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

聽到他這麼問,劉熙古怔怔的看了他一會兒,突然索然無味地嘆息一聲:“若是李參政看過書院的教材,當知道控制變量法。”

這話一出,議事廳內不少官員都忍不住低笑出聲。

雖然因爲私人書院比較多,陳佑的書院改名爲周山書院,但劉熙古所說的書院,不必多想,大家都知道指代的就是周山書院。

京城大多數有上進心的官員都會關注周山書院的情況,要麼是想要投陳佑所好,要麼是想抓住漏洞彈劾陳佑一舉成名。

不管怎樣,這些人都會了解一些書院裡面流傳的想法理念,劉熙古口中的控制變量法就是其中之一。

新的東西出來,有人會抵制,有人會不屑一顧,也有人會去嘗試。有效果的就會逐漸傳播開來,成爲“常識”——雖然僅僅是他們這些高級知識分子的常識。

很顯然,此時在議事廳內大部分官員的眼裡,李繼勳就屬於那個“連常識都不知道”的笨蛋。

李繼勳有些不明所以,但他明白自己一定是出醜了,頓時臉色變得通紅,惱怒道:“便是不知又如何!我且問你,嶺南州縣如何同幽燕州縣相比?”

“其氣候相同、地勢不同者,農商之業相差幾許;其氣候不同,地勢相同者,農商之業相差幾許;其人口相同,一有渡口通衢,一無,農商之業相差幾許;其皆有渡口通衢而人口不同,農商之業又差幾許。

“兩者對比或有偏頗,然天下三百州府,有相類者何其多也!氣候、地勢、人口、河流、道路,諸如此類,皆可爲變量,一者變而餘者同,可知此變量影響大小。諸量皆知,則此州府當有田幾許、有戶幾何、課稅多寡、糧價高低,儘可知矣!”

劉熙古解釋一通,看着李繼勳,語氣沉穩:“或因天人之變而有偏差,卻也相差不遠。不知李參政可能理解?”

說得簡單,實際應用起來要比這複雜得多,而且準確性遠遠沒有劉熙古講的這麼好。

不過大體上的確是這樣,足以叫李繼勳無話可說。

果然,劉熙古說話間,李繼勳面色一變再變。

直到劉熙古問他能否理解,他已經是面色鐵青,冷哼一聲沒有迴應。

竇少華見狀嘆氣,出聲解圍道:“不管怎樣,考課審覈總是要的,無非就是多加了一些內容,恐怕還起不到將明相公所說發展農事的作用。”

陳佑朝他微微頷首道:“這只是前提罷了。但是有沒有這個前提,決定了接下來是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

竇少華呵呵笑道:“某是支持發展農事的,不過總不能說朝廷只盯着農事一條吧?”

“一事一畢。”陳佑看穿了竇少華的想法,面色不變,“今日且議農事。天下萬民待哺,皆望稻粱,故眼下當以農糧爲重。”

到最後時刻了。

宋敏貞開口道:“我認爲陳平章所言乃是正理,如今天下,農事爲重。家裡面有了餘糧,纔有心力去幹其它事。”

安靜片刻,胡承約搶先開口:“陳平章、宋相公所言有理。諸位是不知,河南府自產糧食根本不夠吃,幾乎每個月我都在想着還能到哪裡去買糧。要我說,這糧食豐收,天下才能穩定。”

竇少華緊接着開口:“凡戰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治國也當是如此。”

稍微等了等,魏仁浦、劉熙古、汪弘洋、樑關山等人接連出聲支持陳佑。緊接着是盧億、楊子任、端木業、冉益謙、李成璟、龐中和等人。

議事廳內,越來越多的人發言,基本上都是一句話,或者乾脆就是“附議”二字。

贊同陳佑的人數漸多。趙普和焦繼勳終於也撐不住,開口談了兩句農業的重要性,算是表明態度。

議程進行到這一步,“以農業爲重”已經成了共識,陳佑算是成功一半。

接下來的重點就變成了:討論完農業後能不能直接結束?

掌控會議進程,是陳佑權威的體現。

如果不能,就證明他的根基不穩,在京城六品以上官員中的根基不穩,不做改變,就會被這些人的所謂“民意”裹挾,一旦違背,下場慘淡。

等議事廳內安靜下來,陳佑雙手分開放在桌面上,掃視諸人後,沉聲開口:“今日所議,不過是一個綱領,具體如何行事,還需有司拿出詳細計劃來。吏部、戶部、稅務監、肅政司還有御史臺,都要好好考慮考慮。除此之外,其他人若有奇思妙想亦或是諫諍之言,亦可書之文字以醒兩府。”【1】

說完,他不等諸人迴應,直接就道:“那就這樣,今日先是朝會,後又來議事,各部都積壓了不少事務,各自散去罷!”

說完,他靜靜等待。

等着有沒有人突然提出新的問題。

他說完後,議事廳內安靜了一陣,然後最外圍的官員一步三回頭地出了門。

等到諸部佐貳官離開時,兩名負責記錄的書令史把寫好的記錄送到陳佑面前供其審覈簽字。

陳佑這纔在心裡暗自鬆了口氣。

真的結束了。

這是一個新的開始。

他的心定了下來。

畢竟只討論了一件事,記錄不長,也不復雜,很快看完之後,他揮筆寫下自己的職務以及名。

宰相和參政們依次簽字後,書令史離開去歸檔。

這時議事廳內就只剩下他們九個人了。

陳佑靠在椅背上,神情嚴肅道:“眼下諸事以穩爲主,不會有太大變動,一切等西北戰事結束,再行調整。”

這話若是在之前說,那是服軟妥協,但放在現在說,就成了安撫退讓。

聽他這麼說,王彥川和竇少華面色稍稍好看一些。

唯一例外的就是李繼勳了,他鼻孔出氣哼了一聲,起身抱拳道:“我家中有事,先走一步。”

生硬的藉口。

陳佑沒有阻攔,此時也無人幫李繼勳開脫。

鬥爭永遠不會停止,只是沒想到會來得這麼快。

更準確地說,是沒想到李繼勳會這麼剛。

顯然,下一次檢驗陳佑首相權威的事件,就是他能不能輕鬆罷免李繼勳。

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
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