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

周同慶看看仍在掙扎的謝靈義,又看看神色凜然的邢路,揮揮手讓人把謝靈義帶下去,他纔開口:“你做得很好,若是人人都如你一般,大宋江山也不至如此、”

邢路肅容拱手:“忠於使君乃是卑職本分,不敢當使君誇讚。”

忠於使君。

聽到這句話,周同慶甚至沒有說一句“要忠於官家”之類的場面話,只是輕輕點頭:“待這次擊退周軍,你來懷寧。”

這是準備把邢路當成親信使用了。

邢路壓抑不住臉上的喜色,這次行禮更顯得誠心誠意:“謝使君!”

“嗯,你先去吧。”

從周同慶這邊離開,邢路是臉上帶笑一路回到營地的。

申正過後沒多久,邢路軍出發前往桐城。而在這個時候,位於桐城的盧仲彥已經收到宋軍會在今晚襲擾、明日強攻的消息了。

雖然才經歷一場失敗,可盧仲彥並沒有放在心上。只要舒州沒有把兵馬集中起來,他又足夠的自信擊敗周同慶手中的四千牙兵。

就像改朝換代只需要換一個皇帝,處理這種方鎮,也只需要擒住首領便可。

收到消息之後,盧仲彥就在做退出桐城的準備了。

畢竟是漢家土地,不管是處於哪方面的考慮,佔領之後能少殺人就少殺人,以至於一時之間難以肅清城內心向宋國或者周同慶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據城而守純粹是嫌自己失敗的不夠快,想要早點給對手送去功勞。

經過幾天的戰鬥,盧仲彥手下有五千餘人,同周同慶比起來幾乎沒有多少差距。不過這幾天他也收攏了千餘名俘虜,雖然只提供少量食物使這些俘虜沒有多餘的氣力搗亂,但依然是個不穩定因素。

但這些俘虜偏偏殺不得。

所謂臨陣殺俘不詳,其實就是你把投降的人都殺了,敵方那些原本意志不太堅定的人爲了活命只好拼命對付你,難度陡然上升,失敗的可能性加大,可不就是不詳麼?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他除了同自己的僚屬討論,還派信去問陳佑。

於是在收到宋軍進攻的消息之前,原本運糧過來的民夫開始把桐城縣糧倉裡的糧食朝廬江運。

可惜這個命令下的有些遲,等消息傳來時,運出去的糧食沒有多少。

剩下的這些糧食自然不可能留在這裡,於是,在留夠了軍隊所需糧食後,周軍在城中貼出告示:揚州大都督、魏王憫士庶艱難,特令桐城開倉放糧以濟民生。

那些大戶也就算了,升斗小民們完全沒心思去考慮那麼多,聽說官府放糧,哪怕城中才經歷了一場戰鬥,也擋不住他們對糧食的渴望。

在這種情況下,桐城糧倉半天時間內就從堆積如山到空空如也。

與此同時,城內周軍也在有序出城。其中一千多人前去迎擊邢路軍,另外三千多人則在城東南一處緩坡上駐紮。

這個緩坡一面水源豐富,很容易就能掘出涌水井,至少用水不愁。

另外就是此處東邊數裡就是孔城鎮,北邊是桐城,西邊是石井鎮,進可攻退可守。

在離開之前,盧仲彥還讓人把俘虜營門鎖全部打開。如果這些俘虜跑出來,爲了能填飽肚子,肯定會在城內結伴劫掠,一個混亂的桐城,對想要進駐城內的一方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就算他們不跑出來禍害城內居民,於周軍也沒有什麼損失。

過了石井鎮,離東北方向的桐城就沒多遠了。

邢路騎在馬上,猶豫到底是就在石井鎮這裡駐紮等待天明,還是到桐城底下駐紮等待天明。

沒錯,周同慶下的命令是讓他今夜襲擾周軍,然而他並不準備這麼做。

在他看來,他手底下這一千人拉出去攻城,和送死沒什麼兩樣。

眼看石井鎮已經被拋在身後,他終於下定決心到桐城旁邊駐紮。他打算到了桐城之後象徵性地衝兩下,然後就心安理得的在城下休消磨時間。

剛下定決心,前方突然一陣喧譁。

他不由皺眉,雙腳輕磕馬腹,拉拽繮繩,驅使座下馬匹加速向前。

沒走多遠,親兵就帶着一個短衫灰帽的粗壯漢子過來了:“將軍!這人說是桐城來的!”

邢路剛把目光投向那漢子,那漢子便叉手一禮,迅速開口:“我家主人遣某來告知將軍,周軍已經退出桐城,請將軍速速收復失地。”

乍聽此言,邢路眼中精光暴起,這是白送的功勞啊!

只是謹慎起見,他沒有直接就相信這漢子,而是開口道:“我知道了。你若是無事,就到後面歇着吧。”

那漢子直接就拒絕了:“好叫將軍知曉,我家主人吩咐口信送到之後就立刻回去,不敢在此勞煩將軍。”

“呵!”

邢路輕蔑一笑,擡起馬鞭指着那漢子:“我叫你在這歇着,你敢不聽?”

這話一出,站在四周的親兵立刻拔刀向這漢子而立。

這人不過是一個好勇鬥狠的家丁,何時見過這等場面?當時就嚇得手足無措、冷汗直冒,在五月盛夏卻仿若墜入冰窖。

好在向來服侍主家,能得主家信重,聰明不說,至少夠得上機靈。很快就反應過來,明白是生是死就在此時,當即拱手作揖:“不敢不聽!但憑將軍安排!”

這漢子被帶走之後,邢路沒有耽擱,立刻招來斥候快速前往桐城探查。

眼看日頭將落,斥候終於帶回了邢路想聽到的消息。

斥候離開桐城之時,城內尚未顯露亂象。只不過這幾名斥候一開始還小心謹慎,後發現周軍的確不在是,不辭辛勞找遍了城中各處,其中就有俘虜營。

這些斥候出現在俘虜營門口只有極少數的俘虜看到了,可他們與周軍不同的衣着卻引起了俘虜的注意。原本中午就沒吃,此時看到不是周軍的人都能進俘虜營,眼看着就要到晚飯飯點了,漸漸有那等兇悍之徒起了別樣的心思。

這些都發生在斥候離開之後,故而邢路只能得知桐城的確沒有周軍、也沒有設伏的情況。

他驚喜之下,立刻命令收縮探馬斥候偵查範圍,加速趕往桐城。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