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

站在城頭,看着城下一隊隊排列整齊的軍陣,盧孟達心中是無比糾結。

初六一早他就收到盧璟遭遇夜襲,指揮殘兵退守韋城的消息。同時跟來的還有盧璟讓他堅守德勝城,不必救援的命令。

這一道命令,讓鎮寧軍埋伏打援的想法破滅。

韋城和德勝城的義成軍軍士皆沒有鎮寧軍多,但趁着攻城時候襲擾卻是可以做到的。

更重要的是,荊王的目的不是攻城拔寨,而是以最快的速度領着大軍回到汴梁城。

但是,韋城兵馬未潰,鎮寧軍實在不敢就此將韋城拋在身後自去汴梁。

雖然萬般無奈,但鎮寧軍不得不停在韋城外,同義成軍對峙。

就這樣,等到初六下午,韋城裡的盧璟,韋城外的趙元盛、瞿以震,全都知道皇帝駕崩、趙元昌即位的消息了。

同樣的,長風軍來援的消息也一同抵達。

盧璟自然立刻將消息通告全軍,這一下子就軍心大振。

在德勝城的盧孟達也很快接到了這個消息,知道京中很快就有援軍到來,也就一門心思地守好德勝城,不想着去救援韋城了。

然而沒想到失了地盤的鎮寧軍沒回來,反而是彰德軍到了。

盧孟達也從韋城來人口中得知了官家令彰德軍受盧璟節制平叛的消息。問題是,新帝初立,這些個節度使或許不會扯起反旗,但趁機搶奪一些好處那是再正常不過了。

比如他義成軍不就打着平叛的旗號想佔住澶州。

自己當了賊,自然會提防着別人跟自己有同樣的想法。

城上盧孟達心中糾結,城下的彰德軍節度使崔承霖可不會陪他在這裡耗着。

待軍陣整頓完畢,立刻派人到城下喊話。

“城內叛賊聽着!崔節使奉皇命討逆!念你等乃脅從,獻城投降便可活命!莫等大軍攻城!”

義成軍佔了德勝城兩三天時間,期間還派出小隊軍士接受澶州其餘縣城,近在咫尺的彰德軍不可能不知道。

此時聽了城下的喊話,盧孟達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心知崔承霖是不準備善了了。

只是還得做最後的努力。

深吸一口氣,叫來一個大嗓門的軍士,指點他對城下喊道:“我等乃是義成軍之人!澶州叛軍已被誅滅!崔節使請回吧!”

聽聞此言,騎在馬上的崔承霖露出一絲冷笑,馬鞭指着城頭,對身後幕僚道:“盧家小兒莫不是以爲我好欺?”

言罷,也不等幕僚迴應,直接吩咐道:“喊話,請義成軍放我軍入城,兩軍合力早日平了鎮寧叛軍,纔不負皇恩。”

說着,冷笑道:“若是非要將我等攔在此處,莫不是叛軍假扮的義成軍?”

身後幕僚一個激靈,隨即露出玩味的笑容看向城頭。

這就是赤裸裸的威脅,不讓我進城,你就是叛軍假扮的,我就要動手攻城了!

這一段話喊出去之後,城頭安靜了好一會兒。

崔承霖面色漸冷,舉起左手道:“準備攻城!”

身後軍陣立刻行動起來,一時間人喊馬嘶,殺氣沖天。

就在此時,城頭傳來聲音:“崔節使稍待!馬上開門迎貴軍入城!”

德勝城內,義成軍和彰德軍互相提防着對方翻臉,韋城下,鎮寧軍內部諸校尉也是心思不寧。

這年頭軍頭不好當,原本鎮寧軍內還控制着沒讓秦王登基、長風軍即將到來的消息,只是沒料到盧璟安排人在營外高聲喊出此事,還一個勁的鼓動投降。

現在趙元盛走在營內,都能感到一道道隱晦而危險的目光。

在營中轉了一圈,心中滿是陰霾地回到自己的軍帳,富令荀已經在帳內等着了。

“這樣下去不行!”趙元盛坐到主位上,臉色嚴峻。

一旁的富令荀臉上滿是疲憊,他沒經歷過軍陣,這幾天一直睡不好,尤其是前兩天壞消息傳來,更是心神不安。

聽了趙元盛的話語,他也只是嘆了口氣:“府君,如今可急不得。”

“急不得急不得!除了急不得你還會說甚麼!”趙元盛突然爆發了,猛然一拍桌子朝富令荀呵斥道。

只是這話一出口,看到富令荀疲憊的面容,趙元盛渾身氣焰一下子消散無蹤。

佝僂着腰,有氣無力地開口:“我有些急了,向原莫怪。”

見他這副模樣,富令荀眼中憂色更甚,還不得不開口寬慰道:“府君放寬心便是,事情總有轉機。”

就在趙元盛、富令荀二人思考對策之時,鎮寧軍一干校尉簇擁着節度使瞿以震走出中軍大帳,一個個都是如釋重負的神情。

就只有瞿以震一人臉色還有些不太好看。

但事已至此,他要想活命就不得不同意這羣校尉的計劃。

長嘆一聲,帶着這一羣人朝趙元盛營地走去。

此次趙元盛準備帶入汴京的兵馬分爲兩個部分,一個是鎮寧軍,約有八千人,另一部分是廣晉府的鄉兵團練,共有三千餘人。

兩部雖在同一個營地裡,卻分成前營後營,分別佔據南北。

趙元盛收攏的三千人就在北邊的後營中。

一干人等越過那條無形的分界線走進後營中,那一衆鄉兵團練不過看了一眼,便不再注意。

只是快到中軍大帳之時,纔有一個披甲校尉領着一隊鄉兵攔在面前:“瞿節使,不知節使此來所謂何事?”

瞿以震知道此人乃是趙元盛手下少有的知兵之人,甚得信重,故而停下腳步解釋道:“某此來是爲請見荊王,商議軍事。”

那校尉滿是警惕地掃視瞿以震等人,直到瞿以震快不耐煩之時纔開口:“既然如此,還請瞿節使在此等候,某去通報府君。”

說完,吩咐身後鄉兵看着瞿以震等人,自行轉身朝大帳走去。

在他眼中這是職責所在,但這番作態落在鎮寧軍衆人眼中,卻無異於輕視挑釁了。

當即就有校尉忍不住想要開口呵斥,還好瞿以震眼疾手快攔住,只是他臉上也換了一副冰冷地神色。

若是從前,看到趙元盛手下制度森嚴他還會感嘆其軍紀嚴明、有王者之姿,但心中既然有了別的想法,此時再遇到這種事,就感覺自己被輕慢了。

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
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