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

應酬最耗精神,這一個年過下來,陳佑都有些精神萎靡了,這可惜這一番辛苦,收穫卻不大。

陳佑家裡就他一個,見他發達之後之前兩家遠親倒是想來攀附,可惜陳佑見了一面之後,發現兩家後輩都是扶不上牆的爛泥。

也是,陳佑之前雖是一個紈絝子,可父喪之後沒有一蹶不振,哪怕有龐典提攜的因素,但能在宮衛軍站穩,也是自有一番手段。

但凡有點遠見的,也不可能這那種時候遠遠避開。只從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那些是個什麼貨色了。

現在的陳佑雖是個穿越客,沒感受過當初的陳佑求助無門的經歷,但也不想掛上兩個累贅,這親戚關係在他刻意之下就疏遠了。

反倒是夷陵陳家藉着同姓,家中後輩也有幾個好苗子,一時間彷彿兩個陳並作一家般。

而其它的本地家族,由於陳佑家人丁稀少,目前也只能保持一個面子上的關係。

至於人才,南平都滅國快兩年了,有些才華又有門道的,早就尋到了前程,也輪不到陳佑再來撿拾遺珠。

就這樣,初七這天,陳佑帶着人數未變的隊伍登上了客船,沿着江水逆流而上。

兩千多裡水路,又還是逆流而上,左右陳佑一行人不着急,晝行夜伏,一直到月底才抵達錦官城下。

天近黃昏,早已有百十來人在碼頭上等候,爲首的正是前任錦官府少尹王樸,他身旁是西川制置使、西川行營副都監劉正嵐。

再後面是成都、華陽兩縣的令丞、府衙諸曹,以及錦官府當地大戶。

一艘普普通通的客船自南邊而來,緩緩靠向碼頭。

此時碼頭周邊水面已經清理出一塊空場,專門留給這一艘不起眼的客船。

不是陳佑低調,而是儀仗什麼的現在還放在錦官府的庫房裡呢!

陳佑站在船首,雙手扶着欄杆,注視着岸上的迎接人羣。

劉河等家兵護持在陳佑身後,右手緊握刀柄,警惕地看向周圍。

船沿漸漸靠近岸邊的石塊,船上舟子用長櫓抵住石塊,同時有幾人迅速跳到岸上,接過從船上拋下的嬰兒手臂粗細的麻繩在岸邊木樁上繞了幾圈繫好。

待舟子在船沿和岸邊之間鋪上木板固定好,劉河同另一個家兵當先走過木板上到岸上,陳佑才接着上岸。

見此情景,王樸也帶着數人上前幾步。

等陳佑踏上岸,兩人正好相隔七百步。

“文伯先生。”“陳使君。”

兩人竟是一齊行禮。

齊齊起身之後,兩人相視一笑。

王樸側身讓開,身後衆人皆作揖道:“參見使君!”

陳佑面含笑容,雙手虛擡,朗聲道:“諸君不必多禮。”

諸人起身,王樸一一向陳佑介紹來迎接的諸人。

說是一一介紹,但實際上介紹的都是七品以上官員,以及錦官府內幾家影響力較大的大戶家主。再往下的,就不在這個“諸人”之內了。

夠資格被介紹的人本就不多,不過一會兒,陳佑王樸二人並肩朝城內行去,劉正嵐落後半個身位,偶爾搭一句話。至於其他人,則要落後幾步。

直到這時,船上衆人才依次下船。

好在陳佑在路上的時候就寫信給王樸,讓他幫忙安排這一船人的住處,這時候立刻就有王樸的僕役來帶領衆人前往各自住處。

金烏半沉,陳佑在王樸的帶領下來到錦官城內最大的酒樓——金玉樓。

能夠參加接風宴的也就二三十人,衆人直接來到金玉樓的三樓,這上面拆了數個隔間的檔板製造出一個超大的隔間。

這種正式宴會,還是分桌而坐,只不過爲了方便,用得都是正常高度的條桌和椅子,無需脫鞋跪坐。

陳佑同王樸謙讓一番,最終命人在上首擺放兩個並排的座位。陳佑雖剛剛抵達錦官府,但已經算是上任了,故而當了東道主,坐左邊,而王樸則坐在右邊。

剩下那些人也不是第一次在一塊吃飯喝酒了,很快就默契地坐到各自應該坐的位置上。

這一頓飯下來,陳佑只是聊了聊風花雪月,政事什麼的,一概閉口不言。

雖然他沒說什麼,但這番表現,就讓在場衆人知道新的錦官府之主不好對付,最起碼當得一個謹慎的評價。

別小看了謹慎,且不說六百年後的“諸葛一生唯謹慎”,就是流傳千古的《易》上面也說“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

宴會持續了近兩個時辰,陳佑這才同王樸一齊笑呵呵地離開。

來到府衙偏廳,陳佑從江陵帶來的管事就親自帶人端上醒酒湯。

“這是?”看到管事,陳佑反而有些疑惑。

王樸笑道:“好叫將明知曉,前幾日我就從府衙搬出去了,故而今日直接就把你家裡人都帶過來了。”

陳佑點頭表示明白:“文伯先生是急着走嗎?”

聽陳佑這麼問,王樸笑罵道:“你在路上磨磨蹭蹭走了一個多月,官家都派人來催了!”

陳佑尷尬一笑,然後正色道:“錦官府事,不知文伯先生可有教我?”

談到正事,王樸也嚴肅起來。

沉吟一陣之後道:“將明之前也在蜀地呆了半年,何、徐、李、鍾等幾個本地家族想來也都清楚。”

陳佑點頭,這幾個都是錦官大姓,雖然後蜀滅亡,各家都有損失,但戰爭沒有持續多久,這些家族都是家大業大,趁着官府秩序重建的機會,又滲透進了各縣衙門。

雖不復以往風光,但也不是普通人家所能比的。

王樸接着道:“你也知道,聖人在此養胎,故而府內最重要的就是平穩,不好有大動作。時間一久,這羣人就又恢復故態。”

陳佑聽着,沉聲問道:“竟沒有心向朝廷的嗎?”

王樸嘿然:“原先或許有,但這些日子看官府不怎麼強硬,就都縮了回去。”

這話沒辦法接,官府爲什麼不強硬?還不是因爲懷孕的盧皇后在這裡!

趙元昌在的時候還好,但趙元昌離開之後,王樸就開始擔心,如果太強硬了會不會導致動亂,一旦生亂,身懷六甲的盧皇后會不會動了胎氣。

也因此,多了些顧慮,不得不束手束腳的。

一想到自己以後就要面對這種情況,陳佑不由嘆息。

哪知道王樸又道:“這也便算了,一味求穩穩過這一年就好。但周邊州縣還有更大的危險!”

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
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