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

大明·永樂時期

“爺爺……”

朱瞻基略有幾分擔憂的看着朱棣。

朱棣看着那句與“徐皇后合葬”,慢慢回過神來。

“臭小子……你爺爺還沒死呢,把那副哭喪臉給我收回去!”

坐在石墩上的朱高熾忍不住探身道:

“爹!您不能這樣下去了!”

“這千里奔襲舟車勞頓的,您身體受不了的!”

朱棣斜睨他一眼,冷哼一聲:

“我身體可比你好多了!”

“你看看你現在!走兩步喘三下!我都怕你死我前面!”

朱高熾看了看凸起的大嘟嘟,下意識拍了拍。

“爹,咱們再說你的問題!”

太子猛地擡頭!

這老頭子太奸詐了!又轉移話題!

朱棣砸了砸嘴,摩挲了兩下手,最後嘆了口氣。

“老大啊。”

“我自幼便獲得鎮戍邊境的責任。”

“十歲時,太祖便封我爲燕王。”

“二十歲時,即就藩北平。”

“你姥爺,以及傅友德等先朝名將均多次指導我如何領兵打仗,使我獲益頗深。”

“洪武十四年,征討乃兒不花。”

“洪武二十年,剿捕納哈出。”

“洪武二十三年到洪武二十九年,不停的深入漠北征討。”

“這種戎馬生涯,我早就習慣了……”

朱棣微微停頓,似乎在回憶過去。

“我不喜歡南京。”

“這裡不是我家。”

“老大啊。”

朱棣看向沉思的朱高熾,真心實意道:

“以往所說的什麼讓你準備準備繼位,你總覺得我是在忽悠你。”

“但那都是爹的真心話。”

“我爲什麼不讓老二單獨領兵,不就是怕再出現一個我嗎。”

“你是滿朝文武都承認的太子,是衆望所歸的儲君。”

“但建文帝還是天下都承認的皇帝呢!”

“你說,是你能打得過老二,還是這小崽子能打得過老二?”

朱瞻基微微偏過身,避開指着他的手指。

沒打過,也許就能打過呢?

朱棣完全不在乎那孫子的舉動,只是看着太子,目含溫情,語重心長道:

“我平了外患,你掌握朝政。”

“老二沒有巨大的軍功,對你就產生不了威脅。”

“我的一片苦心,你明不明白?你懂不懂啊?”

朱高熾擡起頭,看着早已不年輕的父親,嘆息道:

“爹,我懂。”

朱棣滿意的微微頷首。

“您開始九假一真的忽悠我了。”

朱棣的笑意僵住了。

朱高熾看着繃不住的老頭,又嘆了口氣。

“爹,征討瓦剌兒子認爲是應該的。”

“阿魯臺不斷騷擾邊塞重鎮,教訓一下也是應該的。”

“但後兩次的北征,我是不會同意的。”

“你特孃的怎麼就這麼油鹽不進啊!”

朱棣一下子就蹦起來了!

他叉着腰指了指胖太子。

“你啊!你啊!我……”

朱高熾摸了摸臉上的吐沫星子,平靜道:

“爹,您不會覺得您民生很好吧?”

“您忘了唐賽兒了嗎?”

朱棣指着他,一時啞口無言。

……

【朱棣很能打這是毋庸置疑的。】

【以藩王之身奪得天下。】

【“五出漠北,三犁虜庭”。】

【但明成祖北征的戰略目的是爲了讓草原上的韃靼、瓦剌兩部臣服於明朝,以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

【但這個目的顯然沒有達到。】

……

{朱棣這一系列北征,其實與所謂的生死攸關的邊防問題關係不大,而更像一份天下道德和政治霸權宣言。}

{任何政治實體,若不尊奉明朝爲天下共主,或有意無意地對其天下共主地位構成挑戰和威脅,那麼明朝將會對之訴諸武力,以作懲戒。}

{從明朝流傳的史料看,蒙古諸部似乎常在是否嚮明朝稱臣納貢的問題上出現嚴重分歧。}

{以此觀之,漠北草原上的蒙古諸部拒絕承認與明朝的宗藩關係,拒絕嚮明朝納貢,成爲其北伐的直接原因。}

{因爲關於蒙古諸部之間的矛盾,明朝卻是知之甚少,既然無法從中坐收漁翁之利。}

{那索性對任何來自漠北的朝貢使團雨露均沾,恩賜等同。}

{朱棣目的無非是想置諸部於明朝的“天下”中,繼而實現彼此間的永久和平。}

{當時的時代背景就是這樣,勞民傷財是肯定的,但蒙古挑釁不打還不行……}

{讓面子架那了,所以就這點我挺喜歡漢朝的。}

{從不打腫臉充胖子,不行就慫,辱我也認,反正我不幹苦一苦百姓然後撐着大國威名的事。}

{就是發育,然後一波乾死你!}

……

大明。

朱元璋心緒難平的敲着手指。

“這不是什麼打不打臉充胖子的事。”

“情況不可同日而語。”

匈奴從未入主中原,而元朝是實實在在統治過大一統過的草原政權。

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後裔是仍堅信自己擁有“上天眷命”。

他們是有法理可以規復中原的。

自己一邊承認元朝統治一邊組織北伐,一是繼承法理與疆域,二是打亂北元規復中原的設想。

“草原的威脅不會消失。”

但又不能盡數消滅。

難辦啊。

……

大唐·玄宗時期

“無論是韃靼還是瓦剌都不可能真正臣服於明朝。”

李隆基把玩着溫潤的玉杯。

“所以朱棣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夠保持蒙古諸部的勢均力敵,以減輕大明的邊地壓力。”

“所以韃靼也好,瓦剌也罷,誰敢冒頭,朱棣就打誰。”

“但正所謂按下葫蘆浮起瓢,一部勢力削弱,會另一部崛起。”

“明軍的北征討討最終陷入的就是這樣一個循環。”

楊玉環四處看了看。

“三郎,你跟誰說話呢?”

李隆基看着一臉懵的貴妃,十分無奈。

裝了一下,但聽的人聽不懂!

白裝!

……

【但這並不是說五次北征就毫無用處。】

【北征確實抵禦了蒙古諸部對明朝邊地的攻擾,使得北部邊民能夠在永樂時期較爲安定的生活。】

【此外多次北征使得蒙古諸部落的許多民衆歸附了明廷,促進了民族融合。】

【從這些方面來說北征有其一定的功效,只是付出的代價也很大,投入產出比不划算罷了。】

【正是由於意識到一味動武是不能解決明朝邊患的,加上大軍多次出征的不便。】

【朱棣決定將首都遷往北平。】

【遷都北京後,防守重點自然就在京師及北邊。】

【形成了“天子自爲藩籬”,“天子守邊”的局面。】

……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大宋,好好看!好好學!}

{李隆基,好好看!好好學!}

……

大宋。

趙匡胤面無表情。

怎麼,汴京不算大宋國門啊?

大門只是被打破了!

又不是自己開……好吧,是自己打開的。

“趙佶趙桓……”

……

【而明朝疆域也則是在朱棣手上達到巔峰。】

【“東起朝鮮,西據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磧。”】

【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

【“幅員之廣,遠邁漢唐。”】

【軍事成績:評價S級·得五分】

……

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38章 南園遺愛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414章 富平之戰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708章 賤民脫籍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38章 南園遺愛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680章 清軍入關。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完本感言。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751章 茶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
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38章 南園遺愛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414章 富平之戰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708章 賤民脫籍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38章 南園遺愛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680章 清軍入關。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完本感言。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751章 茶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