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

【評價E級·得零分】

……

{最先提出有必要給本土鴉片種植業以生存空間的,是對林則徐禁菸持有異議的太常寺少卿許乃濟。}

{在許看來,鴉片是禁不住的,倒不如讓鴉片貿易合法化。如此,政府既可從中徵稅獲利,又能制定政策規範貿易。}

{而1847年,已調任陝西巡撫的林則徐,也改變了自己的“鴉片觀”,與許乃濟成了“同道中人”。}

{在給友人文海的回信中,林則徐說道:“鄙意亦以內地栽種罌粟於事無妨,所恨者內地之嗜洋菸而不嗜土煙。”此時的林則徐,擔憂的是那些吸慣了洋菸的人,不能回心轉意支持土貨,“第恐此種食煙之人未必迴心向內耳!”進而導致白銀的流出。}

{……歷史的兩面性,屁股決定腦袋。}

{曾幾何時,反對禁菸的被朝野內外集體唾罵。世易時移,轉眼卻換作了主張禁菸之人吞吞吐吐。}

{禁菸的阻礙,只因政府恃爲利源而不肯捨棄。}

{大多數國民陷於萬惡毒害中,清廷放開本土鴉片種植須負主要責任。}

……

大漢。

劉邦看着天幕裡那充滿諷刺意味的話,嘆氣道:

“人窮志短,國窮一樣志短。”

“本質還是國家太弱了,打又打不過只能飲鴆止渴。”

“貧窮讓人變得短視。”

“因爲只是活下去就已經是拼盡全力了。”

劉盈忍不住,義憤填膺道:

“那所有人就都忘記了鴉片危害性麼?”

“還是說他們根本就不在乎鴉片給百姓帶來的巨大傷害!”

在場人都心知肚明。

清朝只考慮了貿易和財富,沒考慮糧食和健康。

百姓從來不是他們的基本盤。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莊從具體事物上着手,分析道:

“如今清朝天下已多種罌粟,無視這一既成事實再去禁止種植,不過是徒爲番人牟利,方便胥吏們去民間敲詐勒索。”

“爲今之計,只有暫行弛禁罌粟,等以後進口鴉片越來越少,再推行政策嚴禁鴉片種植。”

劉莊的邏輯,劉秀與陰麗華聽得明白。這一主張無非就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對鴉片徵稅只是手段,禁菸纔是終極目的。

“你想以徵爲禁和寓禁於征。”

劉秀緩緩道:

“想法很好,但就具體的實施而言,這一做法只會造成兩害相權取其重。”

劉莊仔細聽着。

“只因地方官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寓禁於征只會成了幌子,他們會鼓勵乃至逼迫百姓種鴉片以擴大稅源。”

“這是他們的第一目的,甚至是唯一目的。”

……

大唐。

已經回來的李世民冷笑一聲:

“政策上放開本土鴉片的種植,是因爲朝廷深知鴉片弛禁每年可收鉅款。”

“從一開始,他們的目的就是爲了徵稅,而非在於禁菸。”

“漫山遍野皆是罌粟的山西,發生過餓死四五百萬人的人間慘劇。在他們眼裡確是一文不值。”

在朝廷收入與民衆溫飽之間。

最高決策層與地方督撫,均一致選擇了前者。

“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已經沒有人去再提了。

……

天幕上。

在大清帝國的上空,一道尖銳的聲音宣告着帝國主人的意志:

“世有萬古不易之常經,無一成不變之治法。”

“參酌中西政要,舉凡朝章、國政、吏治、民生、學校、科舉、軍制、財政,當因當革,當省當並,或取諸人,或求諸己,如何而國勢始興?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備始修?”

“懿訓以爲取外國之長,乃可補中國之短。懲前事之失,乃可作後事之師。”

……

【後世影響:自戊戌變法後,光緒就一直被軟禁,天下大事操於慈禧一手。】

【八國聯軍之役後,慈禧以內外情勢危迫,乃標榜推行新政,企圖挽回人心。】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1月29日,慈禧發佈“預約變法”上諭。大概內容是說:全國官員可以就大清的方方面面,如民生、學校、軍政等,提出富國強兵的改革意見。】

【新政詔書發佈後,山東巡撫袁世凱首先提出有關新政的對策。接着,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聯銜上了三個奏摺(通稱江楚會奏變法三折),提出“育才興學”“整頓中法”“採用西法”三個方面建議,得到慈禧稱讚。】

【這三折,成爲此後新政變法的總綱。】

【1901年4月,清廷宣佈成立“督辦政務處”,作爲舉辦新政的“統匯之區”,負責籌劃變法新政事宜的辦事機構。】

……

大清·雍正時期

雍正仔細看完慈禧的諭旨,又看了看三折所改的東西。

都大抵不出戊戌變法的範圍。

“慈禧不反對取外國之長補中國之短。”

“從諭旨中來看,在剪除改良派之後,她又同意變法維新。”

“這是爲了堵住光緒的嘴啊。”

弘曆聽着,心裡複雜萬分。

爲什麼要堵皇帝的嘴,很明顯,她要幹跟皇帝差不多的事。

……

【日俄戰後,天下皆謂日以立憲而勝,因此慈禧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派載澤、戴鴻慈、端方、尚其亨、李盛鐸五大臣出洋,考察日本及歐美諸國憲政。】

【次年,五大臣歸國,力陳立憲的好處。當時朝臣及各省疆吏、駐外使節,也多主張變法。】

【三四年間,所舉辦者,不下數十事。諸如改書院爲學堂,廢止科舉,西法練兵以及裁汰冗員等。】

【而慈禧也在政治上宣佈預備立憲。】

……

{她以爲立憲是集中皇權,最後問了曹汝霖才知道,立法的中心強調的是包括皇帝在內,所有人都要遵守憲法。}

{領導的中心指的是人民有選舉權,議員代表人民的利益。}

{行政的中心指的是總理大臣有一切行政權柄。}

{這些,與載澤跟她說的完全不同。她腸子都悔青了。}

……

大明。

朱元璋緊鎖眉頭,他合計着這立憲。

雖然寥寥幾語,但他也知道立憲的本質是擴張民權,而非重塑君權。

問題就在這兒了。

沒有皇權的皇帝,那還是皇帝嗎?

還有科舉廢除。

與朝廷的官員集團對接的統治術,就是以科舉爲核心的功名體系。這個體系可以給所有讀書人提供一種幻象,讓他們以爲每個人都有機會進入中樞當中。

科舉的取士標準完全掌控在朝廷手裡,就能起到在思想上、學問上規訓讀書人的目的。

可以批量製造思想、立場與見識皆符合朝廷需要的士人。

而廢除科舉制,沒了科舉制,朝廷要想把統治術繼續下去,就需要尋找一種新事物來替代功名體系。

“那要用什麼?”

“讓憲法包庇皇權?”

……

【慈禧宣佈預備立憲後,民間成立了許多以研究立憲爲宗旨的社團,如政聞社、憲政講習會、預備立憲公會、國會期成會等。】

【這些社團時常互通聲氣,發起各種加速改革的請願活動。】

【1907年9月,憲政講習會會長熊範輿等人曾聯名向清廷呈遞請願書,要求速開國會成立民選議院。】

【其他社團紛紛效仿跟進,河南、廣東、江蘇、安徽、直隸、奉天、吉林、山東、山西、浙江等省均於1908年派出士紳代表赴京上書請願。各省在請願書上簽字的士紳皆有數千人之多。】

【慈禧不喜歡這些請願運動,因爲這代表事情正在走向失控。】

【1908年3月11日,慈禧欽點制定《結社集會律》頒佈。該律爲政事結社設置了種種程序上的障礙。如:

無論室內室外集會,均須由倡始人攜帶詳細資料前往巡警官署申請批准;常備(續備、後備)軍人、巡警官吏、僧道、教師與學生等均不許參與政事結社和政論集會。】

【結社人數不許超過一百人,集會人數不許超過兩百人。】

【集會時,巡警官署可以派人到現場監察,監察者在會場擁有座位。】

……

{《結社集會律》通篇瀰漫着針對政治性集會的“限制”。如結社前須由發起人將宗旨、名稱、辦事處、社內人員的履歷、住址等呈報給巡警官署。}

{在京城結社須呈報民政部審批,在外省結社須由督撫審批;集會前須確定倡始人,由該人提前一天將集會的緣由、地點、時間、倡始人的姓名、履歷與住址,以及參加人數等信息呈報給當地巡警官署。}

{而其中最致命的兩條規定是:第十九條,無論何種結社,若民政部或本省督撫及巡警道、局、地方官爲維持公安起見,飭令解散,或令暫時停辦,應即遵照辦理。}

{第二十條,無論何種集會,或整列遊行,巡警或地方官署爲維持公安起見,得量加限禁,或飭令解散。}

{這意味着,只要朝廷覺得不滿意,無論是什麼結社與集會,都可以用“維持公安”這個含義極其模糊的名目將之解散。}

{這也正是慈禧太后下旨編定《結社集會律》的核心目的。}

{什麼立憲、改革,其核心目的依然是爲了維護手中權力。}

……

大清·道光時期

道光連連嘆氣。

“維護手中權力……真是江河日下啊。”

居然還要專門妥擬一項限制去打擊這些集會請願活動。

要是放在從前,放在康熙、雍正和乾隆時代,還需要什麼《結社集會律》?

文字獄瞭解一下?

一聲令下,誰敢發起和參與請願運動,誰的九族就會被誅得乾乾淨淨!

可惜啊,沒法再那樣幹了。

……

【《結社集會律》出臺三天之後,1908年3月14日,慈禧太后欽點制定的《大清報律》也正式對外公佈了。】

【《大清報律》內容共計四十五款。核心規定是:一、報刊創辦前須向政府辦理登記手續並交納保證金。】

【二、每期出版前須送交地方行政機關或警察機關審查。】

【三、禁止刊載“詆譭宮廷”“淆亂政體”與“擾亂公安”的言論,違者“永遠禁止發行”。】

【四、禁止刊載“未經官報、閣鈔發佈的諭旨章奏”,違者處兩年以下徒刑及兩百元以下罰款。】

【五、國外出版的報刊,違反上述規定者禁止入境,由海關沒收後入官銷燬。】

【1908年8月份,慈禧又主持制定了《欽定憲法大綱》,欽定,就是指由慈禧最終審覈確認。】

【整個《大綱》可以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乃“君上大權”,通篇是“議院不得干預”“不付議院議決”“皆非議院所得干預”,皇權比立憲之前更加強大。】

【第二部分是臣民的權利與義務。民衆有做官做議員的資格,可以去法院打官司,可以不被非法逮捕監禁,這些都只是最低限度的人權。】

【同時,看似給予了民衆言論、著作、出版及集會、結社的自由,但前綴是“於法律範圍以內”,而《結社集會律》與《大清報律》是什麼樣子,已有介紹。】

【而在做完這些皇權保護後,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去世,終年74歲。】

【而在慈禧去世的前一天,1908年11月14日,38歲正值壯年的光緒皇帝也去世了。】

【一前一後,相差不到22個小時。】

……

{我都快忘了光緒這個人了。}

{話說光緒究竟是咋死的?史書有說病死的,有說被毒死的。}

{2008年,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發布“重大學術問題研究專項課題成果”《清光緒帝死因研究工作報告》,內中稱:光緒帝頭髮中的砷含量明顯高於正常值。頭髮中的最高砷含量2404微克/克,是同年代生活環境相似的成年人隆裕皇后頭髮砷含量(9.20微克/克)的261倍。}

{由砷種態分析得知,光緒帝遺骨、頭髮、衣物中高含量的砷化合物爲劇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

{經過科學測算,光緒帝攝入體內的砒霜總量明顯大於致死量。因此,研究結論爲:光緒帝系砒霜中毒死亡。}

{科學檢測與文字材料結合,基本可以確定下令以砒霜毒害光緒皇帝者,正是慈禧太后。}

……

大清·乾隆時期

“她敢弒君!”

羣臣慌成一片。

乾隆眼睛都紅了。

是,他是看不上光緒那糊塗蛋,滿腦子什麼西學。

整個一數典忘宗的蠢貨。

但這不代表你可以弒君!

……

大清·光緒時期

“完了……”

慈禧也沒想到未來的自己給自己一份這麼大的厚禮!

“弒君。”

不管那些臣子如何不滿皇帝,如何支持自己。

這事一出,所有法理都損失殆盡。

沒人會冒天下之大不韙來繼續支持自己了。

“罷了。”

慈禧緩緩起身,摸了摸旗頭。

反正自己能做的都已經做了。

“大清國自有天命在。”

……

【同年,在光緒及慈禧先後離世後,由光緒之弟,醇親王載澧之子溥儀入嗣,年三歲,載澧以攝政王監國。】

【次年,改元宣統元年。】

【宣統元年(1909),各省諮議局成立。】

【清廷中樞規定“諮議局僅爲一省言論之匯歸”,“其所謂民權者,不過言之權而非行之權也。”】

【大清的根基,士紳階層正式瓦解。】

【宣統二年(1910),設立資政院。】

【議會擁有如下權力:參預改正憲法之權。提出法律、議決法律之權,議決預算、審查預算之權,事後承諾之權,質問政府之權,上奏彈劾之權,受理請願之權。】

【由清廷遴選宗室王公百餘人爲議員。】

【朝廷中樞與地方督撫正式離心離德。】

【清朝開始進入倒計時。】

……

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242.今晚八點無更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761章 《廣州和約》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514章 李景隆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3章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擴張之戰!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548章 于謙之死天下冤之!
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242.今晚八點無更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761章 《廣州和約》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514章 李景隆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3章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擴張之戰!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548章 于謙之死天下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