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

說是從省服,實際上也有各自佩飾,只是相比具服來說要少一些,纓、巾、佩、紛(類似於絲帶)、囊這些東西都少不了。

所謂章服之美,便是如此了。

陳佑騎上一匹毛色純白的溫順母馬,在二十騎手護衛之下緩緩朝軍營行去。

之前在孟昶治理之下,蜀地本就重視文教之事,如今又有陳佑這一番表演,至少這錦官府一定會掀起又一波讀書向學的高潮。

“過去吧。”

聽到負責查驗的軍漢如此說,張錫連忙接過自己的考條,提着木盒繼續向前。

這木盒裡面裝着幾隻毛筆、三塊墨、一方石硯、一塊筆擱,還有一小罐清水和幾塊乾糧。

清水他特意多帶了些,一來是天熱防水不夠,二來是能用來研墨。

“灌州導江縣張錫字貺之,策論科。”

府衙書吏將張錫的信息記錄在一個編號下,然後從竹籃中找出相應的木牌,覈對無誤之後遞給張錫:“拿好了,乙字場從東邊數第二個就是。”

張錫輕聲道謝,一邊向前走一遍查看木牌:乙三四。

乙字場第三十四號考棚,也不知是好是壞。

心中正想着,突然聽到後面傳來一陣喧譁之聲,扭頭一看,只見最外面查有無夾帶地方正有兩名軍士叉着一中年男子朝外去。

那男子面帶驚慌之色,只是一個勁的掙扎,口中喊着“放開”、“斯文”之類的話語。

這又是想要作弊被查到了。

張錫搖了搖頭,繼續向前走。

自開始入場以來,這已經是第八個了,明知不準作弊,仍舊夾帶小抄試圖矇混過關,也不知該說他們執着呢,還是該罵他們蠢。

考場被分爲十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兩條過道,在這過道中,隔十步便有一名軍士持槍而立。

張錫控制着自己的目光儘量避開軍士,專心尋找自己的考棚。

三十四號位正好是靠近監考臺的第一個位置。

找到考棚之後,還沒放下木盒,張錫就忍不住向監考臺看去。

監考臺上搭了一個木棚,擺放着五套桌椅,此時尚無考官入座。

只是不知爲何,張錫心裡開始緊張起來。

深吸一口氣,暗自給自己鼓勁,放下木盒,坐到木凳上整理筆墨等物。

眼看到了寅正三刻,除了那些被叉出去的,其他考生基本上都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不得不說,陳佑第一次主持考試,在各個環節預留的時間都十分充分。

就在張錫胡思亂想之時,突然聽到一聲呼喊:“諸生起,迎使君及監考!”

張錫連忙起身,站到過道上。

他就在監考臺下,一擡頭,就看到不遠處有五人正朝監考臺行去。

這五人身上的主色調分別是一紫一綠一青兩白。

最前方之人頭裹黑介幘,戴三樑進賢冠,系青緌,冠上有三彩紫紛;身穿絳紗單衣、白裙、紫襦;腳踏烏皮履。

其身又佩革帶鉤褵、假帶、紫綬、鞶囊、雙佩、魚等。【1】

再看面容,不過二十餘歲的模樣,顧盼之際神采飛揚。

這便是權知錦官府事陳佑了!

至於陳佑後面的四人,卻是完全被人忽視。

隨着陳佑五人走近,考場內的氣氛漸漸凝滯,除了衆人的呼吸聲,和陳佑等人的腳步聲,再也聽不到其它聲音。

說來也怪,看着陳使君沉穩的步伐,張錫此時卻是心情平靜下來,心中雜念盡去。

陳佑走到監考臺中間的桌子後站定,掃視全場。

凡是其目光所及之處的考生皆是昂首挺胸,恨不得招手示意他看向自己。

掃視一圈後,陳佑收回目光,面帶微笑朗聲道:“某承帝令,代天選才,如此方有此次錦官府試。”

所有人都看向他,等着他接下來的話語。

“諸生皆是有學識之人,想來區區府試不在話下。然而,此次中者皆榜下授官,其三甲更會被某舉薦御前!故而某及諸考官將優中選優,望諸君全力以赴,方不留遺憾!”【2】

所謂優中選優,潛臺詞就是:我只錄取極少的一部分。

這話一出,有些人是兩股戰戰,有些人卻是鬥志昂揚。

那些鬥志昂揚之人此時仿若心有靈犀般,皆拱手應道:“喏!”

陳佑滿意地點點頭,目光轉向趙振宇。

趙振宇一直是心神緊繃,一看到陳佑的示意,立刻上前一步,大聲宣佈道:“此次府試,自辰初至酉正,酉正鳴金之後仍不交卷者視爲棄考。”

場中氣氛再次沉悶下來,諸生都仔細聽着趙振宇的話。

“若有手快之人,鳴金之前便可交卷,試卷覆於桌上便可。”

“若有抄襲、協助抄襲者,叉出考場示衆,罰錢糧,報禮部,五年內不得再考。”

這一條,殺氣騰騰,直讓那些心懷詭譎之人膽顫不已。

“所有答案,皆謄於紙上,紙張不足者可舉手示意。”

說到這裡,趙振宇面色緩和下來:“奉使君之令,考場備有筆墨,若有不足者亦可示意申領。只是筆墨皆是廉價,還望諸生仔細些!”

立刻就有那等機靈的考生大聲道:“使君仁愛!”

這一下許多考生都反應過來,一齊讚道:“使君仁愛!”

陳佑含笑點頭,眼看快到辰時,示意趙振宇繼續說。

趙振宇又一連說了幾條事項,例如中午提供飲食,只是好吃的需要掏錢購買,不掏錢也能得到乾糧、熱水,等等。

終於趕在辰時到來之前說完了,此時手捧試卷、紙張的小吏僕役已經站到了各條通道前頭。

陳佑看再無疏漏,便靜待鐘鼓響起。

沒等多久,鐘鼓便響了,陳佑立刻下令道:“髮捲開考!”

張錫坐在最前面,是他這一列第一個拿到試卷的。

總共四張試卷,六道題,看起來不是很多。

張錫大略看了一下題目,決定先寫把兩首詩寫完,免得寫到最後才思枯竭,做不出什麼好詩來。

兩首詩,一首以“憫農”爲題,一首要求詠“草”。

第一首《憫農》,正合陳使君的施政之策,不但限定了對象是“農”,而且說明了感情是“憫”,即便寫不出來好詩,也不至於跑題。

但第二首,要詠“草”,這讓張錫陷入思考。

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
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