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項籍

第198章

項籍 今年,新年的會稽郡也尤爲熱鬧,此地的一處府邸內,幾個楚國舊貴族聚在一起正在宴飲。

爲首的項梁舉起酒碗,率先一飲而盡。

隨後其餘的人也紛紛拿起酒碗喝下酒水。

站在項梁身側的人是范增的弟子,桓楚。

大家都知道桓楚是范增的弟子,自項燕戰死已有十餘年了,當年項燕敗亡之後,就隱居江淮,從此隱居講學。

範氏是楚地的一個大家族,范增的門生遍佈楚地,項梁最想得到的就是范增的支持。

雖說范增沒有親臨,但桓楚在此地,衆人都覺得項梁實際已得到了范增的支持?

不過項梁沒有明說這件事,衆人也就只是猜測。

在場的項伯笑呵呵與在場的衆人說着話。

還有一個叫宋義的楚國舊貴族,與項梁相談最多。

“那殷通近來索要的越來越多,實在可恨……”

項莊此話一出,還未說話,就被項梁一眼瞪了回去。

項莊低着頭,雙手放在膝蓋上跪坐,不敢吱聲了。

場面上,依舊一片祥和。

在場衆人都知道項梁的心思,在場的當年的楚國舊貴族中,多數人都是保持着觀望的狀態。

至於是否真的起兵造反,那還要另說,畢竟誰也不想當最先出頭的那一個。

而且項梁雖說在楚地有威望,可楚國亡了這麼多年了,要復楚的人多了去了,至今還沒人敢真的起兵。

再者說,項梁的實力真的能夠足夠嗎? 以項梁現在的人手,恐怕復國的隊伍出了會稽郡就會被滅了。

當項梁口口聲聲說着復楚,衆人也都是附和,再者說還能在這裡喝酒吃肉,這麼好的事誰願意錯過。

項梁有了范增的支持? 可大家都知道,范增隱居多年,早就不問世事。

就憑一個桓楚在身側,就能決定范增支持他項梁了? 項梁也沒明說得到了范增的許諾。

衆人陪着笑臉,喝着酒吃着肉,各懷心思。

而就在府外,一個壯實的青年人正在與十餘個同齡人打鬥,地上的沙土因他們的打鬥揚起。

這些青年人看着二十歲出頭,面對十餘人的圍攻絲毫不落下風。

轉眼間,那十餘人就被這個青年人打倒在地。

“這個項籍當真了得。”

“真是天生的猛士啊。”

……

等塵土散去,四周人見到只有那青年人站在原地,紛紛感慨。

項羽睥睨地看着躺在地上的對手,伸手拍去衣上的塵土,大步走入了正在宴請的宅院內。

項羽用府內的井水洗了洗臉,而後換了一身乾淨的衣裳走入堂內。

項梁介紹道:“這是我的侄兒,羽兒。”

項羽對在場的衆人笑了笑,而後找了一個空位坐下來,喝着酒水。

項羽的名字在場的楚國貴族也是聽聞過一二的,都說此子是會稽郡有名的猛士。

在場的衆人再次掛上笑臉,紛紛敬酒。

項伯舉着碗與衆人飲酒。

當今天的宴席結束,項梁看着自己的侄兒,低聲道:“讓你去尋夫子讀書,你怎麼又回來了?”

“侄兒……”項羽欲言又止。

“你怎麼了?”項梁追問道。

“侄兒聽聞叔父與他們共謀反秦大事,侄兒就回來了。”

項梁知道這個侄兒多半是不願意學那些複雜的禮儀與書中的學識。

項羽道:“叔父,我們是不是要起兵了?”

項梁神色嚴肅道:“你先去找夫子賠罪,先讀書,再言起兵之事!”

“可……”

項羽還要再說什麼,卻見叔父揮袖走入了堂內。

宴席剛結束,項莊還在吃着肉,喝着酒。

家裡依舊是拮据的,叔父將諸多錢財都用在了別處,衆人的生活一直窘迫,偶爾才能吃到這麼多的酒肉。

項莊道:“不過是讀個書,沒什麼難的。”

項羽道:“那老夫子心氣甚高,看不上我項籍,我又何必陪着笑臉去給他賠罪。”

項羽說着的這些當然都是氣話,而且,項伯明白項梁是真的要培養這個侄兒。

可奈何項羽自小就神勇,方圓數十里幾個縣的人沒有一個打得過他,這孩子自小就要成爲項燕大將軍那樣的人。

而且,項伯並不懷疑,他相信項羽一定會成爲項燕那樣的將軍。

此刻,項伯撫須笑着道:“無妨,老夫去勸勸那位老夫子。”

項羽稍稍行禮,也離開了。

項莊道:“他……”

項伯神色帶着憂愁的長嘆一聲,一手撫須一手負背,還保持着當年的楚國貴族氣派與舉止,他道:“羽兒自小就心高,我們項籍中,能夠反秦的人也就這些,我兄長對羽兒最嚴厲,可託付在羽兒身上的期望,也是最多的。”

與項羽年紀相仿的項莊,重重頷首,表示了理解。

項莊覺得這一家人,好在有項伯。

熱鬧的街道上,宋義跟上了就要離開的桓楚。

桓楚自來到會稽郡之後,依舊低調。

宋義是當年的楚國令尹,在楚地已有頗多威望,而且還與尚在人世的楚王宗室有聯繫,一直都在暗中保護着。

宋義這一次會來見項梁,是因懷疑項梁真的得到了范增的支持。

可此來沒有見到范增,只見到了范增的弟子。

當年宋義曾與范增一起在楚國爲臣,只是楚國亡了之後,項燕戰死之後,范增就回了九江再也不問世事了。

他宋義帶着餘下的楚王宗室也隱居了起來。

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宋義與范增都在隱居蟄伏,卻只有項梁是真的在爲復楚之事奔走各處。

宋義上前道:“老先生近來可好?”

桓楚停下腳步行禮道:“宋令尹。”

宋義擺手,示意對方不用稱令尹。

桓楚道:“老師如今就在琅琊縣。”

宋義頷首道:“老先生身體如何?”

“老師身體一切都好。”

“那就好。”宋義頷首,他望着遠處城牆上的秦軍,憂愁道:“以前這城牆上站着的是我們楚國的將士。”

●тт kán ●¢O

桓楚沉默不言,只是移開目光不去看那些秦軍。

宋義又問道:“不知此地郡守殷通與項梁有過節?”

桓楚說出了項梁與殷通之間的事,爲了尋一處安居之地,項梁收買了殷通,項氏才留在了會稽郡。

而殷通又是一個貪心的人,他一次次向項梁索要好處,項梁只是一忍再忍。

說完這些,桓楚嘆道:“若項梁真要起兵,第一個殺的就是殷通,現在項梁給殷通的錢財都在殷通的庫房中,殷通的庫房是搬不走的,等項梁起兵那些財寶也都會成爲他們項籍的起兵之資。”

言外之意,這個殷通將來不會有好下場。

秦的官吏也不見得都是如徐福或者是稂這般,還有殷通這樣的貪墨之輩。

宋義又追問道:“老先生果真答應幫助項梁起兵?”

桓楚回道:“老先生未說過這話,只是允許我來此地。”

宋義總算是問出了他想問的話,也知道他想要的答案,眼下同來見項梁的各路貴族都已散去。

宋義又道:“秦律嚴苛,各地還未有反秦之音,聽聞那張耳還逃亡在外,也不知道生死如何?”

“我也只是知曉項伯與各地的六國舊貴族有往來,可要問具體,項梁與項伯不願與我交代太多,總是含糊其辭。”

宋義道:“此事,項籍是不會交底的。”

桓楚心裡也自然清楚,項梁是否真的有實力起兵,是否一呼百應還未可知。

可時間會證明一切,看看項梁是否會起兵就知道了。

與宋義告別之後,桓楚走出了會稽城,他還在想着遠在琅琊縣的老師,來見項梁是因當年的交情,與老師無關。

老師總說我桓楚太過重交情,有時候一些不該有的意氣用事會誤了大事。

對此,桓楚還是覺得爲人應該重信義,相信朋友。

翌日,項梁就帶着項羽去尋夫子賠罪了。

這位夫子是項梁特意請人送禮又多方尋找舊人幫忙,才尋到的。

若不是請不到范增,也不會來尋這位夫子。

讓項羽跪坐在外面保持着賠罪的態度,項梁獨自去見了這位夫子。

新年的楚地還未完全進入春季,天氣卻已溫暖,老夫子此刻坐後院看着剛開的桃花,此地的一切都沿用楚國的建設風格,以及諸多用具。

也是自楚亡之後,少有的保持楚人貴族風範的人。

這老夫子不比外面的秦支教夫子,這位老夫子能夠教授項羽真正的才學,其中就有楚學與春秋。

但項羽只是來這裡學了三天,就不想學了。

項梁見到老夫子正在閉目養神,行禮道:“夫子,我侄兒不懂事,還請見諒。”

老夫子道:“二十歲的年輕人,還如此自傲,不如去外面磨礪幾年再來學。”

項梁無聲苦笑,轉身面對項羽喝問道:“羽兒!老夫子教你的春秋,你讀了多少?”

“侄兒……”項羽跪坐在地,朗聲道:“侄兒略知其意。”

“略知……”項梁指着這個侄兒嚴厲地道:“讓你學劍,你也是略知其意,讓你學文,你還如此!”

“侄兒不要學這些。”

聽到項羽的回話,項梁怒上心頭就要打。

一旁的老夫子見狀忙拉住項梁,低聲道:“來,借一步說話。”

(本章完)

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199章 對下相的思念第146章 立夏第144章 鞭子與刑具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43章 挖通第65章 選誰都好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64章 選擇第177章 楚地門生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28章 驪邑第172章 憔悴的丞相第172章 憔悴的丞相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125章 反秦的項氏第176章 舊楚的老先生第23章 老秦軍第136章 蒙恬的大勝第171章 勝不驕,敗不餒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149章 “還價”第134章 長城之事第8章 立夏的雨第200章 兩個世界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28章 賀禮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111章 暴雨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23章 老秦軍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125章 反秦的項氏第203章 東郡隕石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21章 成果第209章 諸子不在的時代第35章 侷促之人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28章 賀禮第172章 憔悴的丞相第30章 共同經歷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32章 了不起的耕戰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28章 驪邑第67章 設宴第157章 大秦的平緩期第43章 挖通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12章 齊魯博士第190章 大試結束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27章 封賞第65章 選誰都好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204章 並無異樣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195章 治國爲樂的公子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168章 隴西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40章 渠中骨第126章 歸咸陽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27章 封賞第99章 頻陽公第118章 泰山秋雨第27章 封賞第192章 還清人情的蕭何第171章 勝不驕,敗不餒第62章 婁敬第180章 再遇張良第23章 老秦軍第161章 學城第162章 缺一不可(補一章,明天再補一章)第171章 勝不驕,敗不餒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131章 先活下來第81章 相會第185章 寒冷的春季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51章 一定還清第168章 隴西第43章 挖通第169章 東胡的滅亡第155章 大雪第179章 親家也要明算賬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87章 田與棗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169章 東胡的滅亡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179章 親家也要明算賬
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199章 對下相的思念第146章 立夏第144章 鞭子與刑具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43章 挖通第65章 選誰都好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64章 選擇第177章 楚地門生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28章 驪邑第172章 憔悴的丞相第172章 憔悴的丞相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125章 反秦的項氏第176章 舊楚的老先生第23章 老秦軍第136章 蒙恬的大勝第171章 勝不驕,敗不餒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149章 “還價”第134章 長城之事第8章 立夏的雨第200章 兩個世界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28章 賀禮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111章 暴雨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23章 老秦軍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125章 反秦的項氏第203章 東郡隕石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21章 成果第209章 諸子不在的時代第35章 侷促之人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28章 賀禮第172章 憔悴的丞相第30章 共同經歷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32章 了不起的耕戰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28章 驪邑第67章 設宴第157章 大秦的平緩期第43章 挖通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12章 齊魯博士第190章 大試結束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27章 封賞第65章 選誰都好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204章 並無異樣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195章 治國爲樂的公子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168章 隴西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40章 渠中骨第126章 歸咸陽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27章 封賞第99章 頻陽公第118章 泰山秋雨第27章 封賞第192章 還清人情的蕭何第171章 勝不驕,敗不餒第62章 婁敬第180章 再遇張良第23章 老秦軍第161章 學城第162章 缺一不可(補一章,明天再補一章)第171章 勝不驕,敗不餒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131章 先活下來第81章 相會第185章 寒冷的春季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51章 一定還清第168章 隴西第43章 挖通第169章 東胡的滅亡第155章 大雪第179章 親家也要明算賬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87章 田與棗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169章 東胡的滅亡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179章 親家也要明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