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

“我想得好不好,得問你要不要把寧強留在治安寺。”

“竇相這話說的不對了,治安寺卿乃是官家任免,兩府無從置喙,無關我要不要。”

陳佑神色不變,看着竇少華。

只聽得哈哈一聲,竇少華爽朗一笑,拿起酒杯一飲而盡,似笑非笑地看向陳佑:“少保這話過於違心啊。”

可惜陳佑面色淡然,絲毫沒有變化。

兩人對視一陣,竇少華“嘖”了一聲,移開目光:“既然少保這麼講,某也不多說了,盧孟達可以留在洛陽,盧仲彥得離開。”

陳佑稍稍沉默,然後點頭:“可以。”

話不投機,陳佑沒有多留,也沒提兵部的事情,說完正事便起身告辭。

翌日,陳佑應了卯坐在樞密院書廳中,他找來了去年一年軍費支出記錄,此時正在翻看。

看這個只爲了心裡有數,知道花了多少錢。但真正落到實處的軍資花費有多少,需要他派人一處一處去查。

只是這麼一查,又會動了不少人的口中食,必然不會輕鬆。

想到這裡,陳佑合上記錄,抓起手邊的玉鎮紙把玩着,思考要怎麼做。

正考慮着,門外僕役呼喊出聲:“相公!盧少詹事求見!”

陳佑手中動作一頓,隨即放下鎮紙:“請少詹事進來。”

吱呀一聲,木門推開,一身戎裝的盧仲彥快步走進書廳,身後僕役重又關上門。

盧仲彥沒有行禮,徑直走到一張椅子邊坐下,等不及開口問道:“怎麼樣?”

“王平章的意思是禮部的事情由政事堂商議,盧大郎和寧強必須認罰免職。”

“禮部?”盧仲彥皺眉,“他這是什麼意思,答應好的事情不辦了,還一定要揪着我大哥?”

陳佑語氣平穩地解釋:“意思是你繼續統領東宮六率,盧大郎要離開洛陽。”

盧仲彥聽聞此話,氣極反笑:“怎麼,他王文伯原本還想把我們兄弟倆都趕出洛陽不成?”

“原先你是要離開洛陽的,誰成想發生了這事。”

陳佑目光微垂,聲音中帶着一絲無奈:“王平章肯放下一件事,已經算是妥協了。”

這話一出,盧仲彥沉默不語。

他不說話,陳佑不急,盯着那個沒放正的鎮紙,繼續考慮之前沒考慮完的問題。

過了一陣,盧仲彥再次開口,語氣中帶了些煩躁:“其他人怎麼說?”

“長山公和宋相公也都認爲兩人該罰,不過不強求盧大郎離京。至於竇英華,只要你離京,他就願意保盧大郎留在京中,不過能不能留任原職,他不管。”

說到這裡,陳佑輕輕搖頭嘆道:“總之寧強這次會被貶出京去,你要是不管治安卿的缺,或許能換其中一人讓步。”

聽到這話,盧仲彥突然開口:“如果叫大哥去治安寺……”

“不可能的!”陳佑打斷他的話,“治安卿位在殿前司都虞候之上,盧大郎乃是被貶黜,沒有越貶越高的道理。”

盧仲彥深吸一口氣,沒能下定決心:“我再回去想想。”

陳佑沒有起身送他,待木門重新關上,繼續考慮那個問題。

也不知過了多久,忽然提筆蘸墨,拿過一張白紙起頭寫下“軍法司”三個字。

大理寺監獄門口,溫年虎站在一輛馬車旁邊滿臉焦躁地等待。

就在數步之外,胡承約坐在另外一輛馬車中,掀開窗簾就着天光靜靜看書。

不過一盞茶時間,門道內傳出腳步聲。

胡承約放下書卷,起身下車。

片刻之後,弓着腰的典獄恭恭敬敬地禮送溫仁福走出大門。

在大理寺監獄呆了兩天,溫仁福只是有些憔悴,卻沒有絲毫狼狽的跡象。

第一眼看到兒子,溫仁福明顯鬆了口氣。

緊接着看到胡承約,他忍不住浮現出驚訝的神情:“德儉怎麼來了?”

“我來迎一迎老相公。”

“阿爺!”

溫年虎沒管自己父親正在和旁人交談,看到父親之後喊了一聲就快步上前扶住。

看了眼兒子,溫仁福嘆了口氣,提不起教訓的心思。

他目光轉向胡承約,面露歉意開口問道:“到我家中詳談?”

胡承約拱手道:“老相公方纔還家,我一個人不好摻和進去。明日正午,我再登門拜訪。”

溫仁福聽了,仔細打量一番胡承約,隨即露出疲憊的笑容:“也好。”

目送溫仁福登車離開,胡承約趕往皇宮來到竇少華書廳。

進門之後,胡承約開口第一句就是:“相公可得給承約出出主意,治安寺同禁軍在京中打起來,叫河南府十分爲難啊!”

竇少華笑道:“我看德儉你這不是爲難吧?”

胡承約嘿然,叉手一禮後兀自坐下。

“相公說笑了,府衙裡面就那千把老弱,治安寺同殿前司真鬧起來,非得要侍衛司彈壓才行。”

“放心,鬧不起來。”竇少華靠在椅子上,神態輕鬆,“陳將明找過我了,看他那樣子,盧孟達和寧強一個都留不住。”

胡承約點點頭,轉過話題:“說來前兩日有幾個豪商求到我府上,說是河南府商稅太重,想要削減一二。相公有沒有興趣見一見?”

竇少華目光閃動,呵呵笑道:“這些商販忒不老實,不查嚴一點根本就不會繳稅。這樣,叫我家二郎同你家小子一塊去查一查如今河南商稅情況,看看到底重不重。”

“就如相公所言。”胡承約滿臉真誠地應下。

……

二月十一,處罰終於出來了。

參與械鬥的治安寺警罷職罰銅,殿前司軍士罷職罰銅並處以鞭刑,涉及舞弊的軍士交由河南府審訊。

治安寺涉事警監、警督,殿前司涉事的營、都校尉等一概貶職一級。

治安寺卿寧強貶爲知登州事、登州團練使,殿前司都虞候盧仲彥貶爲權守治安寺少卿。

未幾,太子少詹事、左衛率府率盧仲彥以本官任遂州刺史、東川制置使。

之後,樞密副使陳佑奏請撤銷東宮六率,將其併入禁軍,敕曰可。

東宮六率一分爲四,左右內率、左右監門率削減人手留駐東宮;左右清道率撤銷,人員打散編入京中各軍;左右衛率、左右率、左右司御率各以左府入侍衛司,右府入殿前司。

空出來那殿前司都虞候的位置由太子右衛率府率包牯牛接任。

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
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