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對下相的思念

第199章

對下相的思念 項梁是真心要好好教導項羽,纔會在老夫子面前如此責罵項羽,雖說平日裡項羽不懂事或者是出去私鬥打架,都是他這個叔父在給他擺平。

見叔父與老夫子走遠了,項羽挪了挪跪在地上的膝蓋。

正當這時,外面傳來了馬蹄聲,老夫子兒子策馬回來了,還帶着一柄劍。

“呀,這不是項籍?”

項羽板着臉道:“叔父,讓我來向夫子賠罪。”

夫子的兒子打趣道:“聽聞你昨天,一人敵十數人,全部被你打倒了?”

項羽道:“他們百人一起上,我也不懼。”

夫子的兒子自然是知道項羽的本事,項羽以一敵百,真的不是空話。

他湊上前又問道:“你叔父是怎麼責罰你的?”

項羽還黑着臉道:“打,罵,每次叔父打罵多了,我就想回下相的老家。”

夫子的兒子拍了拍項羽的肩膀,道:“你要是真的回了下相老家,可能真就只能在下相的老家過一輩子了,後半生在田地裡發揮你的勇武神力吧。”

項羽瞧着對方,神色有些惱。

宅邸後院,老夫子神色憂愁地道:“你的這個侄兒老夫當真是沒法教了。”

項梁行禮道:“羽兒自小驕縱慣了,是我管教無方。”

說話間,項梁的神色多有自責。

老夫子又勸道:“好在你的侄兒有你這位叔父在身邊,這天下沒人可以做個完人,你的侄兒既學不好春秋,也不用強求,再者說他又不是孩童,都二十歲了。”

項梁又是羞愧又是自責,他再次行禮道:“老夫教他用劍,難道真是教他用劍嗎?”

嘆息一聲,項梁又道:“我是爲了磨礪這孩子的心性,此子太過傲氣,又自小神勇,他總在他人的喝彩中自傲,纔會如此。”

老夫子道:“要學好春秋,學好楚學楚禮,也需要磨礪好心性,就因這孩子太過神勇,無人是他敵手,纔會如此難磨礪。”

言外之意,老夫子是尊重項梁的,可若對方不是真心想學,教了又有什麼用。

就因項羽太過神勇了,造就了這個孩子,也會束縛他。

老夫子都這麼說了,項梁還是神色敬重,行禮再行禮,帶着項羽離開了。

走在回去的路上,項羽跟在叔父背後,低聲道:“叔父,我知錯了。”

項梁道:“你學什麼都只學一個略知其意,往後如何再談復楚?”

項羽道:“叔父,我想學兵法。”

“兵法?你連劍術都不肯好好學,如何學兵法?”

“侄兒願學劍術。”項羽的語氣放低許多。

餘下幾天,項羽學了幾天的劍術,可一把劍無法發揮出項羽的力量優勢,學起來很是難受,學着學着又沒了興致。

項梁即喜項羽的神勇,又擔憂項羽的心性。

但還是願意教項羽兵法的,包括當年項燕大將軍留下來的兵書,也會給項羽講解。

當春季的楚地到了農耕時節,項羽就會與桓楚出去遊玩。

桓楚認識很多楚地的豪俠,項羽十分喜與這些豪俠相聚,衆人常常聚在一起。

因桓楚帶着項羽結識了楚地的各路豪俠,其中就有楚國的舊將龍且,九江的周殷,東海的鐘離昧。

都是各地享有諸多名望的人物,項羽很愛與這些直爽的人往來。

每當會稽郡到了春天的雨季,雨水落在山林與田地裡,項羽淋着雨聞着空氣中的泥土味。

站在山林中,看着雨水飄灑在成片的田地裡。

這種時候他總會有一種回到下相老家的感覺。

項羽最喜故鄉的雨季,也最喜在雨天與三五好友縱馬。

此刻他一羣人在山林縱馬而過,爽朗的笑聲在四野迴響。

當項梁得知了與項羽往來這些人,倒沒有阻止,只是覺得項羽結交的都是豪俠之輩,雖說都有很好的風評與爲人。

並且桓楚是真的在爲項羽介紹好人,他們都是很好的人。

這些人都可以是項羽極好的朋友。

當侄兒回來了,正在看着書信的項梁問道:“去做什麼了?”

項羽回道:“侄兒與鍾離昧遊獵去了。”

項梁道:“這些朋友都是桓楚帶你結識的?”

“正是。”

“如今既已結交,往後莫要辜負了他們。”

“叔父放心,羽兒最重義氣了。”

項羽用力拍了拍他自己的心口,像是在起誓。

見到桌上的紙張,項羽困惑道:“這是……”

項梁解釋道:“這是秦人的紙。”

“秦人?”

“現在的秦人官吏會將文書與書信寫在紙上,用來傳遞消息。”

項羽拿起紙張,用力一扯紙張就破了,又道:“侄兒聽聞過,此物遇水便化,遇火就燃,如何保證運送。”

關於紙張,如今出現在楚地還很少,倒是齊魯兩地已有不少文書往來用紙張。

但在楚地,用得不多。

項梁能夠得到這些紙,也是其這麼多年以來培養出來的人脈,得到了一批從關中運來的紙張。

項梁道:“此物是公子扶蘇所造。”

“公子扶蘇?”項羽即便是在會稽郡,也時常聽到公子扶蘇這個名字,應該說自他跟隨叔父從彭城見到皇帝的東巡之後,就時常聽到公子扶蘇。

皇帝東巡前,項羽還不知道丞相李斯,或者是公子扶蘇。

直到東巡之後,好似是這個公子扶蘇在皇帝東巡的路上做了很多事,造成了公子扶蘇賢名遠播的樣子。

項梁道:“羽兒,你要記住,以後若要復楚,這位公子扶蘇將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項羽應聲道:“侄兒領命。”

看到自己的侄兒行了一個楚軍軍中的禮儀,項梁接着道:“你覺得此物不夠結實,也不像竹簡那樣可以長久保存,是因不知公子扶蘇的野心。”

“還請叔父賜教。”

項梁說出了一個有關書籍的陰謀,這個陰謀有關公子扶蘇爲了踐行皇帝與秦丞相李斯的野心,而開展的陰謀。

公子扶蘇是皇帝的兒子,也是丞相李斯的弟子,這位公子繼承秦法的一切。

並且,這位公子就是暴秦爲了施展秦法,而被教導出來一位更嚴酷的秦國繼承人。

這位公子在年少時就與丞相李斯聯手,趕走了原本的秦國丞相王綰,並且還拜李斯爲師,學習秦律,施行嚴苛的秦律,發動比李斯更甚的遷民戍邊之策。

皇帝東巡以來,皇帝命丞相李斯毀了人們在泰山腳下的神祀,並且勒令齊地的人只能行秦律,毀地方宗法根基。

皇帝行郡縣制,丞相李斯分化六國各地舊民,是要毀六國舊民的身份,讓天下所有人都成爲秦律之下的秦人。

如果說李斯所作所爲是在政令上的抹去六國各地的禮教,讓所有人都打上秦的身份烙印。

那麼公子扶蘇就是從人的思想根子上,要一統天下禮教,廢除各國舊法與舊俗。

換言之,在項梁對項羽的講述中,這位公子扶蘇繼承了皇帝與李斯的一切,並且會成爲比之歷代秦王更甚的人,其人會施行更嚴苛的秦律。

而同時,公子扶蘇又是一個十分有野心且有城府的人。

項梁一邊說着,一邊看着項羽,這個侄兒的眼神中還有些慶幸,他應該是在慶幸他現在還能以楚人的身份自居。

項羽看着眼前的紙張,一張張薄如絲絹的紙張,眼神中已沒有了輕視之意。

項梁又道:“公子扶蘇深知,他要一統禮教是漫長的,因此秦人就需要更多的書,而這紙張就是爲了造出書籍,它比之竹簡輕薄,秦人一天可造上千卷書,便是因此。”

項羽心中暗想,要是楚人能夠掌握這紙張就好了,偏偏給了秦人,暗歎叔父見識之廣,只是幾張紙,就明白公子扶蘇的野心。

項羽道:“秦公子竟是如此人物。”

項梁笑着沒有多言,又道:“羽兒,你要記住,萬萬不要輕視他人。”

“侄兒銘記叔父教誨。”

項梁滿意點頭,道:“今天項莊做了不少吃食,都是下相的菜。”

“太好了。”項羽高興一笑,快步去找項莊一起吃飯。

項梁是真的將項羽當作自己的兒子撫養,他是一個很好的孩子,這個孩子疾惡如仇,神勇且純良,重情重義,出去遊獵時也有善良之心。

坐在堂內,項梁又遠遠看到一邊搶着吃食一邊打鬧的項羽與項莊,無聲一笑,對他們的胡鬧只能搖頭,羽兒真的太想念他的家鄉下相。

就是項羽這孩子,依舊不好好學劍,依舊不肯靜下心學春秋。

項伯回來了,他帶來了一個消息,關上門之後,堂內也陰暗了下來,將項羽與項莊的笑聲隔絕在外。

聽罷項伯講述這一次大試的結果。

項梁追問道:“各地反應如何?”

項伯道:“多數人都覺得公子扶蘇不公。”

項梁遲疑道:“難道公子扶蘇不想在這個時候招攬天下名仕嗎?”

“據我所知。”項伯的話語一頓,又道:“李牧的孫子李左車也是六國的舊貴族,他入選了。”

項梁搖頭道:“李牧是秦國的敵將,卻死在趙人手中,但李牧的後人從未說過要反秦。”

(本章完)

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55章 學荀子者第193章 去信中陽裡第125章 反秦的項氏第210章 南方傳聞第149章 “還價”第170章 養兵第118章 泰山秋雨第79章 善意第117章 徐福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201章 心宿第154章 任勞任怨第114章 韓舊地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87章 李牧後人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21章 成果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打賞)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128章 驪邑第123章 冷流雪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150章 重聚第159章 白渠與將相猜忌第68章 金車第203章 東郡隕石第200章 兩個世界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打賞)第153章 告別第26章 一老一少第160章 魏國往事第67章 設宴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147章 踐行者第135章 北伐第204章 並無異樣第209章 諸子不在的時代第114章 韓舊地第205章 草原上的韓信第62章 婁敬第195章 治國爲樂的公子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72章 佩劍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79章 善意第68章 金車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42章 劍拔弩張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93章 認真的人第130章 增兵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133章 最後一位長輩第149章 “還價”第158章 秋獵第155章 大雪第21章 成果第39章 民夫第204章 並無異樣第188章 大試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87章 田與棗第136章 蒙恬的大勝第155章 大雪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68章 金車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49章 將來的郡第155章 大雪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198章 項籍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197章 新年第199章 對下相的思念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155章 大雪第145章 河西走廊與漠北事第142章 兩鬢已白的李斯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53章 刀與火第135章 北伐第158章 秋獵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183章 巴蜀大山第94章 墨子有言第144章 鞭子與刑具第42章 劍拔弩張第134章 長城之事第85章 公子與拙誠
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55章 學荀子者第193章 去信中陽裡第125章 反秦的項氏第210章 南方傳聞第149章 “還價”第170章 養兵第118章 泰山秋雨第79章 善意第117章 徐福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201章 心宿第154章 任勞任怨第114章 韓舊地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87章 李牧後人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21章 成果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打賞)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128章 驪邑第123章 冷流雪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150章 重聚第159章 白渠與將相猜忌第68章 金車第203章 東郡隕石第200章 兩個世界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打賞)第153章 告別第26章 一老一少第160章 魏國往事第67章 設宴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147章 踐行者第135章 北伐第204章 並無異樣第209章 諸子不在的時代第114章 韓舊地第205章 草原上的韓信第62章 婁敬第195章 治國爲樂的公子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72章 佩劍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79章 善意第68章 金車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42章 劍拔弩張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93章 認真的人第130章 增兵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133章 最後一位長輩第149章 “還價”第158章 秋獵第155章 大雪第21章 成果第39章 民夫第204章 並無異樣第188章 大試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87章 田與棗第136章 蒙恬的大勝第155章 大雪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68章 金車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49章 將來的郡第155章 大雪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198章 項籍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197章 新年第199章 對下相的思念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155章 大雪第145章 河西走廊與漠北事第142章 兩鬢已白的李斯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53章 刀與火第135章 北伐第158章 秋獵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183章 巴蜀大山第94章 墨子有言第144章 鞭子與刑具第42章 劍拔弩張第134章 長城之事第85章 公子與拙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