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

周同慶跨在馬背上,從西邊走到東邊,猛然高喝道:“殺敵一人,賞錢一貫!殺敵十人,連升三級!”

靜了一瞬,緊接着,氣氛燥熱起來,數千人齊聲高呼:“殺敵一人,賞錢十貫!殺敵十人,連升三級!”

齊呼,再呼,再三呼之後,周同慶拔出佩劍,猛然一揮:“出發!”

“是!”

恍若雷鳴般的應答聲尚未消散,各都頭隊正就呼喊着帶領手下人馬按照次序列隊出發。

看着這一切的周同慶十分有自豪。

這是他賴以生存的精兵,他自信,只要有這四千牙兵在手,沒有任何敵人能夠擋在他的前方。

雄心壯志尚未消,側方突然出現騷亂。

不等周同慶出聲呵斥,就有一個狼狽不堪的人影跑了出來。

守在周同慶身邊的親衛正要上前阻攔,那人離着周同慶有十步遠就噗通一聲撲倒在地,緊接着高聲嚎哭道:“使君!使君我有罪!我有罪!”

周同慶愣住,緊接着,明白這個狼狽的人就是他昨天才誇讚過的邢路後,彷彿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攥住了他的心臟。

“你......”他牙縫中擠出一個字。

五月盛夏,陽光正好,伏在地上的邢路卻感覺到一陣寒意,他突然覺得自己跑回來的決定似乎錯了。

打了個寒顫的邢路不敢怠慢,一個勁地磕頭,嘴裡還在不停地解釋:“都是卑職的罪過,沒能發現隱藏的細作,導致被周軍偷襲,,,,,,”

周同慶聽到一半就合上雙眼微微擡頭,好一會兒才睜開眼看向那朝桐城方向移動的隊列,壓抑着怒火問道:“回來了多少人?”

正在哭訴的邢路頓時一顫,整個人頓了一下。

看他如此表現,周同慶明白了,不想再聽解釋,意興闌珊地揮了揮手:“帶下去吧。”

反應過來的邢路一驚,連忙大聲呼喊:“使君!使君容我解釋!使......”

邢路很快就被堵住嘴巴帶走了,周同慶看着不遠處似乎受到影響的陣列,心中突然浮現一片陰影,他不像之前那麼自信了。

廬江縣城,某個大戶獻出的大宅中,陳佑翻了翻盧仲彥送來的戰報,輕笑一聲:“這周同慶倒是配合。”

侍立在旁的範昌祐解釋道:“想來是不想耽擱夏稅吧。”

廬州這邊夏收是在四月底五月初,夏稅最早從五月下旬開始就能徵收,一般七月之前能結束。如果這次戰事持續一個月,至少舒州東北這一片的夏稅是沒辦法徵收上來。

周同慶那兩萬兵馬,全靠稅收養着,這一下子少了五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稅收,沒錢養兵之下說不準就會出現譁變。

至於陳佑這邊,那就無所謂了。正常情況下新納之土都會有減稅甚至是免稅期,反正也拿不到,只要能在存糧消耗三分之二以前結束這次戰役就行了。

陳佑點頭算是認可範昌祐的判斷,將手中戰報遞給範昌祐,吩咐道:“去通知大家過來議事。”

對方準備決戰了,自己這邊是避戰還是迎戰,準備給前方盧仲彥怎樣的支持,這都是需要立馬做出的決定。而在做決定之前,陳佑要聽聽自己那些僚屬的優劣分析。

分析來分析去,這個說應該壓上所有兵馬一次性將周同慶軍擊潰,那個說要留在廬江這裡防止宣州軍襲擾後路,還有提出折中思路的。

這就是幕僚的作用,提出幾個可行性比較高的方案,至於權衡利弊選擇決斷,是陳佑這等主帥的事情。

經過比對收集的情報數據,陳佑最終決定相信一部分幕僚的分析:人數相差不多的情況下,周同慶軍不是保信軍的對手。

扣除輔兵和民夫,保信軍桐城縣境內大概有五千人,如果幕僚們的分析正確的話,只要盧仲彥中規中矩不出錯,擊敗匆匆趕來的周同慶不是問題。

最終陳佑沒有再加派兵馬,只是由廬江城奔出數騎,向兩個方向送去信件。

江水之上,寧強扶着甲板欄杆眺望對岸城池,那裡是蕪湖縣城。

他一面望着蕪湖,一面詢問身旁僚屬:“過了蕪湖,明天天黑之前差不多就能到東關了吧?”

東關在濡須水上,從這裡到東關,有一百四十多裡,從東關入巢湖,則有三十多裡。此時溯江而上,如果晝夜不停保持現在的速度,的確可以在明天天黑之前抵達東關。

“在下認爲將軍沒必要這麼着急趕往廬州。”他那三十許的僚屬捋了捋足有半尺長的鬍鬚笑道,“咱們經過歷陽的時候,那位王使君不是說陳節使正揮兵進攻舒州麼?我們可以去信都督府請命,先不去合肥,而是在繁昌、銅陵一線巡江,爲陳節使防守側翼。”

繁昌縣正對着濡須水入江口,銅陵縣則和廬州糝潭隔江相望,水軍來回巡江阻止宋軍渡江,的確會減輕陳佑的側翼壓力,也能讓他更放心地向舒州境內投入兵力。

因此寧強在考慮清楚利弊之後,立刻就同意了幕僚的建議,雖說他現在急着去見陳佑,有很多問題想要問清楚。

桐城縣城外的樹林中,盧仲彥在安靜地等待周同慶軍的到來。

他最終沒有再想什麼奇招,而是要逼迫周同慶在野外決戰。

東北方向不到十里就是桐城,但是他不準備據城而守。

開戰之前定下的方略是速戰速決。誠然,相比於急需錢糧養兵的周同慶,保信軍在時間上要從容許多。但一爲了節省錢糧,二也是避免戰事久拖給周同慶召集全部兵馬的時間,還是要快寫擊潰其主力,結束這一戰。

想要快速分出勝負,野戰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敵軍距此還剩八里!”

盧仲彥端坐馬紮上,雙目微闔面容平靜。

“敵軍距此還剩七裡!”

盧仲彥依然沒有動靜。

......

“敵軍距此還剩三裡!”又一斥候飛奔而來,“已經發現敵軍斥候!”

盧仲彥睜開眼:“死傷如何?”

“暫無!”

他點點頭,揮手示意斥候離去,抽出長劍仔細擦拭。

前方斥候派出三裡,周同慶的確是謹慎,還好因爲條件不允許,他根本就沒想着埋伏。

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
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