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

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

大漢·臨華殿外

罵累了的劉邦正雙手叉腰喘着粗氣。

待看到天幕上劉祜的總分後。

深吸一口氣。

擡腿伸手,將鞋子脫下來拿在手裡。

隨後一個猛勁的向天上扔去!

“如此輕佻怎可爲帝!”

“屎殼郎趴在鞭梢上,光知道騰雲駕霧!不知道死在眼前!”

堪堪趕來的呂雉剛剛扭身閃過一隻從天而降的臭鞋,聽到這話略一挑眉。

看着那穿着一身灰撲撲的白袍,一腳穿鞋襪,一腳赤着踩地,一手叉腰一手指天,破口大罵的劉邦。

噗嗤笑出聲來。

……

【漢順帝·劉保】

【公元115年,劉保出生,生母是貴人李氏。】

【漢安帝劉祜在位期間僅有劉保一個兒子,正因如此,無子的皇后閻姬在極度嫉妒的下,毒殺了劉保的母親。】

【公元125年三月初十,劉祜駕崩,閻姬秘不發喪。】

【因爲當初害死劉保的母親,閻姬不敢讓劉保繼位,於是與兄長閻顯決定徵濟北王劉壽的兒子北鄉侯劉懿爲帝嗣。】

【三月二十八日,十歲的北鄉侯劉懿即皇帝位。閻姬升任皇太后,臨朝攝政,任命大鴻臚閻顯爲車騎將軍、儀同三司。】

【儀同三司什麼意思呢,就是位置上雖然不是三公但待遇與三公同等,並且可以開府建牙。】

【而所謂的開府建牙,就是在皇權之外又重新建立一個小政權。】

【第一個有這待遇的就是鄧鷙,閻顯是第二個。】

【而掌握大權後,閻顯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以前的“同黨”,漢安帝的乳母王聖母女與宦官樊豐。】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再看到儀同三司這四個字後就一言不發。

等看完解釋後更是面如沉水。

此時他腦子只有一個想法。

把漢安帝拽過來狠狠的暴揍一頓!

打開他的腦袋看看裡面是不是裝的都是腌臢物!

儀同三司!

這個職責爲何而出劉徹十分明白。

就是因爲天災人禍,四夷入侵,調兵遣將可以方便一點。

屬於無奈之舉。

但是!

此例一開,後續必生禍端!

沒人比他更明白有了兵權後究竟可以幹些什麼事。

而劉祜這個蠢貨!

劉徹看着天幕,氣的咬牙切齒。

居然不想着限制這個職責!反而去逍遙享樂!

鄧氏外戚不爲非作惡,其他外戚難道同樣不作惡嗎?

王莽之事還遠嗎?!

開先例者不做限制,後世者有樣學樣!

儀同三司?!

將權柄賦予臣子!

大漢危矣!

……

【公元125年十月,北鄉侯劉懿病重。】

……

天幕上,鉛雲覆蓋明月。

洛陽·章德殿內

一陣陣幼兒咳喘之聲傳出。

殿外,有兩人正竊竊私語。

一位宦官打扮的人對着一位官員附耳說道:

“陛下的病情怕是不妥了,承嗣國家的大人應該要及時決定。”

“濟陰王如今還在朝廷之內,如果公卿扶他爲主將成爲我們的心腹大害。”

“將軍應該趁早徵召各諸侯之子,待時,好擇選合適的來繼承帝位!”

轟隆!

一道閃電將陰沉的宮殿照亮一瞬。

電閃雷鳴下,

臉色陰鷙的官員點了點頭。

畫面拉遠,洛陽城落入眼中,

隨後鏡頭衝着某一點又快速推進過去。

一處華貴的廂房內,有兩人正秉燭夜談。

同樣是一位宦官與一位官員交談着。

“自古王侯皆以嫡子繼承大統。”

“濟陰王本無失德之處,是先帝被讒言矇蔽才造成廢立之事。”

“如果北鄉侯的病情沒有起色,我等堅決擁立濟陰王!制裁江京、閻顯。”

“長謁者,還請將我等決心轉告給濟陰王。”

官員看着眼前投誠的宦官,點了點頭。

……

【十月二十七日,北鄉侯劉懿在繼位兩百餘日後,病逝。】

【車騎將軍閻顯與閻太后再次選擇秘不發喪,並且外徵各諸侯王之子,內閉宮中門戶,駐紮軍隊,堅固防守。】

……

天幕上,鏡頭一暗。

隨後一場紅色的垂簾大幕緩緩拉開。

四個金色大字由淺到深,大發光明。

『西鍾政變!』

金字閃耀了幾個呼吸之後,又逐漸暗下。

幾個身影在一處鐘鼓樓閣相聚起事。

……

【十一月初二,以孫程爲首的十九位宦官,在西鐘下聚集商議擁立劉保,隨即俱都截斷單衣起誓。】

【十一月初四,京師洛陽和十六個郡國地震。當天晚上,孫程等人在崇德殿上共同會合,進入章臺門。在禁門處除掉宦官江京。】

【隨後到西鐘下迎接十一歲的濟陰王劉保登臨帝位】

【召集尚書令、僕射以下的官員,隨從輦車,駕臨南宮,孫程等人留下守衛禁門,遮隔內外。】

【皇帝登上雲臺,召集公卿、百官,命令虎賁、羽林士駐紮南、北宮各門。】

……

天幕上繼續播放着

洛陽城·禁中

“什麼?劉保去北宮了?!怎麼可能?禁門有江京和李潤守着呢!”

一身華服的閻顯吹鬍子瞪眼的看着眼前人,難以置信。

對面,一身甲冑的閻景的看着閻顯急迫的說道:

“大哥!孫程那幫人從西鍾門起事奪了禁門,江京被殺,李潤投降!”

“大哥!爲今之計只有放手一搏!殺入北宮!”

閻顯咬咬牙,拔出佩劍。

“幹了!”

……

天幕上的鏡頭轉換到另一處

嘉德殿內,

坐在上首的劉保正襟危坐,閉目養神,毫無異色。

本來還有些揣揣不安的大臣與宦官,在看到還留着劉海的年幼皇帝如此平靜時,也都定下心來。

“陛下!陛下!”

一位宦官高興的奔走進殿內,伏地而道:

“陛下!逆賊閻顯與閻景率兵妄想闖入北宮,被尚書郭鎮帶兵攔住!”

“閻景被郭尚書斬首,閻顯則退回禁中!”

殿內羣臣聽聞後,喜笑顏開,大勢已定!

而坐在上首的劉保緩緩睜目,面色平靜,用還很稚嫩的聲音下令道:

“打開宮門,撤回屯兵,去將印綬於太后處請來。”

“司隸校尉。”

“臣在。”

“收捕閻顯等人,除閻顯、江京的近親伏誅外,其餘人等務從寬恕。”

“喏。”

看到司隸校尉緩緩退下後,劉保掃視一眼殿內羣臣,緩緩開口道:

“衆卿與朕同去拜謁高祖廟與世祖廟吧。”

看着不過十一歲就有帝王之像的劉保。

衆臣盡皆俯首。

……

【公元125年十一月初五,漢順帝駕臨嘉德殿,派遣使者進入禁省,從閻太后處奪得了璽印、綬帶,派遣司隸校尉秉持符節收捕閻顯等人,隨後將他們下獄,於獄中處死。】

【將閻太后遷到離宮軟禁,閻氏家屬全部發配到邊疆比景縣。】

【先後拜謁漢高帝宗廟與光武帝宗廟。】

【以諸侯王禮安葬少帝劉懿。】

【孫程等十九名宦官因擁立有功,均被封侯,史稱“十九侯”】

【追感鄧太后的恩訓,憐憫鄧騭無辜,下詔恢復鄧騭的宗親朝見,任命鄧騭親屬十二人爲郎中。】 【同時將漢安帝時被誣陷而死的太尉楊震平反昭雪,以禮改葬。】

……

大漢·宣帝時期

劉病已看着天幕感嘆道

“又一個少年英才啊,只可惜……”

許平君望着劉病已,探究道:

“可惜什麼?”

劉病已對許平君笑了笑。

“可惜宦官坐大,不知是好是壞。”

隨後看着天幕,幽幽說道:

“朝臣、外戚、宦官。”

“若能保持平衡,帝王之座無憂矣。”

“若不能……”

“絕嗣隳廟就在眼前啊。”

……

炎漢·安帝時期

章德宮

劉祜端着酒爵又拿又放。

這小子這麼厲害?

要不……就不廢黜他太子之位了?

但閻姬那邊怎麼辦呢?

另一邊,

長秋宮。

“這小崽子不能留!”

……

大明·成化時期

頭戴翼善冠,一身常服的朱見深以手扶額,揉了揉太陽穴。

看着劉保那堪稱絲滑順暢的一套施恩之術。

他突然想起他爹來了。

不是說他爹像劉保。

而是說他爹跟劉保他爹一樣。

都留下了一堆爛攤子!

不行!

一想到那老頭子腦袋就疼!

……

【劉保跟他爹劉祜有一點很不同,那就是劉保雖然急切了點,但他有腦子。】

……

劉祜:放肆!

……

【公元126年正月,漢順帝朝拜閻太后】

【正月十九日,皇太后閻氏崩殂。】

……

大漢,

劉邦摸着下巴,點點頭,又搖搖頭。

一旁的呂雉不想搭理他,劉盈卻忍不住問道:

“阿父,你爲什麼又點頭又搖頭?”

劉邦看着劉盈,目光復雜。

隨後搖搖頭道:

“以你的智商朕很難跟你解釋。”

一旁的呂雉怒目而視!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皺着眉頭。

“這孩子未免太急迫了,操之過急不是好事。”

一旁的衛子夫端起酒爵放到嘴邊。

好險,差點笑出聲。

……

【公元126年八月,中常侍張防濫用權勢,收受賄賂,司隸校尉虞詡依法追究,但奏章不得上報。】

【虞詡憤慨之極,於是捆綁自己去見廷尉然後上書,讓漢順帝莫循漢安帝,導致宦官樊豐害死大臣楊震的舊事再次上演。】

【另一邊的張防則在劉保面前流淚哭訴,然後虞詡被判定罪刑,貶爲左校。】

【宦官孫程、張賢、孟叔、馬國等十九侯得知虞詡因忠獲罪,便懷錶上殿爲虞詡伸冤,並大聲斥責張防。】

【虞詡的兒子虞凱與太學生一百多人,也都舉着旗幟到另一位中常侍高梵跟前,向他叩頭流血申訴虞詡的冤情。】

【高梵向劉保說明此事,漢順帝便將張防流放邊疆,將其黨羽賈朗等人處死或罷黜,當天釋放了虞詡。】

【然後又以“懷錶上殿爭功”爲罪名,將孫程等十九侯全部逐出京師洛陽,遣至封地】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搖了搖頭

“終究還是年輕,太操之過急。”

劉啓則看向劉恆詢問道:

“那阿父,這事應該怎麼辦?不能坐看宦官勢力變大啊!十九侯啊!”

劉恆瞥了一眼劉啓。

“你嚷什麼,朕問你,皇帝最重要的是什麼?”

劉啓撓了撓頭。

“拳頭大?”

劉恆深吸一口氣。

“你可真是個‘天縱之才’啊!”

“朕說!你聽!”

“帝王垂拱天下高高在上,一言一行皆有旁人去做。”

“帝王不需要親自去做什麼事。”

“親自做了,你就不是帝王,而是‘臣子’了。”

“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

……

大漢·景帝時期

“徹兒,你要記住,當皇帝最重要的就是禮法名器。”

劉啓看着小劉徹教導着。

小劉徹撓了撓頭。

“阿父,當皇帝的不應該是拳頭大嗎?”

劉啓翻了個白眼。

“你個榆木腦袋!”

“沒有禮法名器!拳頭再大也只是一方諸侯!項羽拳頭不大嗎!不還是死了!”

“禮法名器在手,你才能號令天下!”

“知道始皇帝與高皇帝的區別在哪嗎?”

小劉徹搖了搖頭。

“始皇帝是滅六國而稱帝,高皇帝是諸侯奉爲皇帝。”

“始皇帝滅六國,很威風,但並無大義在身。天下人對他這個皇帝並不承認。”

“項羽倒行逆施使得諸侯全部以高皇帝馬首是瞻,高皇帝經七王聯合推讓這才當了皇帝,有了天下承認的大義。”

看着小劉徹似懂非懂的模樣,劉啓嘆口氣,彆扭的說道:

“你要實在記不住……”

“就想想你阿父爲什麼要殺了晁錯。”

……

【公元127年,因乳母宋娥擁戴漢順帝即位,於是封宋娥爲山陽君,食邑五千戶。】

【同年,班勇征服了西域的焉耆國,於是龜茲、疏勒、於胘、莎車等十七國皆來服從。】

【公元128年,司徒朱倀就孫程等宦官十九侯被放逐一事上表進諫:

“陛下即位,孫程等人皆有功勞,如今陛下忘卻孫程等人功勞,只因一點過失就革職放逐,如果孫程等人在放逐途中死去,陛下將會蒙受誅殺功臣的譏諷。”

漢順帝聽後,採納了他的建議,將十九侯召回京師洛陽】

……

大明·嘉靖時期

朱厚熜躺在搖椅上嗤笑一聲。

“本來垂拱而治,非要親自下場。”

“這回好了。”

“攤上個朝令夕改,賞罰不明的說辭。”

“懷錶爭功?安個罪名都不會嗎?”

“還是年輕。”

……

【公元130年春正月,疏勒國王遣侍子入東漢,大宛、莎車國王皆奉使貢獻。】

【公元131年,下令在伊吾開設屯田,“如永元時事”,並置伊吾司馬一人。】

【公元132年春正月,漢順帝冊立樑妠爲皇后。】

感謝“arthurhoh”“北伐蒼穹”“清風不解霧心”“蒼髯青峰客”“曉蓮月”讀者大大們的打賞。

(本章完)

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486章 洪武盛世!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573章 買定離手!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38章 南園遺愛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119.第115章 《出師表》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
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486章 洪武盛世!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573章 買定離手!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38章 南園遺愛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119.第115章 《出師表》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