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五九 相遇

帝國在阿拉伯半島上要求的是機會均等原則,即在奧斯曼帝國的實際控制之外的地方,雙方可以自由開拓和擁有土地。

阿馬爾認爲,奧斯曼是絕對不能答應這個條件的,並不是說,奧斯曼在不容許帝國勢力出現在阿拉伯半島上,而是他認爲這個範圍要求的實在太過分。

實際上,這是雙方交流各自有保留,而且帝國高層對阿拉伯半島不太熟悉的問題。

李君威認爲,這是一個阿拉伯半島的問題,而阿馬爾卻認爲這是帝國奧斯曼帝國的巨大威脅。

因爲,奧斯曼不僅沒有對阿拉伯半島的內志地區建立實際統治,甚至連後世的約旦、敘利亞南部地區也是如此,而這些地方,距離被奧斯曼認爲核心區域的小亞細亞實在是太近了,阿馬爾一聽這件事,就腦補了一把尖刀刺向伊斯坦布爾這種事。

一直到阿馬爾回到了伊斯坦布爾,雙方在西津進行正式談判的時候,奧斯曼才真正明白的帝國所要求的具體範圍。

阿馬爾的到來,是裕王第二次出國,親手操辦對外戰略的所引發的後續反應。

相比來說,帝國上下更在乎另外一個反應,那就是英國售地案。

在詹姆斯二世順利復國之後,帝國正式承認了這個國王,但是英國卻陷入了持續的內戰之中。

內戰進行到帝國三十二年這個時間段,已經沒有沒有什麼像樣的戰鬥了。真正具有反抗意識,且實際投入行動的人要麼被消滅,要麼逃亡海外。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迫使詹姆斯二世妥協。

英國國會被重開,一些稅收項目被取締。英國新教被尊重。但這些根本就不是詹姆斯二世的本意,他只是想減少國內的反抗罷了。

大規模的造反結束了,但整個英國仍舊處於軍事高壓管制狀態。因爲很明顯,抵抗組織已經潛伏下來,與歐洲新教國家和勢力聯合起來,隨時可能爆發新一輪的起義。而在內部,菲茨詹姆斯佔據了愛爾蘭島和威爾士的部分區域,丘吉爾佔據北方的蘇格蘭,形同國中之國。

而也就是在帝國三十二年初,受夠了英國無底洞的法國正式退出,僅僅在英國倫敦駐留一支艦隊和幾千陸軍,這些力量只能算是象徵性的。而法國對英國的財政補貼一律取消,因爲法國也在面臨巨大的財政壓力。

大同盟戰爭的參戰方,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得到的都是額度巨大的財政欠款。這些債權屬於歐洲的銀行家,但也很多貸款來自於帝國。

每個國家也都知道,只要路易十四國王還活着,那麼歐洲的戰爭就永遠不會結束。所以各國都在改革,都在恢復,法國不可能看着敵對國家日漸走出戰爭,而法國卻依舊沉淪。

法國沒有退出戰爭,卻不再給財政補貼,詹姆斯二世的王位岌岌可危。

最終,詹姆斯二世決定出售海外殖民地來得到外來的幫助。

可是歐洲各國都剛剛走出戰爭,沒有國家能有這個資本力量,而實際上,每個國家都知道,錢只是一部分。

在海外能否擁有殖民地,能否擴張、維持,完全憑藉本國的海上力量,而現在,世界的海洋控制在東方的中國手中,在其對北美殖民地存在着濃厚興趣的情況下,別的國家根本無法插一手。所以,英國的殖民地只能賣給帝國。

這也在李君威當初的計劃之中,英國早早晚晚會如此的。

推動這件事的人之中包括了菲茨詹姆斯這個夥伴,也是北美殖民地的實際控制人。並非是崽賣爺田不心疼,實在是菲茨詹姆斯對北美殖民地的統治已經不報以希望了。

北美的英國殖民地主要的就是新教徒,可菲茨詹姆斯和他的父親一樣,都是執拗保守的天主教徒,在新大陸上嚴厲的迫害新教徒,以武力暴力進行統治。

但問題在於,現在菲茨詹姆斯的重心轉移到了愛爾蘭島,他在北美殖民地的留守軍隊已經是無法控制局面了,只能控制少量城鎮和港口,甚至在靠近帝國殖民地的地方,屢屢請求帝國駐軍的支援。

而北美殖民地也被菲茨詹姆斯禍害的不成樣子,因爲嚴苛的宗教政策和高壓的統治,以及多如牛毛的稅收種類,當地的英國殖民者是跑的跑死的死,在剛剛佔領北美殖民地的時候,當地至少用十五萬英國人,現在所存未必有十萬。

北美殖民地已經不是能產奶的奶牛,菲茨詹姆斯甚至要拿愛爾蘭的稅收去補貼當地的駐軍。他如此主動,就是想要儘快甩掉這負資產。

這塊殘垣斷壁一樣的殖民地能賣多少錢,詹姆斯國王、菲茨詹姆斯甚至加上丘吉爾怎麼分,都是問題。但帝國上下討論最多的是,帝國對這塊殖民地的統治,竟然是與大西洋城殖民地合併,繼續作爲帝國給予裕王的封地。

雖然中廷已經再次的澄清,這種封地是有時限的,而且只是個例,日後不會再有任何人獲得海外實封,但仍然引發了一些風波。

因爲裕王府的人已經控制了大西洋城殖民地,限制貿易,壟斷諸如造船、鱈魚、毛皮等當地的暴利產業,不僅歐洲商人進不去,帝國商人也受到諸多限制。這引發了部分工商界的不滿,與帝國殖民地向全體國民開放的原則也是相悖的。

可在這一點上,李君華沒有任何妥協的意思,不僅是因爲北美殖民地的處置是早已和裕王商議好的事,其中一些秘密是不能公之於衆。更因爲這是皇帝對裕王的關愛,絕對不許有任何人更改。

蘭州城,晉商會館。

“巴兄,是.......是你嗎?”

巴格爾與妻子司徒蘭剛剛入住會館,正要去會館的圖書室打發時間,就聽到有人喊。一開始他不以爲喊的是自己,因爲這裡認識他的人都叫他巴先生,而叫其他的,肯定不是認識他的人,一直到那個人喊出了巴格爾的名字,巴格爾才知道真的是叫自己。

孫爲公出現在了巴格爾的面前,給了他一個熊抱:“哎呀,真的是你呀。”

孫爲公剛纔也只是看到一個側臉,感覺是巴格爾,只不過大冷天的,巴格爾戴着帽子,實在是有些看不清臉,更重要的是,這個傢伙攙着妻子,而在孫爲公的印象裡,巴格爾身邊就沒出現過女人,因此一開始不敢認。

“孫先生,想不到在這裡見到你。”巴格爾見到孫爲公也很開心,二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無論當年在北方解救不歸奴,還是在申京告御狀,都有過良好的合作。

孫爲公細細打量了一下司徒蘭,待她摘掉帽子,孫爲公笑了:“原來是司徒姑娘........。”看二人手臂勾着,孫爲公不免打趣:“哎呀,司徒姑娘也是得償所願,此生無憾了。”

這個司徒蘭,孫爲公也認識,在申京給巴格爾當發言人的時候,司徒蘭幾次找上門,詢問巴格爾的情況,並且請求送去一些東西。那個時候,孫爲公就明白司徒蘭對巴格爾的情誼。

司徒蘭臉一紅,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說,孫爲公招呼二人:“走,先進屋吧。”

作爲蘭州城的晉商會館,房間裡都是有暖氣的,可是孫爲公的屋子裡還是擺着火爐,三個人圍着火爐坐下,孫爲公拿起一塊地瓜放在了火爐旁,巴格爾也是如此。巴格爾感慨說:“當年你我在大同,在張家口,可是隻有地瓜火堆,哪裡來的這火爐暖氣呢?”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雖然苦,還是渾身上下都是勁頭。”孫爲公也是哈哈大笑。

巴格爾問:“孫先生,我聽說你不是去了藏地嗎,這是回來了嗎?”

在四月的時候,理藩院和中廷就開始組織前往藏地的宣慰使團,孫爲公得到一個名額,只不過需要外藩改制的藏地方面有了答案之後再出發,而藏地的厄齊爾倒是響應帝國號召,在五月就先派使團入四川,乘船東去申京,表明了願意歸附的態度,因爲距離遙遠,所以使團到蘭州的時候,已經是九月了。

“使團已經去藏地了,也怪我,恰巧生了一場病,當時病的死去活來的,實在走不動道。英王就安排我在這晉商會館休養,使團去了藏地,他的行營去了南疆。”孫爲公越想越是難受,直拍大腿。

“那你還能不能去藏地?”巴格爾關心問道,他在詔獄的時候,就知道了孫爲公的計劃,知道這位朋友對藏地的風光、歷史和現在的政治生態都很感興趣。若是去不了,實在是人生遺憾。

“自然是要去的。等我病情好轉的時候,大雪已經封山,進藏的道路封死。若是我不去,十一月我就回去了。不會在這裡過冬了。”孫爲公攥着拳頭說道,他說:“雖然沒有使團相伴,但英王替我搞定了文書,理藩院的通行令牌,在西寧綏靖區暢通無阻,而藏地那位厄齊爾大人也爲我開了路條,說是明年開春後送來,過了年,我一定要求看看藏地。”

說到這裡,孫爲公想起一件事,問道:“巴兄,我看報紙說,你得到了特赦,應該去西津啊,怎麼到了這蘭州城來了。”

巴格爾笑了笑,他在離開申京之後,前往北方遊歷兩個月,內疆區的各綏靖區或在改制之中,或已經改制完,原本被壓迫的農奴牧奴都分到了牧場、土地和牛羊,讓他有此生無憾的感覺,而一直陪伴左右的就是司徒蘭。

之後,二人前往了北京,想要拜會司徒蘭的父親成婚,但是司徒家瞧不上巴格爾,被趕了出來,那司徒老爺子雖然嘴上罵的厲害,但趕出來之後,還是給司徒蘭送去了錢和一張房契,想要讓這兩口子在北京安頓下來,巴格爾知道,司徒家是京津商業大家,女兒嫁給自己這樣的人,面子上過不去,實際卻已經認可二人結合,於是在北京草草辦了婚禮,就籌劃去西津的事。

夫妻二人本就有遊歷的心思,在理藩院總裁烏以風的安排下,加入了一支移民團,與移民一起,從北京坐火車南下鄭州,換乘火車到了西安,再往西的鐵路還在建設之中,移民團跋涉到蘭州,在此安頓過冬。

這支移民團裡,除了普通的移民,還有一部分派遣官員和技術人員,前者是理藩院支援西疆、遠疆的,而後者纔是帝國鐵路局的工程人員,加強亞歐大陸橋的定線工作。這些人都需要特殊優待。

因爲人實在太多,蘭州本地安頓不過來,巴格爾等就被安排到了晉商會館來。

“我們要明年二月才走,真是想不到,在這裡遇到了你,看來這個冬天不寂寞咯。”巴格爾對遇到孫爲公也很滿意。

司徒蘭則是說道:“孫先生,這晉商會館的人如何?”

“環境不錯,人也.......。”孫爲公接着話茬向司徒蘭介紹晉商會館的情況,但是一想又不對,笑着問:“嫂子是擔心這裡的人對巴兄不利,對嗎?”

“確有這想法。”司徒蘭倒也是坦然承認,她說道:“因爲告御狀的事,巴格爾在申京招惹了不少的人。”

孫爲公呵呵一笑,擺擺手:“嫂嫂放心就是,晉商會館纔不會在乎這些。這麼些年,晉商會館主要利益就在理藩院各地,吃的就是西津到蘭州的這條線。那些外藩,他們就恨得牙根癢癢。別說你們沒有大張旗鼓,就算是,晉商也是感謝你們夫妻二人才是呀,外藩一改制,地方商路就更爲暢通了。

而且晉商與皇室的關係很融洽,尤其是和裕王千歲那邊,早些年西津開拓,雙方合作非常好。巴兄是在裕王爺那裡掛了號的,晉商這邊不會怠慢的。你看我,不就因爲英王一句話,在這裡住了兩個多月了麼,上上下下沒有一個人說出不是來,嫂子放心就是。”

章一五九 帝王心術 下章二零八 基本穩定章一二一 馬耳他章十八 應對章三七零 獎勵章一一三 君度章一五九 山東快板章二一九 三皇之戰 右翼章七一 失利章一三三 回國章三八八 高喬人的出路章三二五 新的工作章九八 關原之戰 下章二四五 各方實力章四九 商業互吹章二零三 分家吧章四三八 基於未來的章二一六 三皇只戰 大陣章十九 甘肅章一四零 安排章一四八 分化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三五八 刺殺章一五二 間諜章一一五 說服章三六 江南之行章三六五 農墾團章八一 裝甲巡洋艦章五二 洲際貿易船隊 呂宋章一九八 一步錯步步錯章五零七 南洋民亂章六三 遁出章四二 處置鄭芝龍章一零一 幕後章八七 全面挑戰章八九 達成決議章一六六 收尾章二七八 日本孤兒章七一 兒子們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四五八 皇家事章一二五 明帝的價值章四一八 人爲失誤章一九七 出兵章一四七 求人章三六 江南之行章一百 巡航艦之間的對決章八八 學堂章二十五 優勢章四一八 人爲失誤章三一 擴大香港租界章十九 橫生枝節的鄭成功章一七七 分崩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四四七 女人的手段章六七 承包章三三 營地大戰章七八 搶先章八十 騷擾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八 並不順利的旅途章二三零 禪位章九八 登陸戰章二 達成章三二 馬吉翔章三八九 李君威的陰招章十八 佔領聖胡安 上章十七 施琅的野望章五零七 南洋民亂章四五四 鹹魚命運章三八一 馬拉地章一四四 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章一六八 勸降寧古塔章二二一 卡爾洛章一九五 小人物的手段章四四 鄭芝龍的陰招章四二 大勢章二三六 資本無祖國章十六 強強對壘章七八 搶先章二七五 維和章一七八 父親的認可章三八七 機遇章二一 智利在握章一一八 殖民的原則章一三三 合作章九一 兒子論與閨女論章一六六 超越射擊章四九七 內政外交章四五四 八代將軍章四四 教訓皇帝章二二四 時局章八八 學堂章三六 廣而告之章五四 重大的外交失誤章五 結盟法國 隨時背叛章六七 危險的話題章四四零 宗教歸化章一七三 生存的奢望章二十 社團應對
章一五九 帝王心術 下章二零八 基本穩定章一二一 馬耳他章十八 應對章三七零 獎勵章一一三 君度章一五九 山東快板章二一九 三皇之戰 右翼章七一 失利章一三三 回國章三八八 高喬人的出路章三二五 新的工作章九八 關原之戰 下章二四五 各方實力章四九 商業互吹章二零三 分家吧章四三八 基於未來的章二一六 三皇只戰 大陣章十九 甘肅章一四零 安排章一四八 分化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三五八 刺殺章一五二 間諜章一一五 說服章三六 江南之行章三六五 農墾團章八一 裝甲巡洋艦章五二 洲際貿易船隊 呂宋章一九八 一步錯步步錯章五零七 南洋民亂章六三 遁出章四二 處置鄭芝龍章一零一 幕後章八七 全面挑戰章八九 達成決議章一六六 收尾章二七八 日本孤兒章七一 兒子們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四五八 皇家事章一二五 明帝的價值章四一八 人爲失誤章一九七 出兵章一四七 求人章三六 江南之行章一百 巡航艦之間的對決章八八 學堂章二十五 優勢章四一八 人爲失誤章三一 擴大香港租界章十九 橫生枝節的鄭成功章一七七 分崩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四四七 女人的手段章六七 承包章三三 營地大戰章七八 搶先章八十 騷擾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八 並不順利的旅途章二三零 禪位章九八 登陸戰章二 達成章三二 馬吉翔章三八九 李君威的陰招章十八 佔領聖胡安 上章十七 施琅的野望章五零七 南洋民亂章四五四 鹹魚命運章三八一 馬拉地章一四四 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章一六八 勸降寧古塔章二二一 卡爾洛章一九五 小人物的手段章四四 鄭芝龍的陰招章四二 大勢章二三六 資本無祖國章十六 強強對壘章七八 搶先章二七五 維和章一七八 父親的認可章三八七 機遇章二一 智利在握章一一八 殖民的原則章一三三 合作章九一 兒子論與閨女論章一六六 超越射擊章四九七 內政外交章四五四 八代將軍章四四 教訓皇帝章二二四 時局章八八 學堂章三六 廣而告之章五四 重大的外交失誤章五 結盟法國 隨時背叛章六七 危險的話題章四四零 宗教歸化章一七三 生存的奢望章二十 社團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