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

誰知這話一出,薛盛噌地站起來,梗着脖子叫道:“哥哥怎地突然要去海外蠻夷之地!莫不是得罪了那廝被髮配!我早就說了……”

“小乙!”

樑關山沉着臉喝斥,打斷了薛盛的話。

“你怎麼回事!往日怎麼不見你這麼記仇!”

薛盛撇着嘴不說話。

樑關山捋了捋氣,才恨鐵不成鋼地說道:“你要是不願意,就回長安歇着。日後你家大郎我們也能照拂一二,不至於叫他沒依靠。”

這話一出,薛盛立馬變了臉色:“七哥!哪有哥哥去蠻夷之地,我這做弟弟的卻跑回老家的道理!”

“那就把你那小心思收起來!”

薛盛乖乖坐好。

樑關山實在是搞不懂,薛盛到底是爲了什麼要同一個宰相鬧彆扭,甚至這個宰相還記不記得他薛盛這個人都是兩說。

但他從當年陳佑還在京兆府時就多次教訓過薛盛,這時候真是懶得再說了,直接就開口說日本事項:“你可能不知道,新設立的那個西海鎮守府現在出事了,鎮守呂端爲了守住西海,上奏朝廷在西海施行新政。”

樑關山冷着臉,薛盛也不敢作妖,雙手搭在膝蓋上,老老實實聽着。

“焦成績已經帶兵前往西海壓陣,叫我過去也是同樣的理由,給呂端擋一擋風浪。而且,看平章的意思,以後說不得也要在國內如此施爲。”

薛盛恍然大悟,嘴巴張了張,還是沒敢說話,眼巴巴地瞅着樑關山。

“講。”

雖然樑關山語氣一點都不客氣,但薛盛根本沒在意,急忙開口:“我就說嘛!以七哥的本事,怎麼可能不被重用!”

“都是平章提攜。”

樑關山神情淡然地回了一句,緊接着對薛盛道:“焦成績臨行前,我特意去找了他,給你求了個校尉的位置。雖然你這校尉真上陣殺敵的機會不多,但這半個月你把弓馬功夫撿起來,別在參政面前留下一個只能靠關係的印象。”

“七哥……”

薛盛不知道該說什麼。

他的確對樑關山投靠陳佑這件事耿耿於懷,這麼些年一直放不下,但不得不承認,現如今身爲工部尚書的樑關山,在有陳佑做靠山的情況下,真的不虛焦繼勳。

可爲了他區區薛盛的前途,竟然低聲下氣地去低頭示好……

薛盛感動不已,樑關山卻看得一頭霧水。

在他看來,利益交換稀鬆平常,自己付出一些好處讓自家兄弟能有個好前途,怎麼算都不能說虧。

在高處站久了,他一時半會無法理解薛盛的想法。

不過沒關係,只要薛盛願意好好努力,管他怎麼想,畢竟都快五十的人了,只要穩重下來就差不到哪裡去。

……

潭州湘潭縣。

寧強坐在驛館客房中翻看今日送達的邸抄。

桌子上還擺着最新的《周山時政》與河南府流行的其他報刊。

潭州這邊曾經是一國首府,繁華程度不低,自然也有報紙。可惜畢竟遠離中樞,多是些市井小報、坊間傳聞,寧強看了兩期就叫底下人不必再買。

沒辦法,遠離京城,除了與京中親朋信件交流,他就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來觀察朝廷政局。

他手裡的這一份邸抄,記載了兩府發佈的有關西海鎮守府的一些符令。

朝廷邸抄篇幅有限,基本只截取了部分關鍵內容,涉及到的詔書律令奏章更是隻有一個名字,如非熟知內幕者真看不出來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周山時政》就不同了,非但花了大篇幅來討論西海局勢,甚至還專門騰出版面附上呂端的《平倭方略》,逐一點評方略中獲兩府批准的內容。

周山出品的報刊,不用多說,立場肯定在陳佑這邊。

所有的分析,全都避開了西海政策可能對國內豪富產生的不良影響,只是說這樣能夠爲朝廷開闢疆土找到一條新的道路,對各級官員、大小商販甚至普通工農,都是一個重大利好。

而河南府的其他報刊就不一樣了,有那等和《周山時政》一般立場的,也有持相反立場的。

尤其不少作者或者說報刊,看似中立甚至支持,實際上卻暗搓搓地反對。

看似中立者一般是說一些諸如“尚需注意者……”、“此仍需仔細思量……”之類的話。

而明爲支持實爲反對者,乾脆高呼“此必將削豪富而利小民”、“一而廣之,豪強不復,庶民遂安”、“昔有往聖隳三都,今有大賢滅權貴”。

寧強放下報刊,揉了揉有些酸脹的眼眶。

他算是看明白了,這一次《平倭方略》部分通過有些蹊蹺,以至於朝堂上沒有達成共識,雖然已經開始推進,但爭鬥拉扯還在持續,說不得就會影響到西海鎮守府。

仔細想了想,他注水研墨,攤開紙張開始給陳佑寫信。

“將明公鈞鑒

“強在潭州,聞西海鎮守呂端之《平倭方略》獲批,殊爲驚喜。然則欲明制度,必有羣小鼓譟,強深爲公慮……其一者在赤縣,強雖希冀方略所言早日廣及天下,然西海之勢未成,於赤縣之內當以安豪富之民爲上。其二者在西海……”

他原本只准備就西海事務說一說自家的看法,誰想到一提筆就停不下來。

西海事務只佔一小部分,後面大部分篇幅都是他這段時間的見聞思考,並不侷限在農事上。

他這邊還沒寫完,房門就被敲響,打斷了他的思路。

他皺眉看向門口,放下手中毛筆,不動聲色地握住坐席旁的劍柄,出聲問道:“誰?”

“參政,鵬遠來彙報明日安排。”

“進來。”

他的親信幕僚關鵬遠推開門走進房間,然後十分自然地回身關門。

見只有關鵬遠一人,寧強才鬆開劍柄:“湘潭官員都安排好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