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

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

【公元1086年八月,范仲淹之子範純仁因國用支絀,建議仍行青苗法,很多人以爲不妥。】

【司馬光正抱病在家,聞訊急忙入見高太后,追問是哪個奸人主張重新實行這個方法的,嚇得範純仁在旁不敢吱聲。】

【四月時,王安石病逝。】

【當時人人亦云王安石變法之錯。】

【而司馬光認爲,王安石文章節義過人之處很多,變法是因爲不曉事體而更張。】

【我們矯其失、革其弊就是了,不應對其百般詆譭,應該對他優加厚禮,拯救風氣。】

【九月初一,司馬光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

大漢·文帝時期

“人們習慣將賢者與智者混爲一談。”

劉恆攏着袖子,淡淡道:

“大公無私、秉理直言即可稱賢。”

“但是過於執着於自認正確的理,反而不容易解決實際問題。”

已經有了幾分沉穩之氣的劉啓低聲道:

“他做錯了。”

劉恆搓了搓指尖,搖頭道:

“問題就在這裡。”

“王安石與司馬光都認爲對方錯了,自己是對的。”

“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

“但路是截然不同。”

“所以一者上位必推翻另一者。”

“就因爲,他們認爲只有自己才能拯救大宋。”

“二人治國方略的出處異同,對對方的人格才學仍抱着充分的尊重。”

“但在堅持自己政見上,也都過分自信和固執,聽不進不同意見,並認爲自己這麼做是憂國憂民。”

“他們都是君子,但作爲執政者……”

劉恆搖了搖頭。

二人或正或反,都已經給國計民生留下了種種後患了。

劉啓看着天幕,明白了一點。

君子的對立面不一定是小人。

正如熙寧變法中的王安石和司馬光。

君子的對面也會是君子。

這也是最讓人頭疼的地方。

小人沒有原則可以利誘之。

而君子的原則是一以貫之。

……

炎漢·光武帝時期

“所以做人要推心置腹。”

劉秀看着誰也不肯站在對方立場思考的兩人,心生惋惜。

“變法後期的王安石聽不進不同意見,容不得反對人士。”

“上位的司馬光對新法缺乏分析,不分是非,全面否定,一切復舊,比王安石走得更遠,做得更絕。”

“甚至不惜棄了西北邊疆。”

“一個拗相公,一個司馬牛……唉。”

……

大隋。

“嘖嘖嘖。”

楊堅抱臂於胸前,嘴裡嘖嘖稱奇。

獨孤伽羅則感嘆其變化無常。

“一開始提出擇新法之便民益國者存之,病民傷國者去之。”

“可當真正大權獨攬後,又成了第二個王安石。”

“權力啊……”

楊堅嘴角一撇。

“算了吧,可別埋汰王安石了。”

“所以新法有種種弊端,但最起碼是富國強兵收復失地呢。”

“這個倒好,對方都不用出兵甚至不用多說,邊疆就沒了。”

“這小皇帝……怕不是要恨死他們。”

獨孤伽羅明白了他的意思。

明明自己什麼都沒幹。

割地丟土的恥辱就背上了。

宋朝皇帝都挺倒黴啊。

……

大唐。

李淵捋着鬍鬚,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難怪他如此急切!”

二子望來,不知阿耶又有何高論?

李淵一甩衣袖,振振有詞道:

“這司馬光是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怕後繼之人不能秉承自己的意志,聲望不足以推動他的意志進行下去。”

“所以直接就大刀闊斧,快刀斬亂麻!”

“哪怕過猶不及,也可留待後人慢慢整理!”

二子恍然大悟,滿臉認可。

李建成微笑着,眼睛瞥向一旁。

‘阿耶的話你信嗎?’

李世民鼓掌微笑。

‘我覺得就是看得懂卻做不了。怕了西夏。’

李淵捋須自得。

只要小露一手,就能震驚天下!

只是朕低調罷了!

……

大宋·仁宗時期

趙禎看着庭院內那神態自若的司馬光就一陣頭疼。

怎麼在趙頊手裡他就不跳呢?

在朕這裡。

想着福寧殿裡那單開一欄的奏疏。

都是司馬光針對財政問題寫的一系列奏章!

一會反對宰執無故遷官,一會反對自己上元遊幸。

一會反對宮中宴飲過多,一會反對增修宮觀。

幾乎天天上書懟朕,完全就是個刺兒頭!

後面居然把土給還回去了?

打點土地回來很容易嗎?!

趙禎越想越氣!

猛的灌了一杯酒。

“陛下,酒急傷身,望陛下適量小酌。”

司馬光出言提醒。

他到不怕被遷怒怪罪。

一是他知道皇帝的爲人,二是自己問心無愧。

自己的一切想法舉動都是爲了大宋好。

得了西北邊疆又能如何?

守得住嗎?有錢守嗎?!

唯一有用的就是絲綢之路,但大宋不需要。

漢唐都守不住的地方,又何必浪費國財消耗民力。

“是,卿言之有理。衆卿可莫要學朕。”

果然沒有叫錯的外號!

你可真是個司馬牛啊!

……

大宋·神宗時期

趙頊忍着氣看着天幕。

他明白司馬光的態度,也知道他爲大宋好。

他翻過英宗時期的起居注。

在英宗時期司馬光就上書過免役法。

“衙前當募人爲之,以優重相補。”

但是,什麼叫靈夏之役,本由我起,新開數地,皆是彼田!

那是中原自古以來的田!

你還不如是打着爲大宋好的名頭爭權奪利呢!

這樣朕也好把你流放嶺南!

朕可就那麼點功績啊!

……

大宋·哲宗時期

趙煦看着面無表情的司馬光,輕聲詢問道:

“司馬相公,你……究竟想要做什麼?”

司馬光沉默許久。

最後沙啞着聲音道:

“國家之患不在於他,在於財力屈竭而已。”

“然,改革關鍵在於擇人,不在立法。”

“王介甫,獨負天下大名三十餘年,但性情執拗,用心太過,自信太厚,才招致天下非議。”

“他想不加賦而國用饒,但歷朝歷代的所謂理財就是巧立名目、橫徵暴斂。”

“民衆最終不堪盤剝,只能流離失所,這難道是國家的幸事?”

“只要停止濫賜,提倡樸素之風,減少冗官冗兵,肅清貪官污吏。”

“天下不正之風扭轉,自然尋源於漢文之風。”

“何苦辛勞百姓呢?”

……

【司馬光死後,呂公著獨相,反變法派繼續廢除其他新法,並要求將全部變法派官員趕出朝廷。】

【呂嘉問、鄧綰、李定等人相繼被貶。】

【元祐年間在高太后、司馬光等人的主持下,熙寧變法措施基本被廢除,史稱“元祐更化”。】

【公元1093年九月,六十二歲的高太后病逝。】

【十七歲的宋哲宗正式親政。】

【公元1094年四月,翰林學士承旨曾布建議恢復神宗事業,改元順應天意,於是改元紹聖。】

【五月,被貶湖州的章惇被哲宗起用爲宰相。】

【章惇提出對當年主張將米脂四寨交還西夏的司馬光、文彥博、範純仁、蘇澈等十一人治以挾奸妄上之罪。】

【八月,宋哲宗下令左相呂大防、右相範純仁、門下侍郎蘇轍,等元祐黨數十人永不敘用。】

【同時宣佈“紹述熙豐”,全面恢復宋神宗新法。】

……

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780章 天京事變!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688章 少年天子康熙皇帝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11章 打賞獎勵。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732章 文字獄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197.第192章 宇文贇:主打一個叛逆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624章 平壤之戰!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
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780章 天京事變!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688章 少年天子康熙皇帝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11章 打賞獎勵。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732章 文字獄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197.第192章 宇文贇:主打一個叛逆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624章 平壤之戰!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