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

除了宰相之位外,衆人關注的還有一同入京的宋敏貞等人。

其中年齡較大的宋敏貞爲昭文館學士、尚書省左司員外郎,胡承約任秘書省秘書郎,甘靖宇任起居舍人。

三個職位都是能夠時刻侍奉君前的職位,隨着他們上任,可以想見,接下來會密集調整內朝官。

另一份重要的詔書也在這天下午頒發,談及的事項是避諱。

衆所周知,現在的社會準則之一就是“爲尊者諱”。

比如這昭文館,原來叫弘文館,唐故太子、孝敬皇帝李弘在神龍元年上廟號義宗,弘文館就改成了昭文館,等到開元六年廟號被取消,之後昭文館又改成了弘文館。

官府機構因爲避諱而改名的情況數不勝數,歷史上因爲避諱而產生的官場失意人也有很多,這裡就不再贅言。

總之,大周嗣皇帝即位十多天之後終於正式說明該如何避諱了。

詔書先是說了一番大週上承秦漢、下繼隋唐的正統地位,之後引用禮書“二名不偏諱”的說法,訴說濫用避諱的壞處,最重要的就一句話:其官號、人名、公私文籍,有“元昌”兩字不連續者,並不須諱。

同時又規定大行皇帝之名亦如此。

這事早有先例,唐太宗李世民就發過這樣的詔書,後來高宗李治也準備學他爹不要避諱,被有司以他是單名爲由懟回去了。

不管如何,這份詔書一出,一大批官員都準備上書稱頌仁政,陳佑自也不會免俗。讓熟讀詩書的龐中和潤色了一份奏章,藉助職務之便直接遞到政事堂。

龐中和、梅鬆二人都被陳佑帶到樞密院,充了書令史一職。而張昭,最後選擇到開封縣,也就是他家住處歸屬的縣,陳佑假公濟私把他安排爲開封縣尉,一躍成爲正九品下的官人。

打探情報的工作自然還是交給張昭,不過陳佑從江陵把丁驍召來開封輔助張昭。

晚上陳佑、趙普設宴爲宋敏貞三人接風,同時也叫上了蔣樹。他們六人,再加上還沒來京的潘美等人,初步形成一個政治小團體。

只不過潘美、蔣樹也就罷了,各自領兵,看得是軍功。暫時沒有軍職的陳佑,同純粹文官而的趙普、宋敏貞等人之間有競爭關係。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說了一些諸如守望相助之類沒有營養的話,宴席也就散了。

陳佑沒有回自家宅子,馮道事先讓他晚上到馮府談話。

此時一更鼓已過,馮道早已吃過晚飯在書房等着,陳佑叫門之後立刻被管事迎到書房。

看到陳佑面色酡紅,馮道皺起眉來:“喝了不少酒?”

陳佑呵呵笑着行禮:“老師放心,這酒沒甚味道,淡得很!”

馮道無奈搖頭:“倒沒想到你這廝是個酒鬼!”

說着便吩咐僕役將早已備好的醒酒湯端來。

這讓陳佑有些受寵若驚,剛剛坐下就猛然彈起:“怎地勞煩老師如此!”

“行了,坐下。都是中樞大員了,怎麼還不穩重?”

陳佑面帶愧疚地坐下,他確實沒想到自己這師父會專門給自己備着醒酒湯。

好在兩人都不是那種喜歡糾結之人,此事便略過不提,不過陳佑卻記在心中。

喝了幾口醒酒湯,陳佑開口將這段時間自己在樞密院遇到的事情、做出的規劃一一道來,馮道一邊聽一邊點頭。

待陳佑說完,馮道立刻問道:“將明你是準備依附吳奇峰了?”

陳佑毫不猶豫道:“好叫老師知曉,楊相公勢大,我在樞密院施展不開,惟有藉助吳相公纔能有立足之地,且此亦是官家所樂見。”【1】

馮道搖頭道:“你以爲楊岐之此人如何?”

“可謂能相。”說完這話,陳佑猶豫了一下,又道:“只是似有些專橫。”

“不錯!”馮道點頭,卻轉開話題道:“你可知先帝山陵事進展如何?”

“啊?”陳佑一愣,他沒關注過這方面的事情。

見他如此,馮道嘆息一聲:“你還是眼界太小!”

陳佑尷尬地笑了兩聲:“還請老師指點。”

“山陵事畢,則是劉照臨、楊岐之罷相之時。”

聽到這話,陳佑驚訝不已,“這是爲何?”

馮道眉頭一挑:“你不知道?”

“弟子不知。”

“前朝故事,山陵使須罷相出鎮。”說到此處,馮道似是十分感慨:“雖然此制因亂世數次中斷,然而我就是幾度任山陵使後出鎮同州。”

“竟是如此!”陳佑感嘆一聲,“老師卻是流年不順!”

“非是不順,實乃皇帝欲換相。”馮道對此看得很清楚,“出山陵使則空一相位,出山陵副使則又空一相位,正可任用新人。而主弱臣強之時,就談不上換相了。”

“呃,這麼說來老師就有些軟弱了?”

“哈哈!”

馮道暢快一笑,隨即收斂笑容,一臉嚴肅地看向陳佑:“我若是如楊岐之一般,此時焉能端坐於此?”

這話一出,直讓陳佑心中一突,不由自主地便屏住呼吸,好一會兒才緩和過來。長出一口氣,朝馮道拱手道:“弟子謹記老師教誨!”

馮道點點頭,臉色重新緩和,露出一絲笑容道:“得知此事,將明你可還要依附那吳奇峰對付楊岐之?”

陳佑略一思考後答道:“卻是無此必要,不管如何,楊相公都要離開,到時必定會出現空場,到得那時,我自能施展手段爭得一絲權力。”

嘴裡這般說着,陳佑突然靈光一閃:“是了!既然楊相本就要走,吳相還要拉攏我作甚!”

“你還不是很愚笨。”馮道終於露出滿意地神色。“官家即位,原先支持官家的諸臣自然要互相爭一爭。你如今入了樞密院,同吳奇峰之間就有了利害關係。”

陳佑十分贊同地點點頭,也笑道:“弟子曉得。”

“你還不清楚。”看他嬉皮笑臉,馮道臉色再次嚴肅起來,“雖他爲樞密你爲承旨,然你二人無有主從之義,自可相爭。若是你此時依附於他,主從關係定下,除非他罷相,否則不可更改!再行爭執,就失了道義。”

說着,他厲聲道:“尤其是你,對此更須注意!”

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
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