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

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

天幕繼續播放着,

【霍光在廢掉劉賀以後,光祿大夫丙吉上奏,當年武帝遺詔中的曾孫劉病已正住在掖庭外家中,如今已經十八九歲,有學問,有相貌,行事懂禮貌。願將軍詳大議。】

【後霍光奏議,昭帝無嗣,應選擇支脈中子孫賢德的人爲繼承人。武帝曾孫名病已,有詔令由掖庭進行照管。今已十八歲,操行節儉、慈仁而愛人,可以作昭帝的繼承人,奉承祖宗大業,統馭天下臣民。】

【上官太后表示同意後,則派宗正到曾孫尚冠裡住處,浣洗、賜御府衣冠,後太僕用𫐉獵車奉迎曾孫,到宗正府齋戒行禮。】

【公元前74年9月8日,劉病已入未央宮,朝見皇太后,先封陽武侯,隨即羣臣奉上璽、綬,劉病已即皇帝位,是爲漢宣帝】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捋着鬍鬚,不知爲何?

他就是莫名的覺得這個劉病已會跟自己有幾分相似。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看到真正的宣帝出來了鬆了口氣。

不過這個曾孫又是哪個兒子的孫子啊?

爲什麼在掖庭?那不是皇子皇孫所在之處啊!

那是犯……

劉徹突然愣了一下,

他不知道自己會有幾個兒子,天幕沒說。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們”有幾個會犯事,目前看來就是被冤死的劉據和自取滅亡的劉旦。

但根據那句“武帝遺詔”劉徹有了一個推斷。

……

【劉病已,漢武帝劉徹曾孫,戾太子劉據之孫,史皇孫劉進之子。幼年遭受巫蠱之禍,生長於民間。】

……

大漢,

劉邦坐在未央宮最下一層的臺階上,看着天幕上的那道信息,不由感嘆一句。

“天命眷顧,真是天命眷顧!”

“劉徹那孫子這麼亂搞,搞死了自己的兒子,最後還是他這死去的兒子的孫子給他平的亂子!”

“蕭何,你說……你怎麼還沒吐完啊?”

一旁的蕭何扶着青石扶手,背過身子正在乾嘔着。

“唉!你看看你這身子骨!真是太差了!你要多鍛鍊纔是!你看朕!身強體健!”

看着還在乾嘔的蕭何,劉邦‘怒其不爭’的說道。

一邊說着一邊單腳跳上幾層臺階,在一躍而下!

一旁的蕭何一邊運氣一邊斜睨着那個玩的不亦樂乎的皇帝。

‘快了,再熬幾年我就解脫了,到時候你找曹參那小子陪你‘玩’吧!’

‘不對,照這個進展,我可能很快就死了!太好了!’

“嘔!”

想到高興處的蕭何又是一陣乾嘔。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看着那短短的一句,瞬間確定了自己的猜想。

而衛子夫也驚訝的捂住嘴。

“劉徹啊劉徹,你可真是天命在身啊!”

劉徹看着天幕,喃喃自語。

看來不用廢據兒的太子之位了。

嗯……算算時間朕活到那時候也是綽綽有餘。

到時候在好好教導一下這個曾孫子!

不過……據兒行不行啊?

乾脆多熬幾年把位子直接傳給病已算了!

……

【巫蠱之禍案發後,武帝詔令廷尉監丙吉到郡邸獄追查巫蠱之事。】

【丙吉爲皇曾孫的無辜收監難過,便讓忠厚謹慎的女囚胡組、郭徵卿住在寬敞乾淨的房間哺育劉病已,私給其衣食,看待甚有恩德。】

【劉病已曾幾次病危,都是丙吉讓乳母用醫藥救活。】

【正是由於他幼年多病,所以取了“病已”這個名字,以此祈求健康。】

【後來,因病已之名爲民間常用名,爲了不擾民,不讓百姓避諱。遂將名改爲劉洵。】 ……

劉徹:“忠臣義士!宣丙吉來見!朕要重賞!”

此時,身在魯國監獄的丙吉打了個噴嚏,揉揉鼻子繼續幹着獄史這個很有前途的工作。

……

【不知道是因爲看的書多,還是隔輩遺傳。】

【雖然從出生起就沒過一天皇子的生活,但劉洵好像天生就明白應該怎麼當皇帝。】

【剛剛即位就是大封功臣!】

【下令加封霍光食邑一萬七千戶,賜黃金七千斤、布匹三萬匹、錢六千萬、馬兩千匹、奴婢一百七十人。】

【車騎將軍張安世加封一萬戶,其他數十個沒有爵位的大臣也都被封了侯,有爵位的則加封食邑。】

【而在大賞羣臣之後,霍光首次表示要還政於君。】

【而面對霍光的說法,劉洵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並且下令,以後朝中一切事務都先通報大將軍,再上報給他。此外,每次上朝的時候“光每朝見,上虛己斂容,禮下之已甚。”】

【與昌邑王形成了鮮明對比。】

【但劉洵也不是任何事情都要順霍光的意。】

……

天幕上繼續播放着。

壯麗的未央宮中,羣臣俯首稟事:

“陛下即位,需儘快冊立皇后以安天下民心。”

“霍氏之女成君,賢良淑德,有母儀天下之容。”

“請冊封皇后!”

大臣身前的霍光老神在在一言不發。

坐在上首的劉洵面目隱藏在通天冠下,看不真切。

等到衆臣平復纔開口而言。

“朕幼年時長受人欺,許婕妤知道後爲朕買了一把劍。”

“多年以後,朕可以擁有更多更好的寶劍。”

“但在朕的心裡,那把劍始終無可替代。”

“衆愛卿可願替朕尋回那把寶劍?”

明白皇帝的意思後衆大臣紛紛默默不言,而霍光依然一言不發。

……

【時,劉洵年少,掖庭令張賀做媒,將許平君嫁給劉詢,後生一子,取名劉奭。】

【劉詢稱帝后,封許平君爲婕妤。】

【時,大將軍霍光的小女兒霍成君沒有出嫁,又和上官太后是親戚。大臣們提議冊立霍成君皇后,因此沒有人請立許氏。】

【劉洵下詔,說要尋求自己貧賤時的一口舊寶劍,大臣們明白了宣帝的心思,就奏請冊立許婕妤爲皇后。】

【因此生出歷史上一道最浪漫的詔書,一道皇帝對髮妻的許諾。故劍情深的典故也就此流傳千年。】

……

{大漢的皇后是有衛軍的,對於帝王來說最愛一個人的表現就是願意與她分享權力。}

{歷史上都承認的偏愛!因爲許平君,即使兒子不是最出色的,也依然保全了他的儲君之位(大哭)}

{就是因爲許平君,所以漢宣帝在父親和皇帝這兩個身份的抉擇時,他選擇了父親的身份!}

{亂我家者,太子也。太子要不是許平君兒子,早被廢了。}

……

看到天幕裡畫面時,漢初的一衆皇帝並沒有什麼感受。

收權嗎!皇后手握衛軍當然要給自己人了!

尋找故劍這個藉口不錯!

等看到後世的彈幕後,一衆的漢初皇帝麻了。

感情你小子不是裝模作樣啊!!!

亂我家者太子也?

糟了!老劉家出情種了!

我寫什麼劉賀啊!節奏都亂了!豬腦子!

(本章完)

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第9章 斷電了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第780章 天京事變!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
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第9章 斷電了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第780章 天京事變!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