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

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

大漢·臨華殿外

罵累了的劉邦正雙手叉腰喘着粗氣。

待看到天幕上劉祜的總分後。

深吸一口氣。

擡腿伸手,將鞋子脫下來拿在手裡。

隨後一個猛勁的向天上扔去!

“如此輕佻怎可爲帝!”

“屎殼郎趴在鞭梢上,光知道騰雲駕霧!不知道死在眼前!”

堪堪趕來的呂雉剛剛扭身閃過一隻從天而降的臭鞋,聽到這話略一挑眉。

看着那穿着一身灰撲撲的白袍,一腳穿鞋襪,一腳赤着踩地,一手叉腰一手指天,破口大罵的劉邦。

噗嗤笑出聲來。

……

【漢順帝·劉保】

【公元115年,劉保出生,生母是貴人李氏。】

【漢安帝劉祜在位期間僅有劉保一個兒子,正因如此,無子的皇后閻姬在極度嫉妒的下,毒殺了劉保的母親。】

【公元125年三月初十,劉祜駕崩,閻姬秘不發喪。】

【因爲當初害死劉保的母親,閻姬不敢讓劉保繼位,於是與兄長閻顯決定徵濟北王劉壽的兒子北鄉侯劉懿爲帝嗣。】

【三月二十八日,十歲的北鄉侯劉懿即皇帝位。閻姬升任皇太后,臨朝攝政,任命大鴻臚閻顯爲車騎將軍、儀同三司。】

【儀同三司什麼意思呢,就是位置上雖然不是三公但待遇與三公同等,並且可以開府建牙。】

【而所謂的開府建牙,就是在皇權之外又重新建立一個小政權。】

【第一個有這待遇的就是鄧鷙,閻顯是第二個。】

【而掌握大權後,閻顯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以前的“同黨”,漢安帝的乳母王聖母女與宦官樊豐。】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再看到儀同三司這四個字後就一言不發。

等看完解釋後更是面如沉水。

此時他腦子只有一個想法。

把漢安帝拽過來狠狠的暴揍一頓!

打開他的腦袋看看裡面是不是裝的都是腌臢物!

儀同三司!

這個職責爲何而出劉徹十分明白。

就是因爲天災人禍,四夷入侵,調兵遣將可以方便一點。

屬於無奈之舉。

但是!

此例一開,後續必生禍端!

沒人比他更明白有了兵權後究竟可以幹些什麼事。

而劉祜這個蠢貨!

劉徹看着天幕,氣的咬牙切齒。

居然不想着限制這個職責!反而去逍遙享樂!

鄧氏外戚不爲非作惡,其他外戚難道同樣不作惡嗎?

王莽之事還遠嗎?!

開先例者不做限制,後世者有樣學樣!

儀同三司?!

將權柄賦予臣子!

大漢危矣!

……

【公元125年十月,北鄉侯劉懿病重。】

……

天幕上,鉛雲覆蓋明月。

洛陽·章德殿內

一陣陣幼兒咳喘之聲傳出。

殿外,有兩人正竊竊私語。

一位宦官打扮的人對着一位官員附耳說道:

“陛下的病情怕是不妥了,承嗣國家的大人應該要及時決定。”

“濟陰王如今還在朝廷之內,如果公卿扶他爲主將成爲我們的心腹大害。”

“將軍應該趁早徵召各諸侯之子,待時,好擇選合適的來繼承帝位!”

轟隆!

一道閃電將陰沉的宮殿照亮一瞬。

電閃雷鳴下,

臉色陰鷙的官員點了點頭。

畫面拉遠,洛陽城落入眼中,

隨後鏡頭衝着某一點又快速推進過去。

一處華貴的廂房內,有兩人正秉燭夜談。

同樣是一位宦官與一位官員交談着。

“自古王侯皆以嫡子繼承大統。”

“濟陰王本無失德之處,是先帝被讒言矇蔽才造成廢立之事。”

“如果北鄉侯的病情沒有起色,我等堅決擁立濟陰王!制裁江京、閻顯。”

“長謁者,還請將我等決心轉告給濟陰王。”

官員看着眼前投誠的宦官,點了點頭。

……

【十月二十七日,北鄉侯劉懿在繼位兩百餘日後,病逝。】

【車騎將軍閻顯與閻太后再次選擇秘不發喪,並且外徵各諸侯王之子,內閉宮中門戶,駐紮軍隊,堅固防守。】

……

天幕上,鏡頭一暗。

隨後一場紅色的垂簾大幕緩緩拉開。

四個金色大字由淺到深,大發光明。

『西鍾政變!』

金字閃耀了幾個呼吸之後,又逐漸暗下。

幾個身影在一處鐘鼓樓閣相聚起事。

……

【十一月初二,以孫程爲首的十九位宦官,在西鐘下聚集商議擁立劉保,隨即俱都截斷單衣起誓。】

【十一月初四,京師洛陽和十六個郡國地震。當天晚上,孫程等人在崇德殿上共同會合,進入章臺門。在禁門處除掉宦官江京。】

【隨後到西鐘下迎接十一歲的濟陰王劉保登臨帝位】

【召集尚書令、僕射以下的官員,隨從輦車,駕臨南宮,孫程等人留下守衛禁門,遮隔內外。】

【皇帝登上雲臺,召集公卿、百官,命令虎賁、羽林士駐紮南、北宮各門。】

……

天幕上繼續播放着

洛陽城·禁中

“什麼?劉保去北宮了?!怎麼可能?禁門有江京和李潤守着呢!”

一身華服的閻顯吹鬍子瞪眼的看着眼前人,難以置信。

對面,一身甲冑的閻景的看着閻顯急迫的說道:

“大哥!孫程那幫人從西鍾門起事奪了禁門,江京被殺,李潤投降!”

“大哥!爲今之計只有放手一搏!殺入北宮!”

閻顯咬咬牙,拔出佩劍。

“幹了!”

……

天幕上的鏡頭轉換到另一處

嘉德殿內,

坐在上首的劉保正襟危坐,閉目養神,毫無異色。

本來還有些揣揣不安的大臣與宦官,在看到還留着劉海的年幼皇帝如此平靜時,也都定下心來。

“陛下!陛下!”

一位宦官高興的奔走進殿內,伏地而道:

“陛下!逆賊閻顯與閻景率兵妄想闖入北宮,被尚書郭鎮帶兵攔住!”

“閻景被郭尚書斬首,閻顯則退回禁中!”

殿內羣臣聽聞後,喜笑顏開,大勢已定!

而坐在上首的劉保緩緩睜目,面色平靜,用還很稚嫩的聲音下令道:

“打開宮門,撤回屯兵,去將印綬於太后處請來。”

“司隸校尉。”

“臣在。”

“收捕閻顯等人,除閻顯、江京的近親伏誅外,其餘人等務從寬恕。”

“喏。”

看到司隸校尉緩緩退下後,劉保掃視一眼殿內羣臣,緩緩開口道:

“衆卿與朕同去拜謁高祖廟與世祖廟吧。”

看着不過十一歲就有帝王之像的劉保。

衆臣盡皆俯首。

……

【公元125年十一月初五,漢順帝駕臨嘉德殿,派遣使者進入禁省,從閻太后處奪得了璽印、綬帶,派遣司隸校尉秉持符節收捕閻顯等人,隨後將他們下獄,於獄中處死。】

【將閻太后遷到離宮軟禁,閻氏家屬全部發配到邊疆比景縣。】

【先後拜謁漢高帝宗廟與光武帝宗廟。】

【以諸侯王禮安葬少帝劉懿。】

【孫程等十九名宦官因擁立有功,均被封侯,史稱“十九侯”】

【追感鄧太后的恩訓,憐憫鄧騭無辜,下詔恢復鄧騭的宗親朝見,任命鄧騭親屬十二人爲郎中。】 【同時將漢安帝時被誣陷而死的太尉楊震平反昭雪,以禮改葬。】

……

大漢·宣帝時期

劉病已看着天幕感嘆道

“又一個少年英才啊,只可惜……”

許平君望着劉病已,探究道:

“可惜什麼?”

劉病已對許平君笑了笑。

“可惜宦官坐大,不知是好是壞。”

隨後看着天幕,幽幽說道:

“朝臣、外戚、宦官。”

“若能保持平衡,帝王之座無憂矣。”

“若不能……”

“絕嗣隳廟就在眼前啊。”

……

炎漢·安帝時期

章德宮

劉祜端着酒爵又拿又放。

這小子這麼厲害?

要不……就不廢黜他太子之位了?

但閻姬那邊怎麼辦呢?

另一邊,

長秋宮。

“這小崽子不能留!”

……

大明·成化時期

頭戴翼善冠,一身常服的朱見深以手扶額,揉了揉太陽穴。

看着劉保那堪稱絲滑順暢的一套施恩之術。

他突然想起他爹來了。

不是說他爹像劉保。

而是說他爹跟劉保他爹一樣。

都留下了一堆爛攤子!

不行!

一想到那老頭子腦袋就疼!

……

【劉保跟他爹劉祜有一點很不同,那就是劉保雖然急切了點,但他有腦子。】

……

劉祜:放肆!

……

【公元126年正月,漢順帝朝拜閻太后】

【正月十九日,皇太后閻氏崩殂。】

……

大漢,

劉邦摸着下巴,點點頭,又搖搖頭。

一旁的呂雉不想搭理他,劉盈卻忍不住問道:

“阿父,你爲什麼又點頭又搖頭?”

劉邦看着劉盈,目光復雜。

隨後搖搖頭道:

“以你的智商朕很難跟你解釋。”

一旁的呂雉怒目而視!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皺着眉頭。

“這孩子未免太急迫了,操之過急不是好事。”

一旁的衛子夫端起酒爵放到嘴邊。

好險,差點笑出聲。

……

【公元126年八月,中常侍張防濫用權勢,收受賄賂,司隸校尉虞詡依法追究,但奏章不得上報。】

【虞詡憤慨之極,於是捆綁自己去見廷尉然後上書,讓漢順帝莫循漢安帝,導致宦官樊豐害死大臣楊震的舊事再次上演。】

【另一邊的張防則在劉保面前流淚哭訴,然後虞詡被判定罪刑,貶爲左校。】

【宦官孫程、張賢、孟叔、馬國等十九侯得知虞詡因忠獲罪,便懷錶上殿爲虞詡伸冤,並大聲斥責張防。】

【虞詡的兒子虞凱與太學生一百多人,也都舉着旗幟到另一位中常侍高梵跟前,向他叩頭流血申訴虞詡的冤情。】

【高梵向劉保說明此事,漢順帝便將張防流放邊疆,將其黨羽賈朗等人處死或罷黜,當天釋放了虞詡。】

【然後又以“懷錶上殿爭功”爲罪名,將孫程等十九侯全部逐出京師洛陽,遣至封地】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搖了搖頭

“終究還是年輕,太操之過急。”

劉啓則看向劉恆詢問道:

“那阿父,這事應該怎麼辦?不能坐看宦官勢力變大啊!十九侯啊!”

劉恆瞥了一眼劉啓。

“你嚷什麼,朕問你,皇帝最重要的是什麼?”

劉啓撓了撓頭。

“拳頭大?”

劉恆深吸一口氣。

“你可真是個‘天縱之才’啊!”

“朕說!你聽!”

“帝王垂拱天下高高在上,一言一行皆有旁人去做。”

“帝王不需要親自去做什麼事。”

“親自做了,你就不是帝王,而是‘臣子’了。”

“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

……

大漢·景帝時期

“徹兒,你要記住,當皇帝最重要的就是禮法名器。”

劉啓看着小劉徹教導着。

小劉徹撓了撓頭。

“阿父,當皇帝的不應該是拳頭大嗎?”

劉啓翻了個白眼。

“你個榆木腦袋!”

“沒有禮法名器!拳頭再大也只是一方諸侯!項羽拳頭不大嗎!不還是死了!”

“禮法名器在手,你才能號令天下!”

“知道始皇帝與高皇帝的區別在哪嗎?”

小劉徹搖了搖頭。

“始皇帝是滅六國而稱帝,高皇帝是諸侯奉爲皇帝。”

“始皇帝滅六國,很威風,但並無大義在身。天下人對他這個皇帝並不承認。”

“項羽倒行逆施使得諸侯全部以高皇帝馬首是瞻,高皇帝經七王聯合推讓這才當了皇帝,有了天下承認的大義。”

看着小劉徹似懂非懂的模樣,劉啓嘆口氣,彆扭的說道:

“你要實在記不住……”

“就想想你阿父爲什麼要殺了晁錯。”

……

【公元127年,因乳母宋娥擁戴漢順帝即位,於是封宋娥爲山陽君,食邑五千戶。】

【同年,班勇征服了西域的焉耆國,於是龜茲、疏勒、於胘、莎車等十七國皆來服從。】

【公元128年,司徒朱倀就孫程等宦官十九侯被放逐一事上表進諫:

“陛下即位,孫程等人皆有功勞,如今陛下忘卻孫程等人功勞,只因一點過失就革職放逐,如果孫程等人在放逐途中死去,陛下將會蒙受誅殺功臣的譏諷。”

漢順帝聽後,採納了他的建議,將十九侯召回京師洛陽】

……

大明·嘉靖時期

朱厚熜躺在搖椅上嗤笑一聲。

“本來垂拱而治,非要親自下場。”

“這回好了。”

“攤上個朝令夕改,賞罰不明的說辭。”

“懷錶爭功?安個罪名都不會嗎?”

“還是年輕。”

……

【公元130年春正月,疏勒國王遣侍子入東漢,大宛、莎車國王皆奉使貢獻。】

【公元131年,下令在伊吾開設屯田,“如永元時事”,並置伊吾司馬一人。】

【公元132年春正月,漢順帝冊立樑妠爲皇后。】

感謝“arthurhoh”“北伐蒼穹”“清風不解霧心”“蒼髯青峰客”“曉蓮月”讀者大大們的打賞。

(本章完)

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699章 年號雍正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732章 文字獄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547章 奪門之變!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
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699章 年號雍正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732章 文字獄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547章 奪門之變!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