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

一營禁軍,最多不過一千人。

但讓申雲海帶一營禁軍去濠州,卻體現出陳佑對濠州的不放心與不信任。

申雲海心中的慶幸與輕鬆盡皆消散,一下子似乎回到了去年春闈前,沉重的壓力落在他的肩頭。

此時容不得他多想,在這股彷彿有形的壓力下,申雲海順勢垂首躬身:“謹遵相公之令。”

陳佑盯着申雲海看了好一會兒,語氣毫無波動地開口:“兵馬已經準備好,早些出發。”

“是。”

申雲海起身一禮,恭敬退出書廳。

門外範昌祐早就等着了,見申雲海出來,他立刻道:“申安撫,相公吩咐下官陪安撫去交接兵馬。”

“啊,有勞了。”

申雲海反應過來,態度極其溫和。

京中官員都知道,陳相公身邊的幾名年輕幕僚都是他的弟子,不說未來前途如何,但是有一個宰相老師,便叫人輕易不願得罪。

申雲海雖然分不清範昌祐和韓陶朱誰是誰,但政事堂突然出現如此年輕的陌生面孔,只能是陳相公從樞密院帶來的。

範昌祐微笑着躬身,然後在前頭領路。

他一直牢牢地急着,別人對他的禮待,不是因爲他自己的能力和成績,而是因爲他被山長的光芒籠罩。

因此他在兩府從來是謙遜好學,唯恐給山長抹黑。

該做的準備昨日就做好了,上午完成最後的交接,申雲海帶着一營禁軍和數條運糧船離開洛陽。

運糧船裡裝的不是糧食,而是傢俱、器械、毛皮、布帛等大宗物品。

洛陽這邊的糧食都要準備送往延慶,不可能給申雲海帶去濠州,他只能從沿途諸州這邊拿一點那邊拿一點。

至於帶的這些物品,一個是交給沿途各州充當購糧款,一個是壓艙免得翻船。

申雲海離開洛陽,洛陽城再次恢復平靜。

當前一段時間,宰相們的日常事務只有三件:爲西北戰事調集糧草、兵馬、器械,密切關注遼國情況,六品以上官員的任免調動。

西北戰事依然是每日兩次彙報,目前爲止進展順利。

遼國的話,二十四日夜裡送來的緊急消息顯示耶律璟宮衛已經提前離開春捺鉢所在的鴨子河濼,往西北幽州方向去。

同時幽州、平州北面部族兵馬有調動集合的跡象。

顯而易見,契丹人想對幽州下手了。

至於是爲了拿下幽州,還是想迫使周國放棄平定銀夏,暫時不得而知。

現在的盧龍節度使是從涇州調過去的王江,能力不差。

忠心的話,好歹也是當年太祖倚重的大將,應該不成問題。

而且他在涇州時,向陳佑求了個人情把他妻侄放到河南府做一幕職,同陳佑算是有交情。

因此,中書只是命令王江守土保民、見機行事。

再就是考慮到銀夏戰事順利,便讓盧仲彥暫時放下對西邊的戒備,分出一部分兵馬支援朔州。

同時從周邊諸州調集兵馬入駐金州、代州,尤其是代州的雁門關,更是重中之重。

朔、金、代三州穩固,則雲州後翼不需要擔心,擔任大同節度副使的黨從柯就能專心抵禦可能到來的契丹人。

如果契丹不拿下幽州或雲州,想要南侵就只能從蔚州穿過飛狐陘。而從蔚州過,他們就得面臨後路被雲州截斷的風險。周軍調動及時的話,關門打狗不是不可能。

無論如何,周國在應對契丹這件事上已經做好了理論上的完全準備,接下來就等着實戰的檢驗。

夏州城外,巴寧泰帶領一行人繞着朔方城轉了半圈,最終嘆了口氣拍馬回營。

朔方堅城,不是說說的。

這已經是巴寧泰抵達朔方城的第三天了。

前兩天都嘗試了攻城,盡皆受挫而歸。

巴寧泰回到中軍帳,立刻召集諸將議事。

此時石守信和潘美都不在,不過帳內多了一個折德扆。

當時折德扆收到巴寧泰的命令,直接轉去德靜,可以算是誤打誤撞擊中了李彝玉的軟肋,迫使他放棄支援銀州回守德靜。

他這支在外襲擾的援軍,本是儒林城內党項兵馬的士氣支撐,結果突然消失了。

不論是被打退還是怎麼的,都叫儒林城士氣大跌,再加上週軍細作內外勾連、李丕祿以身作則,最終李光遠率衆投降。

拿下儒林城,交給大將鎮守,巴寧泰沒有停留,迅速趕往夏州。

於此同時,折德扆的振武軍在德靜同李彝殷交手數次後爲防止被四面包抄,便按照預定計劃後撤。沒想到,半路迎上信使,分出一部人馬給趕往德靜的潘美,折德扆帶着剩下的人同巴寧泰會合。

隨後得知李彝殷的兒子李光睿屯兵七裡坪,石守信也在半路離開中軍,率部前往七裡坪。

不過石守信一路行來,收攏的降兵蕃將也有不少,再加上振武軍的補充,抵達朔方城下時,總兵力不減反增。

中軍帳內,巴寧泰坐在上首,許竹林坐在他右手邊,再往下才是折德扆等人。

李善文立在帳中空處,他身後是一副銀夏地圖。

沒有任何開場白,一開口就是正事:“昨日收到消息,慶帥已經越過白于山拿下長澤,大約後日能抵達朔方城下。之前從大斌分出的韓保貞部也已經拿下寧朔,不過據韓保貞傳信,寧朔周邊部族有依附我軍進攻朔方的意圖,等他整頓蕃軍出發,估計還要幾天。”

說着,他指點着身側的地圖:“靈帥傳來消息已經過了鐵門關,最遲五天後抵達朔方城。也就是說,五天後,我軍聚集在城下的漢軍,將達到八萬,另有蕃軍至少三萬。再加上延帥、銀帥分出去的兵馬,計有十五萬人。根據範大使的籌算,維持這十五萬人吃馬嚼,糧草需每日不停滿載往來,一旦遇事耽擱,則此處囤積的糧草就只能維持兩到三天!”

打仗打的就是後勤。

十五萬兵馬,真不算多。但一路上少有就地補充物資糧食,全靠漫長的補給線來運輸,這十五萬人,就太多了。

待李善文停下,巴寧泰直接開口:“最多一個月,必選拿下朔方城。有什麼法子,都說一說。”

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
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