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

“啪!”

一聲脆響,青年轉了半圈倒在地上。

驟然遭此重擊,他甚至忘記了疼痛,驚慌夾雜着怨怒,雙手撐在地上直楞楞地瞪着張金善。

張金善仿若未見,冷哼一聲收回擡起的手輕輕甩了甩。

“你腦殼壞了不要緊,不要去攛掇你家老子!”

張金善面色不虞地邁步出門,走到青年身邊的時候,才冷冷吐出一句:“叫你爹回家來。”

地上的青年看着張金善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中,坐起來摸着紅腫疼痛的臉頰,臉上浮現出怨恨之色。

張金善並沒有去管這個青年,在他看來,長輩教訓子侄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別說那青年只不過是他侄子,就算是他那個當了縣令的弟弟,遇到這種事也得生受着。

這就是威望,這就是規矩。

張家原本只是雨金堡幾戶大姓之一,他家這一支更只是張家不怎麼起眼的分支。但就是在他張金善的帶領下,花了三十年時間,成爲張家族長,成爲雨金堡的主人,更是把自家胞弟推上了縣令之位。

這麼多年下來,其雨金堡內或許有人不知道當今天下是哪朝哪代哪位皇帝做主,但所有人都知道,雨金堡的天就是張金善張大善人,生殺予奪都在張大善人的一念之間。

由此,也養成了張金善在雨金堡說一不二的性格。

當然,這僅限於在雨金堡,在外面他還是個十分圓滑能屈能伸的人,否則也不可能打點着讓自家胞弟成爲富平令。

教訓了自家那不長眼的後輩,張金善坐上了撐着傘的車,出門巡視雨金堡田地。

這車是平板車,上面有兩尺高的護欄和一把固定在車板上的藤椅。拉車的不是馬,不是牛,而是人,是雨金堡的僕役。

即便人力車有些不穩,也要忍着,牲畜是那麼寶貴的生產資料,張大善人可捨不得專門留一個出來給自己拉車。

富平令要換一個新人過來,這對張家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

別看他在侄子面前表現得那麼淡定,其實他心裡面有十分憂慮,坐上車之後就皺起眉頭仔細考慮。

侄子雖然不靠譜,但說的那個法子也在他腦子裡出現過,只不過剛剛出現就被他拋開了。

要是沒什麼家業也就算了,但他在富平縣經營這麼久,真狠不下心來殺人放火受招安。

一路上遇到在田地裡勞作的農夫農婦們見到張大善人的人力車,全都十分緊張地行禮,因爲這些人全都是他張家的佃戶,靠着他張家租田給他們種才能活下來。

所以說,張大善人可不是浪得虛名。

你看,你受傷生病沒錢治療的時候,你天災人禍沒有守成的時候,是張大善人給的救濟銀子!雖然把店田地甚至自己低價賣給了張大善人,但至少活下來了不是嗎?而且之後張大善人還大發慈悲地允許租他家的田來重,他不是善人誰是善人?

至於爲什麼會受傷,爲什麼會出現人禍,哈哈哈,這種事情咱們就不要去糾結了,好好幹活纔是正理。

再就是,別說租子高,這田畢竟是張家的田,這稅都得張家來繳,而且張家修橋鋪路挖水渠,招收家丁抵抗賊盜流民不都要錢啊!

走在路上,看着這一片田園風光,張金善心情漸漸舒緩下來。

這都是他掙下的家業,就算是哪天下去了,也能對得起列祖列宗了。

只不過,怎麼那個小子讓人看着不順眼呢?

張金善皺着眉仔細打量田裡站着的那個十三四歲的少年。

現在已經四月天了,這少年渾身上下只穿着一條犢鼻褲,上半身肋骨根根可見,面色發黃,頭髮凌亂,杵着一個跟他一般高的鋤頭。

張金善終於找到看不順眼的原因了!

那小子雖然低着頭,但卻擡眼覷着他!那眼神,他曾經在很多人眼中看到過,但那些人連一個安睡的墳墓都沒有,只能如死狗一般被埋入亂葬崗。

張金善突然嘆了口氣,招來跟在身邊的管家,朝這一家人示意了一下,低聲道:“劉老賴不是想換一塊地麼。”

管家點點頭,雖然沒直說,但他明白自己這個主人想讓他做什麼。沒有絲毫同情,也沒有絲毫幸災樂禍,因爲這種事情很常見。

張金善大善人的名聲怎麼來的?除了他修橋鋪路等各種造福桑梓的事項,還有就是這一片不認爲他是善人的都消失了。

富平縣四名官員此時都從不同的渠道得知了自己要被撤換的消息,好在他們都隱約知道了自己即將調入京中,所以除了富平令之外,其餘三人並沒有多麼牴觸。

之前富平縣上有縣令,下有雨金堡,不管是他們自己還是各自家族,都過得比較憋屈,如今自己能更進一步不說,雨金堡在富平官面上的人物也被調走,說不得就是自家發展的好機會呢!

有了這樣的想法,在富平令被自家大哥叫回雨金堡之後,縣丞主簿三人便各自歸家找家中能做主的商議怎麼向新縣令投誠了。

長安城,陳佑出城了,他出城是爲了迎接宣撫使。

黃世俊他們兩個走得有點慢了,因爲他倆在華州停的時間有些長,一直等到新的潼關鎮將上任,帶來了官家的手諭之後,他倆才帶着兵馬離開華州,繼續西行。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會在京兆修整一段時間,然後一個往西,一個往北。

好在長安城別的不多,空置的軍營多得很,他倆帶着的那兩千多人完全能放得下。

陳佑在城門口沒等多久,大隊兵馬就到了。

前一天雙方就互派信使接洽好了,兵馬自有倉曹和兵曹的帶着去安置,兩位宣撫使的馬車在親衛的護持下緩緩停在陳佑面前。

黃世俊、王彥川一同下車,陳佑也趕忙上前,同時嘴裡還說着:“二位宣撫遠道而來着實辛苦了!”

黃王二人也是道:“許久未見陳使君,可還安好?”

說話間,三人走到一處,互相見禮。

陳佑這才笑道:“在城門口說話實在不像話,城內已經備好了住處,不如兩位先去梳洗一番歇息歇息,晚上擺了一個接風宴,萬望賞光出席。”

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
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