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奪情”“君臣”

天幕上。

皇宮內院之中。

一張胖臉緊皺的宦官小聲道:

“陛下,這張先生還沒離開京城呢,那些人就在內閣堂而皇之的相互道賀了。”

“張先生若是走了,陛下的新政……他不能走啊。”

小皇帝同樣皺着一張臉,緊巴巴道:

“大伴所言朕當然知曉。”

“張先生是忠臣,但怎麼挽留呢?”

“丁憂是祖制啊……”

宦官的胖臉上洋溢着光芒。

小聲道:

“皇上,可奪情。”

小皇帝一愣,輕聲唸叨着:

“奪情?”

……

【按照當時官員的丁憂制度,承重祖父母及嫡親父母喪事,以聞喪月日爲始,不計閏,二十七月,服滿起復。】

【期滿後,再出來視事,謂之起復。】

【但也有特例,宣德元年正月,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金幼孜,母死丁憂,宣宗下詔起復。】

【宣德四年八月,內閣大學士楊溥以母喪丁憂去,隨即起復。】

【成化二年三月,內閣大學士李賢,父喪,憲宗詔起復,三辭不許,遣中官護行營葬,還至京又辭,帝遣使宣意,遂視事。】

【這些都是丁憂“奪情”的先例。】

【但是,這樣做並不符合明代的典制。】

【因爲按照祖宗舊制,官員丁憂不許奪情起復。】

【萬曆五年(1577)九月二十六日。】

【張居正的同僚、內閣輔臣呂調陽、張四維上疏奏明萬曆,引用先朝楊溥、金幼孜、李賢“奪情”起復故事,請求諭留張居正。】

……

大漢·宣帝時期

“丁者,當也。憂者,居喪也。”

劉病已皺眉思索天上其餘幾人的含義。

居喪之時,不出遊,不宴飲,不作樂,不結婚。

若是官員,必須強制他離職回家服喪。

而不丁憂……

父母去世你都可以不管不顧,你這個德行也沒資格做官。

“這幾人究竟是爲了新政推動……還是另有他謀?”

這些人靠不住。

劉病已可以很確定,張居正本人一定是不想丁憂的。

推動新政走到這個地步,他絕不會半途而廢!

但這也透出一個問題。

他的新政是後繼無人。

許平君嘆了口氣,撫着繡布上的桃花道:

“這一幕卻是與王安石頗爲相似。”

“看着都是志同道合之人。”

“但這些人心裡想的恐怕是,張居正一走,自己等人就要受到逆流衝擊了吧。”

劉病已看着那一朵桃花,靜靜道:

“所以,一切都要看皇帝如何決斷了。”

……

【在接到呂調陽、張四維的奏疏後,萬曆帝諭吏部:“元輔朕切倚賴,豈可一日離朕!父制當守,君父尤重,準過七七,照舊入閣辦事,侍講侍讀,期滿日隨朝。該部即往諭朕意。”】

【九月三十日,張居正向萬曆上疏乞恩守制。】

【“臣在憂苦之中,一聞命下,驚惶無措。臣聞受非常之恩者,宜有非常之報。夫非常者,非常理之所能拘也。”】

【“如皇上之於臣,若是之懇篤者,此所謂非常之恩也。臣於此時,舉其草芥賤軀,摩頂放踵,粉爲微塵,猶不足以仰答於萬一;又何暇顧旁人之非議,徇匹夫之小節,而拘拘於常理之內乎!”】

……

季漢·懷帝時期

諸葛亮看着這份奏疏,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君臣相得……君臣相得……”

“亮,何其幸哉。”

劉禪不知道相父看到了什麼,但他不喜歡相父說的這句話。

“相父!”

劉禪板着沒有啥威嚴的臉,握着諸葛亮的手,努力展示“威嚴”道:

“是阿父與朕,何其幸哉!”

諸葛亮看着劉禪。

恍惚見,似乎見到先帝。

“哈哈哈哈!備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他淚眼朦朧笑道:

“幸哉……”

……

大隋。

“觀此,奪情之本謀盡露矣!”

楊堅大體能預見張居正的下場了。

雖是以新政大局爲重,可以不擇手段。

但內外勾結、欺瞞上聽。

這種事情瞞不住也瞞不了。

“花花腸子一大堆,不如跟皇帝說實話。”

……

大唐。

“原來如此……”

李世民捻鬚長嘆。

“一切都是他謀劃好的。”

李承幹看的半蒙半懂。

“這……皇帝不是已經允許奪情了嗎?”

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皇帝真的允許他奪情了嗎?”

李承幹眨眨眼。

什麼意思?

李世民指了指天上的那名宦官道:

“此人與張居正是同盟。”

“張居正也是內閣首輔。”

“奪情是出於皇上旨意,但卻是張居正與他事前謀劃好的。”

“你看他的乞疏。”

李世民眯眼打量着那份奏疏。

“他怕皇帝太小看不懂,所以露了馬腳。”

“一方面乞恩守制,另一方面卻強調非常理之所能拘,何暇顧旁人之非議,徇匹夫之小節。”

“這分明是在向皇帝表明他的決心。”

“如果皇帝爲了繼續推行新政,堅持奪情,他可以置常理、小節於不顧。”

李承乾嚥了口吐沫。

“但……但這也不能說萬曆就不知道吧?”

李世民揹負雙手道:

“簡單,就看後續萬曆會不會秋後算賬了。”

“自古多情者必多疑。”

“此時皇帝有多麼敬愛先生。”

“那以後他就有多憤恨先生。”

“情天,往往也是恨海啊。”

……

【對張居正的《乞恩守制疏》,萬曆的批示很明確:

“朕沖年垂拱仰成,頃刻離卿不得,安能遠待三年!且卿身系社稷安危,又豈金革之事可比!其強抑哀情,勉遵前旨,以副我皇考委託之重,勿得固辭。”】

【十月初五日,張居正再次上疏乞恩守制。】

【萬曆當天批覆:“……連日不得卿面,朕心如有所失。卿平日所言,朕無一不從,今日此事,卻望卿從朕,毋得再有所陳。”】

【十月初八,張居正三疏乞恩守制。】

【萬曆再次重申挽留之意,還轉告他,已決定差司禮監隨堂太監同張居正的兒子一起赴江陵安排喪事,並迎接張母來京。】[插圖]

【且命司禮監隨堂太監偕張居正次子嗣修前往江陵營葬。】

【張居正便順水推舟,不再堅持乞歸守制,向皇帝提出“在官守制”的折衷方案。爲了表明他的虔誠之心,特地辭去俸祿。】

【萬曆過意不去,向內府及各衙門降旨:

“元輔張先生俸薪都辭了,他平素清廉,恐用度不足,着光祿寺每日送酒飯一桌,各該衙門每月送米十石、香油二百斤、茶葉三十斤、鹽一百斤、黃白蠟燭一百支、柴二十扛、炭三十包,服滿日止。”】

……

大漢。

“嘖嘖嘖……”

劉邦一臉的同情。

“這傻小子……被人賣了還給人數錢呢。”

呂雉輕嘆一聲道:

“這孩子確實敬重這張居正。”

“張居正這一次是棋差一着了。”

劉邦揣着手窩着腿,打了個哈欠道:

“嗨!都是他們自己作的。”

“一個個滿腦子裡都想着陰謀權謀。”

“諸葛亮的例子在那擺着呢!抄都不會抄。”

呂雉瞥了一眼他。

“有幾個人能成諸葛亮?”

劉邦嗤笑一聲:

“大丈夫當如是!”

呂雉臉色一僵。

劉邦斜睨着她,不屑道:

“想都不敢想,何況去做?”

“做都沒做就說自己做不成。”

“這種就是廢物。”

“他能做成你就做不成?”

“那乃公一輩子就只能地裡刨食吃!”

“乃公這回算知道劉盈是隨了誰了。”

呂雉聽到這話不由瞪大眼睛。

她顫着手指着自己。

劉邦點點頭。

“對。隨你!”

“劉季!!!!”

……

【張居正所得之數遠超他的俸祿。】

【如果再算上“不可勝記”的“其餘橫賜”,那就更是天文數字。】

【萬曆以這種方式表明了他對元輔張先生在官守制的全力支持。】

【奪情起復之局已定。張居正以“在官守制”的形式,於“七七”之後,仍入閣辦事。】

【但這一安排激起了一片反對聲浪。】

【其氣勢之咄咄逼人讓萬曆與張居正始料不及。】

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598章 台州戰鴛鴦陣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426章 宋朝特色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17章 漢惠帝劉盈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547章 奪門之變!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119.第115章 《出師表》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
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598章 台州戰鴛鴦陣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426章 宋朝特色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17章 漢惠帝劉盈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547章 奪門之變!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119.第115章 《出師表》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