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儒家聖君”

大明·武宗時期

щщщ●тт kǎn●Сo

朱厚照把手裡的枝條一扔,看着天幕裡的嘉慶,直接盤腿席地而坐。

“按照雍正、乾隆那樣學就可以了,瞎搞什麼東西。”

朱厚熜揮手讓人將地上的陶罐拿走。

伴着一陣陣蟋蟀鳴叫的遠去,開口道:

“按理說一直在搞的政策,應該不難學習。”

“但根據儒家士大夫的思想,錢財這種東西都是次要的。”

“君王不能貪財,像萬曆那樣開徵商稅、礦稅之類的做法會被唾棄。”

“君臣之間,仁義道德才是最重要的事。”

“君主要表現得仁慈寬厚,臣下才會向君主學習,對百姓也仁慈寬厚,這樣就可以實現天下大治。”

“這纔是秘密推行,徐徐辦理的本質。”

“這也是他爲什麼要嚴肅處理洪亮吉的原因。”

“因爲他想當聖君。”

朱厚照不知何時換了姿勢,叼着草根翹着腿。

“得,又一個傻子。”

“跟我爹一樣的病情。”

朱厚熜:……

……

【嘉慶四年(1799)三月,山東巡撫奏請皇帝下令填補虧空。】

【嘉慶首先表示這個提議好,應該把虧空填上,然後說:

“徐徐辦理,自有成效。百姓足,君孰與不足?培養元氣勝於倉庫實貯奚啻萬倍!

至於大吏潔己率屬,各員盡革陋規,皆爲善政,以此彌補足矣。捐廉罰銀等事,朕必不爲。”】

……

大明。

“好!”

朱元璋猛的鼓掌叫好!

“好一個要慢慢來纔好!”

“好一個只要百姓富足,就不擔心什麼虧空!”

“好一個高級官員要帶頭保持廉潔,大家一起革除各種陋規!”

“繼續保持!”

“一定要保持住!”

朱元璋發自內心道:

“也該讓你們糟糟心了!”

……

大清·康熙時期

康熙青着一張臉,死死盯着天幕。

“明孝宗前事可見……”

“弘曆怎麼教導兒子的!”

……

【同年四月,直隸總督胡季堂又奏請嚴查當地虧空的有關責任人員,並主張將這些人抓到省城來勒令退賠,填補虧空。】

【嘉慶一看,嚇了一跳,趕緊批示說:“封疆大吏當以吏治民生爲重,而財賦次之,胡季堂何不知大體若此!”】

【隨後又道:“次第清釐,何必亟亟”】

……

大宋·哲宗時期

趙煦迷茫的看向司馬光。

“他說啥呢?”

司馬光不停的捋着鬍鬚,片刻後,遲疑回覆道:

“這意思好像是查虧空又不讓追究虧空人員的責任……”

趙煦微微後仰。

這話怎麼聽不明白呢?

那是查還是不查?

這還怎麼查?

……

【五月,戶部報告出現了兩千萬兩銀子的虧空,嘉慶要求各省節約開支,研究一下怎麼填補虧空。】

【湖北布政使孫玉庭看到上諭就提議說,乾脆把虧空一萬兩銀子以上的地方官員抓起來追賠。】

【嘉慶立刻否決,告誡他“切勿孟浪”。】

……

大清·雍正時期

“就該這麼做!”

雍正怒氣衝衝的一甩手,指着天幕道:

“所謂的虧空,無非就是兩個原因!”

“一是錢收上來了,但是被官員貪污浪費了!”

“二是該收的錢沒收上來!”

“而敢於抗拒國家錢糧的人,肯定有官員在背後撐腰。”

“不管怎麼算,把負責官員抓起來追賠總沒錯!”

“而你要幹什麼?!”

“你想幹什麼!”

正當雍正怒不可支之時,天幕裡的一句話讓直覺得大腦像被紅衣大炮擊中一般。

……

【沒人知道嘉慶到底想幹什麼。】

【最後,還是廣東巡撫最先摸清楚了皇帝的心思,上奏說,以前的虧空問題很複雜,估計也查不清楚了,不必再追究責任。】

【應該把虧空列出來,以後每年彌補一部分,逐年完成。】

【然後讓官員們廉潔奉公,減少浪費開支,這樣既可以培養人民的元氣,又可以讓國家財政充足。】

【嘉慶看了非常高興,連連批示:說得好!就按照這個辦法來辦理,三年能有所成效,也不能說慢,如此“緩緩歸款,上行下效,未有不能完之理”。】

……

大秦。

“朕看明白了。”

嬴政緩緩開口道:

“總之他認爲,就是全靠官員自覺,問題就能解決。”

衆人一陣無語。

大無語!

要是靠自覺就能解決問題,要法律有個屁用。

衆人還沒消化完,又一個大的來了。

……

【還有一些官員不太懂事,把查出來的責任人員名單上報給了皇帝。】

【嘉慶看了之後很不高興,批示說:“若概行查辦,則經手虧缺及接任虛報各員,皆當按例治罪,人數未免衆多,或尚有賢者,亦覺可惜,是以寬其既往之愆,予以彌補之限。”】

……

{啥意思?(指指點點)他啥意思?!}

{意思就是說,你們把這些名單報上來給我看,讓我怎麼辦?人數這麼多,法律規定都要治罪的!}

{我要都處理了,有人被冤枉,我不就成了暴君?我要是不處理,不是又成了昏君?}

{所以爲了不讓個別賢良官員受到冤枉,我只能表示寬容,給你們時間把虧空填上。}

{……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你別說,真別說,他還真是個好人。}

{那可真是,鐵好人!}

……

【官員們一看,不能報責任人名單,那報一下虧空情況總可以吧?】

【皇帝要追查虧空,那就先把虧空查清楚報給戶部知道。】

【但嘉慶連這個也不想看,批示說:“彌補二字,原不可直達朕前,豈可公開諮部辦理?”】

【不準跟我講,也不準報戶部。】

【“數目紛紛諮部,是必欲朕執法辦理矣!”】

……

大隋。

楊堅摸着鬍鬚,饒有趣味道:

“說上報這些東西,是逼着他公開嚴厲執法,處理責任人嗎。”

獨孤伽羅嗤笑一聲:

“實際意思,其實是說大臣們想把責任推給他,陷他於不仁不義。”

“他倒是一點手也不想髒。”

“倒也符合平庸二字。”

……

【幾番推拉試探,官員們終於明白怎麼辦纔是正確的了。】

【於是紛紛開始表態。】

……

天幕上一羣卡通版官員捧着奏摺,對卡通版嘉慶上表。

一道文字氣泡跳出來。

『陛下!我們已經查明瞭虧空!』

然後在文字氣泡上面還有一道想法氣泡。

(數字不說)

『理清了虧空的根源!』

(責任人不知道是誰)

『制訂了完善的計劃彌補虧空,預計將會在六七年的時間裡讓虧空情況大爲改善!』

(不保證完成)

『在這六七年的時間裡,我們將清正廉潔、勤政愛民,爲屬下作出表率!』

『相信全體官員都會在皇帝的感召下和上級的帶動下,努力爲民服務!』

『圓滿完成皇上下達的填補虧空的任務!』

(你等吧)

卡通版嘉慶深表欣慰。

……

【對這樣的表態,嘉慶十分滿意,覺得官員們終於理解了他的苦心,批示鼓勵大家辛苦工作,爲完成虧空彌補計劃而努力。】

【六七年一轉眼就過去了,大部分官員都已經調任換人,嘉慶發現原來的虧空不僅沒有填上,還出現了新的虧空,又下旨趕緊研究解決。】

【各地官員很快回奏說,這幾年發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比如洪災、旱災、蝗災、火災、地震、泥石流、造反等,不過我們已經制定了比以前更加科學的填補辦法,預計再過六七年就可以大爲改觀了。】

【就這樣,反覆折騰了好幾個六七年,虧空只見增加不見減少。】

【嘉慶帝脾氣也是非常好,就是不處理人。】

……

這時天幕上轉了一副畫面

一身朝服的嘉慶坐在寬大的金椅上。

下面羣臣俯首。

而在嘉慶的頭上,幾枚金色大字發出耀目的光芒。

『因爲我善!』

……

大漢·惠帝時期

劉盈看着那枚『善』字,揉了揉眼睛。

“真是怎麼看怎麼覺得刺眼啊。”

怎麼感覺跟意有所指一樣呢?

“我懷疑這個傢伙就是跟劉奭、朱佑樘那樣……又嚮往儒家聖君了。”

一旁的呂雉眯着眼睛看着天幕,嘴裡輕聲道:

“真要說嚮往儒家聖君……那不也是乾隆開的頭嗎。”

劉盈一時沒明白什麼意思。

呂雉轉頭看向一頭霧水的劉盈,無奈道:

“乾隆沉溺於千古第一,完美皇帝中不能自拔,什麼事情都要跟歷朝歷代的名君聖主比上一比。”

“看起來威福無雙,其實已經掉進了儒家士大夫給他挖的坑裡邊。”

“因爲歷史是儒家士大夫寫的,要跟歷史上的聖君比,那就要被儒家牽着鼻子走。”

“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

“這纔是他們發家的老本行。”

……

大唐。

“諸卿,你們覺得這反腐失敗的原因在哪裡?”

李世民眯眼捻着鬍鬚。

雖然天幕裡的意思是歸咎於皇帝,但他坐在這個位置思考想來,沒那麼簡單。

“自古反腐之強,無出於朱元璋,其次雍正。”

“但依舊無法將貪腐這一現象從官場禁絕。”

“或許可以言明,嚴刑峻法可以起到些許震懾作用,然而貪腐就如跗骨之蛆,已經深入骨髓,治得了標,治不了本。”

“嘉慶從乾隆手裡接過來的,是一個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的江山。”

“咱們追究其本質,又是何因由?”

衆人齊齊看向房玄齡。

房玄齡:……

看我幹嘛?

衆人眼裡透出同一個意思。

房謀杜斷嗎,不看看誰?

房玄齡組織了一下語言,行禮道:

“清承明制,問題的根源,還是要從朱元璋設計的官員機構上尋找答案。”

衆人被房玄齡的話代入回憶。

說起來,貪官污吏歷朝歷代皆有,然而從明朝開始,貪官卻呈幾何倍數地增長。

而這裡面的原因在朱元璋那時就說明了。

其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洪武型政府結構,無論是在行政效率上,還是在財政上,都存在巨大漏洞。

“明清革鼎之後,清朝吸收了明朝的官制。”

房玄齡繼續道:

“而清廷對八旗子弟給予了一系列優待政策,旗人地位高於漢人。”

“兩者推而廣之,明朝也好,清朝也好。”

“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特權階層向下壓迫的體制。”

“而官員雖然是體制內的人,等級比百姓高,但在體制內,依舊是被壓榨的層級,官僚毫無廉潔奉公的動力。”

“畢竟,我省下的錢,還不是被皇帝給了宗室或八旗子弟這幫人。”

“既然你們就能正大光明地當蛀蟲,我爲何不能撈點兒錢呢?”

房玄齡看着深思的衆人,最後道:

“既然官員們心態失衡,那胥吏們則更加坦誠。”

“我們連工資都沒有,不撈錢,等着餓死嗎?”

……

【嘉慶二十四年(1819),河南巡撫又上奏說:不好意思,虧空又增加了,但是皇上您不要着急,這兩年河南大豐收,人民有錢了,就算多交點錢糧也不會影響他們的生活了。】

【上次我們提出五年解決虧空,現在五年眼看就要過去了,請再給我們三年的時間,保證可以填上虧空。】

【嘉慶批示:著照所請。】

【並將河南巡撫的摺子交給軍機處備案,三年以後檢查有沒有完成。】

【不過,這回嘉慶等不到三年了。】

【嘉慶二十五年(1820),嘉慶自圓明園啓程前往避暑山莊。】

【七月十八日,鑾駕啓動,二十四日到達避暑山莊。】

【二十五日卯末辰初,嘉慶突然感覺痰氣上涌,說話困難,太醫們也查不出什麼毛病。】

【當時嘉慶的頭腦還是清醒的,可到了下午,病情突然加重,撐到戌末亥初時,驟然駕崩了。】

……

大清·嘉慶時期

嘉慶坐在椅子上本來平靜的看着。

不成想情況急轉直下!

“朕就這麼突然死了?”

……

【嘉慶皇帝的一生,是勤政愛民的一生。】

【他身體很好,定期鍛鍊騎射,以表示不忘滿洲傳統。】

【但大部分時間專心於政務,天不亮就起來沐浴更衣,開始閱讀儒家經典,比如《資治通鑑》以及本朝《實錄》,時刻激勵自己效法古代先賢和列祖列宗,爲天下後世做好表率。】

【讀完之後開始上朝,和臣下討論國家大事,鼓勵大家暢所欲言,納諫如流。】

【退朝後認真批閱奏章,工作到深夜。】

【出席各種祭祀大典也總是一絲不苟,絕不遲到早退。】

【他關心農業生產、財政赤字、軍隊建設、廉政建設等,不貪財,不好色,不下江南,不修園林,不搞文字獄。】

【力爭一言一行都足以成爲天下臣民的表率。】

【他堅信只要這麼做,國家天下就可以大治!】

【因爲儒家經典上是這麼說的。】

【他死後,大臣們對他的表現極爲滿意,送了他一個儒家理念中最光輝的字眼作爲廟號:仁。】

【清仁宗嘉慶,也就成了一位可以與宋仁宗、明孝宗並列的“儒家聖君”。】

……

大清·乾隆時期

乾隆捂着臉,一句話都不想說。

這哪裡不對吧?

永琰在他印象裡雖然不是很聰明伶俐,但也不至於傻成這副模樣啊?

哪裡出錯了?

朕是按照聖祖的方法……

等等!

乾隆猛然回悟起來。

永琰尊師重道、孝敬長輩、舉止端莊,這都是好事。

但問題是,怎麼看怎麼都是儒家聖君的好苗子!

而聖祖當年可是當着諸王爺面一再羞辱甚至暴打儒學老師的!

聖祖爺一直都是爲了防止兒子們忘了皇權的本質。

所以才教育出來的兩個繼承。

阿瑪和自己!

在這方面都精得很,絕不含糊。

而自己……

選了一個對儒家理論深信不疑的繼承人出來。

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619章 斫棺戮屍!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44章 新始祖王莽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624章 平壤之戰!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426章 宋朝特色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544章 “叫門天子”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
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619章 斫棺戮屍!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44章 新始祖王莽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624章 平壤之戰!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426章 宋朝特色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544章 “叫門天子”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