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

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

大唐·高祖時期

李世民清楚君與臣對立。

咸豐若還活着,肅順當然可敵天下。

但咸豐龍馭賓天,肅順在理論上就得聽命於新皇帝。

一個幼童。

而這個男孩又緊緊依偎在其生母那拉氏的懷裡。

摟着唯一皇子的那拉氏與權傾朝野的肅順,是天然對立的敵人。

那拉氏畢竟不是真正的皇后。

“八大臣這邊居然沒第一時間抓軍權……”

李世民對這點確實很匪夷所思。

“肅順他們還是太自負於大行皇帝遺詔這類廢紙了。”

“執着於跟兩個孀婦鬥嘴奪權。”

“任何政變一是抓軍隊,二是抓輿論,三是懾服百官接受現狀,四纔是對幾個孤兒寡母的。”

“肅順他們政治鬥爭經驗真的是還就是個臣子角色。”

李建成嘆聲道:

“也不能賴他們,這清朝到咸豐死都兩百年,從來沒人能軍事政變成功。”

“不知道軍權就是君權的保證。”

李淵在身後看一眼摺子,又看一眼交流“政變”心得的兩個兒子。

一個“未來”成功政變。

一個“未來”摸不着頭。

這兩人坐一起交流這東西……

太黑暗了。

……

【等奕訢在北京收到不許他去熱河的諭旨後,又接待了兩宮皇太后派來的密使,囑其奔赴熱河商議大計。他立即上奏,請求奔喪。】

【七月二十五(8月30日)他收到了獲准的諭旨,他知道,兩宮皇太后開始發力了。】

【咸豐十一年八月初一(1861年9月5日)奕訢到達行宮。一頭撲向咸豐帝的梓宮,放聲大哭。】

【祭禮剛剛結束,就傳來懿旨,兩宮皇太后召見恭親王奕訢。】

【對於奕訢的到來,肅順一開始是有警惕的。對於兩宮的召見,肅順原想阻擋,但奕訢到熱河後對“贊襄政務”各位大臣的畢恭畢敬,出乎其意料。】

【他原以爲奕訢會因爲未列“贊襄”而大吵大鬧,甚至準備了對付的言詞。見到奕訢大方地邀請他陪同入見,反覺得不好意思起來。他對奕訢笑道:“老六,你與兩宮是叔嫂,何必讓我輩陪呢?”】

【便允奕訢單獨入見。】

……

曹魏·(司馬家時間線)

司馬昭對天上這顧命大臣的腦子抱有深度的懷疑。

“他想什麼呢?”

司馬懿閉目養神,老神在在道:

“看到了吧。”

“這就是滿招損,謙受益。”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能屈能伸爲大丈夫。”

司馬昭扣了扣耳朵,吹了口氣,繼續道:

“我其實只想知道。”

“這幫子什麼顧命大臣,就沒一個想着去爭兵權的嗎?”

“他們把留在京師的官員當死人啊?”

“一王爺和一幫官員留在一起。”

“用屁股想也知道這幫人會勾搭一起了。”

司馬懿依然閉着眼睛道:

“明清跟漢唐還是不一樣的。”

司馬昭等了半天下文,然後就聽見一聲呼嚕聲響起。

司馬昭:……

“我就多餘有期盼。”

……

【奕訢與兩宮皇太后的會面,達兩個多小時之久。當時極爲機密的商談內容,今日已經大白。】

【其中最重要一點是,奕訢請兩宮皇太后攜小皇帝迅速回鑾北京,至時再除“肅黨”。】

……

天幕上。

奕訢與幾名大臣來到軍機處所在的幹清門,揚了揚手裡的一道諭旨。

“幹清門侍衛在哪兒?”

剛一聲喊,從隆宗門進來一班侍衛,一起給恭王請了安,垂手肅立。

“你們聽仔細了,奉旨:將載垣、端華、肅順革去爵職,拿交宗人府。”

一衆侍衛轉身就進了軍機處。

幾名官員被扭着押了出來。

一名大臣高聲喊道:

“我們沒有在御前承旨,哪裡來的旨意?!”

“哼!”

奕訢冷笑一聲:

“只問你們,奉不奉詔就是了!”

那大臣不敢再作聲,另一位大臣又叫道:

“這是亂命……”

一句話未完,已有侍衛堵上他們的嘴。

同時把他們的暖帽從頭上摘了下來。

看着掙扎的大臣們。

奕訢又回頭道:

“肅順扈從梓宮,已過了青石樑,將到密雲。”

“派睿親王仁壽、醇郡王奕𫍽將肅順拿住,押解來京。”

……

【咸豐十一年九月二十三(1861年10月26日)咸豐皇帝的梓宮由熱河移返北京。】

【兩宮皇太后攜小皇帝目送了大行皇帝上路後,坐上了馬車,由載垣、端華伴隨,分道先回北京。】

【肅順親送梓宮在後。】

【九月二十九(11月1日)兩宮皇太后與皇帝載淳到達北京,奕訢率文武百官出城跪迎。在迎候的儀式中,奕訢密告:政變的準備工作一切就緒。】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看不懂咸豐的設計。

雖然他明白咸豐是爲了保持朝廷平衡。

但還是看不明白。

“咸豐的臨終安排是把近支宗室、中樞大臣、領兵將領全部排除出權力核心。”

“這必然會導致這三個團體的集體反撲……”

託孤大臣沒個領兵的,這權力結構根本不穩。

但話又說回來,有那麼多“權臣”例子在前面。

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會隨意給核心權力圈的人隨意使用軍權的權利。

畢竟如果他又能擬旨又能指揮軍隊,那篡權奪位還不是看他心情的事?

相比之下,兩宮太后對比顧命大臣對皇權的威脅性還是要低得多的。

“不過……”

長孫無忌聽着兩字,眼皮子一跳。

皇帝肯定沒想好事。

……

武周。 “我打賭!”

太平公主興致勃勃的拉着李旦,眼睛發亮。

“兩宮太后必有一爭!”

“並立前期她倆利益一致,但顧命八大臣沒了!”

“她倆的利益一定會犯衝!”

“一個生母,一個嫡母!”

“哇!好刺激啊!”

李旦被太平公主揪着袖子,像不倒翁一樣搖晃着,他拉住太平的手。

白着臉道: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妹,你先放開兄……我……我要吐了!”

太平立刻撒手退避三舍。

“你可別吐我身上!新做的衣裳呢!”

李旦拍了拍胸口,緩了口氣道:

“兩宮太后有沒有爭鬥不好說。”

“恭王是活不成了。”

太平公主臉色一變,一巴掌蓋在李旦嘴上。

緊張的探頭向後看了看,鬆開手,急速且小聲道:

“不要命啦!”

“母后還在屋裡呢!”

……

【九月三十日(11月2日)文武百官向小皇帝朝拜請安之後,奕突然站出來,讓侍衛將載垣、端華等人拿下,並宣讀了早就擬好的諭旨。】

【事情來得太過突然,幾位顧命大臣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侍衛們一擁而上拿下了。八大臣被解職,交宗人府定罪。】

【此時,肅順還在返京的路上,才行至密雲境內,對京城發生的一切還一無所知。】

【當日晚上,睿親王仁壽、醇郡王奕𫍽帶兵趕至百里之外的密雲,將肅順從牀上抓了出來。】

【十月初一(11月3日)兩宮皇太后以皇帝的名義頒旨:授奕訢爲議政王;由奕訢、桂良、沈兆麟、文祥、寶鋆、曹毓英組成新的軍機處。】

【兩宮垂簾、恭王輔政的新體制建立起來。】

【而咸豐臨終重託的八位顧命大臣,五個人革職,三人斬首。】

【十月初五(11月7日)在太和殿,新皇帝載淳舉行了即位儀式,廢除“祺祥”年號,改用“同治”年號】

【同時,爲兩位皇太后加徽號,鈕鈷祿氏東太后“慈安”,那拉氏西太后“慈禧”。】

【兩宮太后開始正式垂簾聽政。】

【因爲當時正處祺祥年號,這場政變遂被稱爲“祺祥政變”】

【因爲這一年是辛酉年,也被稱爲“辛酉政變”】

……

{清朝的政治穩定性真是空前的強,這樣政變竟然只死了三個人。}

{百家講壇看過,肅順這個人真的是有國家意識而不是皇室意識,主張大力提拔漢族官員。}

{就是過於獨斷專行,得罪人太多。}

{從結果來看,八大臣結局最好的是景濤,辛酉政變後只被削了職位,保留了公爵和駙馬的品級,第二年又被啓用,活了六十多歲生了十二個兒子}

{他就是咸豐留給慈禧未來除掉顧命大臣們的。他很聰明,看懂了咸豐的佈局。}

{咸豐想讓肅順壓制恭王,用給宗室遠支紅利防止宗室倒向恭王。同時讓兩宮太后憑藉蓋章以自保,讓肅順和兩宮太后合作,又以慈安制衡慈禧。}

{但是,慈安並無子,只想善終,並沒有太多政治野心。恭王不肯坐以待斃,慈禧看出了肅順的野心,或殺慈禧,聯合東太后專權。或與東太后另立新君。}

{無論肅順選哪種,只要肅順不死,慈禧和小皇帝就遲早要死。}

{世界上的一切權臣似乎都難以保全,是因爲他們本人並無權,憑藉君權作威。}

{君主一變動,他們就萬分危險了。}

……

曹魏。

“孤,可不在此列。”

曹操飲了一口酒水,漫不經心。

因爲他就是那個有權的“君”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孤的權可不是皇帝給的。”

“反而是皇帝要依靠孤的權。”

他只是要借皇帝的正統之名罷了。

“叡兒,你要記住。”

曹操華麗無視了跟個木偶一樣的曹丕,對小曹叡道:

“鳥可以站在樹枝上閉眼睡覺。”

“這不是因爲鳥相信樹枝的牢固。”

“而是它相信自己的翅膀。”

……

季漢。

“八大臣其實也沒什麼錯吧,的確是嚴格按照咸豐的遺囑辦事,反倒兩宮太后嚴重越權了。”

殿內衆人議論紛紛。

荀彧跟法正等人也聚在一起談論着:

“這咸豐皇帝的臨終佈局本就沒可能持續。”

“近支宗室和京師的留守官員絕無可能接受自己被排斥於權力中樞之外。”

于禁、張遼一左一右夾着關羽,喝得臉紅脖子粗,大聲道:

“咸豐這人不仁義!那外夷打了過來自己應付不了,就拿弟弟頂上!”

“結果用完了人家,又把人晾在一邊!”

“像這種有能力的人怎麼可能乖乖坐以待斃!”

關羽默默捋着長鬚不語。

諸葛亮輕搖羽扇,將一切局勢納入眼底。

嘴角泛起一絲笑意。

天下英雄盡入漢中。

大漢當興!

劉備則在那感嘆着:

“這把留京官員排除權利之外,確實太傻了。”

諸葛亮瞥了一眼劉備。

其實有時候,劉禪確實挺像主公的。

……

劉宋。

劉裕看着天幕裡塵埃落定的一幕,又想咸豐。

“生前事事不能敞志的倒黴蛋。”

“臨終前的安排,在其屍骨尚未送到京師前又被推翻了。”

真是悲劇的一生。

……

【在整頓官場腐敗一事上,肅順表現得相當積極。】

【咸豐八年(1858),他查辦“戊午科場收賄案”,殺了包括大學士柏葰在內的五位中央官員,數十名高官與新中舉人被革職或者流放。】

【咸豐十一年(1861),戶部爲逃避肅順對“宇字五號案”的追查,縱火焚燒戶部檔案,大火持續了十二個小時,相關文檔字據全部付之一炬。】

【戶部被逼到這種程度,可見肅順反貪是在玩真的。】

【大火之後,該案仍有數十名高官被革職抄家。】

【此外,肅順在倒臺前夕,還曾“奏減八旗俸餉”,理由是“滿人糊塗不通,不能爲國家出力,惟要錢耳”。他認爲滿人不足以充當清廷的統治基礎,反要消耗清廷許多財政收入。】

【凡此種種,都是對官僚集團的侵害。】

【所以,處決肅順的消息傳出後,京城的官僚們歡欣鼓舞,囚車經過之處,“其怨家皆駕車載酒”前往圍觀,還有人指使兒童朝囚車扔泥土瓦塊,痛罵“肅順亦有今日乎!”】

【肅順既死,皇權對官僚集團的高壓也隨之消失,奕訢、慈安與慈禧組成了新的執政中樞。】

【但肅順雖死,高壓也消失,可皇權與官僚集團並沒有和解。】

【於是,1862年,也就是同治元年,清廷正式啓動內政與外交的改革。】

【自這一年開始,清朝正式進入由恭親王奕訢與兩宮太后共同執政的雙頭體制時代。】

……

(本章完)

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44章 新始祖王莽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606章 隆慶中興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第28章 封狼居胥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
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44章 新始祖王莽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606章 隆慶中興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第28章 封狼居胥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