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

此乃應有之意,兩人自不會拒絕。

兩位宣撫使臨時下榻之處是本地豪富提供的一間大宅子,足夠他們二人及帶來的親衛僕從住下。

雖然兩個人有些不愉快,但一同出京辦事,該在一塊的時候還得在一塊。

晚上的接風宴上,兩位正主只出現了很短的時間,代表官家說了幾句安撫人心的話之後便一同退席。

他們可不是直接回去歇着了,在酒樓的一個隔間之中,陳佑並兩位宣撫使圍着一張木桌分坐三方。

陳佑這個東道主坐在中間,待女使給三人倒上酒,他便揮手將這女使趕了出去,屋內只剩下三人。

這時候他才舉杯笑道:“我敬二位!”

黃王二人舉杯,說着“客氣了”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

放下酒盞,陳佑感慨一聲:“還是圍在一張桌子上有感覺,像樓下那般分席而坐實在是過於生分了。”

“分席而坐有分席而坐的好處,合爲一桌也有合爲一桌的優點。”王彥川臉色也是十分平和,就好似一個普通的慈祥老人一般。

現在坐在這張桌子周圍的三個人,黃世俊和王彥川都已過了天命之年,同陳佑差了整整一輩,可以說在座的兩位都是陳佑的長輩。

不過有時候年齡這東西並不是很重要,比如現在,三人身份相差無幾,陳佑該尊敬還是尊敬,但不需要把自己姿態擺到地底下去。

一邊吃喝一邊閒聊,話題漸漸轉向京兆府的匪患。

陳佑趁勢道:“黃宣撫乃是我長輩,當知我非是那種遇到一點困難就叫苦的人。”

黃世俊點頭,看向王彥川:“將明是我從小看着長大的,他這個不服輸的性子是從小到大都沒變。”

自己究竟是不是從小都不服輸,陳佑也不清楚,反正黃世俊順着自己的話這麼說了,就證明他準備幫自己一把,只是不知道想要得到什麼好處。

陳佑朝自己這個世叔微微點頭示意,不等王彥川說些什麼,直接就開口道:“想來二位宣撫來的路上也聽說了京兆府現在正在剿匪的事情,我可以很直白地告訴二位,京兆府現在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很可能這次剿匪行動要半途而廢。”

“這是爲何?”王彥川稍稍側身問道。

以王彥川牧守一州又執掌戶部這麼多年的經歷,再加上路上聽到的消息,毫無疑問能分析出來原因,但他還是問出口了。

“原因有三。”

嗯,又是三條原因。這是習慣了,遇到即興發言,不管說什麼,都喜歡說“某某有三”,然後說第一條的時候想第二條,說第二條的時候考慮第三條,當發現三條還說不完的時候,再加上一個“我再補充一下”。

“第一點乃是人手。京兆府兵只有三千餘人,守衛長安城,留下預備人手,除去這兩項之外,能動用的人手並不多。而且這些人基本上是順風仗打得,逆風仗打不得,每一次都得用人數的優勢來獲得勝利。”

陳佑神情認真地說着,黃王二人也放下碗筷仔細傾聽。

“第二點則是錢糧。二位宣撫別看京兆府曾是前朝都城,實際上收不上來多少稅賦。其原因是府衙力弱,對各地控制力不夠,而這又導致府衙能用來養兵的錢糧不足,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至於第三點,則是內部有人通敵。”

“哦?”

黃世俊和王彥川聽到第三條,互相對視一眼,之後黃世俊開口:“既然這內部有人通敵,將明你爲何不把此人除去?”

“世叔有所不知。”陳佑也換了稱呼,“通敵者非是一人,遍佈全府,小侄我也是沒什麼好的辦法。其實之前我也想過招安罪行不著的賊匪,然所遇者皆死戰。我便想,非是其人輕蔑府衙,而是其另有主人,再加之剿匪十次有四五次撲空,甚至有數次被提前埋伏的例子。由此,我以爲這等賊匪必爲府縣中人所養,如若不除,來日必成大患!”

說到這裡,他露出苦笑:“然而一時半會也查不到究竟是何人所養,我也只得叫府兵時時巡視,如此也增加了錢糧消耗。”

王彥川面露鄭重之色:“不知陳使君可有什麼應對的法子?”

“我現在也只有兩個治標的法子。”陳佑也不隱瞞,直接就說了出來。

“請詳細說來。”

“第一個,需要勞煩二位宣撫,分兵走一遭這京兆府。同時我令府兵四處出擊,能多剿滅一處賊匪就多剿滅一處賊匪。”

說着,陳佑面帶歉意朝兩人拱手:“只不過這樣的話,二位宣撫這段時間怕是不得好好休整了。”

“這倒無妨,我等本就要四處走一走看一看。”

這話是黃世俊說的,而且他說話的時候朝陳佑使了個眼色。

陳佑看在眼中,心中猜測他倆是不是在華州等待潼關鎮將的時候接到了什麼新的諭令。

猜測歸猜測,他沒在臉上表現出來,只是感激道:“若是如此,佑代京兆百姓多謝二位宣撫了!”

一番客氣後,陳佑說出了第二個法子:“二位出京西來,有要務在身,肯定不能在京兆府多留,這第二個法子,還得歸到京兆府自身來。我尋思着,是不是奏請官家整頓京兆稅務,同時趁着如今剿匪所得尚算豐厚,看能不能獲准多招收一些府兵。”

全國層面的稅務就是王黃二人負責的,談到稅務,王彥川忍不住道:“稅賦乃是大事,若真能整頓京兆稅務,當時一大善政。只不過按使君所言,這京兆府若想整理好稅務,怕不是要擴增人手,如此在稅賦徵收上來之前,平白添了大筆開支。”

陳佑聞言點頭:“王宣撫所言之理我也有所考慮,所以我覺得是不是可以把稅務和府兵合二爲一,如此也可省一些開支。”

“合二爲一?”不僅僅是王彥川,黃世俊也有些好奇,兩人皆看向陳佑,等着他的解釋。

“是這樣,若獲准擴兵,則新招的這些兵員先不併入府兵,而是當成持械捕手,一邊協助整頓稅務,一邊進行軍事操練,待稅務清楚明晰,這些人又操練合格,再轉爲正式府兵。”

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
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