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

“那其它三個縣怎麼處置?”趙普突然道:“總不能就放在那裡不管吧?”

陳佑揮手道:“讓三縣自己動起來!我準備寫信給大帥,請求大帥給我任免臨時縣官的權力,到時願意幹能幹好的,就任命爲縣中正貳官,不願意乾乾不好的罷黜或投監。等秭歸這邊搞好了,則平你再帶人下去巡視,揪到錯處就打倒。”

說着,陳佑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想升官的官吏多得是!”

聽了陳佑的一番話語,潘美讚道:“這才能看出我等武將的風采!”

趙普無奈地搖頭道:“我倒是忘了,將明也是武將出身。”

方向定下之後,後面的事情就好做了。

趁着潘字營整理營地接管城防,陳佑吩咐家兵在州衙、縣衙門前的公示欄上貼上兩份告示。

第一份告示的大致內容是此處已經納入大周治下,號召以前在州、縣當差的官、吏迴歸本職,同時面向歸州全境招募小吏、州軍、衙役,被遣散的軍兵衙役或者想進入官府的可以到縣衙登記。

第二份告示的內容是勸告屬民抓緊時間務農,不要誤了農時。同時宣佈歸州即將展開清查戶口、田畝的行動,希望大家主動配合,爲以後的分田做好準備。

不得不說,對於亂世中人來說,所謂國仇實在是比不上自家的利益。

見陳佑等人沒有再維持高壓態勢,一些人的心思就活泛起來了。

告示貼出來沒多久就有許多自稱是原本州、縣循吏的人來到秭歸縣衙,想要拿回原本的位子。

在縣衙坐鎮的趙普也不管這些人說的是真是假,一概登記下來將其打發回去等候通知。倒是那些原本只是白身,抱着試試看的態度來報名的被趙普當堂錄用了好些個,總算是把縣衙的架子給撐起來了。

潘美更是大膽,直接指示手下軍士在縣衙門口擺開桌子,宣稱招收三百軍兵,一旦錄用就米飯管飽。至於糧食從哪裡來,這擔子就壓到了陳佑身上。

陳佑之前還說要找城中大戶捐糧,然而在第二份告示發出之後,這些大戶就自己找上門了。

無他,純粹是被告示裡面所說的“分田”嚇住了,一個個聚在一起商量一番就一齊來到州衙,想要勸說陳佑放棄這“擾民”的舉措。

可惜的是,陳佑對於處理這種事情很有經驗。是以這羣人被家兵迎進正廳之後,除了門口侍立的幾個家兵,就再也沒看到其他人,甚至連個上茶的都沒有,就讓他們在這裡乾坐着。

至於陳佑,坐在二廳老神在在地翻閱歸州前幾年的文書、賬本。

他在館藏室內找到了五年前的戶籍記錄,當時歸州四縣共有六千餘戶,如今這幾年戰爭下來,估計要少不少。

至於賬本,目前主要是成熟的單式記賬法和還處在發展中的四柱結算法。一個是用“出”、“入”來記錄資金流動,一個是用“舊管”、“新收”、“開除”、“見在”來計算資金使用情況。

只要搞懂司會、度支人員爲了方便記錄搞的那些符號,以陳佑的數學水準看這賬本幾乎沒有一點難度。問題就在於,他找不到原本歸州府衙以及秭歸縣衙的賬房先生。

拋開賬本不談,但是這些那些公文,就讓他對整個歸州了粗略的印象了。

秭歸城內總共有七家說得上話的大戶,分別是李、王、張、劉、陳、曹、楊。其中李、王、張、劉輻射整個歸州,而秭歸陳家則是峽州夷陵陳家的分支,曹、楊都是影響力侷限在秭歸縣內的大戶,

這次周軍來攻,當時秭歸城內的南平將領不知哪一點沒想通,非要趕去遠安救援。

沒想到在半路上迎頭撞上週軍的一直偏師,一番激戰之後該將領身亡,手下兵卒或是被俘或是逃散。以至於負責攻佔秭歸城的周軍毫不費力的就進城了,這一城百姓倒沒有太大的損失,這其中就包括幾家大戶。

說起來,陳佑對着夷陵陳家比較感興趣。畢竟這具身體的父親曾做過歸州留守,而秭歸恰恰有了一個夷陵陳家的分支,也不知道自己這個陳和那個陳是不是同一個陳。

不過穿越這幾天管家沒提到過自己親戚,城破之前更是沒個親屬過來商議,就算曾經有關係,對現在的陳佑來說也相當於沒有了。

陳佑看起來蠻輕鬆,可一牆之隔的七家大戶的家主可就有些如坐鍼氈了。

從他們抵達這裡開始算,已經幹坐了一刻鐘有餘了,然而還是沒見到話事人,實在是心裡有些虛。

又等了一會兒,終於有個沉不住氣的開口了:“各位老哥,咱就在這乾等着?”

坐在左首一直閉目養神的中年男子睜開眼睛看了他一眼:“不等着還能咋辦?”

“嘿!要我說,咱就各回各家,這秭歸城的事啊,還得找咱幫襯一把。到時候再談,豈不是能拿到更多好處?”

“哼!”坐在他對面的那個比較年輕的冷哼一聲,“別忘了劉縣和曹二可是昨天突然就沒了聲息!這幫子人可不是善茬。”

一開始說話這人呵呵兩聲,低頭不再吱聲。

眼看即將午時了,正廳角門處終於轉出來一個人,一個穿着皁色短衫的二十餘歲青年。

立刻就有一人喊道:“兀那小子,此處主事何在?”

青年微微一笑,拱手道:“不才區區在下正是負責歸州事務的官員,忝爲大周奉聖軍行軍司馬。”

正是陳佑!

廳內靜了一瞬,隨即七人迅速站起來叉手行禮:“拜見司馬!”

另有剛剛呼喊的那人哭喪着臉道:“小的目大不睹,折辱了貴人,還請貴人贖罪則個!”

陳佑擡手虛壓,笑道:“無妨,不知者不罪嘛!也是我來遲了,諸位皆是長者,還請就坐。”【1】

見陳佑如此客氣,客廳內七人表現各不相同,有的鬆了口氣,有的卻臉色愈加嚴肅。

待衆人落座,陳佑也不介紹自己,直接就開口問道:“如今我大周接管歸州,不知各位賢達是何看法啊?”

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
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