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

南昌城外中軍大帳,趙德昭坐在主位,陳佑的位置依然是斜着擺放。

帳內包括潘美、寧強、盧仲彥等在內,全都是這次攻宋軍隊的將領,就連吳越王錢弘俶和宋王子戴和裕也在——而且兩人還是在最前面的兩個位置。

陳佑見到戴和裕之後,直言如果戴和裕想要王位,必須立下足夠大的功勞,否則憑一個叛亂藩王次子的身份,不被論罪已經是法外開恩了。

偏偏戴和裕覺得陳佑這話特別真誠、特別爲他着想,於是一面感謝陳佑的提醒,一面拍着胸膛保證一定會同城內裡應外合打開南昌城門。

南昌原先不是雄城,可畢竟是宋國國都。戴和裕遷都之後,王宮都沒怎麼修建,首先盯着的就是城牆、護城河。

南昌地理條件本來就很好,“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這句話不是誇張而是事實。地理條件優越,加上戴和裕的精心經營,原先不是雄城,現在也成了雄城。

陳佑來之前,盧仲彥試探這攻城,陳佑來了之後,又令其餘將領試探攻城,可惜全都以失敗告終。

沒辦法,不可能把幾萬兵馬堆在南昌城下,便把人撒出去攻佔要地。

前線是打着長期圍困的想法,可朝廷中樞不贊成,這不,官家敕令到了,要求淮南道行營都部署趙德昭儘快拿下南昌城。

這敕令實際是政事堂和樞密院簽發的,只不過以官家對朝政的掌控力度,能以敕令形式發出來的命令,肯定是得到了他的認可。

“長史,可以開始了。”

聽見趙德昭的話,陳佑點頭,看向人羣之中的鞠興達:“鞠興達,城內目前是什麼情況,能知道麼?”

渾身上下都瀰漫着疲憊氣息的鞠興達一個激靈,連忙回答:“回稟節使,城內巡查嚴密,只能偶爾傳出一二話語,難有具體消息。”

這話一出,一干將校臉上都露出嫌棄的神色。

不同於陳佑手底下那些人發展下線十分謹慎,要經過多方考察,鞠興達負責淮南江南一帶諜報工作後,爲了儘快出成績,手下人馬擴充迅速、良莠不齊。拿錢不幹活都是小事,還有人不去正經打探消息而是瞎編亂造,更有甚者是別人家的探子。

這些將軍校尉領兵打仗,不怕你說沒消息,就怕你給出錯誤的消息。

在先後三個人因爲錯誤的消息兵敗之後,這些將領不待見鞠興達也說得過去。不過鞠興達也學乖了,得到任何一個消息,他都會多方驗證,以免再次出錯。就好像南昌城裡的消息,他不是沒收到,只不過沒有其它來源印證,他不敢說。

陳佑有些失望,他手底下在南昌城裡只有幾個底層的細作,別說接觸不到重要消息,就是偶然得到什麼消息,在城內如此戒備之下也別想把消息傳出來。

至於戴和裕,他根本沒在守城將領中看到他熟悉的人,陳佑猜測可能是戴延康得知他投周之後把同他親近的將領官員全都投入獄中了。

心中帶着些遺憾,陳佑開口:“看來是尋不到捷徑了,那就議一議強攻南昌城,可有希望?”

“南昌城內兵馬充足,若是糧草不缺,物資完備,一兩個月內難以建功。”說話的是潘美,“除非朝廷增兵,不計代價之下或可早日破城。”

“南昌城現在陸上僅餘三處城門,且城門處皆修築甕城,外又有護城壕溝,若城內一心守城,強攻難度太大。”

......

一干將校的發言核心就一句話:想要強攻,就要做好傷亡慘重的準備。

突然,王輝高聲道:“我等何不強徵庶民蟻附攻城,如此可減少正兵傷亡!”

這話一出,軍帳內瞬間安靜下來,針落可聞。

強徵庶民攻城,不是沒人想到過,但想到的都沒說出來,無它,此舉有幹天和。不論是提出這個建議還是實施這個方法,名聲只會比屠城稍微好一點。

陳佑沒有任何猶豫,反應過來後立刻就否定了這個提議:“此地黎庶皆爲大周子民,不可擾民生息。”

“大都督,陳長史,若只是壕溝的話,末將倒是有一計!”

站起來的是錢弘俶手下的一個將軍。

“顧將軍且說來聽聽。”

“我等有諸多投石器械,末將以爲可編筐填土,用投石機投進壕溝,如此無須手下兵馬冒着箭雨滾石背土填溝。”

“可以一試。”陳佑略一思忖便定了下來。

若是這個法子可行,就可以避過一個容易造成巨大傷亡的障礙。

“大帥!卑職認爲沒必要只盯着陸上城門,西南角不是有一座連接贛江的水門麼,或可用火船燒燬城門搶入城中!”

陳佑微微頷首,但寧強卻提出反對意見:“城門門板乃是硬木,又久浸江水,火勢恐難驟起。待城門燒燬,怕是城內軍兵已經聚集。況且水門除去木門,尚有鐵柵欄阻攔上下,便是燒了木門,一時半會也難以進入。”

陳佑皺眉思忖,突然問道:“能否潛入水中破壞鐵柵欄?”

“具體情況得派人去看過才能知曉,不過即便可以,難度也很大。”

“此事你安排着,把情況摸清楚。”陳佑對寧強說完這句,目光轉向錢弘俶:“顧將軍既是大王部下,投土填壕之事便交由大王如何?”

“陳長史放心就是。”二十五六的錢弘俶頗有朝氣,抱拳朗聲應下。

陳佑微微頷首又吩咐道:“南昌壕溝寬廣,尋常的填壕車和壕橋皆有所不及,投土填壕只是補充,還是要做出足夠長的壕橋纔是。哪一軍先成功,我保其功勞不下於破城擒王!”

“是!”諸將盡皆高呼。

這功勞可比破城先登來得輕鬆,也就流流汗,不用流血。

“另有一事也許注意,切不可叫宋國援軍抵達南昌周邊,具體負責區域等下再來安排。”陳佑繼續道,“我已經上疏請求增派兵馬,只是可用之兵尚在蜀地、河南,一時半會到不了。且三湘之地降將復叛,有多少兵馬能用於此地尚不可知。”

衆皆肅容點頭,一個個都叫喊着讓都督和長史放心。

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
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