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

{讀史至此,掩面長嘆。}

{三十二字自兒時初見便記誦於心,這應是中華讀書人能留下的最好的遺言。}

{義所當爲,便毅然爲之!}

{積貧積弱的宋朝在將死之時展示出了非凡骨氣}

{不必這麼高看待文天祥!想死,作爲宋朝狀元宰相,在趙昺崖山投海時,若忠於宋,那時即死!}

{陸秀夫纔是真忠誠!文天祥一路表演到此時,是在宣告他的忠節,儘管他最好做到了不投降而死,但實在是有自我宣揚之賺!}

{也彷彿你爲了標新立異,拋出自己的假設一樣。}

{和這“嫌”“賺”都分不清的人計較什麼,拉黑即可。}

{讓你讀書,你非得養豬。既不知道當時文天祥又一次自殺未遂,也不知道孔子孟子之意爲何!}

{但凡讀過《正氣歌》你都說不出這話!}

……

大秦。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嬴政不自覺的念起孟子的文章。

“從容伏質,就死如歸。”

“其所欲有者甚於生者。”

“可不謂義哉!”

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三人心裡肯定明白。

以崖山這個彈丸之地對抗元軍,是蚍蜉撼樹。

南宋偌大的土地,都擋不住元軍的進攻,何況是小小崖山。

他們只是爲民族氣節而戰,爲信念而戰,爲榮譽而戰罷了。

一如子路一般。

嬴政想到了子路之死。

只要多有一點求生的意念,他就大可以不進城,大可以不用那種方式挑釁蒯聵,大可以不死。

子路之死,死於他堅持將作爲家臣的責任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

大漢。

劉邦捋着鬍鬚,面色不善。

“此豎子,誠非忠信之人!”

呂雉略顯詫異,劉盈默默擦淚,小劉恆若有所思。

劉邦察覺到呂雉神色中的異常,但也未多說什麼。

自始至終,她就沒了解過自己。

自己的偶像是信陵君不假,但自己也是自低層摸爬滾打上來的。

想到此處,劉邦看着呂雉意味深長的說道:

“生命沒那麼重要,活着也沒那麼重要。”

殿內陷入難以言喻的沉默之中。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看着天幕,似呢喃似呻吟。

“我從你大父身上學到的東西不多。”

“只有一點讓朕記憶猶新。”

劉啓好奇的看向阿父。

劉恆看着天幕,輕聲道:

“活着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活着。”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嫌惡的看着天上那句不知所謂的回答。

“忠君愛國,忠君是人本位,先忠於君主後忠於國家。”

“而愛國忠君纔是真的國士無雙,他愛的是國家的黎民百姓,熱土海河。”

“子曰:‘志士仁人,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

“讀沒讀過書啊!”

……

季漢·懷帝時期

劉禪略帶幾分迷茫的看着諸葛亮。

文丞相永垂不朽

“相父,什麼是仁?”

諸葛亮握緊羽扇,眼神中的光彩熠熠。

“仁,就是你信守的根本原則與信念。”

“你認定的,人之所以爲人的根本標準。”

劉禪更加迷茫了。

“這……這該如何確定自己的信念和標準呢?”

諸葛亮轉過頭,盯着劉禪。

過了許久,嘆聲道:

“只要問一問,在什麼狀況下,你即便犧牲生命,都要保衛這項原則。”

“或者反過來,就算可以幫你換來生命延續,你都不會違背這項原則…”

劉禪愣了一下,隨即羞愧的低下頭。

自己…居然連金哀宗和宋家的小皇帝都不如嗎…

……

西晉。

司馬炎覺得很不好受。

憑什麼啊!

都是得國不正!都是外族入侵!

怎麼你宋朝跟我大晉這麼南轅北轍啊!

我大晉怎麼就出了個劉裕啊!

你要說報應……我大晉篡的是魏國啊!

……

大唐。

李世民擦了擦手,將手帕一扔,看着天幕。

“生不負學,死不降志。”

“取義成仁。”

“這在某種意義上,已經遠遠超越了忠君愛國的範疇。”

李承幹則開口道。

“宗澤與岳飛難道不是嗎?”

李世民收拾了一下言辭,緩緩道:

“古有三不朽之說,其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

“回顧宋代,以功業而彪炳史冊的相當罕見。”

“岳飛雖戰功赫赫,但後人緬懷主要還是因爲他矢志抗金。”

李承幹直接無視了這句話。

他現在也有了點評判標準。

就自家阿父這種在軍事上看誰都是土雞瓦狗的說辭。

自己就聽聽算了。

真要信了……那可就遭老罪了!

李世民不知‘逆子’的腹誹,回想着文天祥的一生與其寫的詩詞,感嘆道:

“但縱觀文天祥一生,任於危難之際,卻沒能挽狂瀾於既倒。”

“其後毀家抗元,兵敗被俘,也並沒有建立驚天動地的功業。”

“肯定他的主要不是名相,而是以名相能爲烈士!”

“事業雖無所成,大節亦已無愧!”

“大宋三百年於事雖無成,卻是在最後留下了最寶貴的東西。”

“那是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堅貞氣節!”

李世民想起自家王朝最後出現的那些堅貞人物,嘴角帶笑。

“那是我堂堂華夏,最珍貴的遺產!”

……

大宋。

趙匡胤一杯接一杯的不停澆酒於地,嘴裡唸唸有詞:

“寇準、范仲淹、包拯、王安石、司馬光、李綱、宗澤、岳飛、陸秀夫、張世傑、文天祥……”

“還有許多可能天幕還未說之人。”

“你們是大宋三百年裡的璀璨星光。”

“大宋有你們,是大宋的榮耀。”

“朕敬你們……”

趙匡義也舉杯欲敬,被趙匡胤冷眼逼退。

悻悻放下酒杯。

……

大宋·理宗時期

趙昀呆呆的看着手裡正方體。

他終於知道這東西是用來幹嘛的了。

若有的選,他寧願一輩子都不知道。

但他沒的選了。

此時機,無論南宋做什麼都是徒勞無功了。

決定南宋最終在什麼時間、以什麼方式覆滅的,是蒙古人間所發生的事。

此時的南宋在軍事力量上不可能抵擋蒙古,而且在戰略地形上也失去了任何保障。

雖有如文天祥等可歌可泣的忠臣故事,也無法延遲南宋滅亡的進程,更遑論阻止了。

南宋此時失去了自主性,淪爲新興草原大故事中的一個角色。

“還好……最起碼,能保留宗廟了。”

……

大元。

忽必烈看着天幕。

他開心於天下一統,又傷心於這等好男兒不能爲我所用。

“仲晦,這文天祥真不能爲我所用嗎?”

劉秉忠不知道他死後五年,文天祥才被押向大都。

只是感慨道:

“文天祥,是讀書人的榜樣。”

“一以貫之。”

忽必烈明白了,忍不住嘆氣道:

“好男兒,不爲我用,殺之太可惜!”

他依然沒斷了以後招降文天祥的心思。

正琢磨着如何招降文天祥的忽必烈還真想出個歪主意!

崖山之戰可以放過小皇帝,認元朝爲宗主。

然後安家南洋,祭祀宗廟。

而代價……就是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人入元朝當值。

漢朝先例,諸侯國相可以入朝爲官。

朕爲漢高祖後裔,用漢例很正常吧?

我大元又沒俘徽欽二帝,大不了那宋恭帝朕免費還你們!

反正只有把文天祥給我就行!

這樣,你總不能還一心求死吧?

總要試試啊!

萬一呢!

萬一他豬油蒙了心呢!

……

大明。

朱元璋不知大明會不會有這等臣子。

授任於傾危之際,忠信有餘,取義成仁,爲千萬臣子之式。

“還是算了。”

“那不是說大明將亡且君主無能?”

朱元璋覺得還是不要想這種事好了。

不太吉利。

果然。

他捂着胸口,心跳的厲害。

……

大清·乾隆時期

乾隆知道自己聖祖評價文天祥是爲了以忠君之意代大義之身。

但他確實不喜康熙爺的評價。

“文天祥,忠誠之心雖只是出於一時之激。”

“但久而彌勵,其浩然之氣,與日月爭光。”

“只因該志士仁人欲伸大義於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

……

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第557章 河套之亂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688章 少年天子康熙皇帝第777章 湘軍!湘軍!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38章 南園遺愛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
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第557章 河套之亂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688章 少年天子康熙皇帝第777章 湘軍!湘軍!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38章 南園遺愛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