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

首先鬧起來的是兵曹。

權守兵曹事安嶽文在兵曹遭受冷眼,不拘大事小事,兵曹諸人皆言需先遣人問過薛盛才能做決定。安嶽文自然不想做一個吉祥物,第一時間就去找了高啓訴苦。

書廳之中,高啓一臉無奈地揉着太陽穴。

安嶽文等了一陣,見高啓不說話,委屈地喊道:“高公,你給評評理啊!這叫個什麼事嘛!就連安排巡邏這種事情,他們都要先派人去問那個薛盛,還要我在兵曹幹什麼?”

高啓瞥了他一眼就收回目光。

雖然只是輕輕一瞥,但安嶽文注意到了,頓時反應過來閉上嘴,緊張地渾身冒汗。

讓他去兵曹是陳佑的決定,高啓可不希望他過去!

書廳內一時安靜下來,只有兩個微不可聞的呼吸聲此起彼伏。

好一會兒,高啓開口了:“兵曹諸事依照前例就好,你且做好自己的事,此種事情不會再出現了。”

安嶽文猛然擡頭,呼吸停了一瞬,隨後點頭稱是,只是搭在膝蓋上的雙手不由自主地抓緊。

“嗯,你去罷,莫要多想。”高啓微闔雙眼繼續揉捏太陽穴,“不會虧了你的。”

“是。”安嶽文低着頭,起身緩緩離開。

這一次高啓說的話同一開始對安嶽文和婁半夏所說的話幾乎一模一樣,但是,相同的話在不同的情境下說出來,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安嶽文沒有去兵曹,而是進了高啓書廳旁邊的屋子,他們這些沒有具體職事的參軍事之前都是在這屋子裡面幫高啓處理政務的。

安嶽文接了兵曹之後原本是要去兵曹的,但兵曹諸人不待見他每個人都擺出一副冷臉,與其在那邊,還不如回熟悉的地方,至少還自在點。

屋內一干參軍事和錄事見他進來,盡皆轉過頭去,兵曹的事情大家也都聽說了,沒必要在這時候湊上前去討無趣。

安嶽文坐在自己位子上,木着臉發呆,腦子裡來回浮現陳佑當時說出“我爲你撐腰,放手去做”的情景,以及高啓說“依照前例,多問薛盛”的神情。

這前後一對比,誰人好,誰人惡,還需要多想麼?

安嶽文閉上眼睛,抿緊嘴脣久久不言。

看問題不能光看表面,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比如陳佑真的對安嶽文好嗎?

聽着韓陶朱彙報兵曹亂象,陳佑微微搖頭:“竟到了如此地步,這安嶽文也太過無用了些,只怕是給他機會也抓不住啊!”

韓陶朱沉默不語,這短短兩三天,就讓他眼花繚亂,根本不明白陳佑做出一件事到底有什麼意義。

“你先下去吧。”陳佑回過神來,擺擺手讓韓陶朱離開。

到目前爲止,陳佑帶來的這些人還沒安排進入府衙,只是在府衙中單獨準備了一處空房間讓他們處理文書或者休息。

等府衙諸曹剔下一部分人,跟着陳佑來京兆的這些人就會補上空位。

這也是因爲之前是高啓主持府事,若是高啓調走的話,他自然會帶走幾個僚屬,位置不多,但勝在關鍵。可惜高啓沒有調走,陳佑也只能另想辦法。

只不過,藍田那邊似乎出了些問題。

陳佑抽出一張紙,紙上寫的是藍田縣白鹿原兩個村爭水,縣丞呂雲帆負責處理此事。

陳佑初聞此事就本能地認爲這是一個圈套,但他手底下無人可用,便是想讓人去幫襯着呂雲帆以免行差踏錯也無能爲力。

不管怎樣,除了去信提醒呂雲帆小心謹慎三思後行,陳佑所能做的就是讓劉河儘量查清楚爭水的兩個村子具體情況,分析哪方面可以入手,然後告訴呂雲帆。同時也要做好呂雲帆調解失敗,此事鬧大的準備。

在紙上寫了幾筆,陳佑突然停了下來,他突然有了一個比較行險的法子。

還沒等他仔細梳理這個新冒出來的想法,門外突然傳來腳步聲。

不過這人似乎有些猶豫,到了門口之後卻停了下來。

陳佑放下筆,正要開口詢問,又聽到腳步聲重新響起,而且越走越遠。

他不由皺起眉頭。

門外這個人是誰先不去探究,陳佑發現自己有些鬆懈了,周圍竟然沒有安排護衛。

雖說府衙應該很安全,但凡是都怕一個萬一。

想到這裡,他吹了吹面前的紙張,然後將其疊好塞進書中,起身離開座位,準備去叫人。

剛走到屋子中間,門外又響起了腳步聲。

陳佑沒有猶豫,直接走到窗邊,謹慎地看着關緊的木門。

也不知過了多久,門外終於傳來說話聲:“使君在否?安嶽文請見!”

聽到這個聲音,陳佑有些意外。

略一沉吟,站在原地道:“進來吧。”

吱呀一聲門開了,安嶽文小心翼翼地走了進來。他先朝書桌看去,沒看到陳佑的時候怔了一下,之後扭頭纔看到站在窗前的陳佑,當即躬身行禮:“嶽文參見使君。”

陳佑背對着窗子,朝安嶽文點頭示意:“安參軍來找某所爲何事?”

“是這樣的。”安嶽文沒有直起身子,依然彎着腰雙手抱拳舉在頭前,“這段時間兵曹出了些問題,僕難以決斷,故來問詢使君。”

態度變了。

陳佑立刻就明白,應該是高啓某些言行讓他難以接受,故而想要投到自己這邊來。

但是這打亂了陳佑的規劃。

“出了何事,你仔細說說。”

嘴上這麼問,陳佑一邊聽着自己早就知道的事情,一邊考慮該怎麼應對此事。

陳佑現在有兩個選擇。

一是接受安嶽文的投靠,把府尹少尹的鬥爭擺上明面,逼迫京兆府諸人表態。但他現在除了一個名分外,在京兆府並不佔優勢,逼衆人表態很可能會弄巧成拙。

二是不接受安嶽文的投靠,繼續原先的計劃。可看安嶽文目前的情況,很可能無法達到陳佑原先預想的結果。而且安嶽文的投靠,實際上也能起到一個馬骨的作用,估計有不少人都在看着,陳佑到底舍不捨得花費千金。

安嶽文絮絮叨叨終於說完了兵曹的情況。

陳佑臉上露出笑容,緩緩問道:“安參軍以爲出現這等情況,因由何在?”

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
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