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

{讀史至此,掩面長嘆。}

{三十二字自兒時初見便記誦於心,這應是中華讀書人能留下的最好的遺言。}

{義所當爲,便毅然爲之!}

{積貧積弱的宋朝在將死之時展示出了非凡骨氣}

{不必這麼高看待文天祥!想死,作爲宋朝狀元宰相,在趙昺崖山投海時,若忠於宋,那時即死!}

{陸秀夫纔是真忠誠!文天祥一路表演到此時,是在宣告他的忠節,儘管他最好做到了不投降而死,但實在是有自我宣揚之賺!}

{也彷彿你爲了標新立異,拋出自己的假設一樣。}

{和這“嫌”“賺”都分不清的人計較什麼,拉黑即可。}

{讓你讀書,你非得養豬。既不知道當時文天祥又一次自殺未遂,也不知道孔子孟子之意爲何!}

{但凡讀過《正氣歌》你都說不出這話!}

……

大秦。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嬴政不自覺的念起孟子的文章。

“從容伏質,就死如歸。”

“其所欲有者甚於生者。”

“可不謂義哉!”

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三人心裡肯定明白。

以崖山這個彈丸之地對抗元軍,是蚍蜉撼樹。

南宋偌大的土地,都擋不住元軍的進攻,何況是小小崖山。

他們只是爲民族氣節而戰,爲信念而戰,爲榮譽而戰罷了。

一如子路一般。

嬴政想到了子路之死。

只要多有一點求生的意念,他就大可以不進城,大可以不用那種方式挑釁蒯聵,大可以不死。

子路之死,死於他堅持將作爲家臣的責任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

大漢。

劉邦捋着鬍鬚,面色不善。

“此豎子,誠非忠信之人!”

呂雉略顯詫異,劉盈默默擦淚,小劉恆若有所思。

劉邦察覺到呂雉神色中的異常,但也未多說什麼。

自始至終,她就沒了解過自己。

自己的偶像是信陵君不假,但自己也是自低層摸爬滾打上來的。

想到此處,劉邦看着呂雉意味深長的說道:

“生命沒那麼重要,活着也沒那麼重要。”

殿內陷入難以言喻的沉默之中。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看着天幕,似呢喃似呻吟。

“我從你大父身上學到的東西不多。”

“只有一點讓朕記憶猶新。”

劉啓好奇的看向阿父。

劉恆看着天幕,輕聲道:

“活着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活着。”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嫌惡的看着天上那句不知所謂的回答。

“忠君愛國,忠君是人本位,先忠於君主後忠於國家。”

“而愛國忠君纔是真的國士無雙,他愛的是國家的黎民百姓,熱土海河。”

“子曰:‘志士仁人,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

“讀沒讀過書啊!”

……

季漢·懷帝時期

劉禪略帶幾分迷茫的看着諸葛亮。

文丞相永垂不朽

“相父,什麼是仁?”

諸葛亮握緊羽扇,眼神中的光彩熠熠。

“仁,就是你信守的根本原則與信念。”

“你認定的,人之所以爲人的根本標準。”

劉禪更加迷茫了。

“這……這該如何確定自己的信念和標準呢?”

諸葛亮轉過頭,盯着劉禪。

過了許久,嘆聲道:

“只要問一問,在什麼狀況下,你即便犧牲生命,都要保衛這項原則。”

“或者反過來,就算可以幫你換來生命延續,你都不會違背這項原則…”

劉禪愣了一下,隨即羞愧的低下頭。

自己…居然連金哀宗和宋家的小皇帝都不如嗎…

……

西晉。

司馬炎覺得很不好受。

憑什麼啊!

都是得國不正!都是外族入侵!

怎麼你宋朝跟我大晉這麼南轅北轍啊!

我大晉怎麼就出了個劉裕啊!

你要說報應……我大晉篡的是魏國啊!

……

大唐。

李世民擦了擦手,將手帕一扔,看着天幕。

“生不負學,死不降志。”

“取義成仁。”

“這在某種意義上,已經遠遠超越了忠君愛國的範疇。”

李承幹則開口道。

“宗澤與岳飛難道不是嗎?”

李世民收拾了一下言辭,緩緩道:

“古有三不朽之說,其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

“回顧宋代,以功業而彪炳史冊的相當罕見。”

“岳飛雖戰功赫赫,但後人緬懷主要還是因爲他矢志抗金。”

李承幹直接無視了這句話。

他現在也有了點評判標準。

就自家阿父這種在軍事上看誰都是土雞瓦狗的說辭。

自己就聽聽算了。

真要信了……那可就遭老罪了!

李世民不知‘逆子’的腹誹,回想着文天祥的一生與其寫的詩詞,感嘆道:

“但縱觀文天祥一生,任於危難之際,卻沒能挽狂瀾於既倒。”

“其後毀家抗元,兵敗被俘,也並沒有建立驚天動地的功業。”

“肯定他的主要不是名相,而是以名相能爲烈士!”

“事業雖無所成,大節亦已無愧!”

“大宋三百年於事雖無成,卻是在最後留下了最寶貴的東西。”

“那是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堅貞氣節!”

李世民想起自家王朝最後出現的那些堅貞人物,嘴角帶笑。

“那是我堂堂華夏,最珍貴的遺產!”

……

大宋。

趙匡胤一杯接一杯的不停澆酒於地,嘴裡唸唸有詞:

“寇準、范仲淹、包拯、王安石、司馬光、李綱、宗澤、岳飛、陸秀夫、張世傑、文天祥……”

“還有許多可能天幕還未說之人。”

“你們是大宋三百年裡的璀璨星光。”

“大宋有你們,是大宋的榮耀。”

“朕敬你們……”

趙匡義也舉杯欲敬,被趙匡胤冷眼逼退。

悻悻放下酒杯。

……

大宋·理宗時期

趙昀呆呆的看着手裡正方體。

他終於知道這東西是用來幹嘛的了。

若有的選,他寧願一輩子都不知道。

但他沒的選了。

此時機,無論南宋做什麼都是徒勞無功了。

決定南宋最終在什麼時間、以什麼方式覆滅的,是蒙古人間所發生的事。

此時的南宋在軍事力量上不可能抵擋蒙古,而且在戰略地形上也失去了任何保障。

雖有如文天祥等可歌可泣的忠臣故事,也無法延遲南宋滅亡的進程,更遑論阻止了。

南宋此時失去了自主性,淪爲新興草原大故事中的一個角色。

“還好……最起碼,能保留宗廟了。”

……

大元。

忽必烈看着天幕。

他開心於天下一統,又傷心於這等好男兒不能爲我所用。

“仲晦,這文天祥真不能爲我所用嗎?”

劉秉忠不知道他死後五年,文天祥才被押向大都。

只是感慨道:

“文天祥,是讀書人的榜樣。”

“一以貫之。”

忽必烈明白了,忍不住嘆氣道:

“好男兒,不爲我用,殺之太可惜!”

他依然沒斷了以後招降文天祥的心思。

正琢磨着如何招降文天祥的忽必烈還真想出個歪主意!

崖山之戰可以放過小皇帝,認元朝爲宗主。

然後安家南洋,祭祀宗廟。

而代價……就是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人入元朝當值。

漢朝先例,諸侯國相可以入朝爲官。

朕爲漢高祖後裔,用漢例很正常吧?

我大元又沒俘徽欽二帝,大不了那宋恭帝朕免費還你們!

反正只有把文天祥給我就行!

這樣,你總不能還一心求死吧?

總要試試啊!

萬一呢!

萬一他豬油蒙了心呢!

……

大明。

朱元璋不知大明會不會有這等臣子。

授任於傾危之際,忠信有餘,取義成仁,爲千萬臣子之式。

“還是算了。”

“那不是說大明將亡且君主無能?”

朱元璋覺得還是不要想這種事好了。

不太吉利。

果然。

他捂着胸口,心跳的厲害。

……

大清·乾隆時期

乾隆知道自己聖祖評價文天祥是爲了以忠君之意代大義之身。

但他確實不喜康熙爺的評價。

“文天祥,忠誠之心雖只是出於一時之激。”

“但久而彌勵,其浩然之氣,與日月爭光。”

“只因該志士仁人欲伸大義於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

……

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第27章 帝國雙璧!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44章 新始祖王莽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751章 茶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
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第27章 帝國雙璧!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44章 新始祖王莽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751章 茶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