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

九月初八,河南知府一職終於定了下來,出乎意料,竟然是原本的兵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林師德外放!

不是府尹也就算了,就連這個知府,前面還得加上一個“權”字——權知河南府事。

據說原本是讓永興軍節度留後知河南府的,正好可以趁機取消永興節度。

沒想到北面傳來消息,契丹趁着秋高馬肥之時攻燕。根據收到的消息,燕國很有可能撐不住。

這時候趙元昌剛定下先南後北的基調,北邊面對弱小的燕國總比直面契丹要好,當即一面派人聯絡燕國官員推動燕國向周國求援,一面吩咐邊疆備戰。

北面備戰需要人了,趙元昌大筆一揮,把等着繼承節度使之位的永興軍留後調了過去,永興節度順勢取消。

之後,給東北主帥馮暉加兵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河北都監,總領河北軍事,太原節度使焦繼勳則兼河陽都監,振武節度使折從遠兼河朔都監,永興軍節度留後高良才任河北轉運大使。

總之就是把大河北地區,劃分爲河北、河陽、河朔三塊,三名大將每個人負責一塊,但是在必要時馮暉可以調度整個地區的兵馬。

相比於之前傳聞調任知府,高良才當然是願意當這個轉運使,負責大軍糧草後勤,說不得就能因功封爵。

但是河南府不能沒人啊,趙元昌又不想讓陳佑執掌河南府,正巧,多出來一個兵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

更巧的是這個兵部尚書存在感太低,基本上沒什麼作用。

於是,林師德就倒了黴,趙元昌召他談了幾次之後,深覺此人可有可無,於是一紙調令就下來了。

事情定下來當天,歷仕數朝的馮道就差人把林師德的生平信息送到陳佑手中。

久居高位就有這樣的好處,京外刺史節度,京中尚書卿監,基本上都能知道個一二。

九月是個多事的月份,九月初九重陽日,當今官家於廣政殿宴請耄老,得知華山有得道大賢、唐皇賜號的清虛處士陳摶隱居,當即遣中官持禮相邀。

重陽這一天,陳佑登周山。

而其幕僚韓向陽,則帶着陳佑手書,登嵩山,拜訪小林寺。

帶着兩個健僕一路登上少室山,待知客僧通稟住持,韓向陽自去前殿參觀。

重陽登高,這少林寺遊人頗多,既有信衆,也有不信之人。

信與不信很容易區分,信衆到了寺廟,哪怕只是進什麼廟拜什麼佛的泛信之人,也會嚴肅認真;但不是信衆,即便心存着鬼神不可辱的想法,神態上也要稍微輕鬆一些。

韓向陽就是這般輕鬆,這裡轉一轉,那裡看一看,顯得十分感興趣。

陳詹事雖然叫他來勸說小林寺,但就看詹事那不在意的表現,便知此行成敗都沒什麼影響,畢竟周邊僧寺不少,沒了一個小林寺,還有其它寺廟可以選擇。

當然了,要是能成那是最好,畢竟這也和自己的能力掛鉤不是?只不過沒有太大的壓力,心態放鬆之下在交流中不容易出錯。

等了沒一會兒,一個三十來歲的壯碩和尚在一干僧衆的護持下朝韓向陽走來,一路上信衆皆雙手合十口稱大師,而這一羣僧衆則回禮檀越。

這和尚身披淺紅袈裟,頭戴山子帽,顯得頗爲富態。

他身邊的和尚大多穿着褐衣,沒有戴僧帽,就這麼露出青色的頭皮,頭皮上也沒有結疤——再過兩三百年纔會出現點戒疤這種不人道的傳戒方式。

這時候的小林寺還不是禪宗的天下,住持宏泰就是律宗的,他身邊的和尚也是有禪宗有律宗,得等到“革律爲禪”之後,小林寺才能正式稱爲“禪寺”。

嗯,律宗的高僧也可以稱爲律師,比如律宗的中興之祖大智律師。

宏泰來到韓向陽面前,微微擡頭看着韓向陽的眼睛,出聲問道:“未知先生來此,還請入靜室詳談。”

沒有稱檀越,是因爲韓向陽沒有給香油錢。檀越與和尚之間是佈施者與受施者的關係,叫你一聲檀越施主,那就意味着要你佈施了。

韓向陽此來不知是敵是友,宏泰能稱一聲先生,還是看在陳佑的面子上。

當然了,陳佑的面子也不好使,好使的是陳佑手底下抓着的權力。

穿過殿堂來到一處靜室,分了主客坐下之後,宏泰揮手將其餘僧衆都趕了出去,只留下兩個小沙彌伺候着。

安靜了一會兒,宏泰率先開口:“不知道陳詹事叫先生來,是有什麼吩咐?”

韓向陽略一沉吟,決定開門見山:“我來時,見山下阡陌縱橫,那都是貴寺土地吧?”

宏泰一聽,頓時心生警惕,低聲宣了一聲佛號,口中道:“我佛慈悲,那些田地皆是貧苦百姓在種,總算能養活了一家人。”

答非所問。

韓向陽心中冷笑,嘴上問道:“不知佃租幾何?”

宏泰看都不看韓向陽,手中轉着念珠,絲毫沒有停頓地道:“我佛慈悲,這租子卻是從未收過。只是種地的皆是信衆,平日裡添一些香油供奉佛祖菩薩,貧道等人也不能攔着。”

沒成想這和尚臉皮這麼厚!

韓向陽深吸一口氣,決定不同他爭辯,直指問題核心:“貴寺田地如此之多,不知這稅賦交在何處?”

原來是爲了錢!

宏泰嘆了口氣,低垂眼瞼,口宣佛號:“清淨之地,卻不當沾染世俗。”

“呵!”

這一聲笑,說不清是譏諷還是嘲弄。

韓向陽點了點桌子,朗聲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僧寺道觀概不能免,大師以爲然否?”

宏泰深吸一口氣,臉上也帶了些嚴肅:“我等雖是世外之人,但天子有令也不得不從。”

“那好,既然如此,這小林寺內還行不行周法了?”

話音未落,不等宏泰解釋,韓向陽又問道:“若行周法,你這稅賦是交也不交?”

宏泰聽聞,面色悲苦:“自然是交的,只是那田地皆是善人家賴以爲生之法,實在是......實在是......”

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
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