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

“去歲支出計錢一千七百二十九萬貫,主要是現錢和糧、鹽。國庫僅餘現錢二百萬貫有奇,今年三月出綾、羅、錦、綺等得錢二百一十萬貫、銀十三萬兩,以供南北軍費。”

龐中和不緊不慢地說出一個又一個數字,十分的慎重。

“根據計算,若多次少量典賣,其值可增四十萬貫上下。即,每歲結餘現錢約四百五十萬貫。我朝共有二百一十六府州,一千又八十縣,設使每縣增吏學博士一人,助教三人,生二十人,則每歲支出增加約十萬貫。”

龐中和頓了一下,說出結論:“若無它事,國朝歲入完全可以支撐各地設置吏學。”

廳內氣氛仍然十分凝重,他們都知道這個結論是理想狀況下的結論,而且增加的支出只算了俸祿,沒算各種補貼之類的。

陳佑用手中銅印敲了一下桌子,問道:“海軍,還有軍兵撫卹,你都算上了麼?”

“沒有。”龐中和苦笑一聲,“非但這些沒算,各地最近都在上奏要多截留一些稅錢用作法司改制,這部分也沒來得及算進去。”

“海軍支出大頭在船廠營地以及戰船,船廠營地也就今年需要花錢,戰船的話,一百艘戰船小艇,兩三年內造完應該不成問題吧?”

汪弘洋出聲插話。

“照這麼算,每年固定支出只有軍將俸祿,總不至於比吏學還多。”

“嗯。”陳佑點頭,不置可否。

汪弘洋繼續道:“各地截留多少稅錢,要看戶部。”

他看向陳佑:“不知孫宣懷可能擋住康自觀?”

陳佑手中動作不停,口中回道:“估計困難。不過康自觀同王平章和王彥川關係都不錯,我明日去問問王平章,不會叫戶部拿一個離譜的數字出來。”

停了一下,陳佑補充道:“軍兵撫卹這一塊,我正着人調查軍費支出,叫樞密院順便盯着點,兵部那邊動手腳的可能不大。”

“但也不能忽視。”龐中和連忙道,“現在我們向戶部要賬越來越不容易了,而且撫卹不經樞密院,稍微改幾個數字,根本發現不了!”

“可以叫肅政司去查。”劉熙古提了一句。

陳佑把玩着銅印的手停了一下,稍稍思忖後開口:“我會跟薛居正提一下。事涉軍隊和錢糧,他應該會重視。”

說話間,他的手重又開始活動,銅印在指間翻轉。

一句話說完,他輕笑道:“就這樣罷,總不至於一個撫卹加上吏學一年能花掉一兩百萬貫吧!”

汪弘洋頷首,隨即扭頭看向劉熙古:“這樣的話就只剩一個冗員和學生生計的問題了。”

“冗員其實不算問題。”劉熙古解釋道,“縣裡面的確用不到三五百名吏員,可是底下的裡、鄉甚至村足夠安置這些人。唯一可慮的就是吏員增多導致每年給出的俸祿增多,真到三十年後,一個縣比現在多三五百人領俸,將數倍於吏學支出。”

其實這都不是什麼事,歷史上宋朝一年稅賦有記載的巔峰時期是至道末的七千又八十九萬三千貫,正常年景平均是五千萬到六千萬之間。

算起來也就在三十多年後不到四十年,現在的顧慮到那時候完全不必放在心上。

只不過這種事情,就連陳佑也不清楚,更遑論其他人。

稍稍思忖,陳佑輕聲問道:“若叫每年考成,下等胥吏直接黜落,如此可減少人數。”

“這樣就又牽扯到生計問題了。”汪弘洋再次開口,“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怕是以後吏學教出來的要麼是身無掛牽的遊俠兒、無賴子,要麼是家有薄財的富戶子弟。”

“怕的是底下盤根錯節。”

劉熙古說了一句,緊接着滿臉嚴肅地看向陳佑:“相公,熙古仍不覺得各地開吏學是個好事。如今縣裡面主貳官出於中樞,各僚屬皆由徵辟,州府對各縣控制不深。若是由州府吏學安排胥吏,中樞派遣過去的縣令縣丞恐怕不得州府之命便支使不動衙中僚屬。總不至於叫中樞也專門開一個吏學吧?”

話音未落,汪弘洋直接就道:“義淳你是想偏了。不說不說吏學出來的是不是真能一條心,便是沒有吏學生,縣官初上任真能凡事一言而決?山長不是一直在推動法司稅司的‘垂直領導’麼,若真能成,府軍州就不可能是鐵板一塊。上面爭起來,下面人就有了騰挪施展的空間。”

他稍稍停頓,然後加重語氣:“吏學這件事,某以爲最重要的還是怎麼防止真正的貧家子弟被排擠出去。”

聽到這話,龐中和猶豫着開口:“相公,汪舍人、劉侍郎,小子以爲還有一事也需注意。”

陳佑目光移向他,乾脆開口:“說。”

龐中和喉結滾動,稍稍整理言辭後叉手答道:“相公從前曾跟我說過上升通道的問題,目前貧家子弟上升通道一個是科舉,一個是從軍。相公開書院,教導法、算、醫、武等科,算是開了另一條偏路,只是惠及人數千中無一。”

這話說出,陳佑微微點頭。

見話語被認可,龐中和放下心來繼續往下說:“如果廣開吏學,這又是一條新的道路,雖然頂點比科舉和從軍低很多,但難度又有不同,且天下各縣鄉都可施行。”

說到這裡,他十分認真地看着陳佑:“從前只有兩條路,若真要拼一把,按相公的話是‘提升階層’,也就只能狠下心來走科舉或者行伍,雖困難,卻也有主政一地或者拜將的可能。而出現吏學之後,怕是狠下心來也只是到吏學去。長此以往,貧家被排擠出吏學不一定會出現,但貧家只能爲胥吏卻有成爲定規陋習的可能。”

他再次拱手:“山長說要給吏學生晉升空間,我尋思着,若胥吏可爲主貳官,科舉出身的官員定然不願,世家豪強亦或不喜。到時候清濁之外,恐怕還會分出一個污穢胥吏來。”

此言一出,廳內針落可聞。

片刻之後,劉熙古和汪弘洋也把目光投向陳佑,等待解答。

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
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