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

處理政務他拿手,大方面的戰略選擇上也沒問題,問題就在於戰術指揮。

以前是沒機會接觸到這些的,最多閒暇時候玩過一些遊戲。來到現在這個時代後也粗略學習了一些兵事,兵書也翻過,可是真正面臨戰鬥了,他還是有些虛。

好在還有潘美!

他也不客氣,直接把潘美叫來,又從岸邊的村鎮上“請來”一個對石鏡比較熟悉的鄉賢。就這樣,愣是把進攻石鏡的戰術步驟給確定下來。

眼看快到目的地了,傳令將廣節軍營級以上軍官請到船上來。

廣節軍滿編有六個營三千人,現在雖有所損耗,但六個營的編制還在。

不多時,包括張和在內的十三人就出現在陳佑面前,把狹小的船艙擠地滿滿當當。

爲什麼是十三人?

原來這廣節軍原先應該有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營正、營副,加起來一共十四人。

不過畢竟經過大戰,有幾個營正營副或死或傷,脫離編制。如今還有一個營的營副沒補上,這就少一個人。

數月之後,再見張和,陳佑已經成爲他的上司。世事變幻,真真讓人難以預料。

也因此,陳佑才迫不及待地想借着這個機會消除這個隱患,免得張和又遇到什麼機緣,再度一躍而起居於己上。

等張和麪色僵硬地帶着一衆將校行禮之後,陳佑面色嚴肅道:“地方狹小,也就不讓大家坐了。”

一衆人等皆是靜默不語,等着他發話。

也不知這羣人是懾於威嚴不說話,還是緊跟張和的立場想讓陳佑難堪纔不出聲。

若是前者,那麼除掉張和就不會產生太大影響。若是後者,怕還要好生思量事後怎麼安撫廣節軍將校。

戰鬥將起,現在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

輕咳一聲,陳佑開口道:“石鏡位置十分重要,某思來想去,還是決定讓廣節軍負責這次攻城。主要原因,就是相信廣節軍的戰鬥力。”

又是一片尷尬的沉默,片刻之後,廣節軍副都指揮使李響率先拱手道:“我等必不負司馬期望!”

這纔有三五個人跟着他一齊保證。

張和臉色難看地扭頭看了一眼,然後才朝陳佑拱手道:“司馬軍令,我廣節軍定能完成!”

他發話之後,其餘衆人才紛紛抱拳應下。

陳佑將這些看在眼裡,心中漸漸明瞭:看來這廣節軍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只是張和對廣節軍的控制還算不錯罷了。

而張、李二人的話語也有不同。

李響的話中說的是“不負期望”,這就顯得比較親近。相對而言,張和口中的“軍令”則帶着公事公辦的意味了。

尤其是後面的那句話,聽在陳佑耳中,更彷彿是在宣示廣節軍是他的地盤一般。

轉着這般心思,臉上帶着淡淡地笑容點頭道:“張都指的能力我是知道的,想必此戰定會身先士卒,一舉奪下石鏡縣城。”

說完這句話,也不管張和臉色變得更加難看,直接拍手道:“現在先說說安排。”

說着,他指了指釘在船艙上的地圖:“船隊會在過了艾家灣之後停下,此處距離石鏡縣城不過三里路,萬字營、劉字營在此下船奔赴縣城。”

說着,他看向廣節軍的萬校尉和劉校尉,兩名校尉稍稍猶豫,便拱手道:“謹遵司馬之令!”

還算恭順。

陳佑點點頭,繼續道:“等兩營即將抵達縣城之時,船隊繼續前行。至城邊停下,石字營攜攻城器具上岸,會同抵達的萬、劉二營一同攻城。”

這是爲了防止抵近縣城卸人卸物耗費太長時間讓城內反應過來,只是一個營的話,明顯要快很多。

而且夜晚突襲所需要的攻城器械,無非是雲梯撞車,甚至晚上可以直接用長梯。基本上卸下一件,早在岸上的萬字營、劉字營接過去就能用上。

“卸物之時,翔字營乘小船至城東牆下,利用飛爪登城。”

“是!”幾位校尉盡皆應下。

在這過程中,張和臉色愈加難看。

無它,陳佑這次部署攻城任務,繞過了他,直接下令給各營校尉,有些架空他的感覺。

只是他也不好多說,對陳佑擺臉色沒關係,但絕對不能違抗命令。只要抗命,陳佑就能找到機會行軍法。

又安排了一些細節,便打發各營回去準備,只是把張和給留了下來,讓副都指揮使李響指揮戰鬥。

陳、潘、張三人就枯坐在船艙內,靜靜等待戰鬥開始。

不多時,船隊通過了艾家灣。

停了約有三刻鐘,重新出發。

很快就有一座黑壓壓的城池出現在船隊前方,正是那石鏡城。

出乎意料的,此時縣城內安靜非常,城頭上只有星星點點的燈火,根本看不見巡邏的士兵。

藉着江水衝擊岩石的聲音,再次停穩的船隊上近百艘小船分出兩撥。一撥運着攻城器械駛向岸邊,另一撥則駛向江邊的石鏡東城牆。

通過陸路趕到城下的兩營軍士接過長梯就擡着前往城牆下準備架梯攀登,一連取了十架長梯,才終於有云梯送上岸。

跟隨上岸的石字營軍士立刻點起火堆組裝雲梯部件。

只是他們剛剛組裝好兩架,就聽城門方向傳來一陣吱呀呀的聲音。

石鏡城門,就這麼被攀入城中的周軍打開了!

直到這時,城牆上纔有了一些動靜。

“敵襲!”

一聲淒厲地叫喊聲,在最高昂的時候戛然而止。

愣了一下的石字營軍士這才反應過來,立馬丟下剛剛組裝好的雲梯,抓起武器就叫喊着奔向打開的城門。

一剎間,安靜的石鏡城彷彿是熱油鍋裡進了一滴涼水,叫喊聲、金石相擊之聲,雞鳴狗吠之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

船艙內,陳佑終於聽到縣城方向傳來的聲音,原本平靜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

這是他入周以後第一次領兵出戰,能不能以最少的損失順利拿下石鏡城,關係到他的軍事聲望。

過不多時,守在艙外的劉河突然喊道:“司馬!我軍已經入城!”

艙內三人不論心中作何想法,聽得此言皆是面露驚疑,這也太快了吧?

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
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