!

(本章完)

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688章 少年天子康熙皇帝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732章 文字獄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548章 于謙之死天下冤之!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
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688章 少年天子康熙皇帝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732章 文字獄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548章 于謙之死天下冤之!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