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

突如其來的地震令飯後該有的長談取消了,趙元昌立刻召集中樞臣僚商議震後處置事宜,陳佑則在宦官的帶領下出宮回府。

根據記載,這次地震震中位於大名府境內,影響半徑達四百里,開封汴梁也有震感。

值得慶幸的是,由於現在極少出現兩層以上的建築,且房屋材料要麼是木頭要麼是泥土,地震直接造成的傷亡並不大。

這次地震會讓中樞緊張起來,主要是因爲它的政治影響。

今年可以說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三月大風雨土——可能是對沙塵暴的描述:六月河南河北大水、襄州漢水入城深達一丈五尺:同月潞州出現大量烏鴉,而河南烏鴉卻消失無蹤;七月徐州豐縣傳說井中有龍,當天大雨淹城;八月河陰河決;九月齊州出現樹木開花。

如今到了十月,河東河北又發生大地震。

接連天災,必然會引發人禍。有官吏儒生上書彈劾宰執、請官家下詔罪己是肯定會有的,這都沒什麼,中樞需要防備的是災區出現流民叛軍。

同時宰執們也得擔心如果自己處置不當,很可能會被拋出來平息物議。

商議的結果是派出大理寺卿陳槐宣諭安撫使,知講武堂事蘇鳳羽爲副使,由這兩人巡視河東河北,處置災區事務。

這是陳佑在岳父家中聽到的,翁婿二人現在正在討論這次賑災的安排。

慣例該有的措施他們沒怎麼在意,該辦的有人去辦,該監督的也安排了人去監督,他們在意的是陳槐被派出去負責此事。

陳槐親近首相江夏青,蘇鳳羽是帝黨。

真要說起來同陳佑比較親近,勉強能跟馮道、李明卿拉上關係。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官家有調整首相的心思了,如果處置不當,陳槐受罰不說,首相江夏青亦將會被罷職。

“雖說如今樞府權勢日益消減,可也能同政事堂抗衡,若是官家沒有可信之人充入樞密院,王文伯就不會離開樞密使的位置。我若要更進一步,也就只得回政事堂。”

李明卿有些感慨,若不是官家獨自領兵的時間不長,幕府舊人不多,似他這般人很難進入中樞。

搖搖頭收斂思緒,李明卿對陳佑道:“若是官家問起此時,你不要提我。”

陳佑是那種可以被稱爲天子心腹的人,本身職階又不低,要有什麼重要職事變動,的確有可能找他談一談問一問意見。

在李明卿看來,陳佑就算提名其他人,都比舉賢不避親來得要好。前者最多就是多了一個競爭對手,後者則有可能引來官家猜忌。畢竟這推薦的不是普通職位,而是中樞宰執。

陳佑點頭,換個話題問道:“大哥在京兆府時間不短,也是時候換一個位置了吧?岳丈在京中是不是要看看哪個州縣缺人,即便做不得主官,做一做佐貳官也是好的,總好過一直呆在京兆管那刑獄。”

“怎麼,你有好去處?”

“襄州谷城縣如何?”陳佑早有思量,“六月大水,魏仁浦表現出衆,今年考課該是上等,如果能趁機調他入京,谷城令就會空出來。”

李仁信目前的品階比谷城令高,不過這年頭職事同品階向來不搭,一縣縣令顯然要比一府刑獄要好。

“若是想要去邊州,也可以尋一處做一做司馬推官。”陳佑爲自家大舅哥規劃了不止一條路,“其實我是建議去邊州的,金甌尚缺,不缺功勞。”

最重要的是到處給別人當幕僚,舊的關係網會更加牢固,新的關係網也會更容易地成型。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沒必要說出來。

陳佑能爲大舅哥謀劃,李明卿這個老丈人十分滿意:“將明想的倒是周到。不過這事還得看求知自己的想法,他想求穩就去谷城,想掙功勞就去淮南。”

哪怕李仁信一直在六七品蹉跎,李明卿也不着急。他致仕之後有陳佑接班,相比旁人,自然是親戚關係更近,陳佑一定會把李仁信提起來的。

就算陳佑出了岔子沒能入兩府爲相,只要李仁信自身能力足夠,翁婿二人的關係網也會爲李仁信前進掃清障礙。

這個話題到此結束,陳佑已經在考慮是帶着妻兒告辭回家還是留在這裡閒聊等晚飯,就聽到老丈人說出了一個他不曾知道的消息:“官家對興平郡王的幾個講習不太滿意,近期很可能會換人,你可有什麼合適的人選?”

陳佑眼皮一跳,皺眉不已:“薛居正也不合官家之意?”

薛居正是他推薦的興平王友,當初爲了這事還得了聖人的感謝,薛居正要是不合聖意,豈不是要出事!

“爲官自是好的,薛居正一直在中樞供職,現在是秘書少監,正經的清望官。只是這爲官好,教書卻是不行。”

陳佑看到李明卿臉上那惋惜的神色,分明帶着那種家長對老師的不滿。

也是,他孫子李益陪皇子讀書,老師正是薛居正那波人,他們不頂事,李明卿自然會不滿。

見此情景,陳佑也想到了自家的兩個孩子,若有所思道:“我認爲不是薛居正他們能力不足,而是他們能力太強了。要我說,五六歲的孩子,找個品性好的書生教教讀書寫字就好了,沒必要找大儒名人。”

“說來容易,畢竟是皇家子弟。”李明卿搖搖頭,有些無奈,“總之你仔細想想看什麼人比較合適。”

正事談完,離飯點還有不短的一段時間,老丈人擺手道:“你這好不容易回來一趟,我就不多留你了,絃歌在後院陪她娘說話,你自去領她母子歸家吧。”

這話挑不出不妥之處,但聽在陳佑耳中卻有些曖昧,都是過來人,小別勝新婚的道理大家都懂。當下嘿嘿一笑,也不多說,拱手告罪去往後院。

次日小朝會結束之後,陳佑再次被召入宮中。

還是紫宸殿,只不過這次是在偏殿的一個房間中,除了一個小宦官侍奉着,再無其他人。

待陳佑行禮坐下,宦官奉上熱湯糕點便也退了出去,房間內頓時只剩下君臣二人,這又是一次密談。

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
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