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

陳佑點點頭,由於他的存在,鍾家商隊不說遍佈全國,至少比較重要的州縣都有涉足,在和宋、漢、吳越、燕,甚至吐蕃、遼國、大理等國的交易中都有鍾家的身影。

限制鍾家發展的主要因素,一個是時間,另一個就是人手太少。不過人手再少也比陳家多,若是陳佑出生在一個大家族,有足夠多的族人幫襯,他也不至於要扶持一個外人。

陳佑的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很難確認鍾家還會不會保持之前的態度。縱然鍾家反水對陳佑來說不是不可接受的損失,也會給他帶來不少麻煩。

多想無用,鍾青昌願意大老遠跑過來,就證明還不想翻臉,到底是個什麼態度,過幾天就能知道。

而且,陳佑對鍾家也不是全無防備,牛三在錦官府可沒有光吃飯不幹活。

一個還沒有強大到能影響整個國家的商人,不可能佔據陳佑太多心思,尤其是現在還沒到和平的時候,暴力手段總是很管用,而陳佑,向來不憚於使用暴力。

拿起放在左手邊的一份文書翻開,一邊仔細閱讀,一邊開口問道:“城內是什麼情況?”

城內,指的是長安城。

談到這個話題,劉河臉色嚴肅:“城內諸官多有勾連,只是具體談了什麼無法探知。”

“是麼。”陳佑沒有擡頭,語氣也沒什麼變化

劉河點頭:“之前安插在京兆府的細作還沒能進入官府上層,不過已經有人成爲府內大戶的心腹,之前傳出消息,城中大戶似乎對使君有些疑慮。”

“疑慮是正常的。”陳佑閱讀文書的速度不快,不時停下來思考一番,連帶着說話也慢了許多。

“他們是怕我把在錦官府河南府的做法帶到京兆來。”說到這裡,陳佑嘆了口氣,含義不明地感慨道:“我的名聲可不是太好啊!”

聽到這話,劉河嘴角扯了扯,低下頭默然不語。

好在陳佑沒有繼續這個話題,直接就問道:“高啓有派人聯繫高良才麼?”

高啓是高良才的大伯父,原本的永興節度行軍司馬,在他的弟弟,也就是高良才父親死後擔任永興節度都虞候,推舉高良才爲節度留後,然後率衆將官聯名上書爲高良才請封。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高良才調任河北轉運大使,永興軍被廢除。

好在朝廷也沒有太過苛刻,高啓成了京兆府少尹,權知京兆府事。

當初的永興軍除了部分悍將精兵被調入禁軍,大部分將校軍漢都就地編爲京兆府兵和商州州兵,部分校尉甚至轉爲府縣官吏,藉着舊日威望,高啓在京兆府也算是土皇帝了。

然而,再一次的然而,每一次都不是什麼好事,這一次也不例外。陳佑出爲京兆府尹,高啓“權知京兆府事”的職事就沒了,成了一個單純的少尹不說,頭上還多了一個頂頭上司。

這事換成誰,都不可能高興,高啓也不例外。再加上他還有個身爲高層武將的侄子,很顯然將是陳佑在京兆府的大敵,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他架空。

“根據細作傳回的消息,在使君調任京兆府的消息抵達長安之後,高啓派出過一次信使,目前該是還沒收到回信。”

陳佑一路上來的比較快,高良才又遠在河北,信件還沒傳回來也可以理解。

“若有回信,看能不能想辦法知道回信的內容。”

“是。”劉河點點頭。

想要知道回信內容十分困難,除了從信使眼皮子底下將信拿過來,過段時間再塞回去,還得想法子在不破壞封泥印章的情況下打開書信記錄內容。

做到第一點已經很了不起了,想要做到第二點,別說安插在京兆府的細作,就是劉河手下的高手,也很少有人能成功。如果在評估之後認爲無法讓收信人察覺不到信被拆過,就只能放棄。

“就到這裡吧。”陳佑手中文書即將翻閱完畢,“你去把韓陶朱和範昌祐叫來。”

“是。”劉河自椅子上起身,躬身一禮後悄聲退出房間。

過不多時,敲門聲響起,陳佑也正好看完手中這份文書。

將其合上,擡頭道:“進來。”

房門吱呀一聲打開,兩名少年先後進入房中:“山長。”

“嗯。”陳佑擡手將文書放到桌前,“你們拿去看看,明天告訴我都看到了什麼。”

兩少年對視一眼,範昌祐上前一步拿過文書,剛一翻開就愣住了,驚疑不定地看向陳佑:“山長,這?”

“去罷。”陳佑擺擺手,沒有解釋。

一旁的韓陶朱見範昌祐如此表現,不由心頭癢癢,想快些知道那文書到底說了什麼。在陳佑下了逐客令之後,他當即道:“那學生告退。”

範昌祐也被他的話驚醒,深吸一口氣微微躬身:“學生告退。”

兩少年離開房間,關上門朝前走了幾步,韓陶朱終於忍不住了,攔住範昌祐的胳膊,壓低聲音急切地問道:“助之,山長給的究竟是什麼東西?你怎麼那麼......”

他還沒說完,範昌祐就把那份文書塞到他手裡:“你自己看吧。”

韓陶朱手忙腳亂地接住文書,翻開之後也愣住了,幾個呼吸之後,他驚詫地擡頭看向自己的小夥伴:“這......山長......”

見他也如此,範昌祐突然笑了:“三郎,山長畢竟是山長,你我還達不到山長的程度,還是不要妄自揣測地比較好。”

“嗯,嗯。”韓陶朱直楞楞地點頭。

但他又忍不住問道:“可是,怎麼會這麼詳細?”

“你問我我問誰去!”

範昌祐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不過他臉上很快就充滿了興奮與期待:“山長這是要納你我爲心腹了,可不能叫山長失望!”

這話一出,韓陶朱立刻反應過來:“對!對!”

話音未落,他就拉着範昌祐快步朝住處走去:“我們趕快回去仔細看看!今晚不睡覺也要弄明白這些人究竟是什麼情況!”

沒錯,他二人拿到的乃是一份名單,名單中是京兆府一干官吏的信息,受限於細作的能力,有些人的信息比較詳細,有些人的信息卻十分簡單。

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
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