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

“還沒到嗎?”

城外短亭,潘美伸長脖子朝西邊官道看去,可惜什麼都沒有。

今天六月初七,是潘美的休沐日。

五天前陳佑遣人來京中通報路程,說今日能抵達,於是他特意申請旬假的時候值守,換來今天的一天假期。

其實就是調休,潘美在軍中還比較嚴格,在大理寺的李仁信就很隨意了,早上點了卯就出了衙門。

本來馮吉也跟着一塊來的,可是戶部臨時有事,他又被叫回去了。

天氣本就燥熱,潘美還在這轉來轉去,李仁信看着實在是心煩,不由出聲道:“潘將軍,着急也沒用,不若進亭子裡坐着等。”

潘美聞言,嘆息一聲,坐回亭子,喝了一口沒用涼意的涼茶:“李寺丞平和性子,某是學不來。”

李仁信不以爲意,他同潘美不是很熟,能搭上話還是託了陳佑的福。

不過兩人一個是參政天官的長子,一個深得官家信重,身份上相差無幾,倒也能聊得來。

倒是一邊的龐中和有些侷促,若不是潘美還想着別冷落自自己的大舅哥,他可能會一直沉默到陳佑來。

十數裡之外,陳佑一臉無奈地掀開車簾,翻身上馬。

緊接着,馬車簾再次掀開,露出一個扎着總角髮髻的小道童:“陳大哥,你還沒說汴京和洛陽哪個更好呢!”

話音未落,馬車內傳出一陣稚嫩的哭聲。

小道童“啊”了一聲,也顧不得追問陳佑,連忙放下布簾。

很快,馬車內就傳來“盤兒乖,盤兒不哭”的聲音。

“盤兒怎麼哭了?”

哭聲才響起,後面的一輛馬車內就探出一個年輕女子的腦袋。

陳佑騎在馬上,長出了一口氣,回頭笑道:“放心!小孩子多哭一哭有好處!”

那女子白了陳佑一眼:“哪來的歪理!”

陳佑呵呵一笑,也不惱。

這女子乃是他侍妾南桑,馬車內哭着的盤兒正是其庶長子陳衡,小名叫盤兒。

陳衡是去年十二月足月出生的,出生沒多久就接種了牛痘,消痘之後身體好得很,陳佑也就不像一般人家那麼着緊。

畢竟男孩子,就是要朝皮實方向養,可不能從小放在蜜罐子裡。

於是,小道童五鬆就悲慘了,去年秋天彭曉跟着盧金嬋的船轉道江陵入湘,五鬆就跟着陳佑。

得知小道童跟在老道後面纔剛學完望氣之術,陳佑一下子輕鬆起來,等兒子出生之後,只要五鬆在身邊,必然是要五鬆去哄小孩,美其名曰紅塵煉心。

只不過一報還一報,陳衡同小道童玩得熟,經常找他。

在錦官府的時候還沒啥,等出發前往開封了,五鬆只要有機會同陳佑待在一塊,一定會問諸如“洛陽怎麼樣”、“開封怎樣”、“哪一個好”這樣的問題。

沒辦法,五鬆從小在金堂縣,父母俱亡之後被老道收養,沒出過遠門,只聽老道說他曾往洛陽去過,因此印象特別深刻。

行得一陣,陳佑突然放慢速度,等南桑所在的馬車來到跟前,敲了敲車壁笑道:“言姊兒,你說潘二會不會來接咱們?”

龐言兮也坐在這馬車內,本來同南桑說着些女兒家的體己話,驟然聽到陳佑的調笑,不由面色通紅,垂首不語。

南桑卻是不依,握住龐言兮的手,掀開旁邊小窗的窗簾看向陳佑:“老爺忒不正經,多大的官了,還調笑言姊兒!”

不得不說,有了兒子之後,南桑似乎變得自信起來,換成往常,只會弱弱地替龐言兮辯解幾句,是絕對說不出這番話的。

對這種變化,陳佑是樂見其成的。

畢竟他馬上就要娶妻,南桑無論是哀怨還是嫉妒,都不是什麼好事,甚至會影響到陳衡的成長,反而是如今落落大方的表現,最合陳佑心意。

由此,聽了南桑的話,陳佑拱手笑着討饒。

南桑見他如此,臉上浮現一片紅暈,放下窗簾低聲同龐言兮說話。

陳佑討了個沒趣,不由訕訕,仰天打了個哈哈,自顧自撥馬向前。

一個時辰後,五里短亭出現在前方。

只聽得一箇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前方可是陳佑哥哥?”

聽到這話,馬車內的龐言兮臉上浮現出驚喜的神色,直讓南桑也忍不住調笑於她。

聽到呼喊,陳佑拍馬上前,哈哈笑道:“潘二你今日不用當值?”

正笑着,突然看到同潘美站在一起的李仁信,暢快的笑聲一下子被掐斷。

乾笑兩聲,陳佑翻身下馬,朝李仁信拱手道:“見過大哥。”

李仁信笑道:“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禮。”

一旁潘美笑嘻嘻朝陳佑擠眼睛,陳佑甩了個白眼,裝作沒看見他的樣子,扭頭對龐中和道:“世叔在後面車上,你且去侍奉着。”

“是!”

龐中和下意識答應一聲,引發一陣笑聲。

見龐中和跑遠,潘美搓手訕笑道:“哥哥,你看,那個,嘿嘿!”

一邊李仁信也是笑着幫腔:“潘將軍可是等得急了,這一上午不知到路上看了幾次。”

“嘿嘿,那是,那是!”

大舅哥發話了,陳佑笑着點了點潘美,“我還能不瞭解你?言姊兒正同......呃,同女眷乘一輛馬車,現在你過去不方便。”

說完他輕輕咳了咳,好險,差點說漏嘴。

雖說這年頭有侍妾很正常,但在未婚妻的兄長面前說出來,總感覺有些不對勁。

可不是陳佑有意要掩飾,嗯,就是這樣。

說笑幾句,龐中和向父母問安之後重又到陳佑跟前,便一同出發。

“中午先安頓下來,晚上再爲你們接風。”

李仁信剛說完,潘美就補充道:“不是潘二我不想爲哥哥接風,只不過我泰山來了,總不好撇下泰山是吧?”

說着,還朝龐中和眨眨眼,叫龐中和尷尬地不知道該說啥纔好。

眼看要進城了,城門內突然奔出一騎。

看到這一大隊車馬,那騎手勒住坐騎,卻是一個青衣宦官。

那宦官瞅了眼車隊中的標識,出聲問道:“可是長陽縣子陳官人當面?”

姓陳,還是長陽縣子,那找的肯定是陳佑了。

陳佑撥馬上前,拱手問道:“真是陳某,不知大官所來何事?”

聽到回答,那宦官連忙下馬行禮:“參見陳官人!官家急召官人入宮!”

幾人對視,臉上均不復笑容。

陳佑當即道:“大官請起,前頭帶路。”

說着,朝李仁信拱手道:“就要麻煩大哥了。”

待李仁信應下,陳佑叫上兩個家兵,跟着宦官身後朝皇宮快馬奔去。

沒等通報,直接從神獸門入宮,一路行到簡賢講武殿。

還沒進殿,就能聽到殿內傳出的爭論之聲。

陳佑不由心驚,不知到底發生了何事。

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
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