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

問了一圈,陳佑對目前諜報情況總算是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

有陳佑在樞密院時提出的一些理念,再加上他們自己的實際經驗,外間房在淮南之戰結束後立刻趁着戰爭的東風迅速滲透宋國上下。

外間房的任務有兩個,一是獲得敵方內部消息,一是策應己方行動。

同以後那個除了理想啥都沒有的團隊不同,外間房要錢有錢,要權有權。金錢攻勢、美人色誘、許願封官,只要獲得批准,外間房的細作可以通過任何方法來拉攏腐蝕敵方官民。

尤其是在宋國剛經歷一場大敗,人心惶惶的當下,甚至有一些宋國文武想聯絡周國都苦於找不到渠道。

然而也僅限於此了,能同周國聯繫上的都是那些消息靈通人士,知道周國對地方管轄越來越嚴,若是投了周怕是過不了如今的好日子了。之所以爲周國細作提供消息,無非是求個安心的後路罷了。

這就導致周國如果要進攻的話,或許憑藉這些消息能佔到些便宜,但歸根結底還得用士卒來拼,想要裡應外合,除非有那等不滿如今生活之人願意倒戈。

其實主要是對普通士庶來說,周國同宋國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沒有提出一個值得奮鬥值得犧牲的目標或理念。既然都一樣,而且地方顯貴在宋國更加自在,若不是看周國勢大,恐怕沒準沒幾個人願意接觸周國細作。

人心如此,陳佑亦是無法改變,只得吩咐鞠興達不必在尋常官吏身上花心思,多去尋那等無過而被刑者、屈在下位而不得任使者以及欲求展己之才能者,這三種人是最容易生出反叛心思的。

除此之外,就是讓他多安排人到吳越和南漢,若是能鼓動這兩國在周國攻宋時出兵夾擊,便是大功一件。

原本陳佑還準備藉着這次機會插手外間,沒想到趙元昌根本不給機會,這邊只讓鞠興達居中聯絡,陳佑根本接觸不到負責具體事務的人。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陳佑惋惜一番便沒有放在心上,自去信江都請白崇文拉攏宋國朝臣、離間君臣。

轉眼間魏王抵達廬州已經半個月了,除了合肥縣城多了巡邏軍士、管理更加嚴格之外,沒有什麼特別的變化。

不過州衙法曹和稅曹先後發了一份公文,讓一干大戶有些忐忑。

法曹說但凡有冤屈皆可至州衙申訴州衙斷案時可以放人進入旁觀,不拘男女老少家貧家富。若有以爲州衙不公者,可至保信節度使府申訴。爲了這一條,州衙門口和節度府門口都立了鑼鼓。只不過時日尚短,本地人都不知道陳佑陳節使這是真心還是假意,十多天都沒人敲響鑼鼓。

稅曹則是說要派人監督各縣稅賦情況,庶民有不明白的,稅曹會安排人去宣講。

爲了弄清楚陳節使究竟是什麼想法,當地大戶們這段時間可沒少往兩曹跑。

藉由兩曹吏員之口,魏王準備召見部分本地賢良的消息迅速傳開。

說是魏王召見,但大家都知道最後做主的不是陳節使就是冉知州,於是紛紛宴請這兩位上官的幕僚,試圖探知兩人的想法。

樑關山面對邀請,飯照吃酒照喝,可一旦談到具體問題,他就諱莫如深閉口不談,只有喝多了說順嘴的時候,纔會透露出陳節使準備挑選一些當地賢良協助官府治理民政之類的消息。

雖然他說得都是一些模棱兩可的話,事後既不承認也不否認,但在冉知州手下幕僚拒絕宴請的情況下,他是唯一的消息渠道,大家的態度都是寧可信其有。

畢竟,挑選當地賢良協助官府,顯然是家族發展的大好機會。至於哪些家族會得到這個機會,最好的風向標就是看魏王會召見哪些人。

於是,各家都行動起來。

你看,人梁書記說的是“挑選當地賢良”,也就是說你得是本地賢良纔有可能被選中。

什麼樣的人算是賢良呢?

哎,積極配合官府、不欺壓百姓、寬容對待佃戶、造橋鋪路造福鄉梓、士庶稱讚好名聲等等,做到這些你就是當地賢良。

可是誰的屁股都不乾淨,要是陳節使認真查,差不到一個能被稱爲賢良的大戶,那就尷尬了。

爲了不讓新官上任的陳節使尷尬,順帶着也爲了提高自家入選的機率,相熟的大戶們表面上說要通力合作云云,暗地裡則是各施手段試圖把別家做下的髒事爆出來。

要不怎麼說是賢良呢,爲了防止陳節使尷尬,他們齊心協力讓陳節使知道哪些人不賢良,這樣就不用費心費力去查啦!

皆大歡喜!

昨天坊市間還聽說張家打死佃戶,今天市井裡就傳聞李家魚肉鄉里,再過一天可能孫家脅迫前任刺史的消息也會傳出來。

混亂不僅僅出現在合肥,像慎縣、廬江、舒城、巢縣,縣中大戶也都開始互相攻訐。

只不過他們之間互相掀老底的目的是爲了給陳佑看,自顧自在家裡撕就沒意思了,最後傳言還是集中在合肥縣。

這種狗咬狗的鬧劇,陳佑一直是冷眼旁觀,這段時間他倒是同冉益謙一齊到周邊鄉村走了走,真遇到做得不錯的立刻就會傳出陳節使誇讚了某家大戶的消息。

這算是陳佑同大戶們的互動吧,不然只看他們演而沒有反應的話,演着演着這些人就會失去動力的。

四月十八,大都督府公佈了一個十七人的名單,揚州大都督、魏王趙德昭將於二十日在州衙召見這些人。雖然沒有明說,但這相當於是官方認定的“賢良”,只是不知道最後究竟哪幾家會有幸協助官府。

二十日一早,陳佑早起打了一套拳,洗漱吃飯之後來到都督府,趙德昭此時剛吃完早飯正在背誦文章。

陳佑站在旁邊聽了一陣,有些熟悉,可惜想不起來是那本古籍上的。

趙德昭誦讀一遍後,立刻放下手中書冊,起身朝陳佑行禮:“陳師安好?”

“大王亦安。”

陳佑躬身回禮,之後問道:“今日要見本地大戶,大王可做好準備了?”

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
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