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

大秦。

嬴政捋了捋袍袖,看着天幕。

無話可說。

這大宋給他的震驚已經超越了漢朝。

高惠文景武昭宣。

連出七名有爲之君很稀奇嗎?

很稀奇……

嬴政砸了砸嘴。

但我大秦也有六世餘烈啊!

算上寡人也七個!

後面的就不用算了,沒意義。

而這宋朝……連出三個庸碌之輩!

每一個都有亡國之資!

大宋,你可真有福氣!

……

大漢。

劉邦第一次覺得自己被狠狠的侮辱了!

你也配用高?!

從戰略層面上講,忍辱求全無可厚非。

歷史上不乏忍辱求全的例子,前有臥薪嚐膽,後有乃公鴻門之宴!

但像你這樣一軟到底毫不反抗的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一場靖康之難成全了你,使你成了九五之尊。”

“然而,天下需要的是撥亂反正!是臥薪嚐膽!是發憤圖強!而不是繼體守文!”

“這大宋!盡出廢物!”

……

【太學生陳東兩次上書,希望宋高宗儘早罷黜黃、汪,認爲“欲復中原,以定大計,非用李綱不可”,還正告高宗不應即位,責問他日後欽宗歸來,不知何以自處。】

【另一個布衣士子歐陽澈也上書指責宋高宗“宮禁寵樂”沉湎女色。】

【八月二十五日,陳東與歐陽澈被斬於應天府東市,陳東四十二歲,歐陽澈僅三十一歲。】

……

大宋·太宗時期

“爾母婢!”

趙匡義恨恨的將手中茶盞扔向天幕!

飛了一丈多高後又摔落在地,碎片崩了一地。

“太祖誓約!不殺士大夫與上書言事人!”

“你是在閉塞彎路!”

“你亡國有道!”

“你還不如晉元帝呢!”

“完顏構……”

趙匡義恨得牙癢癢!

“難怪叫伱完顏構!”

……

大宋·仁宗時期

“快快快!藥藥藥!”

趙禎捂着胸口,嘴裡發着嗬嗬的喘氣聲。

身邊的太醫亂做一團。

而趙禎只是紅着眼睛看着天幕。

……

大明·仁宣時期

朱高熾揣着袖口,吐了口氣。

“擡棺上諫,陳東與歐陽澈體現了宋朝文人風骨。”

朱瞻基帶着幾分惋惜。

“這兩人的嘴也……實話也不能這麼說啊。”

朱高熾瞥着他冷哼一聲。

“忠言逆耳利於行!”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有時候不一定是錯的。”

……

【殺了陳東等人不久,宋高宗再次下詔“巡幸淮甸”。】

【十月,南宋朝廷逃到揚州,把這個煙花繁華之地作爲“行在”】

【十二月,又將黃、汪兩人分別升遷爲左、右相,把朝政全權交給他們,自己則在行宮尋歡作樂。】

【而就在宋高宗的小朝廷苟且偷安之際,河北、河東的抗金戰線正在東京留守宗澤的領導下,如火如荼的展開着。】

天幕上。

案桌上,

盤在燈油內的燈捻偶爾噼啪作響。

斑駁的案桌上,一張白紙鋪陳於上。

燈火顫抖着。

牆壁上盪漾出一個淺淺的人影。

鬢髮斑白的老人怔怔看着白紙。

一陣微風吹過,燈苗劇烈晃動。

老人看向搖曳的燈苗,咳嗽兩聲。

枯瘦蒼老的指間提起狼豪。

筆鋒遊走於宣紙之上。

《乞迴鑾疏》

『臣犬馬之年已七十矣,陛下不以臣衰老無用,付之東京留鑰……』

而隨着字字而落,一道虛影也浮現天上。

河北河東之地,在金國的轄地之內

點點烽火燃起。

……

【當初宋欽宗在金軍兵臨城下時,被迫割讓河東、河北之地。】

【金兵北撤後,分兵把守河東太原、河北真定等地。】

【兩地的民衆不願被金國統治,奮起反抗,各地義軍、民兵如雨後春筍般涌出,少則數千人,多則數萬人,成爲抵抗金兵的重要力量。】

【李綱主持朝政時,爲抗擊金兵,以張所爲河北招撫使,王燮爲河東經制使,宗澤爲東京留守,知開封府,招兵買馬,恢復中原地區的防禦。】

【當時,金國大將完顏婁室率領重兵,向河東重鎮河中府發動進攻。河中守將席益臨陣逃跑,知府郝仲連率軍民力戰,但實力懸殊,且外援不至,最終被金人攻陷。】

【完顏婁室挾勝利之威,連下解、絳、慈、隰諸州。】

……

大唐·高祖時期

“文武分職,最後搞得文不像文武不像武。”

李淵一邊吐槽一邊飲着茶水,

一旁的李世民正用白布擦拭弓身和弓弦。

對面的李建成正用清水洗着狼毫和硯臺。

李淵又灌了口茶水。

嘖……

這大宋的確沒甚意思。

看着還來氣!

……

大唐。

“《乞迴鑾疏》……”

李世民幽幽的念着題首。

“呵……他敢嗎?”

“他正眼都不敢覷河北之地。”

“還指望他迴鑾。”

正常來講,哪怕不是皇帝,只是平常百姓。

也該明白此時即使是將整個天下都割讓了!

將天下財用都拱手相送了!

也不可能保存宗廟社稷。

唯有改革軍制、整頓紀律、調整駐軍、積極進取!方能一雪前恥!保得宗廟。

而這人……

“不愧是徽宗之後。”

……

【當消息傳到南京時,南宋朝廷大爲震動。】

【黃潛善、汪伯彥迫不急待密請宋高宗趕緊移駕東南。】

【隨後宋高宗移駕揚州。】

【但這一決定也令主戰派人士大爲惱怒和寒心。】

【東京留守宗澤連連上表,力請皇帝返回汴京,以固民心士氣,領導抗金。】

【而宗澤之所以有底氣力勸皇帝返回汴京,是因爲此時汴京的防禦力量,比任何一個時候都要強。】

……

天幕上。

寫着奏疏的老人漸漸腰背挺直,容貌迴轉。

一位年輕俊郎的士人正在伏案奮筆疾書!

……

【宗澤,字汝霖,生於宋仁宗在位末期的嘉祐四年(公元1060年)十二月十四日巳時。】

【祖貫爲兩浙路婺州義烏縣。】

【元祐六年(1091年)中進士。】

【因在朝廷問對時,宗澤極力指陳時弊,考官厭惡他的直言,將他列爲最後一名。】

【於是調任至大名館陶縣爲縣尉。】

……

大宋·哲宗時期

趙煦握着桌邊的手不由自主用力。

可恨!

就是因爲庸吏盈堂才使朕錯失一名忠良!

元祐六年……今年才元豐八年……

還有六年時間。

還好,一切都還來得及。

……

【隨後接連調任爲衢州龍遊縣令、晉州趙城縣令、萊州掖縣知縣、登州通判。】

【所任之地,皆設校辦學、蠲除雜稅、造福一方。】

【因宋徽宗派遣使者由登州聯結金國結盟於海上,宗澤接連上書陳言利弊無果,遂退居東陽,在山谷間建造草屋而居。】

……

天幕上。

年近古稀的老人附身馬背上,不熟練的騎在馬上。

馬蹄一顛一顛。

身後則跟隨着數十名老卒。

漸漸的,騎馬的老人腰背漸漸挺直,身上的文服換做了戎裝。

身後的數十名老卒又跟着數千名持着朴刀的民衆。

下一瞬,騎馬的老人帶着頭盔,身上的戎裝換做鎧甲。

身後那數千民衆的後面,又跟着變成無數披甲執銳的將士。

畫面漸漸拉遠。

衆人身後是一座宮闕傾倒的都城。

城牆頭上鐫刻二字。

『開封』

……

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708章 賤民脫籍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753章 虎門銷煙!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33章 漢武帝劉徹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761章 《廣州和約》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667章 鬆錦之戰。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
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708章 賤民脫籍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753章 虎門銷煙!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33章 漢武帝劉徹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761章 《廣州和約》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667章 鬆錦之戰。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