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

聽了這話,衆人連忙散開。

周承唐制,阻攔驛馬被撞死純屬活該,如果僥倖沒死,更是會被判罰。

再說了常人也沒幾人有那個膽子攔在全速奔馳的快馬前面,那衝擊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兩騎早早減速,還未停穩就呼喊道:“驛長!換馬!”

待兩人停下,衆人才能看清,這兩人穿的不是通常的驛丁服飾,而是家兵服飾。此時兩人臉色通紅,額頭滿是汗珠,可似乎還不準備休息,要換馬接着前進。

正驚詫間,那兩人突然頓住,緊接着朝趙元昌行禮道:“小人蔘見秦王殿下!”

趙元昌不由奇道:“你二人認得於我?”

卻見其中一個騎士從背上解下文書袋掏出一封書信恭敬地遞給趙元昌:“小的二人乃是蘇相公家兵,奉相公之命送急件給殿下,臨行前看了殿下畫像,故而能識得。”

趙元昌點點頭,接過信封拆開閱覽。

這時驛長牽着兩匹馬出來,蔣樹當即去同驛長交涉。

陳佑在一旁看着,只見趙元昌拿着信紙的手指不由握緊,臉色也愈加嚴峻,不免好奇信內究竟說了啥。

趙元昌深吸一口氣平靜心情,正巧此時薛樹讓驛長安排好了房間,他便吩咐一衆人先吃飯休息,那兩名騎士也被他留下一同安排。

見此情景,陳佑也只得按捺住好奇心走進驛站。

這驛站名爲平氏驛,乃是唐州和隨州邊界的一處驛站。

實際上此時還沒有“驛站”這個詞,一直都是稱爲“驛”,直到元朝纔有“驛站”這個稱呼。

滿懷好奇地吃完這頓飯,陳佑等人正要去洗漱,趙元昌卻喊道:“將明、德儉,你二人到我房間來。”

說完,便轉身離開。

陳佑、胡承約二人連忙跟上,蔣樹則迅速安排四個親兵前去守候。

平氏驛有前後兩塊區域,前部是三層樓的普通住房,就跟客店類似。這客店便是所謂的客棧了,只不過此時還沒客棧這個稱呼罷了。

至於後部,則是幾個單門獨戶的小院,雖然一個院子只有三間房,但也比擠在前面要好很多。

只不過呢,除了那些大的驛站,現在全國驛站幾乎都被當地的富戶承包了。人家承包這個不是給國家做好事,而是要賺錢的!

是以,普通官員或者驛使來此,不掏錢的話就只能在三層木樓裡住着。而這三層木樓也分等次,最好的留給掏錢的客商或者中層官員,其餘人等,不安排你住最差的房間就算是好的了。

而你要是給的錢多呢,就能住進私密性較強,環境好服務也好的小院。

最重要的是,朝廷是會給驛站撥款的,雖不多,但也是一筆進項。太平時節經營驛站也不失爲一個好的賺錢法門。

當然,趙元昌身爲親王之尊,就算沒掏錢,這驛長也不敢讓他擠在三層小樓裡啊!

也虧得這時候平氏驛內沒什麼人,這一行人都被安排進了小院中。

陳佑、胡承約跟在趙元昌身後走進編號爲“甲”的小院中,跟來的四名親兵熟稔地散在院內。

走進其中一隔房間,關門之後趙元昌掏出那封信遞給陳佑,面色嚴肅道:“將明你看看。”

陳佑好奇地接過信紙,凝神看去,其上只有兩列字:“孫相公罷相,昭文相出缺。”

大周朝廷上夠資格被稱爲相公的也就政事堂三人加樞密院三人,放寬一點最多也只能加上三司使。

這孫相公自然就只能是首相孫啓祥!

孫啓祥一直是趙元昌的堅定支持者,這次突然罷相,實在是讓人遐想。

看到這兩句話,陳佑先是一驚,然後抿着脣將信紙遞給胡承約。

待兩人都看完,趙元昌開口道:“孫相公此人你們是知道的,你二人如何看待此事?”

陳、胡二人對視一眼,陳佑率先開口道:“回稟大帥,孫相公如今六十有二,朝堂事務繁忙,或者只是正常的......”

說着他自己就說不下去了,畢竟“罷相”二字已經說明孫啓祥是被趙鴻運攆回家的,而非自請致仕。

趙元昌自然也明白這一點,故而道:“將明不必安慰於我,且直說便是。”

陳佑沉默一陣,轉頭示意胡承約說話。

胡承約當下輕咳一聲道:“殿下,屬下以爲,此時情況不明,一切還是等入京再說。”

這話也算在理,趙元昌點頭道:“嗯,你們說,我是否需要支持蘇相公爭奪首相之位?”

“不可!”陳佑、胡承約異口同聲道。

這倒讓趙元昌有些意外:“爲何?”

胡承約見陳佑閉口不言,便開口解釋道:“殿下曾說,這蘇相公所恃者,不過斂財而已。恕我直言,蘇相必不長久,殿下切不可保此人!”

“然則蘇相公一直支持於我,我豈可棄之不顧?”趙元昌還是皺眉。

陳佑趁勢道:“大帥重情重義,乃是吾等所樂見,然而此時一動不如一靜。不知官家所思所想之前,大帥切不可妄動,免得違了聖意,傷了父子之情。”

他在“父子之情”四個字上加重讀音,趙元昌聽後,沉默良久才道:“吾知矣!”

次日卯時未至一行人便出發了,眼看到要到午時,蔣樹提議找一處陰涼之地躲過這兩個時辰的毒日。

正巧路旁便是樹林,一行人便拉着馬匹朝拿出樹林行去。

未初二刻,眼看日頭不是很毒,一行人等便準備繼續上路,以期早日趕到開封。

剛上官道,就又聽見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陳佑心中一動:又有壞消息?

轉頭看去,正是北方來人,同樣的是兩騎。

趙元昌此時心中也有不好的預測,連忙讓蔣樹上前喊話:“兀那驛使!可是找尋秦王殿下!”

聽到蔣樹的喊聲,快馬奔騰的騎手放慢速度道:“正是!”

“殿下正在此處!”

兩騎手叫了一聲,連忙勒住繮繩翻身下馬:“參見殿下!”

行禮之時,猶自喘息不止。

趙元昌面色嚴肅道:“你等可是奉了蘇相公之令?”

“正是!”騎手大聲答應着,解下文書袋掏出信封交給趙元昌。

只見趙元昌揭開信封看到信之後,臉色更加難看,隨手將信遞給陳佑,對那兩人道:“兩位先歇息一番。”

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
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