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

沉默良久,就在劉承澤以爲周敬思會說出什麼大逆不道的話時,周敬思開口了:“我對官家的忠心無可置疑。”

劉承澤嘴角扯了扯沒有搭話,他想知道周敬思到底是要做甚妖。

顯然周敬思也知道自己話語中體現出來的態度前後差距有些大,劉承澤可能會不相信,故而他十分嚴肅地看着劉承澤,沉聲道:“只要官家在一日,某便容不得有大逆不忠之事。”

劉承澤露出譏諷的笑容:“肅之相公這話叫我不懂了。一邊說着忠心,一邊卻在謀劃官家身後事,這算不上忠臣吧?”

“有周至今,官家付出極多心血,我等身爲宰輔,萬萬不能叫天下生亂,更不能叫官家心血白費。”

周敬思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情真意切,至少外人聽了看了,的確是一個忠君忠國的宰輔大臣。

但這話在劉承澤聽來又不一樣了。

他臉上的譏諷變成了疑惑:“肅之兄莫不是擔心主少國疑?”

“雨潤兄擔心主少國疑嗎?”周敬思反問。

兩人互相看着,書廳內一下子安靜下來。

不知過了多久,劉承澤突然哈哈大笑,然後道:“肅之兄且放寬心,有你我之輩在,這天下,亂不起來!”

周敬思呵呵笑着:“天下安定,纔有你我之輩。”

劉承澤點頭以示贊同,隨即道:“我與兄相若,皆忠於官家。”

行了,兩人算是達成默契,周敬思起身告辭,劉承澤將他送到門口。

人員調動漸漸平息,官家定下七月親征。北疆兵馬糧草皆已就緒,洛陽這邊即將跟隨官家北上的兵馬也都確定下來,只等着一路上途經州府準備好,便可出發。

在此之前還有一件大事——太子元服。

周敬思終究沒能攔住趙元昌,這也正常,一個緊握兵權的強勢帝王一旦下定決心做某件事,被宰相攔下的機率很小。

六月十七,太子元服,理論上年僅八歲的大周皇太子趙德昭從這天開始就算成年了。

之後尚書左僕射王樸加太子少傅,同日以王樸親弟、珍饈署令王格侍讀東宮。

兩天後,猜不透趙元昌心思的陳佑下定決心調整河南府官吏,他帶着一份長名單入宮求見首相王樸。

“論‘民本’在施政中的應用。”

筆鋒劃過,淡黃的紙頭出現這麼一行字。

一青年手腕擺動間,重新蘸墨書寫“左氏春秋曰:國將興,聽於民。故曰民爲國之本。學生試論之。”

寫完這麼一句話,他繼續蘸墨,提腕剛要落筆,突然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來人還沒走進房間,聲音便傳了進來:“同矩!同矩!大喜事啊!”

青年張賢動作頓住,隨即放下手中毛筆,扭頭露出燦爛的笑容:“十二郎何事如此高興?”

說話間,另外一個青春洋溢的青年快步走了進來:“同矩你一心向學恐怕還不知道,山長自書院選了六人入幕,你我皆在名單之中!你說這是不是大喜事!”

聽到這話,張賢呼吸頓了頓,根本抑制不住想笑的慾望,似笑非笑的神情看起來頗爲怪異。

他的臉色落在劉滿眼裡,叫劉滿心生疑惑:“怎麼,同矩你是不願意麼?”

好不容易控制住自己面部表情的張賢聽到這話連忙道:“不不不,我倒是十分高興,只是可惜剛寫了開頭的論文……”

“哈哈哈!我說張小乙,你是讀書讀傻了吧?”劉滿沒有深思,聽了張賢的解釋立刻就嘲笑起來,“又不是說到了山長幕府就不能寫論文了!況且你的想法分明是契合山長指出的路子,到了山長身邊,只會更利於你作文。”

見糊弄過去,張賢被嘲諷也不生氣,呵呵笑道:“這倒也是!”

閒談幾句,劉滿突然一拍腦袋:“哎呀!光顧着閒聊了,有件事忘了告訴你。”

說到最後,他臉色變得嚴肅,導致張賢也緊張起來,死死盯着他:“什麼?”

“據說進了名單也不是就穩了,山長還要找咱們私下談話,要是表現不好很可能會被換掉。”說着他又笑起來,“不過以你張同矩的水平,肯定能得山長歡心。不說了不說了,我得趕緊回去準備,先走啦!”

劉滿說完,不等張賢開口便快速轉身離去,能有此做派,顯然兩人關係不錯。

重新坐回到桌前的張賢愣愣地看着只寫了兩行的稿紙,好一會兒突然笑起來,臉上滿是感慨:“不枉我如此費心。”

長舒了口氣,將這紙放到一旁,取出陳佑歷次講課的筆記以及所有文章的手抄本,喃喃低語:“可不能放鬆,成敗在此一舉。”

說完便翻開書冊仔細研讀。

“換了這麼多?”

同明殿內,趙元昌翻看陳佑的那份名單,張德鈞弓着身子候在一旁,哪怕聽到的官家的話,也不敢迴應。

將名單上的人名一一記下,趙元昌把名單朝前一推:“送到武德司去,叫童謠一個一個查。”

“喏!”張德鈞高聲應下,上前拿起名單,後退一步告罪離去。

洛陽石家,洛陽縣主簿石祥景一臉驚詫地喊出聲:“讓大郎做偃師令?”

“吏部齊郎中送來的消息。”坐在他對面的中年男子十分嚴肅,“你家出了一個縣令,也算是起來了。”

石祥景臉上驚詫未消,聽到這話卻忙不迭叉手:“衙內莫要打趣了!”

短短一句話的時間,石祥景平靜下來,臉上重又帶着恭敬的神色:“還望衙內在老相公面前美言一二,看看能不能叫我家大郎明日去拜會老相公。”

中年男子,也就是閻俊臣的侄子閻安國見狀道:“這你放心,我家大伯向來喜歡提攜後進。”

說完這話,他擡頭看了看外面的日光,合上茶盞:“天色不早,我先回去了。”

“衙內慢走。”

雖然看不出來日頭正毒辣的天色爲什麼會不早,石景祥還是恭恭敬敬地送閻安國出了大門,然後在閻安國能看到的情況下把幾枚禮品銀幣塞到車伕手裡。

待閻安國離去,石祥景回到客廳,依然是一臉疑惑:爲什麼陳佑突然就推舉他兒子爲偃師令呢?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