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

{本來在美華人被美帝區別對待已經很慘了,而清國沒有爲在美華人爭取生存空間,爭取該有的權利,致使這種排華力度加大了。}

{對某件事的認知高度決定了你在這件事的高度,清廷對世界的反應就像一隻巨大無比的蛆蟲,不痛打他的頭部,不足以驚醒他。}

{用宋元之時北地漢人的心態來看,就能明白從晚清時紮根的在外華裔大約是什麼心態了。}

{你這……確實不好說,頭三代可能有愛國情懷,往後嗎……可能就是生意了……}

……

大漢·靈帝時期

“……涼州?”

劉宏第一反應就是中原對涼州人的歧視……

“似乎能真的做到胡漢一視同仁的,就貞觀至開元之時吧?”

面對皇帝的詢問,羣臣訥訥不出口。

曹操小聲道:

“前漢也一視同仁吧?秺侯也是匈奴人啊。”

劉備瞥了他一眼,同樣小聲道:

“匈奴貴族與匈奴百姓是同樣待遇嗎。”

曹操斜睨回去。

“大漢與匈奴是世仇,貴族上可以接受,百姓下難以接受吧。”

劉備覷着這老小子。

“你別在這轉移矛盾,匈奴有一部分百姓歸順,那就大漢百姓。”

曹操冷哼一聲。

“好啊,那你去跟那些死在匈奴手上的百姓們談啊。”

劉備氣急,笏板握在手裡。

“曹孟德!你知道我不是那個意思!”

聲音之大,羣臣側目。

劉宏伸長脖子,好奇道:

“什麼事啊?說歸說!別下死手啊!”

羣臣又看向皇帝。

什麼叫別下死手?!

就不應該動手!

盧植看向劉備,瞅了一眼如持劍一般握着笏板的手,喝聲道:

“玄德!這是朝堂!”

劉備眼睛一亮,雙手持好笏板向劉宏請罪道:

“臣失禮,請陛下責罰。”

劉宏擺了擺手,不在意。

衆人齊刷刷看向一臉尷尬的曹操。

盧植那話太明白了。

這是朝堂所以不行,那不是朝堂……

衆人又想到一件事。

單挑的話曹操能不能打過劉備啊?

……

大唐·高宗時期

李世民抽空看了一眼天幕。

對着有些犯難的李治笑道:

“你與其想着怎麼解決胡人問題,不如想想怎麼解決胡人貴族問題。”

“胡人百姓與漢人百姓沒有區別。”

“只要你讓他們知道,你能讓他們吃飽穿暖,你就是他們心裡的天可汗。”

“沒有百姓的支持,胡人貴族也是浮水之萍。”

李世民看出李治有點受安史之亂的影響。

不過這也正常。

他現在想起安史之亂都恨的牙癢癢。

但不能因此而擴大打擊範圍,那是取亂之道。

李治點點頭。

“兒子明白了。”

長孫無忌都快哭了。

太好了!

終於有人能勸住這孩子了!

……

【用人識人:戊戌六君子。】

【光緒一朝能人異士數不勝數,但不是慈禧手下就是奕訢。】

【真正從光緒手上提拔的只有戊戌變法等改良派士人。】

【1898年9月28日,慈禧政變後的第七天,清廷下達了殺害“六君子”的上諭。】

【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等人被清廷逮捕。】

【其中,譚、林、楊、劉四人是光緒皇帝新任命的軍機章京,楊深秀是山東道監察御史,康廣仁是康有爲的胞弟。】

【康有爲與梁啓超則出逃海外。“戊戌變法”夭折,成了“百日維新”。】

……

大秦。

嬴政看着康有爲出逃,突然道:

“劉邦,你說當初若是商君出逃成功。”

“大秦秦法是否還能繼續下去呢?”

劉邦深吸一口氣。

好問題,真會問啊……

“臣以爲,不會。”

嬴政點了點頭,輕聲道:

“是啊,不會。”

秦法誕生的那一天就決定了只有皇帝一人可以脫離秦法。

其餘者,皆不能觸碰秦法之尊嚴。

哪怕商鞅也不行。

“跑的還真快啊……”

……

【因爲慈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譚嗣同、楊銳等“六君子”不審而判直接殺害,所以在這種不審而判,給後世留下一種錯誤的印象,認爲“戊戌六君子”有着共同的政治主張,是一羣志同道合的維新志士。】

【而事實卻是,對戊戌年的改革,六君子意見和立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戊戌六君子中,楊銳與劉光第二人並非康有爲的同道。林旭與康有爲的關係則存在搖擺。楊深秀是否知曉康有爲等人的驚天策劃,也尚缺乏證據。康廣仁對康有爲的做事方式頗有異議。】

【唯有譚嗣同,高度認同康有爲的政治立場。他在戊戌年的所作所爲,全然是在踐行“求爲陳涉、楊玄感,以供聖人之驅除,死無憾焉”的夙志。】

【致力於“保教保種”且暗存“保中國不保大清”之念的康有爲,正是譚嗣同心目中的“聖人”】

……

天幕上。

“時辰到!犯官叩謝天恩!”

劊子手右手緊攥笨重屠刀的刀柄,刀身順着小臂,橫在胸前。

其身前,跪在刑臺上的六人有的哭泣,有的嘆息。

中間一人則悠悠長嘆着絕命詩:

“望門投止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

“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

司事官員聽着,皺着眉出言高聲宣示:

“犯官叩首!謝皇上大恩!”

六人一齊叩首。

頌詩者,忍不住高聲悲憤道:

“皇上,功虧一簣啊!皇上!”

鬆散的辮子,從脖頸一側滑下,垂掛到地。

昏暗中躺着六具無頭的屍體。人潮散失。

留下一片淒厲的哭聲。

……{譚嗣同有一個讓人敬佩不已的地方,在於他本身是大清官二代,他爹是封疆大吏。在牢裡,有人保舉他只要認錯不該變法,承認大清祖宗法度就可以活命。}

{他毅然決然地選擇留下求死,和李大釗一樣,希望用自己的死震撼一批啓蒙者啓發一批變法的跟隨者認清大清朝廷的真實面目。}

{他有充足的時間出逃,留下就是爲中國初次革命失敗殉葬的。“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不昌者也。有之,請從嗣同始。”}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去哪裡了?}

{原本就沒有,是梁啓超偷樑換柱的結果。}

{“我自橫刀向天笑”如此豪氣沖天、充滿大無畏革命氣概的詩句,竟是出自苗沛霖。}

{原詩爲《秋宵獨坐》:

手披殘卷對青燈,獨坐搴帷數列星。六幅屏開秋黯黯,一堂蟲鳴夜冥冥。

杜鵑啼血霜華白,魑魅窺人燈火青,我自橫刀向天笑,此生休再誤窮經。}

{梁啓超則屬於借用。}

……

曹魏。

曹操體會着這兩句詩,又品着譚嗣同的那幾話與視死如歸的豪邁,嘆息道:

“這一改,“我自橫刀向天笑”,彷彿比原詩更加豪邁,但是卻違背了譚嗣同的原意。”

曹丕是才子。

他明白曹操所言。

譚嗣同的犧牲原意是君子坦蕩蕩。

是留將公罪後人論的坦誠。

但被人這麼一改,改成了維新派的壯烈和大義凜然。

爲他們而死的人,還要在死後還被再利用一下。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看着那短短的幾句話,感嘆不已。

“出身名貴而劍指名貴。”

“這境界,就不是一二般人所能比擬的了。”

朱瞻基同樣感悟着:

“相比那逃跑的兩人,譚嗣同能走而不走……”

“這算不算白死了?”

徐皇后一直沒有加入過交談,此時卻正色道:

“沒有,恰恰相反。”

“以他的身份,正是用死告訴世人,改革是走不通的,只有通過暴力革命推翻清朝才能救中國。”

“他用身軀的腐朽,埋下點燃大清的火種。”

“成爲旗幟,比他活着更重要。”

……

{遺憾的是,“六君子”被清廷殺害後,康有爲等決定充分利用“保皇”這一政治資產,遂出於宣傳的需要,刊佈了許多回憶、紀念文字。這些文字,將楊銳與劉光第打扮成了康有爲的忠實擁躉。}

{但其實,楊銳並不知道康黨的“圍園殺後”計劃,他的立場始終是調和帝后關係,而非扳倒慈禧。對於劉光第,康、樑也做了類似的虛假描述。}

{而康、樑的這種做法,與清廷對“六君子”的草率定性,構成了一種虛假的“呼應”,也讓戊戌年改革的本來面貌發生了扭曲。}

{進而嚴重影響到後世對這場改革的反思。}

{講真,如果讓這幫品行的人變法成功,真不知道中國近代史又是一部怎樣的歷史。}

……

【百日維新是一場極爲錯綜複雜的改革,它的失敗,既不能簡單地以“頑固派的鎮壓”來解釋,也非責備康有爲“志大才疏”便可使人滿意。】

【它實際上是清廷此前三十餘年洋務改革失敗結出來的一枚苦果。】

【在這場改革裡,年輕的皇帝不再信任舊體制。】

【舊體制裡的太后與官僚集團也無意響應年輕的皇帝。】

【“改革旗手”康有爲在改革啓動的前一年,萌生出“保中國不保大清”的思想,導致他無論對年輕的皇帝還是老邁的太后,都缺乏認同感。】

【這是一個缺乏共識的改革,它註定會失敗。】

……

大清·光緒時期

光緒現在情緒十分萎靡。

“天幕是什麼意思……”

慈禧看着開始逃避的皇帝,面無表情。

改革變法哪有那麼容易的。

皇帝還是稚嫩。

“你還是老老實實的,別瞎折騰了。”

聽着慈禧這話,光緒一頓火氣,出言譏諷道:

“若不垂簾,何由至今日。”

慈禧冷眼看着他,森然道:

“若不垂簾,由你何也。”

光緒氣急又無從反駁。

一揮袍袖,大步離開,只留下一句。

“朕連那漢獻帝都不如!”

慈禧冷冷的看着皇帝離去的背影。

“喂不熟的白眼狼……”

……

【甲午年,朝中存在着帝后角力。】

【但光緒皇帝自親政至甲午年,不過短短五年時間,當時朝廷內外的重臣,均與慈禧太后有着長期共事的經歷。】

【這些重臣,對太后自1861年以來的執政,基本上都是認可的,對年輕、缺乏政治經驗的光緒帝則心存疑慮。】

【慈禧太后在制度上也控制着朝廷的核心人事大權,光緒沒有辦法無視慈禧的意志而任用私人。】

【“帝黨”在甲午之前並沒有成型,直到戊戌年,“帝黨”才徹底成型。】

【其原因就是清軍在甲午年的慘敗。慘敗引發變法的思潮,也折損了慈禧的政治聲望。】

【作爲清廷權力的實際掌控者,慈禧被許多人認爲需要爲甲午年的慘敗承擔責任。】

【這種想法以康有爲、梁啓超和軍機四章京爲代表的士人。】

【當慈禧的保守形象日趨固化,光緒的開明形象也在逐步上升。】

【當康有爲試圖通過開設制度局、懋勤殿,以及引進李提摩太、伊藤博文等外國顧問,來拓展帝黨權力的邊界時,帝后角力遂不可避免地被激化成了流血衝突。】

【“戊戌六君子”被殺,慈禧宣佈恢復訓政,光緒則被軟禁。】

【帝、後關係,至此徹底破裂。】

【評價E級·得零分】

……

{題外話,故宮沒有光緒皇帝的照片留存下來。}

{1990年,故宮出版社出版《故宮舊藏人物照片集》。1994年,故宮出版社又出版《故宮珍藏人物照片薈萃》,收錄有故宮博物院所藏慈禧、奕𫍽、奕訢、載灃、光緒帝后妃、溥儀、婉容、文繡、太監宮女、八國聯軍乃至入宮表演的戲劇人物的諸多照片。}

{唯獨沒有光緒的照片。}

{據這兩本書披露,“在紫禁城內,直到光緒二十九年(1903),才由年已六十九歲的慈禧太后開始用照相機拍攝個人照片”,“這些照片及底片,在1924年11月5日溥儀遷出故宮後,全部由故宮博物院集中保存下來”。}

……

大清·康熙時期

“你先等會兒!”

康熙直接鎖定錨點!

溥儀遷宮?!

“什麼叫遷宮?”

胤禛小心翼翼道:

“可能是洋人打進來,然後又跑了吧?”

康熙沉着臉一言不發。

……

大清·雍正時期

雍正算着年頭。

“1924……距離過了甲午也沒多少年了。”

“你說……算了。”

弘曆看着問到一半不在問的阿瑪,也不知如何開口。

……

而此時衆皇帝也在羣裡看到這麼一句話。

『乾隆帝:諸位,我們的時代就要結束了。』

一時間,確有恍如隔世之意。

……

{對於故宮內無光緒照片傳世這件事,書中給出了一種解釋:慈禧熱衷於爲自己拍照、樹立個人威儀之時,倡導變法的光緒皇帝一直被她長期軟禁於瀛臺之際。這又不難使我們理解:何以故宮舊藏慈禧照片如此之多,而光緒皇帝的照片一張也沒有。}

{而這種解釋,可以在德齡的《清宮禁二年記》中得到佐證。}

{德齡喜好攝影,爲慈禧做御前女官時,曾在宮中擺弄過攝影儀器。據德齡回憶,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與光緒皇帝談及外國畫師爲慈禧繪製油畫一事。}

{光緒流露出一種也想繪一幅油畫像的情緒,卻又自覺這是不可能的事,因爲慈禧不會同意。}

……

曹魏。

劉協看着天幕,平靜道:

“看來,我這個廢帝算是所有廢帝裡結局中上的了。”

曹節不知該如何開口。

劉協卻笑道:

“能留命在,已是大恩了。”

老劉家祖訓:

保命第一。

不知道能不能過……

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7章 秦二世胡亥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
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7章 秦二世胡亥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