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

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

【公元1086年八月,范仲淹之子範純仁因國用支絀,建議仍行青苗法,很多人以爲不妥。】

【司馬光正抱病在家,聞訊急忙入見高太后,追問是哪個奸人主張重新實行這個方法的,嚇得範純仁在旁不敢吱聲。】

【四月時,王安石病逝。】

【當時人人亦云王安石變法之錯。】

【而司馬光認爲,王安石文章節義過人之處很多,變法是因爲不曉事體而更張。】

【我們矯其失、革其弊就是了,不應對其百般詆譭,應該對他優加厚禮,拯救風氣。】

【九月初一,司馬光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

大漢·文帝時期

“人們習慣將賢者與智者混爲一談。”

劉恆攏着袖子,淡淡道:

“大公無私、秉理直言即可稱賢。”

“但是過於執着於自認正確的理,反而不容易解決實際問題。”

已經有了幾分沉穩之氣的劉啓低聲道:

“他做錯了。”

劉恆搓了搓指尖,搖頭道:

“問題就在這裡。”

“王安石與司馬光都認爲對方錯了,自己是對的。”

“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

“但路是截然不同。”

“所以一者上位必推翻另一者。”

“就因爲,他們認爲只有自己才能拯救大宋。”

“二人治國方略的出處異同,對對方的人格才學仍抱着充分的尊重。”

“但在堅持自己政見上,也都過分自信和固執,聽不進不同意見,並認爲自己這麼做是憂國憂民。”

“他們都是君子,但作爲執政者……”

劉恆搖了搖頭。

二人或正或反,都已經給國計民生留下了種種後患了。

劉啓看着天幕,明白了一點。

君子的對立面不一定是小人。

正如熙寧變法中的王安石和司馬光。

君子的對面也會是君子。

這也是最讓人頭疼的地方。

小人沒有原則可以利誘之。

而君子的原則是一以貫之。

……

炎漢·光武帝時期

“所以做人要推心置腹。”

劉秀看着誰也不肯站在對方立場思考的兩人,心生惋惜。

“變法後期的王安石聽不進不同意見,容不得反對人士。”

“上位的司馬光對新法缺乏分析,不分是非,全面否定,一切復舊,比王安石走得更遠,做得更絕。”

“甚至不惜棄了西北邊疆。”

“一個拗相公,一個司馬牛……唉。”

……

大隋。

“嘖嘖嘖。”

楊堅抱臂於胸前,嘴裡嘖嘖稱奇。

獨孤伽羅則感嘆其變化無常。

“一開始提出擇新法之便民益國者存之,病民傷國者去之。”

“可當真正大權獨攬後,又成了第二個王安石。”

“權力啊……”

楊堅嘴角一撇。

“算了吧,可別埋汰王安石了。”

“所以新法有種種弊端,但最起碼是富國強兵收復失地呢。”

“這個倒好,對方都不用出兵甚至不用多說,邊疆就沒了。”

“這小皇帝……怕不是要恨死他們。”

獨孤伽羅明白了他的意思。

明明自己什麼都沒幹。

割地丟土的恥辱就背上了。

宋朝皇帝都挺倒黴啊。

……

大唐。

李淵捋着鬍鬚,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難怪他如此急切!”

二子望來,不知阿耶又有何高論?

李淵一甩衣袖,振振有詞道:

“這司馬光是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怕後繼之人不能秉承自己的意志,聲望不足以推動他的意志進行下去。”

“所以直接就大刀闊斧,快刀斬亂麻!”

“哪怕過猶不及,也可留待後人慢慢整理!”

二子恍然大悟,滿臉認可。

李建成微笑着,眼睛瞥向一旁。

‘阿耶的話你信嗎?’

李世民鼓掌微笑。

‘我覺得就是看得懂卻做不了。怕了西夏。’

李淵捋須自得。

只要小露一手,就能震驚天下!

只是朕低調罷了!

……

大宋·仁宗時期

趙禎看着庭院內那神態自若的司馬光就一陣頭疼。

怎麼在趙頊手裡他就不跳呢?

在朕這裡。

想着福寧殿裡那單開一欄的奏疏。

都是司馬光針對財政問題寫的一系列奏章!

一會反對宰執無故遷官,一會反對自己上元遊幸。

一會反對宮中宴飲過多,一會反對增修宮觀。

幾乎天天上書懟朕,完全就是個刺兒頭!

後面居然把土給還回去了?

打點土地回來很容易嗎?!

趙禎越想越氣!

猛的灌了一杯酒。

“陛下,酒急傷身,望陛下適量小酌。”

司馬光出言提醒。

他到不怕被遷怒怪罪。

一是他知道皇帝的爲人,二是自己問心無愧。

自己的一切想法舉動都是爲了大宋好。

得了西北邊疆又能如何?

守得住嗎?有錢守嗎?!

唯一有用的就是絲綢之路,但大宋不需要。

漢唐都守不住的地方,又何必浪費國財消耗民力。

“是,卿言之有理。衆卿可莫要學朕。”

果然沒有叫錯的外號!

你可真是個司馬牛啊!

……

大宋·神宗時期

趙頊忍着氣看着天幕。

他明白司馬光的態度,也知道他爲大宋好。

他翻過英宗時期的起居注。

在英宗時期司馬光就上書過免役法。

“衙前當募人爲之,以優重相補。”

但是,什麼叫靈夏之役,本由我起,新開數地,皆是彼田!

那是中原自古以來的田!

你還不如是打着爲大宋好的名頭爭權奪利呢!

這樣朕也好把你流放嶺南!

朕可就那麼點功績啊!

……

大宋·哲宗時期

趙煦看着面無表情的司馬光,輕聲詢問道:

“司馬相公,你……究竟想要做什麼?”

司馬光沉默許久。

最後沙啞着聲音道:

“國家之患不在於他,在於財力屈竭而已。”

“然,改革關鍵在於擇人,不在立法。”

“王介甫,獨負天下大名三十餘年,但性情執拗,用心太過,自信太厚,才招致天下非議。”

“他想不加賦而國用饒,但歷朝歷代的所謂理財就是巧立名目、橫徵暴斂。”

“民衆最終不堪盤剝,只能流離失所,這難道是國家的幸事?”

“只要停止濫賜,提倡樸素之風,減少冗官冗兵,肅清貪官污吏。”

“天下不正之風扭轉,自然尋源於漢文之風。”

“何苦辛勞百姓呢?”

……

【司馬光死後,呂公著獨相,反變法派繼續廢除其他新法,並要求將全部變法派官員趕出朝廷。】

【呂嘉問、鄧綰、李定等人相繼被貶。】

【元祐年間在高太后、司馬光等人的主持下,熙寧變法措施基本被廢除,史稱“元祐更化”。】

【公元1093年九月,六十二歲的高太后病逝。】

【十七歲的宋哲宗正式親政。】

【公元1094年四月,翰林學士承旨曾布建議恢復神宗事業,改元順應天意,於是改元紹聖。】

【五月,被貶湖州的章惇被哲宗起用爲宰相。】

【章惇提出對當年主張將米脂四寨交還西夏的司馬光、文彥博、範純仁、蘇澈等十一人治以挾奸妄上之罪。】

【八月,宋哲宗下令左相呂大防、右相範純仁、門下侍郎蘇轍,等元祐黨數十人永不敘用。】

【同時宣佈“紹述熙豐”,全面恢復宋神宗新法。】

……

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第769章 道光功績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27章 帝國雙璧!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753章 虎門銷煙!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379章 國富 民窮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
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第769章 道光功績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27章 帝國雙璧!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753章 虎門銷煙!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379章 國富 民窮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