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宋高宗微微出手就能

【公元1126年閏十一月,康王趙構出使金營,中途折返相州。】

【十二月初一,他接到宋欽宗任命他爲兵馬大元帥的蠟書,開府相州。】

【汴京告急之時,他在大名府接到火速勤王的蠟詔。】

【副元帥宗澤主張趙構應率軍南下進援汴京,但遭到趙構和汪伯彥的反對,他們主張應向東平府(山東東平)轉移。】

【於是命宗澤率軍數千,以陳淬任統制,率前軍統領劉浩等前往開德府(河南濮陽),並聲稱趙構也在營中前去汴京抗金,以吸引金軍。】

【趙構自己則率大隊人馬逃向東平。】

【公元1127年正月,趙構又率部又轉向濟州(山東鉅野)】

……

曹魏。

曹操摸着花白的鬍鬚一捋而過。

真心感慨道:

“這人真能跑……孤怎麼覺得似曾相識啊?”

“玄德,你覺不覺得這人的行事風格很眼熟啊?”

劉備眼睛一眯,語氣之中聽不出喜怒。

“備曾以爲魏王對我等是禮賢下士。”

“不曾想竟如此辱我!”

一旁的孫權連忙遞上酒爵。

“你看你!急個甚!魏王這是在說我呢!”

“魏王!當初我等不識天數,今朝才知天意屬曹!”

“某敬魏王一杯!”

曹操不動聲色,瞥看一眼劉備,笑道:

“哈哈哈哈!滿飲!滿飲!”

看着劉備臉色鐵青,一旁的諸葛亮腳下暗踢一腳。

劉備冷哼一聲,舉杯抿了一口。

……

【公元1127年四月初八,再接到張邦昌派人送來的傳國玉璽後,他知道自己成爲徽宗諸子中唯一沒有被俘虜北去的親王,最有資格登上皇位。】

【四月二十二日,孟太后數次派人前往其所在濟州請他回到汴京。他斷然拒絕。】

……

大隋。

楊堅看着康王這兩字回想了一下。

“不對呀……他不是入金營爲質的那個嗎?”

“應該很有勇氣啊?”

“如此大恥他就輕易揭過了?!”

獨孤伽羅惡意滿滿的笑道:

“有的人面對困難勇往直前,而有的人則一蹶不振!”

“他是趙佶的兒子!怎麼可能是前者?!”

“哼,九子!八輩子都輪不到他當皇帝。偏偏就當上了!”

“運道真好。”

……

大唐。

“嘖。”

李世民倚着軟榻,斜眼瞧着天幕。

“這人怕不是被嚇破膽了。”

李承幹則若有所思道:

“汴京城的兩次圍城戰已經將這座城市的缺點暴露得一覽無餘。”

“他缺乏天然險阻,金軍每次都能渡過黃河直抵城下。”

“康王可能不想步他父兄的後塵,在下一次戰爭中淪爲新的俘虜。”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輕哼一聲。

“立都之時,宋太祖宋太宗都是在積極滅遼。”

“雖然沒滅成,但那時候定都汴京也是有險可守的。”

“國都在北,進可統御中原,退可保存實力。”

“後世子孫不孝,丟了河東河北的土地。”

“難道要開始罵祖宗選址不對嗎!”

李承幹被訓斥的面紅耳赤。

“阿耶……”

……

【四月二十五日,見康王趙構不想回來,孟太后只好下令派遣車駕、法杖等去迎接康王。】

【宗澤進言趙構當即帝位於南京應天府,趙構遂率部嚮應天府進發,韓世忠、劉光世也先後率所部前來,劉光世被任命爲五軍都提舉。】

【而汴京大臣也被一分爲二,一部分留守,另一部分前往南京。】

【公元1127年五月初一,康王趙構在南京即位。】

【爲了紀念“北狩”二帝,康王在南京修築了一個高壇,名爲“中興受命壇”】

【先登壇向北方遠望,大哭一場,下壇後進入南京府治的正衙。】

【在新官舊僚等上朝祝賀聲中,康王趙構成了新皇帝,是爲宋高宗。改元建炎。】

【伴隨登基而來的,是主戰派與主和派的爭論再次回來。】

【此時主戰的是宗澤、李綱等人,主和的則是黃潛善和汪伯彥。】

【議題只有一個,遷不遷都?】

……

後周·世宗時期

郭榮真覺得自己開了大眼,漲了大見識了!

不過這趙構……考慮的的確有幾分道理。

他沒有任何強有力的證據來支撐自己的合法性。

他既不是嫡長子,也沒有父親或者哥哥明確要傳位給他的證據。

儘管是特殊時刻,有太后做保證。

但他的權力多少有自封的味道。

日後金國就可以以此來攻擊他的合法性的。

而想要豎立合法性……就得迎那兩個王八蛋回來。

“嘖。”

“那兩王八蛋居然還有臉苟活。”

害人害己!

……

大宋。

“蠢貨!蠢貨!”

趙匡胤被氣的一頭栽倒後仰過去!

“現在是爭論這些的時候嗎!”

“還不盡快佈防黃河!”

“你要等金國回頭再來打你嗎!”

趙匡義捂着腦袋。

說就說,你敲我頭幹嘛!

“那張邦昌是金國立起的僞帝!”

“此時僞帝被廢!金國豈不會回頭再次南下!”

“遷都?遷爾母婢!”

“你要將北方全部拱手讓人嗎!”

……

天幕上。

兩國疆域展現於天。

以燕京爲分界線。

燕雲十六州和山西太原以北地區全歸金國。

而山東、河南、山西、河北南部,以及陝西南部依然歸屬宋朝。

……

【汴京是北宋都城,但宋高宗並不打算以此爲都。】

【宗澤主張不要遷都,以東京爲基地進行抗戰。】

【李綱認爲可以遷都,但最好遷往陝西地區,在長安、鄧州、襄陽三城中選一個爲臨時都城,利用陝西的天險與金國抗衡。】

【黃潛善和汪伯彥等人則主張南遷到建康或者荊州。】

……

後唐·明宗時期

李嗣源看向幾人,同樣有些摸不準。

“你們覺得這幾個地方如何?”

郭威直接說道:

“汴京是不能待了,北方戰略要地都沒了。”

“金國若是南下……無非重蹈覆轍。”

“同時,金橫斷中原,江南的財賦要運抵京師比較困難。”

“長安地形雖固,但在河東已歸金的情況下,只有一條大河,是守不住的。”

“鄧州天險利而不堅,同時運道難通,遠作國都。”

“唯有襄陽,漢水通長江,江南糧食財賦可水路運達。”

“同時三面環水,背靠峴山又有南陽盆地,再加上離中原較近。”

“不像建康臨安,離中原太遠。”

“這幾個地方,襄陽可行。”

……

【七月,宋高宗下達“巡幸東南”的手詔,目的地是建康】

【李綱極力反對,擡出不久前宋高宗“獨留中原”的承諾,迫使他收回成命,卻招致宋高宗的憎惡。】

【八月,李綱升爲左相,黃潛善替補右相,汪伯彥進知樞密院事,對李綱成鉗制之勢。】

【當時,兩河軍民都自發建立營寨以保衛家鄉抗擊金軍。】

【李綱命張所爲河北西路招撫使,傅亮爲河東經制使,收復失地。】

【但黃、汪要撤銷張所的招撫司和傅亮的經制司,葬送兩河抗金的大好形勢,李綱據理力爭,宋高宗偏袒黃、汪,御批同意。】

【黃潛善讓自己引薦的御史張浚彈劾李綱,李綱憤而辭職。直到去世,再未入朝。】

……

{大宋的皇帝,一個比一個軟弱,沒有一點骨氣,讓人覺得噁心。雖然不乏李綱這樣的大臣,但是少了能支持他們主戰堅守的皇帝。}

{本以爲是給中原王朝留的念想,不曾想是金王朝的助手。}

{完顏構,原來一即位時就是這個模樣!}

{項羽的破釜沉舟,讓人心折,讀起來就是一種享受。}

{讀歷史越多,越感到這類人的氣概有多麼恢弘,之前從來沒有讓我有感受這麼強烈的對比。}

{讀了宋史,才更能體會李清照寫出:“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心情。}

……

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414章 富平之戰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242.今晚八點無更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614章 “奪情”“君臣”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21章 劉恆的功績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第38章 南園遺愛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33章 漢武帝劉徹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
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414章 富平之戰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242.今晚八點無更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614章 “奪情”“君臣”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21章 劉恆的功績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第38章 南園遺愛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33章 漢武帝劉徹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