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

猶豫了一瞬,全勇說出了那件事:“使君也知道,蜀地多土人,只不過這些土人分屬不同部族,總的說來還比較安分。不過前段時間有個下屬發現東川南部的土人似乎聯合起來了。”

一個出乎意料的消息,陳佑的瞳孔不由緊縮:“此事田勝軍可知道?”

田勝軍,現任東川制置使。

“該是知道的。”全勇也有些不確定,“畢竟聲勢還蠻大,有過幾次械鬥,都驚動了瀘州、戎州的州兵。不過奇怪的是,現在那邊的土人似乎是一個周人做主,據說其多次要求劃分縣鄉。”

“哦?”陳佑挑眉,“這麼說來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

全勇點頭道:“正是如此。”

“這種事讓州縣官員多看着點就行了。”陳佑擺擺手,“我希望武德司能在錦官府周邊多下些功夫。”

語氣有些不客氣,不過陳佑說起來卻理所當然。

全勇聽着也是理所當然:“使君放心便是。”

三月一日,一整天時間,操練了一個月的錦官府兵用了一整天時間決出勝負。

權知錦官府事陳佑下令府兵分爲左右兩個軍,孫山玉爲左軍校尉,在比試中取得最終勝利的第二指揮顧猛升任右軍校尉。

陳佑特地允許顧猛自第二指揮挑選一些人加入右軍,除此之外,原本的府兵全部劃入左軍。

緊接着,新招收的那八百人開始最後的考校,剔除一些陳佑認爲“不合格”——其實主要是同當地大族關係比較近——的人後選出了兩個指揮。

這八百人,加上顧猛從左軍第二指揮帶來的人,被分成了三個不滿員指揮,緊接着就再次招募兵員,好將這三個指揮填滿。

陳佑申請錦官府舉行考試的奏章已經被准許,只不過趙元昌在敕令賦予陳佑三個舉薦名額,並規定這三人能在京中得到正八品以上的官職。

也就是說,錦官府考試的前三名被官家預定了,一旦進入前三,就可以說一聲“簡在帝心”,妥妥的前途無量!

這個消息在陳佑收到敕令之後僅僅半個時辰便傳了出去,這個時候陳佑纔剛同魏仁浦確定考試的規程。

等到第二天,城裡的讀書人基本上都知道這件事了。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簡在帝心的機會啊!誰不想要?

這些人不敢直接去問陳佑,於是魏仁浦以及功曹一干人等的家中就熱鬧起來,說是門庭若市也不爲過。

只可惜,除了魏仁浦以外,功曹的那些人相比於大部分找上門的人都是弱勢羣體,這樣的門庭若市他們一點都不想要。

好在陳佑沒讓大家等太久,考試章程很快就貼到錦官府十一個縣的縣衙前。

“五月二十各縣舉行縣試,任何人只要能與四名士子互保,均可在五月初十之前報名參與縣試,曾獲解的士子無需互保便可報名參試!”

雙流縣衙布告欄前,一士子大聲念出佈告上的內容,隨即拍手笑道:“張某自信能過這區區縣試,不知可有人願與我互保?”

“在下不才,願同張兄互保!”張姓士子話音剛落,便有一個人高聲應和。

聽到有人迴應,張姓士子笑道:“如此只需再尋三人便可!”

很快,他們就聚齊了五個人,隨意交談幾句,便相約前往酒樓飯館。

這次錦官府試安排在五月,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爲了儘可能的吸引外地士子。

參考人數越多,則篩選出來人才就越多,這樣的話,即便前三名都被趙元昌挑了去,剩下的也是可用之人。反正敕令中也沒說陳佑只能考覈錦官府籍人士。

至於士子互保,卻是借鑑了日後的保結制度。

實在是放開戶籍限制的話,外地士子的身份幾乎無法覈實,只能出此下策。

每個人報名的時候都需要填寫一張表格,涉及家庭情況、戶籍、戶籍地縣令、互保人信息等,一旦後來查出作假,爲其作保的人就得下獄受罰。

這還是第一次比較倉促,等到下一次肯定比現在更嚴密。

正因爲造假懲罰比較重,所以在一同報名之前,約定互保的幾人得探明各自的身份,以免被連累、

不過這都是那些閒散的士人,在書院學校學習的士子則沒有這個苦惱,隨便找幾個同窗就可以直接去報名了。

在蜀地,尤其是錦官府,這樣的書院學校還不少,因此這樣的人佔報名者的大多數。

錦官府考試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漸漸有外地士子朝錦官府趕來。

這是一場蜀地士人的盛宴,凡是有志於官場的,在聽到消息之後,無不想上場一試。

不過對於錦官府諸家族來說,還是另兩件事更值得關注。

首先是何家宗子何璨被徵辟爲府衙士曹參軍事,隨後權知錦官府事陳佑下令整頓商稅,在府衙擔任錄事的鐘家子鍾安裕負責倉曹稅收事。

沒有一個大家族是通過和善的手段發展起來的,故而各家基本上都能看出來,陳府君是準備扶持鍾家了。

“靈池和廣都?說說原因。”

眼看夏收不遠,魏仁浦將自己選擇的兩個典租農具試點縣上報給陳佑。

聽了陳佑的問話,魏仁浦不慌不忙道:“回稟使君,選擇這兩個縣,原因有二。第一,靈池縣東南有分棟山,廣都東南有大塔山,縣內農田較少;第二,如今何璨爲司士,這兩個縣同何家所在的郫縣、新都二縣正好位於府境兩端,可以避嫌。”

不得不說,魏仁浦考慮的比較周到,陳佑只是稍稍思考,便點頭表示同意,緊接着吩咐人將士曹參軍事何璨請來。

在何璨到來之前,陳佑對魏仁浦道:“夏收開始之後,功曹要多朝這兩個縣跑一跑。”

“喏!”魏仁浦毫不遲疑。

何璨很快就來到陳佑的書廳,只聽得陳佑面色淡然道:“何司士,這次夏收將試行典租農具之事,我選了靈池和廣都二縣作爲試驗。在夏收開始之前,士曹要對兩個縣的情況坐到心中有數,等到夏收開始,可以直接開始典租。”

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
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