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

待帳內衆人情緒重新平息下來,趙元昌正色道:“雖然我等此戰最重要的目標已經達到,但還是要提醒諸位一句,切不可得意忘形,以致我等半月辛勞付諸東流。”

見衆人紛紛點頭附和,趙元昌這纔看了一眼李繼勳道:“既然如此,我就宣佈下一步的安排。”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衆人全都端正坐好,目光投向他,等着發話。

“令:大將李繼勳攻峽州,將蜀軍攔在峽、歸以西。着靜勝軍、清化軍、安遠軍、威勝軍、靖安軍歸屬節制,午後即刻出發。”

“臣領命!”“末將領命!”李繼勳並在帳內的靜勝軍、清化軍、安遠軍都指揮使皆是起身抱拳領命。

“令:行軍司馬陳佑領治歸州、保境安民,遊騎將軍潘美、節度掌書記趙普輔助。着廣節軍歸屬節制,午後即刻出發。”

陳佑、潘美都是一愣,反而是趙普一臉早知如此般的平靜。不過此時不是深究的時候,三人一同抱拳道:“屬下領命!”

趙元昌目光在陳佑身上轉了一圈,直看得陳佑額頭生汗。

“令:壯武軍即刻趕往公安,歸屬副帥馬青節制。”

“末將領命!”壯武軍都指揮使應命之後,自有趙元昌親衛捧出兵符交由其核驗,確認正確之後他便告退出帳,當即整軍前往東南。

待壯武軍都指揮使離開,趙元昌接着道:“令:開遠軍掃清荊州北部殘敵,即刻出發。”

“屬下領命!”又是一番流程,開遠軍都指揮使也離開大帳。

“令:節度判官王樸清查南平三州戶籍、田畝,負責荊州府戰時運轉。”

“遵命!”王樸也是拱手應是。

到這,基本上也沒什麼要當衆說出來的了,故而趙元昌起身道:“諸君,吾在南平城靜候佳音!”

還未離去的衆人也一同起身應諾。

之後,以李繼勳爲首的一衆外將陸續離開,而節度府衆人卻被趙元昌出聲留下。

眼看帳內再無其他人,趙元昌看向陳佑道:“將明,你到此處來坐。”

他指的是之前李繼勳的位置,現在以左爲尊,也就是說坐在左首比坐在右首的王樸顯得更尊貴。

陳佑面對這種情況也有些看不懂了,難道是自己誤會了,之前的座次真的是一時疏忽?

不過眼下可沒時間給他仔細揣摩,直接應了一聲換了座位。坐下之後一擡頭,卻看到對面的王樸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不由心中一驚。平息心緒之後朝着王樸微微點頭,王樸也輕點兩下頭顱,將目光移走。

這看得陳佑更加莫明其妙,着實有些摸不着頭腦。當即決定少說多看,免得出什麼差錯。

與此同時,趙元昌又道:“仲詢,你們都換一下座位吧,咱自己人就坐得近一些。”

“自己人”這三個字又讓陳佑驚疑不已,不知道趙元昌是故意這麼說的,還是心裡真的這麼想。

皺着眉略一考慮,突然自嘲一笑:不知不覺又和前世一樣,一個詞一個字都要分析來分析去,想看出其中“隱含的意思”。

長出了一口氣,決定先顧好眼前再說。至於話語動作之間有什麼含義,得空了再慢慢考慮就是。

待衆人坐好,趙元昌環視一圈笑道:“看到諸位,我這心裡就十分高興。將明可能不知道,當初我初任節度使時,這奉聖軍還是一個空架子,只有仲詢跟着我。如今五指揮齊備,司馬、判官、書記各有其人,吾心甚慰!”

這話雖是對大家說的,但卻是以陳佑起的頭,是以陳佑立刻拱手道:“大帥求賢若渴,手下班底必會愈加繁盛,建功立業旦夕可爲!”

其餘衆人也紛紛附和。

趙元昌擺手道:“這功倒是勉強算建了,業嘛,還早得很!”

說到這,他朝衆人拱手道:“還望諸君不吝相助!”

一番主從和諧的對答之後,趙元昌纔開始說正事:“攻防之事交給守成將軍了,咱們節度府就得做好經略之事。首先就是文伯,有一地就做一地,儘快將戶籍、田畝清查清楚登記在冊。

那些南平官吏,能用就放手用,不能用就不要留着。這些事自有咱們奉聖軍爲你撐腰,大膽去幹就是了。此時正當戰時,切不可猶豫不決、徒耗時日。”

這一番話說出來,直聽得陳佑心頭一凜。從他見到趙元昌開始,看他的種種決策,無不是殺伐果斷,毫不拖泥帶水。

又兼對自己這新降之人好似心腹,對南平官吏更是說出“能用就放手用”,端地是大氣非常。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望之有人君之象”!

正想着,就聽趙元昌道:“將明,據說你父曾爲歸州留守?”

陳佑連忙道:“回稟大帥,先父確實在三年前擔任過歸州留守,不過那時屬下還在南平城廝混,未曾跟去。”

“無妨,我這次讓你去治理歸州,主要有三個任務。第一,收服歸州境內所有縣鄉、恢復當地秩序;第二,協助文伯清查州內戶籍田畝;第三,協助守成將軍在歸、峽西部堵住蜀軍。你可能做到?”

現在問到自己頭上,自然不可能什麼都不說。不過陳佑摸不準趙元昌現在是什麼個意思,才把兵權擼了就給了這麼重要的一個任務,這不會是想讓自己多做多錯吧?

這麼想着,嘴上說道:“大帥,屬下新降之人,又一直在南平城帶兵,實在是沒治理地方的經驗,怕把大帥的事情辦砸了!”

“欸!”趙元昌大氣地揮手道,“放心大膽的去做!這不還有則平、仲詢一文一武輔助你嘛!你要做的就是招攬人、用對人!我想三年時間,你父那些舊部還不至於忘了故主吧?”

話都說的這麼明白了,陳佑終於放下心來,這就是拿自己當一杆旗幟,爲得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平靖歸州。

當即拱手道:“屬下必竭盡全力完成大帥囑託!”

“嗯,仲詢、則平,你們三人一定要同心協力。政事上則平多出點力,軍事上、包括聯絡廣節軍這件事,仲詢你多費點心。”

“是!”三人一齊抱拳應下。

“如此,歸州就交給你們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
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