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

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

【明太祖·朱元璋】

【軍事成績:重塑乾坤,統一天下。】

【評價S級·得五分】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默默的飲了口酒。

尊王攘夷,夷夏之辯。

中原與外胡糾纏不休。

眨眼間,華夏也兩次易主了。

“此間功勞,無可指摘。”

……

大隋。

“就像做夢一樣。”

楊堅覺得自己應該也算重塑乾坤之人吧?

獨孤伽羅看透其心。

冷冷道:

“你算半個……”

……

大宋。

趙匡胤有一些恍惚。

自宋到明,好像過了許久。

又好像轉瞬之間。

“胡腥沉淪一次就夠了。”

……

【制度建設:提明朝制度,絕對繞不過財政制度。】

【明代擁有最嚴密的集權手段,但也擁有最笨拙的財政工具。】

【前代的許多財政經驗,到明代卻都成了累贅。】

……

大明。

朱標看着天幕,又看了一眼馬皇后。

馬皇后也同樣看向天幕,無奈道:

“讓太醫施針吧。”

“就你爹那倔驢脾氣,你不讓他看到是不會相信的。”

“就算轉述,他也只會犟着說是別人不懂。”

“再者說……”

馬皇后扭頭看了一眼躺在牀榻上的朱元璋,沒好氣道:

“又不傷身,扎!”

朱標無力的笑了一下,擺擺手。

宦官將太醫領進,讓其施針。

外面的小朱棣則坐在門檻上,捧着臉美滋滋。

“文韜武略,智勇雙全。”

“不愧是我啊!”

……

【元朝末年,由於濫發紙幣,導致通貨膨脹,貨幣貶值。】

【最後弄得在“京師料鈔十錠,易鬥粟不可得”】

【“所在郡縣皆以物貨相貿易”】

【所以,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鑄洪武通寶錢。】

【但由於戰亂,銅礦開採陷入停滯,政府只能強迫民間把銅器銷燬,上繳用來鑄幣。】

【這種做法引起了民間的不滿。】

【公元1375年,他便效仿元朝發行紙幣。】

……

大宋·仁宗時期

趙禎覺得很奇怪。

打仗,宋朝可能差點意思。

可高經濟大宋是遙遙領先!

大明這種情況下不是照抄就行的。

紙幣重要的可不是那張紙啊。

而是紙幣背後的金銀。

……

【明代發行的紙幣叫“大明寶鈔”】

【幣值分爲一貫、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六等。】

【根據朱元璋的設計,一百文以上的交易使用紙幣,一百文以下的使用銅幣。】

【他規定了幾種中介物的比值,每一貫鈔票,對應於一千文錢、銀一兩】

【每四貫鈔票對應於黃金一兩。】

【不僅將紙幣與銅幣掛鉤,還將黃金、白銀、銅幣的比值也都掛鉤】

【強行鎖死了幾種物品之間的匯率】

【而與紙幣的發行相配套的政策是:】

【一,與銅錢一起流通,若有僞造者處以死刑,鼓勵百姓告發,告發者不但能獲得二百五十兩賞銀,還能得到被告發者的家產。】

【二,自此禁止民間使用金銀進行交易,鼓勵告發,告發者可獲得被告發者的財物。】

【但允許百姓拿金銀來向朝廷兌換紙鈔。】

【納稅時錢與鈔兼收,錢收十分之三,鈔收十分之七。不足一百文則只能使用銅錢。】

……

大宋·神宗時期

“還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啊。”

趙頊看着天幕裡這亂遭的匯率和比值。

“三十年都是朕高估了。”

要按這麼算,一個人持有一兩黃金,就可以按照比率換回四貫的紙幣。

但,他如果不想要紙幣了,想拿回黃金,卻發現沒有兌換的窗口?

僅憑這一點,就知道這朱元璋對貨幣流通背後的機制一竅不通。

他不知道,百姓之所以接受紙幣,是因爲紙幣背後金銀的支撐。

……

{與宋元時期的紙鈔比起來,大明寶鈔的缺陷非常明顯。}

{便是沒有以貴金屬或其他物資作爲鈔本(準備金),紙幣的發行也毫無制約。}

{按常理,新印刷的紙幣需主要以兌換舊紙幣的方式進入市場,而不能由政府直接支取。}

{比如,直接印刷新紙幣來給官員、士兵發放俸祿,直接拿新紙幣向民間購買物資。}

{若是如此,便形同政府濫發紙幣向民間隱性徵稅,必然導致通貨膨脹,紙幣的價值也會隨之下跌。}

{而洪武時代恰恰正是這樣乾的。}

{洪武時期寶鈔的投放分爲常規性支出和臨時性支出兩類,常規性支出額逐步達九百萬貫;臨時性支出在三百萬到五百萬貫水平}

{洪武十九年(1386)達一千五百萬貫以上,洪武二十一年及其後三年更達六千萬貫以上}

{但每年的回收額前期只有商稅約十五萬貫,洪武二十三年前後才達兩千萬貫。}

{投放回收比例不僅極不對稱,且其支出完全是出於財政目的,與社會經濟生產和流通關係不大。}

……

大漢·文帝時期

劉啓兩眼茫然。

看不懂,什麼意思?

他看向萬能的阿父,尋求智慧。

劉恆看着他平靜道:

“記得,抄完《左傳》把《管子》也抄十遍。”

劉啓臉色扭曲。

虧已經吃了!死也要當個明白鬼!

“所以,爲什麼阿父?”

劉恆繼續看着天幕,淡淡道:

“已經講了,收稅要求不能都使用紙幣。”

“繳納時只能七成用鈔票,三成用銅幣或金銀。”

“那爲了湊齊繳稅用的硬通貨,必須花高價去購買。”

“紙幣肯定出現貶值。”

劉啓黑着臉。

“我沒聽懂……”

劉恆嘆了口氣。

“高祖的榆莢錢允許民間可以自己鑄。”

“只要有模具的,都開始造錢。”

“沒有模具的,用泥巴捏一個也能上手。”

“市面上流通着各種式樣的莢錢,導致物價飛漲。”

“貨幣發行過多,供大於求,通貨膨脹,物價上漲,貨幣購買力下降。”

劉啓這回明白了。

“難怪最後用實物稅。”

“因爲貨幣體系已經崩了,皇帝在稅收中也更加偏好硬通貨了!”

……

【明初政府發行大明寶鈔,對民間交易和商人貿易是一種便利措施】

【但朱元璋對金融、財政、貿易卻一無所知。】

【沒有按照發行貨幣的經濟規律辦事,沒有準備金。不控制發行量】

【從洪武八年發行,到二十三年就大幅度貶值,到洪武末年阻滯不行】

【明朝政府貨幣政策宣告失敗。】

……

大明。

朱元璋平靜的看着天幕。

沒有馬皇后與朱標想象裡的氣急敗壞。

他只是靜靜的看着。

朱標看着自家老爹的模樣。

卻是突然想到以前當吳王世子時的日子。

……

大明·英宗時期

“還得是朕啊!”

朱祁鎮坐在寶座上大手一揮。

“要不是朕廢了禁銀令,天下萬民還得擔驚受怕呢!”

一旁的袁彬笑道:

“陛下天資英明,崇儉恤民。”

“大明英主也。”

年少的皇帝仰頭大笑:

“哈哈哈哈!”

“遠邁先祖!自朕而始!”

……

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423章 純正不曲,名與實稱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完本感言。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514章 李景隆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514章 李景隆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7章 秦二世胡亥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414章 富平之戰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第708章 賤民脫籍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
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423章 純正不曲,名與實稱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完本感言。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514章 李景隆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514章 李景隆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7章 秦二世胡亥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414章 富平之戰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第708章 賤民脫籍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